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炎症性肠病患者疲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霞;李宾宾;刘华平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两种类型。疲乏是IBD患者中常见的主诉之一。Mitchell等[1]早在1988年调查了IBD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对IB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的全身症状是疲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体力活动、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研究[2]显示,有41%~48%处于疾病稳定期的患者有疲乏的症状,高达86%的中度至重度IBD患者有疲乏症状,患者对疲乏症状的关注有时会高于肠道症状。传统的观念认为IBD是器官结构及功能障碍性疾病[3],医学治疗方法的进步在改善IBD患者肠道症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疲乏作为患者主观的症状却很少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疲乏的概念、IBD患者疲乏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 中文版女性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育知识问卷的信度、效度评价

    作者:厉书岩;王华芬;姚金兰;姚梅琪;陈焰;吕敏芳

    目的:将女性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育知识问卷(Crohn’s and Colitis Pregnancy Knowledge Score,CCPKnow)汉化,并进行中文版CCPKnow的信度、效度评价。方法:对量表进行科学、严谨的跨文化调适并对10名患者进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CCPKnow,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浙江省三家三级甲等医院200名患者进行调查,以评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CCPKnow的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56,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6~0.950,重测信度为0.814,总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CVI)平均值为0.930,各条目的CVI值为0.880~1.000,问卷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551%,17个条目在相应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大于0.4,5个维度间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75~0.579,5个维度得分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03~0.782。结论:中文版CCPKnow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育龄期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生育知识水平,为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 克罗恩病36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营军;杨青彦

    目的 回顾性分析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 收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1996-2006年的CD住院病例,按照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临床,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建议进行临床严重度分度.结果 共纳入36例CD患者,男女比例为1.25:1,诊断时年龄15~68岁.根据维也纳分类标准,诊断时年龄<40岁(A1)者25例(69.4%)≥40岁(A2)者11例(30.6%);病变部位位于末端回肠(L1)者14例(38.9%),结肠(L2)10例(27.8%),回结肠(L3)11例(27.8%),上消化道(L4)2例(5.6%);无狭窄、穿孔(B1)15例(41.7%),发生狭窄(B2)10例(27.8%),发生穿孔(B3)11例(30.1%).A1型中病变位于末端回肠者占44.0%,A2型中病变位于结肠者占45.5%.活检标本的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为44.4%,手术标本为66.7%.共18例患者接受手术诊治,手术率为50.0%.内科治疗轻度患者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为主;中度患者小肠受累者以激素治疗为主,结肠受累者以口服SASP/5-ASA为主;重度患者以激素治疗为主,2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 维也纳分类标准简单、易行,适用于我国CD人群的分类.本组CD患者手术率高.应根据临床严重度和病变部位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 克罗恩病合并胃肠间质瘤一例

    作者:李红霞;刘晓兵;王俊平;郭晓峰

    患者男,56岁,因间断黑便、腹痛1年余,加重50 d入院。2011年6月出现黑便,当地县医院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应用,大便转黄。2个月后出现腹痛,脐周为主,大便间断为黑便、暗红色便、黄便,有时腹泻,多时3~5次/d,便后腹痛稍减轻。到北京某三甲医院住院。胃镜:返流性食管炎,食管多发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腹部彩超:脂肪肝,脾大。胶囊内镜:小肠溃疡,克罗恩病。结肠镜:回肠末端多发溃疡。诊断:克罗恩病,贫血,返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脂肪肝,脾大。口服艾迪莎及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有效,出院后坚持用药。2012年3月复发再次入住该院。仍考虑原诊断,在口服艾迪莎基础上加用激素强化治疗(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 mg/d,1周后改为甲泼尼龙,28 mg/d,逐渐减量)。2012年8月病情再次反复第3次入住该院,再次激素冲击治疗(同上),并行肠系膜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出院后一直口服艾迪莎及激素。入院50 d前腹痛、便次、便血加重,将艾迪莎加量,因腹痛不能缓解入住山西省人民医院。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88次/min ,血压:105/56 mmHg,贫血貌,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偏左压痛阳性,似乎可及一约拳头大包块,边界相对清。肠鸣音无亢进,双下肢不肿。诊治过程:化验:血红蛋白89 g/L,总蛋白55.2 g/L,白蛋白25.2 g/L,C-反应蛋白62.4 mg/L。血沉56 mm/h。便潜血(+)。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腹部X线片:中腹部数个液气平面,结肠内充气,考虑不全肠梗阻。腹部盆腔CT:(1)左侧腹腔肠管管壁明显增厚,考虑:占位性病变不除外?(2)肝脏膈顶部小囊肿;(3)盆腔少量积液。结肠镜检查进镜80 cm达回肠末端10 cm,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提示:继发性血液学改变(提示铁利用不良)。骨髓活检:纤维组织增生。JAK-2基因V617F突变型阴性。抗核抗体阴性。2013年2月27日转外科。考虑到应用激素,患者白蛋白低,贫血,未立即手术,继续胃肠减压,静脉高营养支持。停激素半个月后手术,术中所见:腹腔内少量黄色清凉液,距屈氏韧带10 cm处空肠及系膜巨大肿物,大小15 cm×10 cm×10 cm,不规则形状,质地较硬,并向周边小肠壁、系膜根部、胰腺体部侵及,部分肠管包绕其中,导致该处肠管梗阻,大网膜包裹粘连于肿物表面。术后病理:(部分小肠)恶性胃肠间质瘤,部分瘤细胞呈上皮样,伴多灶坏死,核分裂像5~8个/50HPF,局灶热点区域分裂像达7~8个/HPF。

