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高征189例分娩方式的分析
我们通过对189例妊高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新生儿窒息率和病死率等指标,总结出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环节.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
120例胎死宫内临床分析
胎死宫内是影响围生儿病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积极寻找胎死宫内的原因,及时治疗并适时分娩,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120例胎死宫内分析如下.
-
脐带脱垂8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0年3月至2001年7月间分娩总数2 612例发生脐带脱垂8例,发病率为0.3%,8例中1例胎儿于来院路途中死亡,2例抢救失败,5例成活,其围生儿病死率为37.5%.1一般情况我院8例中有1例肩先露,3例臀先露,4例头先露,其中3例入院时胎头高浮在-2以上.脐带长度超过75 cm 3例.脐带脱垂头先露4例中1例入院时即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其余3例均在院内破膜,1例破膜后即发生脐带脱垂,2例破膜后半小时发生胎心音突然变慢而在阴道内发现脐带脱垂.3例臀先露1例肩先露入院时均已破膜.
-
剖宫产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剖宫产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对降低围生期母婴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积极的作用[1].但近年社会因素剖宫产比例逐年上升[2],过度的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也日益增加,剖宫产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可能存在近期或远期的不良影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SID)是一类功能障碍,其发展直接关系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至今病因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学者[3]认为儿童SID与孕期、围生期、婴幼儿期等的不良因素有密切关系,目前关于剖宫产是否构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危险因素之一仍然存在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剖宫产作为产时因素亦是SID的危险因素之一[4].
-
3371例剖宫产术指征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技术水平的提高,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主要手段,在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剖宫产术后的并发症也显著增加.剖宫产率近年来逐年提高,剖宫产的指征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期待治疗后的分析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是妊娠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孕产妇感染率及围生儿病死率较高.本病是多因素的结果,目前治疗虽有进展,但尚无理想的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住院分娩的204例PPROM孕妇的病因及治疗情况,现报道如下.
-
抗心磷脂抗体结合平均动脉压在早中孕期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应用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10.4%,国外报道7%~12%[1],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尚无法对因治疗,临床处理主要依靠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因此,建立可靠的预测方法,提高阳性预测值和灵敏度,对降低HDCP发病率和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2].
-
产后出血28例急救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生命.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都有明显的下降,但产后出血仍为产妇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发生在我国居首位[1].为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我院成立了院内产后出血急救小组,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28例严重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双胎剖宫产73例仰卧位综合征预防护理
双胎妊娠孕妇的并发症较多,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属高危妊娠,临床上应给予足够重视[1].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73例双胎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并针对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预防仰卧位综合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子痫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的阶段,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而,在护理工作中如能及早发现症状,及时救护,对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分娩全程监护应用体会
2001年7月以来,我院对4520例孕妇实施以胎心监护为主的分娩全程监护综合措施,在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方面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十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使得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过高的剖宫产率并未带来相应的围生儿病死率的下降,且剖宫产比阴道分娩更易引起出血、感染、脏器粘连等近、远期并发症,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不合理的剖宫产术,降低剖宫产率.本文通过对我院近10年来剖宫产指征的分析,来探讨各项指征的合理性,从中探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
早产226例原因分析
我院1997至2007年,分娩人数共5 794例,早产226例,早产率3.9%,围生儿病死率45.7%.与同期非早产263例对比,围生儿结局有显著差异,并对早产原因进行顺位比较,为预防早产提供理论依据.
-
6年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分析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变迁,以反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2月舞钢市相邻2家医院所有剖宫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每2年为1组.结果:剖官产率逐年上升,且每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指征变迁中.社会因素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难产、胎儿窘迫逐年下降,但仍高居第2、3位;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社会因素剖宫产术增加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应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剖宫产率升高.一定范围内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
-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发生的64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P早产率23.4%(15/64),羊水胎粪污染率26.5%(17/6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4.1%(9/64),围生儿病死率3.1%(2/64),剖宫产率93.7%(60/64),产后出血率3.15%(2/64).结论 ICP是导致早产、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先兆早产,加强胎儿监护,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高,一直是产科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为了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胎儿存活质量,部分人片面认为剖宫产是安全分娩的佳选择,造成部分无明显医学指征的孕妇行剖宫产.本文对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
-
胎儿窘迫作为剖宫产指征的临床分析
自90年代以来,我国剖腹产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由于剖宫产并非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唯一手段,不必要的剖宫产不仅增加母儿的危险性,而且也侵犯了妇女身体的完整性,所以及时正确诊断与处理胎儿窘迫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就我院近两年因胎儿窘迫收治的病例分析探讨如下:
-
新生儿窒息230例产科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围生儿死亡和导致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生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对我院230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产科原因分析如下:
-
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早产28例
盐酸羟苄羟麻黄碱应用于产科临床,其主要作用是抑制宫缩,延长妊娠周数,预防早产,降低围生儿病死率,以往我科治疗早产以硫酸镁为主,效果不理想.自2004年1月开始应用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无并发症的早产共2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双胎出生体重差别的妊娠结局分析
双胎妊娠是严重高危妊娠,其围生儿病死率随体重差别增加而增加。本文对93例双胎妊娠出生体重差别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指导孕期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