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尿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卢彦;陈钧辉;毛晓青;张冬梅;王新昌

    人尿中含有多种物质,近年来我国已从人尿提取了表皮生长因子、尿激酶及清蛋白,以及从提取尿激酶后的残液中提取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TI)和集落刺激因子(CSF)等.

  • 乙醇沉淀法去除人血清清蛋白的实验研究

    作者:潘俊;罗晓阳;陈海泉

    目的:探索应用乙醇沉淀法选择性去除人血清清蛋白的效果. 方法:正常血清标本与肺腺癌患者血清标本各8份,均用乙醇沉淀法去除清蛋白,低丰度蛋白与原血清样本蛋白等量上样行一维凝胶电泳分析,并对去除清蛋白后标本进行清蛋白定量检测. 结果:一维凝胶电泳显示,清蛋白大部分被清除,显示出低丰度蛋白,正常血清与肺腺癌患者血清低丰度蛋白一维电泳无明显差异,两组标本平均清蛋白含量为(5.88±0.35)g/L和(5.50±0.53)g/L. 结论:乙醇沉淀法可有效去除人血清中的清蛋白,为进一步行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 rHuEPO 对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

    作者:江罗佳;杨丽萍;吴险峰;黄翀;秦晓华;房向东;涂卫平

    目的:临床治疗虽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却无法逆转肾功能丧失。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 rHuEPO)对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rHuEPO对照组(20 U/mL rHuEPO)、清蛋白刺激组(5 mg/mL清蛋白)、5 U/mL rHuEPO干预组(5 mg/mL清蛋白+5 U/mL rHuEPO)、10 U/mL rHuEPO干预组(5 mg/mL清蛋白+10 U/mL rHuEPO)、20 U/mL rHuEPO干预组(5 mg/mL清蛋白+20 U/mL rHuEPO)、Rho激酶抑制组(10μmol/L Y27632+5 mg/mL清蛋白),各组均作用24 h。观察各组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检测各组细胞RhoA、ROCK1 mRNA及白细胞介素-6因子( interleukin-6, IL-6) mRNA含量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 TNF-α)、IL-6蛋白的含量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rHuEPO干预组显示鹅卵石或者铺路石样形态,清蛋白刺激组表现出细长梭状改变,呈现纤维细胞样外观。5、10、20 U/mL rHuEPO干预组细胞向鹅卵石样复转,Rho激酶抑制组细胞形态呈椭圆形、细胞间隙稍增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清蛋白刺激组RhoA、ROCK1 mRNA及IL-6 mRNA显著升高(P<0.05),而5、10、20 U/mL rHuEPO干预组逐渐下调(P<0.05),且与rHuEPO浓度负相关;与清蛋白刺激组比较,Rho激酶抑制组ROCK1 mRNA、IL-6 mRNA表达下调(P<0.05),但RhoA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LISA结果显示:清蛋白刺激组上清液TNF-α、IL-6蛋白[(1347.54±41.52) ng/L、(884.62±0.73) pg/L]表达较空白对照组[(452.32±33.23) ng/L,(95.12±0.32) pg/L]显著增高(P<0.05),5、10、20 U/mL rHu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组TNF-α表达[(1003.32±3.42)、(821.32±21.32)、(590.15±7.68)、(488.13±65.03)ng/L)]较清蛋白刺激组[(1347.54±41.52) ng/L]下降(P <0.05)、IL-6蛋白表达[(656.68±0.55)、(422.35±0.22)、(217.32±0.35)、(309.49±0.21)pg/L]亦较清蛋白刺激组[(884.62±0.73)pg/L]下降(P<0.05),5、10、20 U/mL rHuEPO干预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uEPO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来抑制清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其作用机制部分涉及RhoA/ROCK信号通路。

  • 血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作者:王菲菲;姜丹;白璐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和非急性脑梗死组,每组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血压、PA、ALB及hsCRP的数值水平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PA、ALB数值水平低于非急性梗死组,hsCRP水平高于非急性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PA的OR=0.984(P<0.05)、ALB的OR=0.648(P<0.001),hsCRP的OR=1.818(P<0.001).结论 PA、ALB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sCRP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清蛋白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安全性及可能机制分析

    作者:高凤霞

    目的 探究新生儿的病理性的黄疸的茵栀黄口服液与清蛋白相结合用药的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入选的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了清蛋白给予用药,观察组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和清蛋白相结合的治疗,对获得的效果和安全性作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了治疗之后,与对照组的结果相比较,观察组血清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下降的程度更加明显,黄疸的褪去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比例是11.6%,对照组是14.0%,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的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清蛋白治疗更显效,能有效的改善症状,应用的安全性好,能于临床上推荐应用.

