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产地海螵蛸中核苷类成分测定

    作者:顾青青;安叡;张艺竹;于静;刘自华;王新宏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产地海螵蛸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核苷类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海螵蛸NaCl水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资生堂PAK-C18 (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用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计算得到各批药材的相似度.结果 海螵蛸中的尿嘧啶、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1.25 ~ 12.50μg/mL、1.28~12.80 μg/mL和5.05 ~ 50.50μg/mL.25批样品(来自浙江、辽宁、云南、山东、广西、福建)相似度均大于0.9;广东的样品相似度在0.97~0.78,差异较大;海南的样品相似度均为0.88左右.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有效地区分海螵蛸及其他贝壳类海洋药材.

  • 水蛭饮片次黄嘌呤含量测定

    作者:张永太

    目的:比较水蛭炮制前后所含次黄嘌岭的含量.方法:以HPLC测定水蛭药材与炮制品中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制水蛭的次黄嘌呤含量高于生水蛭的次黄嘌呤含量.结论:滑石粉炒水蛭使水蛭药性峻烈的活性成分含量降低,而保留甚至增加其他活性成分,从而降低毒性,保持药效.

  • 肾茶对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幼霞;蔡英健;吴宝花

    目的 研究肾茶对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的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正常小鼠和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以灌胃方式分别接受低、中和高剂量肾茶(一日2 000、4 000及8 000 mg/kg),连续3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尿酸浓度,比较各剂量肾茶给药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腹腔注射次黄嘌呤45 min后小鼠血尿酸水平达到峰值.低剂量肾茶对正常小鼠的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肾茶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的血尿酸水平(P<0.01).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次黄嘌呤45 min后采集血清标本测定,与不造模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肾茶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肾茶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P<0.01),且具有剂量相关性.结论 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可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肾茶可降低正常小鼠和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

  •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惕别嘌醇片引起的重症药疹

    作者:摘自CFDA网站

    别嘌醇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是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剂,可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③痛风石;④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剂型为片剂。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别嘌醇片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485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0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道损害、全身性损害,三者合计占总例次的81.11%。

  • 水蛭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

    作者:袁晓环;杨旭东;崔荣军;包海花

    以次黄嘌呤为考察指标,建立了水蛭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C18柱,流动相为1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和50%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

  • HPLC法测定各沪产地龙和广地龙中次黄嘌呤、黄嘌呤、尿嘧啶和尿苷的含量

    作者:季倩;高守红;张汉明;张磊

    目的 测定各种沪产地龙与广地龙中次黄嘌呤、黄嘌呤、尿嘧啶、尿苷的含量,建立地龙药材质量评价的方法.方法 用0.9%生理盐水超声提取地龙,S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mm,5μm,Aglient Co.,Ltd),流动相:5 mmol/L磷酸二氢钾(pH 2.9),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次黄嘌呤、黄嘌呤、尿嘧啶、尿苷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 次黄嘌呤的线性范围为0.500 0~100.00 μg (r=0.999 9),平均回收率99.37%,RSD=1.36%(n=6);黄嘌呤的线性范围为0.500 0~100.00 μg(r=0.993 1),平均回收率91.57%,RSD=1.40%(n=6);尿嘧啶的线性范围为0.500 0~100.00 μg (r=0.999 9),平均回收率95.31%,RSD=1.64%(n=6);尿苷的线性范围为0.500 0~100.0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21%,RSD=1.98%(n=6).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回收率好,可用于测定地龙与广地龙中次黄嘌呤等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 尿囊毒酸对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良;时乐;袁冬平;徐立

    目的 观察次黄嘌呤、尿酸酶抑制剂尿囊毒酸对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拟建立一种新型实验性大鼠痛风病理模型.方法 采取合用次黄嘌呤和尿囊毒酸为造模药物,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比较单用次黄嘌呤及合用尿囊毒酸对受试动物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并对造模药物的量效、时效关系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 次黄嘌呤与尿囊毒酸合用并以适当的剂量和给药方式,可使受试动物血清尿酸稳定持续增高(≥1 000 μmol/L),造成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结论 实验证明单用次黄嘌呤不能升高大鼠的血尿酸水平,必须配合尿酸酶抑制剂尿囊毒酸,方可升高大鼠尿酸水平(P<0.01).采用连续给药方式,动物血清尿酸水平可大幅持续升高.

  • 兔心肌中次黄嘌呤纯化工艺的优化

    作者:宋艳;王智鼎;李岳飞;邱岚;姜秀梅;孙德军

    目的 探索从兔心肌中提取次黄嘌呤的佳工艺.方法 比较三氟乙酸法、酶解法、酸碱法和醇沉法提取的次黄嘌呤的产率和纯度,得到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利用醇沉法,向细胞充分破碎后的匀浆液中加入4倍体积的纯水,超声提取,向提取液中加入乙醇至浓度60%,置60℃水浴反应120 min,提取的次黄嘌呤产率为0.83 mg/g,纯度为82.4%.结论 经过纯化工艺比较,醇沉法提取的次黄嘌呤的含量和纯度优于其他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疏血通注射液中次黄嘌呤

    作者:袁晓环;王春涛;胡静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疏血通注射液中次黄嘌呤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XDB-C18(4.6mm×1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A:1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B:50%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 该法回收率为100.01%;RSD为1.65%.结论 该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检测注射液的有效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苷注射液的含量

    作者:张利;唐双焱;李颂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苷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 2柱,pH 5.0、0.05 mol/L的醋酸钠缓冲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8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2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稳定性好,为肌苷注射液含量测定的一种理想方法.