  • 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峰;王礼建;钱家鸣;姚方;伍东升;徐彤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C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9例综合确诊的CD患者,依据是否行肠内营养治疗分为肠内营养组(n=31)和对照组(n=8),记录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CD活动指数(CDAI).结果(1)临床表现:肠内营养治疗2周和4周后,肠内营养组在发热、腹部包块、腹泻和肠外表现等临床症状方面,以及活动性病变人数和需肠外营养支持的人数方面,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5);在肠梗阻、腹痛和便血等临床症状上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患者体重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却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2)实验室检查:肠内营养治疗2周和4周后,肠内营养组在γ球蛋白、α2球蛋白、CRP和ESR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Hgb和血白蛋白方面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对照组却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3)CDAI:肠内营养治疗2周和4周后,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的CDA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肠内营养组CDAI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大.(4)皮质激素使用方面: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均>0.05),肠内营养组15例在观察期内均开始激素减量.结论肠内营养是CD患者充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有助于CD活动期病情的改善,可以作为激素的替代治疗选择,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内营养
  • 含中低剂量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炎症指标改善的影响

    作者:徐仁应;周一泉;张晓敏;王天蓉;乔宇琪;陈之琦;陆丽萍;李浩捷;万燕萍

    目的 评估全肠外营养(TPN)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营养状况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82例住院输注TPN的全禁食IBD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24例,年龄(39.4±14.5)岁,溃疡性结肠炎(UC)38例、克罗恩病(CD)4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应用);TPN前后营养相关指标、生化指标(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TPN供给热量为(4 437.3±1 199.1)kJ/d,氮量为(9.9±1.7)g/d,中位时间为15 d(7~54 d).67例IBD患者接受含中低剂量谷氨酰胺的TPN支持(≥14 d 25例,0~14 d 42例),15例IBD患者TPN方案中不含谷氨酰胺.依据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清白蛋白评定患者营养状态.炎性指标的影响因素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90.2%(74/82).CD患者较UC患者病程长[84(3~288)个月 比24(1~324)个月,P<0.001],BMI也明显降低[(15.6±1.8)kg/m2 比(19.1±3.5)kg/m2,P<0.001].TPN 能够明显升高IBD患者的血清白蛋白[TPN前(28.7±6.6)g/L比TPN后(31.7±5.8)g/L,P<0.001]和前白蛋白[TPN前(174.1±85.5)mg/L比TPN后(227.2±82.8)mg/L,P<0.001]水平.结论 TPN能够升高全禁食IBD患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输注中低剂量谷氨酰胺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有待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来验证.

  • 门诊克罗恩病患者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与效果

    作者:李培;王新颖;彭南海;黄迎春;朱维铭

    目的 指导门诊克罗恩病患者进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随访观察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营养中心门诊就诊的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26例,给予家庭肠内营养联合药物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克罗恩病活动度、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后,患者体质量指数由(17.7±2.1) kg/m2增至(19.8±2.0) kg/m2(P <0.001),淋巴细胞比例由(0.216 ±0.066)增至(0.305 ±0.106) (P =0.007),白蛋白由(40.3±5.9) g/L增至(43.7±5.4)g/L (P=0.038),前白蛋白由(233.1 ±71.5) mg/L增至(306.0±72.1) mg/L (P=0.009),转铁蛋白由(2.7±0.6) g/L增至(3.1 ±0.7) g/L (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映克罗恩病活动度的指标: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由197.0±55.8降至113.2±33.4 (P <0.001),C反应蛋白由28.50 (18.00~32.80) mg/L降至2.00 (0.58~6.33) mg/L(P<0.001),红细胞沉降率由(29.6±9.9) mm/h降至(9.4±7.6)mm/h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疾病活动度评分和反映炎性指标的检查结果均达到正常,表明患者处于缓解期;炎性肠病生活质量评分中肠道症状评分由(41.2±13.3)分增至(57.0±9.6)分(P<0.001)、全身症状评分由(20.7±5.5)分增至(28.9±4.2)分(P<0.001)、情感能力评分由(43.6±16.1)分增至(61.0±15.9)分(P =0.002)、社会能力评分由(20.6±4.9)分增至(28.4±5.6)分(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营养支持小组专业指导和随访下,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具有改善营养状况、诱导缓解、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 克罗恩病的临床营养支持

