首页 > 文献资料
-
孕前口腔检查不容忽视
近日,怀孕不久的王女士来到陕西省友谊医院口腔科,她说近两天矛疼的特别厉害,又不敢吃药害怕造成胎儿畸形,硬撑着没有治疗,现在半个睑都肿了起来,嘴也很难张大,吃饭都成了问题.经医生检查,王女士是因为一颗蛀牙引起的颌面部感染.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宜采用何种方法治疗?
答: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乃指以张口运动异常、颞颌关节局部疼痛或肿胀的一种颞颌关节疾患.病因不甚明确,可能与口腔、颌面部感染或外伤、咀嚼疲劳等有关.
-
22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护理体会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种常见疾病,其中牙源性为常见,占口腔颌面部感染68%,如病灶牙、牙周炎等;腺源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因表浅淋巴结形态大,结构不完善易感染;还有损伤性,如损伤的皮肤和口腔粘膜及拔牙创伤等[1].由于面部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因此,一旦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及治疗不当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使病程延长,诊治复杂化,且预后较差甚至危及生命.我院口腔科从1998年7月~1999年12月收治的22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其中1例因炎症弥漫扩散引起严重的败血症和颅内海绵窦炎,经过及时治疗与护理,病人康复出院.在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是抢救成败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颌面部感染病原学分析及治疗体会
由于大量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投入临床使用,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但各种贵重、进口抗菌药物的大量选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有效的抗生素品种不断减少.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课题.本文通过对50例颌面部感染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口腔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问题.
-
小儿颌下间隙感染的治疗探讨(摘要)
小儿颌面部感染在小儿常见.我科于1994年2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3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续十一)
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感染口腔感染主要为口腔正常菌群和某些致病菌(如厌氧菌、草绿色链球菌和白念珠菌等)的混合感染,包括牙齿周围组织感染,如牙周炎、冠周炎、急性根尖周围炎(牙槽脓肿)、干槽症(拔牙后感染)、急性牙周脓肿等,以及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
-
皮肤T淋巴瘤--关于“反复头面部感染8个月,头面肿5个月”的讨论
1 本病例临床特点1.1 男孩,4岁.反复头面部感染8个月,头面肿5个月.
-
第15例蛋白尿-高热-左眼球突出、失明(Ⅱ)
本例的病历摘要见本卷第5期第359页讨论和分析感染性海绵窦血栓形成(septic 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临床急症.它多是因面部感染(50%)、鼻窦炎(30%)、牙部感染(10%)和中耳炎(7%)等侵犯至海绵窦区,继发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造成眼静脉回流受阻和海绵窦周围第Ⅲ、Ⅳ、Ⅵ对脑神经和第Ⅴ对脑神经第一支受累,从而出现一系列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本病的感染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厌氧菌多见[1,2].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T误诊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感冒发烧后神志不清8天伴头痛就诊.头痛为后枕部持续性涨痛,伴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头颈部外伤及颜面部感染史.既往有胃溃疡病史2年.无家族遗传性病史.查体:血压110/60mmHg,脉搏75次/min,体温37.3℃,呼吸22次/min.一般情况:意识清楚,颜面部无感染,无头皮静脉充盈,心肺听诊正常.双侧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无杂音,腹软,无肝脾肿大,四肢关节活动正常,无杵状指,无静脉曲张.神经系统:精神语言正常,眼球运动方向正常.眼底:视盘水肿.听力:电测听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
-
硝酸钾盖髓治疗早期牙髓炎的临床研究
牙髓炎多由感染引起,不仅引起牙齿剧烈疼痛,而且牙髓的感染又可经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甚至可发展成颌面部感染,影响全身健康.传统认为,牙髓处在牙本质中间,牙髓血管从牙齿根尖孔处通过,由于解剖关系特殊,血运差,一旦患病,就难以恢复,临床多采用牙髓失活治疗来保存牙齿.但牙齿失活后牙体组织失去营养,易脆裂,与有活力牙齿相比,在生理功能上有着较大差别.
-
糖尿病合并颌面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1995年6月~2005年6月10年间收治的314例因颌面部感染住院病例中,36例为糖尿病患者,占总感染例数的11.46%.本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感染源、感染类型和病原菌分类进行回顾性分析.