  • HBsAg冻干质控品复溶剂的探讨

    作者:裴兵;刘家喜;许媛;吴辉

    为了提高HBsAg的检测质量,建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用牛清蛋白代替蒸溜水作为溶剂复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冻干室内质控品,采用同一批号的诊断试剂盒,随标本检测用牛清蛋白和蒸溜水复溶HBsAg冻干室内质控品,同时将质控品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保存,观察其稳定性,精密度.以牛清蛋白复溶保存的HBsAg质控品,其稳定性良好,重复性较好,CV值为5%左右,优于用蒸溜水复溶.

  • 西咪替丁临床新用途

    作者:冯进华

    近几年来,我们将西咪替丁用于治疗非胃肠道疾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陶庆玲等[2]报道,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甘露醇与呋喃苯胺酸,交替使用脱水利尿剂,辅以清蛋白、复合氨基酸对症支持治疗.

  • PCT及清蛋白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价值

    作者:蔡雪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及清蛋白(AL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识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胰腺炎病人215例,其中重度急性胰腺炎(SAP) 71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 78例,轻度急性胰腺炎(MAP)66例.病人发病24 h内检测血清PCT及ALB水平,分析病人PCT、ALB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ALB预测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有效性.结果 SAP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MSAP组及MAP组,差异有显著性(F=4.869,P<0.01),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r=0.512、0.438,P<0.01).SAP组血清ALB水平明显低于MSAP组及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1,P<0.01),ALB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均呈显著负相关(r=-0.441、-0.497,P<0.01).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优选分界点为0.41μg/L),判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9%及94.5%,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8%及87.3%;AL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优选分界点为33.45 mg/L),判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3%及87.2%,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1%及73.6%.PCT与ALB联合判断SA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2%及76.1%,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6%及79.8%.结论 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检测血清PCT及ALB水平,可及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病情恶化趋势.

  • 长春市不同年龄段汉族健康儿童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观察

    作者:李欣;周琪;王迪;杨春;许建成

    目的 观察长春市不同年龄组汉族健康儿童血总蛋白、清蛋白水平,建立长春市汉族健康儿童血总蛋白、清蛋白参考区间.方法 参考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制定的参考区间指南,采用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 545例(男2 419例、女2 126例)长春市汉族健康儿童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剔除离群值后,检测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使用EXCEL2010、SPSS21.0、R语言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获得性别、年龄分层的参考区间.结果 年龄1个月~<1岁血清总蛋白参考区间为53.2~67.7 g/L,1~<3岁(女)、1~<4岁(男)为56.3~71.8 g/L,3~<5岁(女)为57.8 ~ 74.4 g/L,4~<6岁(男)、5~<6岁(女)为57.2 ~ 73.8 g/L,6~ <9岁为58.6 ~75.5 g/L,9~ <14岁为58.5 ~78.1 g/L,14 ~< 15岁为61.2 ~80.8 g/L.1个月~<1岁血清蛋白参考区间为35.1 ~47.0 g/L,1~<5岁(女)、1~<6岁(男)为36.7 ~48.1 g/L,5~<6岁(女)为36.1 ~ 50.5 g/L,6~ <10岁为36.6 ~ 49.0 g/L,10 ~< 13岁为36.6 ~ 49.9 g/L,13 ~<15岁为37.5 ~52.1 g/L.结论 1个月~<1岁儿童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含量较低,此后开始增高,14 ~<15岁时达到高峰;3~<5岁女孩总蛋白含量高于男孩,5~<6岁女孩清蛋白含量高于男孩.长春市汉族健康儿童血清总蛋白参考区间分层为1个月~<1岁,1~ <3岁(女)、1~<4岁(男),3~<5岁(女),4~<6岁(男)、5~<6岁(女),6~<9岁,9~ <14岁,14 ~< 15岁.清蛋白参考区间分层为1个月~<1岁,1~<5岁(女)、1~<6岁(男),5~<6岁(女),6~ <10岁,10~<13岁,13 ~< 15岁.