  • 槲皮素、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肾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敬群;王军;尹中信;郭瑞峰;陈健;梁化印;刘艺

    对比研究槲皮素、别嘌醇对高尿酸血痘大鼠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雄性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d,第5天采用次黄嘌呤法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采用比色法、连续监测法、化学氧化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尿素及肌酐(Cr)含量.结果显示:别嘌醇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水平(P<0.01),而槲皮素对血清尿酸无影响;槲皮素和别嘌醇显著降低大鼠ALT和AST水平(P<0.01),对TBIL和DBIL水平无明显影响,显著提高β2-MG,Cys-C水平(P<0.01),别嘌醇治疗组大鼠血清尿素和C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模组和给药组可见大鼠肾脏轻度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表明:槲皮素对大鼠血清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而别嘌醇降尿酸作用显著.造模和给药对肝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但造模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槲皮素对轻度肾损伤未见明显的保护作用,别嘌醇给药后加重肾功能损伤.

  • 别嘌呤醇在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研究中的剂量选择

    作者:王陈芳;黄平

    别嘌呤醇是60年代发现的一种降尿酸药物,它是次黄嘌呤的同分异构体,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进而抑制尿酸的生成.别嘌呤醇在临床上可有效地防治高尿酸引起的肾功能及肾脏结构的损伤[1];并且常规使用别嘌呤醇来降低血尿酸,其用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比促尿酸排泄药更为合适,但不能有效的降低蛋白尿[2].别嘌呤醇常用于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中,以此为对照,评定筛选有效的中药及制剂,但是其使用剂量尚无统一的标准.

  • 鹿茸醇提物对离体脂肪组织分解的影响

    作者:高畅;张传奇;郑毅男;王全凯

    目的 研究鹿茸醇提物对离体脂肪分解的影响及其促进脂肪分解的活性因子.方法 以梅花鹿鹿茸为原料,分别取鹿茸蜡片、粉片、血片,以75%乙醇为溶剂,提取3次后离心,合并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冷冻干燥得到鹿茸各部位的醇提物,考察鹿茸各部位醇提物对离体脂肪组织分解的作用和关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鹿茸各部位中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 次黄嘌呤与脂肪分解呈线性关系,推测其促进脂肪分解的活性因子可能为次黄嘌呤.次黄嘌呤、鹿茸蜡片、粉片和血片醇提物在盐酸肾上腺素存在条件下,脂肪分解率分别为472.00%,183.20%,145.56%和115.84%;无盐酸肾上腺素条件下,次黄嘌呤、鹿茸蜡片和粉片醇提物促进脂肪分解率分别为220.00%,104.74%和112.80%,血片无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蜡片、粉片、血片中次黄嘌呤的含量分别为0.386,0.268,0.162 mg·g-1.结论 蜡片促进离体脂肪分解作用强,粉片次之,血片弱.次黄嘌呤可能是促进脂肪分解的主要活性因子.

  • 新型次黄嘌呤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作者:林丽;李永;陈大茴;仇佩虹;金利通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次黄嘌呤(HX)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方法:通过将多壁碳纳米管、黄嘌呤氧化酶和Nafion依次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HX生物传感器;在pH=6.9的KH2PO4-Na2HPO4缓冲溶液中,采用该生物传感器测定HX.结果:该生物传感器对HX有着显著的电催化作用,在8.0×10-7-5.0×10-3 mol/L浓度范围内,HX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0×10-7 mol/L.将该生物传感器用于人全血中HX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结论:该生物传感器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寿命长,适合于生物分析.

  • 穿山龙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单海丽;单瑞平;傅旭春

    目的:研究穿山龙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分别用次黄嘌呤灌胃同时皮下注射氧嗪酸钾(模型A)和皮下注射尿酸(模型B)的方法建立两种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并用穿山龙醇提取物干预两种模型,评估其降尿酸的效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尿酸含量。结果:对于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模型A组、空白对照组和穿山龙醇提取物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0.03±27.24)、(4.08±1.47)和(18.10±8.87) g/mL,穿山龙醇提取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于尿酸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模型B组、空白对照组和穿山龙醇提取物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18.57±3.83)、(4.29±2.36)和(15.36±2.71)g/mL,穿山龙醇提取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上述两种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穿山龙醇提取物组均有显著的降血尿酸作用。

  • HPLC法测定蕲蛇中核苷类成分的研究

    作者:丁兴红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蕲蛇药材中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和尿苷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Dionex C18(3μm,150 mm×4.6 mm),以0.05 mol·L-1磷酸氨二钾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um;流速为0.8 mL· min-1.[结果]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和尿苷分别在0.0088~0.220 μg、0.0352~0.880 μg、0.0344~0.860 μg、0.0176~0.440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98.6%、100.4%、103.0%; RSD分别为2.69%、2.25%、2.90%、2.88%.[结论]HPLC法可以测定蕲蛇药材中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和尿苷含量,从而控制蕲蛇药材品质.

