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陈沂对月经病的诊疗特点

    作者:王慧颖;尤昭玲

    对陈沂诊疗月经病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其特点有四:经水不调,当辨三因;调经之法在于"通"和"补";调经以行气为先,用药忌大寒大热;重视药物炮制,止血善用秦艽,认为其从病因病机到治则治法和处方用药都有其独到之处.

  • 浅谈太冲脉理论在闭止性月经病症的应用

    作者:许慧红

    太冲脉理论源自《内经》,从历代医家对发挥太冲脉理论着手,探析太冲脉病变对闭止性月经病症的影响.并对其有关概念、生理病理、辨治特点作了初步阐释,突出论述太冲脉盛环节在月经病调治过程中的应用意义,为中医理论临床运用提出新的诠释.

  • 夏桂成教授辨治经前期漏红证的体会

    作者:施艳秋

    夏桂成,男,66岁.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妇科学分会名誉主任.享受国家津贴,全国带徒老师之一.近10余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有5篇获省市优秀论文奖.

  • 李东垣妇科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浅探

    作者:刘成丽;杨智辉;韩海珊

    探讨了李东垣的妇科学术思想与其所著<脾胃论>之元气阴火学说的关系.李东垣论妇人经闭、崩漏、带下,认为多因脾胃虚损、中气下陷、阴火亢盛、湿热下注所致,故治妇人经闭,主张以补血泻火为主;治妇人崩漏,以补气养血,升提举陷,泻阴火为主;治妇人带下,以益气补血、温补脾阳、祛下焦寒湿为主,由此形成具有治疗特色的妇科治病模式.对李东垣的妇科用药和药物归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出现频次较高的均为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其中归脾经的中药有当归、炙甘草、人参、白术、升麻、黄芪、甘草,可补脾益气升阳;柴胡、川芎归肝、胆经,益胃升阳.黄柏、黄芩、黄连分别泻肾、肺、心火,有泻阴火功能.由此可见李东垣脾胃元气阴火学说与其妇科学术思想有密切关系.

  • 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妇科英译中的应用

    作者:曲凡;周珏;马宝璋

    通过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妇科学的英译中,以较好地解决在英译中医妇科学内容时,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往往难以兼顾这一问题,增强译文的客观性、可读性及实用性.具体做法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忠实于原文是英译的基础;(2)合理借鉴西医术语;(3)难以对等时要力求相近;(4)大胆运用词素构词法.

  • 对中医当代妇科八大家的认识

    作者:李珂;张玉珍

    中医当代妇科八大家是指:钱伯煊、王渭川、朱小南、韩百灵、哈荔田、罗元恺、刘奉五、何子淮,他们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于中医学界的一代名流、著名中医妇科学家,他们集医、教、研于一体,代表了当代中医妇科学所达到的学术水平.他们学识渊博,熟读医经,倡"师古而不泥古"良好学风,学术思想纷呈,是为后学楷模,他们精于临床,救治病人无数,声名卓著,为一方至全国名医.他们勤于笔耕,著述立说,师承授受,承前启后,使中医妇科学能发扬光大.本文就各家的学术特点及成就略为总结概述.

  • 《中医妇科学》教学浅探

    作者:陈虹

    中医妇科教学必须适应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中医妇科特点;要注意中西对照互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际和现代医学理论;要注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应用病案教学,结合临床实践等,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高质的人才行之有效.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选

    作者:

  • 中医妇科学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作者:张红;吴传云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认识和研究女性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及诊疗规律,防治女性特有疾病的一门学科[1],是中医临床特色学科和中医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专业的必修学科,课程设置多在大四第二学期.在此阶段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医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也学习了一些临床学科.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灵活地运用中医妇科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结合中医妇科学教学实际有如下思考.

  • 香港中医妇科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缪江霞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主干学科,是香港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临床考试科目.笔者曾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工作十余年,从2005年至今又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医妇科学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深感二地的医疗环境和教学目标大不相同,教学面临的挑战各异.笔者在解决各类问题时逐步积累了一定经验,制订出一些对策并付诸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

  • 因材施教"鱼""渔"兼授——境外班教学探讨

    作者:赵颖;李莉;罗颂平;廖淑梅;钟亮环

    中医学是原创于中国的学科,是我国的国粹.因其学科的民族性和医学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吸引了大量境外学生前来学习.境外生在学习中医学过程中,会遇到比国内学生更多的困难,这可能与境外学生来源各异、学习分散、语言障碍、基础薄弱、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等因素有关.如何帮助境外班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学>专科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 浅谈中医妇科学的理论教学