    关键词: 总蛋白 清蛋白 儿童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28例

    作者:马素平;程欢迎;顾亚娇;郝尧坤;吕莹;李艳敏;赵文霞

    目的:观察脐火疗法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治方案,西医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中医给予中药颗粒剂(制附子、人参、干姜、茯苓、白术、桂枝、猪苓、泽泻、大腹皮、车前子、泽兰、桔梗)口服;治疗组2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药饼(制附子、干姜、人参、白术、肉桂、黄芪、炒薏苡仁、泽兰)脐火疗法.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临床缓解2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5.5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火疗法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疗效,安全性良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血清清蛋白水平,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 ALB、TBIL、TBA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雄伟;吴泽;丘衍博;邹焕荣;黄衍锋

    目的 分析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龙岗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硬化38例为A组,病毒性肝炎42例为B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速率法与比色法检测三组对象血清ALB、TBA及TBIL水平,分析三者联合检测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组血清ALB水平为(26.2±5.6)g/L,明显低于B组与对照组(P<0.05).A组血清TBA水平为(61.3±58.3)μmol/L,TBIL水平为(75.1±91.3) μmol/L,与B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检测,A组阳性率为94.7%,高于B组的26.2%(P<0.05) . TBA、TBIL单向检测A组阳性率均为89.5%,同样高于B组,且三项联合检测A组阳性率为68.4%,显著高于B组的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鉴别诊断中,采取ALB、TBIL、TBA三项联合检测,参考价值高,准确度高,值得推广.

  • 茵栀黄口服液与清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甲胎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金克;胡青青;钱燕;郑炜琨

    目的 分析茵栀黄口服液与清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hs-CRP、AFP、TR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1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2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营养支持及蓝光照射治疗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清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对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血清因子水平影响.结果 2组患儿治疗3d、5d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hs-CRP、AFP及TR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天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hs-CRP、AFP、TRF水平优于对照组,生长发育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清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促进胎便排空,快速消退黄疸,改善患儿hs-CRP、AFP、TRF水平,有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 脓毒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进展

    作者:陆国平;闫钢风

    脓毒性休克的初期复苏尤其液体复苏是关键,但对于液体复苏的种类、速度、剂量均存在较多的争论,各多中心研究的结果也存在明显不同的意见。目前的意见是在血流动力学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液体复苏。

  • 脓毒症患儿血清清蛋白水平与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朱金兰;付丹;黄铁栓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清蛋白水平与循环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2月~2006年12月ICU病房收治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患儿92例的资料,检测其血清清蛋白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35~50 g/L)及清蛋白下降组(<35 g/L),比较二组患儿循环功能及预后.结果 清蛋白水平下降组36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者23例(63.89%),死亡15例(41.67%);清蛋白正常组56例,出现循环功能障碍20例(35.71%),死亡8例(14.29%).清蛋白下降组循环功能障碍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清蛋白水平正常组,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脓毒症患儿血清清蛋白水平与循环功能及预后有关,清蛋白水平越低,循环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 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肾病综合征致重度水肿的疗效

    作者:孙四平

    目的 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致重度水肿的疗效.方法 收集 2008年1月-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符合儿童肾病综合征致重度水肿诊断标准的患儿96例,并将其分为低分子右旋糖酐组(50例)和清蛋白组(46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量,水肿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血浆清蛋白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和清蛋白蛋组治疗前、后尿量[(358±135) mL·L-1 vs (360±140) mL·L-1;(1 280±465) mL·L-1 vs (1 285±510) mL·L-1],水肿消退时间[(6.1±2.0)d vs (5.9±1.8) d],治疗前、后血浆清蛋白水平[(11.6±4.2) g·L-1 vs (12.0±3.8) g·L-1、(12.6±3.9) g·L-1 vs (13.9±3.0) g·L-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致重度水肿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儿童初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隐匿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作者:史佩佩;韩悦;张建江;曾慧勤;贾莉敏;刘俊梅