-
下颌骨肉瘤误诊为面部感染1例
患者,男,52岁,汉族,农民。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常感右面部肿胀,疼痛未予治疗。一个半月前,感面部肿痛加剧,常伴前额部阵发性放射样剧痛,难以忍受,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县医院以面部感染、冠周炎收住院。入院后予以抗炎止痛,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患者诉切开后无脓,但有较多的血样液体流出)效果不佳,疼痛加剧。2d 后又拔除右下第三磨牙,拔牙后告之此牙无牙根。疼痛无缓解,拔牙3d 后面部肿胀加剧,伴张口困难,阵发性颌部疼痛间歇时间明显缩短,持续时间长,放射样疼痛更为剧烈,县医院继续予以抗炎止痛治疗,无效,遂来本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部以下颌角为中心肿胀明显,局部轻度充血,体温较高,未触及乒乓感及波动感,肿胀区中央扪及一(5×3)cm2的硬块,质硬,界不清,压痛(++),右髁状突动度减弱,右外耳道冲击感减弱,右耳屏前压痛(++),张口度2cm。右下磨牙区龈颊沟膨隆,无波动感,右下第三磨牙拔牙窝内充满了结节状,暗紫色的新生物。右下第一、二磨牙松动(++)。下颌曲面断层片示右髁状突,喙突及右下颌角及升枝处骨质呈弥漫性破坏,边缘不清,骨膜反应重,无新骨形成。术后病理诊断为:颌骨骨肉瘤。
-
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的隐源性脑脓肿1例
患者,男, 54岁.以突发头痛、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 5d而入院.查体:嗜睡,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上肢体肌力 0级,左下肢肌力Ⅰ级,肌张力偏高,腱反射亢进, Babinski' s征 (+ ).头颅 CT平扫示:右侧基底节区一类椭圆形高密度影,其内外下方有混杂低密度,边界清楚,似有一包膜.同侧脑室明显受压,中线移位.大层面 6cm× 3cm,共 5 层 (层厚 8mm).入院诊断"自发性脑出血".急诊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试穿血肿腔,抽出淡黄色混浊粘稠液体 6ml,怀疑为" 脑脓肿".术中发现有一完整包膜,质韧,切开包膜发现血肿,将血肿连同包膜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脑脓肿合并出血.术后追问病史,无鼻窦炎、中耳炎、头面部感染、肺炎及心内膜炎等感染史.术后 4d腰穿测压为 280mmH 2O,脑脊液微黄微浊,细胞总数 500× 10 9/ L,白细胞数 5× 10 9 / L,糖、氯化物及蛋白均正常.术后 7d拆线,伤口甲级愈合.肢体活动较术前好转.
-
ALG或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合并头面部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类与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相关的重度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常以贫血、感染、出血、进行性造血功能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发病很可能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或血清中存在抑制造血的物质有关,故临床上常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1].在应用ALG或ATG治疗后的40 d内,病人血常规指标下降,尤其是白细胞下降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常为致死原因之一.当出现面部感染时若处理不当易诱发颅内感染,尤为危险应引起重视.现将我科近10年应用ALG或ATG治疗SAA合并头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超声波的职业损害与预防
广大超声工作者在辛勤工作的同时很少有人对超声波给自己健全的身心造成的损害做深刻的研究,以致部分超声工作者过早出现,诸如失眠、健忘、高血压、疲乏、视力减退、白内障、颜面部感染、颈腰椎疾病等.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接上期)口腔、颌面部感染一、口腔感染口腔感染主要为口腔正常菌群和某些致病菌(如厌氧菌、草绿色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的混合感染.包括牙齿周围组织感染,如牙周炎、冠周炎、急性根尖周围炎(牙槽脓肿)、干槽症(拔牙后感染)、急性牙周脓肿等,以及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
-
头面部带状疱疹的护理66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皮肤病.头面部感染疱疹病毒后,进入皮肤感觉神经未梢,沿三叉神经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以一种潜伏的形式长期存在于颅神经的感觉神经元,在免疫力低下、感冒、疲劳等诱因作用下发病.因病变发生在三叉神经易留下后遗症,所以临床护理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
部分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
蠕形螨是一种小型寄生虫类,属节肢动物门中的真螨目,蠕形螨科动物,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仅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具有一定的致病作用,但属条件致病寄生虫,与痤疮、酒渣鼻、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
1例白血病合并面部蜂窝组织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白血病属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恶性肿瘤死亡中白血病居第六位(男性)和第八位.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炎,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病情较重者如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并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病人自身有白血病、糖尿病,合并颜面部感染,很难控制,易出现败血症、感染中毒休克、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着病人的生病安全,其治疗成功与否,护理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科于2003年4月15日收入一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于7月17日患者开始颜面红肿,疼痛,局部破溃,合并面部蜂窝织炎,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病人痊愈,现报告如下:
-
济南军区学校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的调查
为了解军区学校学生中感染蠕形螨的情况,我们于1997年春、秋两季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我区军校17~25岁学生642名进行面部感染蠕形螨的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