    作者:周炜玮;高永健;朱峰

    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治疗克罗恩病(CD)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肠内营养(EN)近年来在CD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适时和恰当地应用EN可加速缓解肠道炎症,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促进机体的康复.本文综述了EN在CD治疗中的疗效机制、疗效证据、国内外研究新进展以及在儿童、成人CD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克罗恩病 临床营养
  • 炎症性肠病

    作者: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指南与规范编委会

    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营养不良在IBD患者,尤其是CD患者中多见.根据疾病严重程度不同,65%~78%的CD患者和18%~62%的UC患者有体重下降.25%~80%的CD患者和26%~50%的UC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半数CD患者存在贫血,可能继发于营养不良,而80%的UC患者存在贫血,主要原因为血液丢失.腹泻所致电解质丢失在CD和UC中均常见.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在CD中较为常见,与疾病累及部位和严重程度相关.

  • 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夏欢欢;王朝晖;金玉书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克罗恩病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肠外营养,观察组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8.78±1.30)d;住院费用(6708.89±1.05)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37±1.15)d和住院费用(9275.54±1.2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应用效果.

  •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生存状况调查

    作者:王庆治;王素娟

    目的:考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以、生存状况.方法:调查256例IB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电话随访其生存状况.根据患者疾病的类型,将256例患者分为UC组(154例)和CD组(102例).UC组患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CD组患者患有克罗恩病.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状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在年龄发病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组患者40 ~ 49岁患病的人数多(42,27.3%),CD组患者在20 ~29岁患病数多(26,25.5%),其次是50 ~59岁(24,23.5%).②UC组患者腹泻(130,84.4%vs 58,56.9%)、血便(119,77.3% vs 52,50.0%)、里急后重(70,45.5% vs 21,20.6%)的发生率高于CD组,而腹部包块(2,1.3% vs 11,10.8%)的发生率低于CD组,P<0.05.③UC组患者的肠黏膜充血水肿(130,84.4% vs 74,72.5%)、糜烂(133,79.9% vs 66,64.7%)发生率高于CD组,而息肉样病变(18,11.7% vs26,25.5%)、肠管僵硬/狭窄(11,7.1% vs 20,19.6%)低于CD组,P<0.05.④UC组患者的手术肠管切除率(4,2.6% vs 14,l3.7%)显著低于CD组,P<0.05.结论:UC与CD好发年龄为青壮年期,UC患者主要为肠道黏膜受损,而CD患者主要是肠道增殖性受损,且UC患者的手术肠管切除率低于CD.

  • 肠道超声在评估克罗恩病和检测相关小肠狭窄中的作用

    作者:田继华

    克罗恩病为亚急性与慢性肠道全层炎症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1],而克罗恩病及其小肠狭窄并发症的诊断依然是临床上的难题.近年来,我院利用腹部超声对14例胃肠道克罗恩病患者进行检查,并做了完整的小肠X线检查,以比较肠道超声检查在检出小肠狭窄上的准确性,并评估肠道超声在确定克罗恩病累及范围和部位方面的作用.

  • 早期肠内营养在手术后康复中的应用40例分析

    作者:金丽;王新颖;彭南海

    入选我所2009-08-2009-12我所对40例手术后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发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现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普通外科手术并且肠道通气后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8~75岁,鼻肠管8例,鼻胃管26例,空肠造瘘管6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肠梗阻12例,克罗恩病7例,顽固性便秘4例,肠瘘2例,阻塞性黄疸2例,结肠造口术后2例.

  •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分析

    作者:石林斌

    目的 对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2011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肠结核临床患者病例35例以及同期收治的克罗恩病临床患者病例37例,通过内镜检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腹泻、便秘和血便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腹部包块和发热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结论 对于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诊断而言,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因此应主要依照内镜和病理检查进行诊断,临床应予以注意.