  • 不同造模因素复制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朱祥祥;方颖莹;庞敏霞;李波;陈素红;吕圭源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造模因素对两种品系小鼠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影响,筛选简单、有效的小鼠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造模方法,为HUA的防治和药物早期筛选提供参考.[方法](1)采用氧嗪酸钾250mg·kg-1、次黄嘌呤300mg·kg-1+氧嗪酸钾250mg·kg-1、腺嘌呤100mg· kg-1+乙胺丁醇125mg·kg-1、腺嘌呤200mg·kg-1+乙胺丁醇250mg·kg-1、黄嘌呤3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黄嘌呤600mg·kg-1+乙胺丁醇 250mg·kg-l、次黄嘌呤3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等7种造模因素,对昆明(Kunming mate,KM)小鼠灌胃7d,检测血清UA、肌酐(creatinine, 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比较不同造模因素造模效果的差异.(2)从实验一的7种造模因素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造模因素对 ICR小鼠灌胃7d,检测血清UA、CR、BUN水平,比较相同造模因素作用于不同品系小鼠造模效果的差异.[结果](1)KM小鼠连续造模7d后,氧嗪酸钾250mg·kg-1、次黄嘌呤300mg·kg-1+氧嗪酸钾250mg·kg-l可使KM小鼠血清UA水平显著升高(P<0.01 ),成功诱导HUA模型,且后者造模效果更佳;而腺嘌呤l00mg·kg-+乙胺丁醇125mg·kg-1组、腺嘌呤乙胺丁醇250mg·kg-1组、黄嘌呤300mg·kg-+乙胺丁醇125mg·kg-1组KM小鼠血清UA水平不升反降(P<0.01,P<0.05),且伴随CR、BUN水平显著升高(P<0.0l,P<0.05);黄嘌呤600mg·kg-1+乙胺丁醇250mg·kg-1组、次黄嘌呤300mg·kg-1+乙胺丁醇125mg·kg-1组KM小鼠血清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用氧嗪酸钾250mg.kg-1、次黄嘌呤300mg·kg-1+氧嗪酸钾250mg·kg-1灌胃后,ICR小鼠血清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A前体物质(次黄嘌呤)复合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可成功诱导KM小鼠HUA模型,且造模效果优于单独氧嗪酸钾250mg·kg-1.在相同造模因素作用下,KM小鼠造模敏感度高于ICR小鼠,更适合HUA造模.

  •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在人体血清中的浓度

    作者:施政;刘健;申屠建中;王建平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在人体血清中的浓度.方法:用Agilent ZORBAX SB-Aq column色谱柱,ZORBAX-Extend C18预柱,以甲醇和47 mmol/LKH2PO4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血清中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667~166.667)×103 ng/mL (r=0.9995)、(0.033~3.338)×103 ng/mL(r=0.9994)和(0.033~3.338)×103 ng/mL(r=0.9996),日间与日内精密度均<15%.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佳,能满足非布司他体内药效学研究.

  • 灌服与喂饲次黄嘌呤复制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初探

    作者:徐立;时乐

    目的 考察次黄嘌呤和尿酸酶抑制剂联合使用,观察造模后受试动物不同时间段血清尿酸的变化,探讨复制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次黄嘌呤灌胃给予和饲料喂养,同时皮下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大鼠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采用喂饲50 g或100 g次黄嘌呤/kg饲料,皮下注射尿酸酶抑制剂200 mg·kg-1,可明显升高大鼠血尿酸值(P<0.01),且可维持48 h.结论 采用喂饲次黄嘌呤饲料,同时皮下注射尿酸酶抑制剂的方法造模,所复制的大鼠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模型具有血尿酸值高、维持时间长、操作简便的特点.

  • 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复制方法初探

    作者:徐立;时乐;赵芳;谭秋薇;姚金梁

    目的 采取单独或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尿酸酶抑制剂方法,观察受试动物大鼠血清尿酸的变化,探讨复制大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次黄嘌呤灌胃给药,尿酸酶抑制剂腹腔注射给药,分别测定造模后不同时段大鼠血清尿酸值.结果 联合使用次黄嘌呤和尿酸酶抑制剂,各剂量组在造模后3 h血清尿酸值均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黄嘌呤500 mg·kg-1和尿酸酶抑制剂50 mg·kg-1组血清尿酸值在造模后3、6、9 h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灌胃给予次黄嘌呤,同时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可使大鼠血清尿酸值急性升高.

148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