    作者:罗纳新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教师以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给学生讲述各种知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沉闷、公式化的教学模式;而现代教学论则认为,知识传递不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教师单纯地大量地输出信息,学生亦较为被动地接受信息.它虽能较系统地传授理论知识,但学生总处于被动状态,毫无兴趣可言,学习起来较枯燥乏味,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一种"上课埋头苦干抄笔记,课后抛之脑后丢笔记"的局面.不但达不到教学相长目的,还完全违背开设课程的初衷.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后,其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偏低.要想使输出信息得以正确、顺利地传递和接收,必须借助通畅、高效的输送途径,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临床医生.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中医妇科的理论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努力创造轻松、愉快、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

  • 中医本科九五级妇产科期考成绩分析

    作者:林寒梅;韦明芳

    考试是检查教与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估使我们得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我院医本九五级妇产科期考成绩作一统计分析如下.1 试题情况1.1 内容及范围本次考试以全国高等院校<中医妇科学>第六版教材为主要内容,结合课堂讲授,补充内容进行命题.按照中医西医课时比例,中医占80%,西医占20%,试题内容分布情况见表1.

  • 中医妇科课堂教学的体会

    作者:韦丽君

    尽管目前科学技术比较发达,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较多,但课堂教学仍是当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获取系统知识,深刻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课堂教学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继续自学的基本前提.

  • 从编辑角度谈中医妇儿科临床论文选题与写作

    作者:汤敏华

    笔者从事编辑工作多年,深刻体会到选题和写作的重要性.选题和写作质量是决定稿件取舍的重要因素,论文选题反映的是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否先进,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直接决定了论文的质量,而写作水平影响到研究内容的表达,进而影响到论文质量.中医妇儿科临床论文有临床疗效观察、临床报道、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经验总结、医案医话等类型,各有不同的写作要求,但选题都要遵守一样的原则.现结合中医妇儿科临床论文,就选题和写作的问题探讨如下.

  • 妇幼专科医院中医科的特色发展思考

    作者:尹庄

    中医历经千年的实践与积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的传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中医科室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妇幼专科医院中医科室匮乏,即使设有中医科室,生存发展也举步维艰。作为妇幼专科医院,更多的承担了妇幼保健职能,传统中医的“治未病思维和整体观、平衡观”也契合妇幼保健服务理念,当前,探讨如何加快中医科室发展,更好的发挥中医特色,对妇幼专科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养心延龄益寿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附:66例病例报告

    作者:高成芬

    目的进一步探寻应用中医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选择经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养心延龄益寿汤(下简称为延龄益寿),对照组采用更年康,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和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测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2.72%.两组总有效率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在健忘失眠、烦燥易怒、胸闷心悸和抑郁易哭等症状在治疗后的积分值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治疗前后之激素水平检测方面,除治疗组E2水平治疗前后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治疗前后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益延寿延龄丹(汤)在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方面,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优于更年康,并能提高性激素中E2的水平.

  • 少腹逐瘀汤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

    作者:陈松惠

    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少腹逐瘀汤主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次、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更生奇者,此方种子如神……."少腹逐瘀汤由茴香、干姜、延胡索、五灵脂、没药、川芎、当归、枳壳、赤芍、官桂、蒲黄所组成.方中小茴、官桂,干姜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延胡、没药利气散瘀、消肿止痛;蒲黄、五灵脂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其中蒲黄生用重在活血祛瘀;灵脂炒用,重在止痛而不伤胃气;当归、川芎阴中之阳药,血中之气药,配赤芍以活血行气,散滞调经.全方共奏温经散寒、行气散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或气聚冲任所致的病症.笔者用本方化裁治疗痛经、月经后期、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子宫肌瘤、盆腔附件粘连、继发不孕等病症均能获效,尤其是对缓解疼痛,消除瘀滞的效果为明显.下举典型病例2则以见一斑.

  • 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及经验

    作者:翟婷婷;王琪;李凤英;赵敏超

    建设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是适应新形势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保证中医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建立医教研一体教学团队模式,守住学科特色和优势,建立一种有利于中医妇科学发展与创新的思路,并积极实践、探索.经验在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着重能力培养,包括课堂教学能力、临床能力及科研能力三方面;切实做好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加强临床摸拟教学,增加教学渠道及资源.

  • 《中医妇科学》应用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探索

    作者:周晓娜;罗福兰;牛红萍;杨丽娟;苗晓玲

    目的:研究模拟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妇科学>教学.结果:创新性地利用模拟医院真实地演示诊治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从事医疗工作,能提高学生临床辨证思维和实践能力.结论:<中医妇科学>利用模拟教学法锻炼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优于传统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58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