  • 粪菌移植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克罗恩病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慧;李潘;徐海娥;张发明;崔伯塔

    目的 粪菌移植(FMT)和肠内营养(EN)均被报道对克罗恩病(CD)有治疗价值.该研究拟探讨FMT联合EN的整合治疗策略治疗中、重度C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1例对传统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活动期CD患者(HBI评分≥5),经中消化道行单次FMT治疗,1周后加用肠内营养维持治疗12周.分别监测其在FMT后1周、12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营养指标的变化,评价FMT联合EN的临床疗效.结果 FMT治疗后1周的临床有效率达到76.2%(16/21),其中52.4%(11/21)达临床缓解.FMT联合EN治疗后12周的有效率和缓解率分别为90.5%(19/21)和76.2%(16/21);治疗后12周HBI评分、C-反应蛋白均下降(P=0.017);营养相关指标(体重、BMI、血红蛋白、白蛋白)均显著增加.随访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FMT联合EN可有效诱导并维持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缓解,并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双能量CT评价克罗恩病活动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璇璇;周长圣;黄伟

    克罗恩病是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诊断方法主要有内镜、CT小肠造影、MRI小肠造影以及生化标记物等,但目前仍缺少金标准.双能量CT成像可实现CT检查的多参数成像,并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优化图像质量.本文就双能量CT的成像原理以及多参数分析在评价克罗恩病活动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克罗恩病的超声研究进展

    作者:黄于洁

    近年来,超声检查已广泛用于克罗恩病(CD)的研究.超声在CD的初步筛查、疾病活动性评估及治疗监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CD的超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超声检查
  • MRI定量参数评估肠道克罗恩病病变活动性

    作者:周金发;朱建国;李海歌;张发明;刘斐;周良;翟华俊;曹鹏

    目的 探讨MRI定量参数ADC与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评估肠道克罗恩病(CD)病变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0例回盲部单发病灶的CD患者,依次行常规MR、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扫描,测量ADC和Ktrans值,同时评估患者Harvey-Bradshow指数(HBI)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根据HBI将50例患者分为重度活动组、轻中度活动组及静止组,比较3组间Ktrans、ADC值的差异;对Ktrans、ADC值与对应的HBI、CRP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0例CD患者中,静止组16例、轻中度活动组21例、重度活动组13例.3组Ktrans、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变肠壁Ktrans值与HBI呈正相关(r=0.635,P<0.001),与CRP呈正相关(r=0.764,P<0.001);ADC值与HBI呈负相关(r=-0.614,P<0.001),与CRP呈负相关(r=-0.490,P<0.001).病变肠壁HBI与CRP呈正相关(r=0.755,P<0.001),Ktrans与ADC值呈负相关(r=-0.348,P=0.013).结论 MRI定量参数Ktrans和ADC可反映CD活动状态,且Ktrans的稳定性和敏感性优于ADC.

  • 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

    作者:徐大华;殷立平;吴意赟;周正国;李宏波;马云飞;高慧;蔡婷

    目的 探讨CEUS评估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克罗恩病的39例患者,其中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50分(缓解期)18例,150~450分(活动期)21例,分别测量肠壁厚度,对增厚肠壁根据能量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Limberg分型,并分别进行CEUS,对比分析上升时间、峰值强度、平均渡越时间、峰值降半时间、上升斜率及达峰时间的差异.结果 活动期患者的肠壁厚度、峰值强度及上升斜率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动期Limberg Ⅰ型1例,LimbergⅡ型4例,LimbergⅢ型10例,LimbergⅣ型6例;缓解期Limberg Ⅰ型10例,LimbergⅡ型7例,LimbergⅢ型1例.活动期肠壁血流以LimbergⅢ、Ⅳ型为主,缓解期以Ⅰ、Ⅱ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EUS可为克罗恩病活动度的评估提供定量资料,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克罗恩病活动性

    作者:李雪华;江肖松;蔡华崧;王猛;黄斯韵;李子平;孙灿辉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对克罗恩病(CD)活动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CD患者的常规磁共振肠造影(MRE)及DWI表现,观察病变肠段的肠壁厚度、T2WI信号、强化程度和DWI信号并进行量化评分(0~3分).通过ADC图测量肠段ADC值.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为疾病活动性参考标准,分析DWI及ADC值与CD活动性的关系.结果 47例患者中活动期(CDAI≥150)25例,缓解期(CDAI<150)22例.活动期CD的DWI信号评分高于缓解期(P<0.001);活动期CD病变肠壁的ADC值低于缓解期者(P<0.01).DWI信号评分与CDAI呈正相关(r=0.74,P<0.001);病变肠段ADC值与CDAI呈负相关(r=-0.71,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及DWI信号评分诊断CD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分别为0.98和0.91;选择ADC值1.17×10-3mm2/s为阈值时,诊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8.0%.结论 通过DWI信号评分及其ADC值均可较准确地判断CD活动性.

2040 条记录 5/102 页 « 12345678...10110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