    目的 探讨儿童初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隐匿性肺炎(OP)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并初次确诊为PNS且有胸部CT结果的1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胸部CT结果分为OP组和非OP(UOP)组.记录2组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入院前病程、是否存在腹水、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总蛋白(TP),血清蛋白(ALB)、总胆固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24h尿蛋白定量/体质量.对2组上述各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NS并OP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PNS并OP的预测价值.结果 PNS并OP 68例,占总病例的59.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伴腹水、TP、ALB、IgG和NA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TP及ALB是PNS并OP的危险因素(P =0.003、0.004、0.003).ALB预测PNS并O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09,佳临界值为18.55 g/L(P=0.000);TP预测PNS并OP的AUC值为0.658,佳临界值为39.15 g/L(P=0.004).结论 儿童初治PNS并OP的发病率较高,并腹水、TP<39.15 g/L及ALB< 18.55 g/L的初治PNS患儿并OP的可能性较大,应行胸部CT检查.

  • 肾病综合征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与肿瘤坏死因子、清蛋白及尿蛋白的关系

    作者:杨巧芝;吕学云;于爱菊;崔爱华;梁珺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儿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3、FT4)变化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清蛋白(Alb)及尿蛋白的关系.方法检测活动期NS 60例患儿血清FT3、FT4、TNF、Alb及尿蛋白,2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肾病组血清FT3、FT4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NS组血FT3、FT4与Alb呈正相关,与TNF,尿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NS患儿活动期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为小剂量甲状腺素(TH)佐治NS提供理论依据.

  • 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姜红;李向红;王薇;宋振凤;王萃;王启红;邵长荣;张沂洁

    目的 探讨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选取6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配方Ⅰ组、配方Ⅱ组(每组各30例),同期母乳喂养新生儿30例为母乳组.配方Ⅰ组出生后予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蛋白质14g· L-1、蛋白质/能量比2.0 g/418 kJ、乳清蛋白/酪蛋白=90/10)喂养,配方Ⅱ组为普通婴儿配方奶(蛋白质18 g·L-1、蛋白质/能量比2.6 g/418 kJ、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喂养;母乳组出生后完全母乳喂养.于出生28 d采取各组静脉血测定血清氨基酸、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及头围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1.配方Ⅰ组出生28 d体格发育指标及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Ⅱ组出生28 d体质量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母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0.01).2.配方Ⅰ组除血清天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明显低于母乳组(P<O.05,O.O1),苏氨酸明显高于母乳组(P<0.01)外,其余18种氨基酸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Ⅱ组血清天冬氨酸、瓜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均明显低于母乳组(P<O.05,0.01),天冬酰胺、甘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均明显高于母乳组(Pa<0.01),其余15种氨基酸水平与母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配方Ⅰ组血清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及苯丙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配方Ⅱ组,瓜氨酸高于配方Ⅱ组(P<O.01,0.05).结论 1.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喂养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标可达到母乳喂养儿水平,与普通婴儿配方奶喂养儿比较,新生儿期体质量增长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更接近母乳喂养儿.2.高乳清蛋白婴儿配方奶喂养与普通婴儿配方奶喂养新生儿比较血清氨基酸水平更接近母乳,但不能完全替代母乳喂养.

  • 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苗苗;鲁培

    目的 研究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血清清蛋白(albumin,ALB)及前清蛋白(prealbumin,PA)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学证实的84例SCLC患者,在初次化疗前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其血清ALB和PA水平.根据ALB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ALB≥35 g/L)69例与异常组(ALB <35 g/L) 15例;根据PA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组(180 mg/L≤PA≤400 mg/L)61例及异常组(PA<180 mg/L) 23例.卡方检验比较ALB及PA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生存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的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矫正各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血清ALB水平正常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为(18.27±1.4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5.21±1.04)个月;血清ALB水平异常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为(9.65±2.6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83±2.73)个月,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水平正常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为(19.68 ±2.0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8.43 ±3.50)个月;血清PA水平异常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为(12.86±1.8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65 ±3.07)个月.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B及PA是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清蛋白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张雪明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清蛋白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40例参照组施以清蛋白治疗,40例试验组施以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清蛋白治疗,治疗后对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展开比对.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0%、不良反应发生率5.0%,均优于参照组75.0%、20.0%(P<0.05);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hs-CRP、TRF水平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当新生儿患上病理性黄疸后,临床予以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清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单一清蛋白更明显,可推荐.

149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