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列腺癌骨转移类型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建伟;满立波;黄广林;李贵忠;何峰;王海东;王海;刘宁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 整理北京积水潭医院44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根据患者骨转移病灶影像学特点分为成骨型组、溶骨型组以及混合型组.分析血清总.PSA以及前列腺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在3组中有无差异.结果 44例患者平均年龄70岁,其中成骨型骨转移33例(75.00%),溶骨型骨转移9例(20.45%),混合型骨转移2例(4.55%).血清PSA均值在成骨型,溶骨型及混合型3组分别为(590.3±177.O)μg/L、(249.0±66.6)μg/L以及(156.5±42.1)μg/L,ANOVA分析显示3组之间血清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型组中Gleason评分均值为7.4(6~10分),其中高中分化(Gleason评分≤7)22例(66.7%),低分化者(Gleason评分>7)占11例(33.3%);溶骨型组中Gleason评分均值为8.0分(6~10分),其中高中分化以及低分化分别为3例(33.3%)和6例(66.7%),统计学显示两组之间Gleaso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组两例Gleason评分均为8分.结论 前列腺癌骨转移类型与血清PSA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 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

    作者:朱刚

    朱刚: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应用和易患人群前列腺癌认知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前列腺癌患者获得治愈机会.

  • 总前列腺特异抗原与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胡秀梅

    探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以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准确性及其意义.

  • 前列腺特异抗原相关数据测定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后监测的应用

    作者:江俊;张金蓉;陈春涛;李磊;陈国荣;曹道军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前列腺特异抗原总量(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及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愈后的价值.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前列腺癌组(A组,23例)和非前列腺癌组(B组,47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清fP-SA、TPSA水平,计算fPSA/TPSA并进行比较,分析fPSA、TPSA和fPSA/TPSA在两组中的改变情况.结果A、B组fPSA水平分别为(5.46±5.37)μg/L、(0.34±0.77)μg/L(P<0.05);f/SA/TPSA分别为0.29±0.1l、0.35±0.34(P<0.01).前列腺癌术后患者fPSA、TPSA呈下降趋势,fPSA/TPSA呈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未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fPSA、TPSA水平无明显改变,或再次升高,而fPSA/TPSA仍呈下降趋势.结论fPSA/TPSA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前列腺癌并发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一例

    作者:杨继红;薛利军;苏全胜;林勇;于正洪;林勍;刘畅

    患者,男,85岁.2004年6月体检时发现前列腺增生,表面有结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18.1 ng/L,未行特殊治疗.2005年8月因前列腺有增大趋势,行前列腺穿刺检查,病理诊断前列腺癌.

  • 泽桂癃爽及抗生素对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浓度的影响

    作者:燕东亮;Hu Enping;张海涛;周岩;刘晟;蔡海荣;章雷

    目的:探讨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经过泽桂癃爽联合抗生素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及游离PSA百分率(F-PSAR)的变化意义.方法:12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前4周合用泽桂癃爽及司帕沙星,后4周单独应用泽桂癃爽.行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血清tPSA、NIH-CPSI评分及EPS检查并统计学分析.结果:血tPSA治疗后第4周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F-PSAR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周和8周NIH-CPSI总体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给予泽桂癃爽联合抗生素治疗,能有效减轻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不适症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PSA水平.

  • 体重指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关系研究

    作者:王小林;马茂

    目的:研究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人群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差异,以及对PSA临床应用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7月间本院体检中心856例男性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所有入选者均排除前列腺炎或前列腺癌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血清总PSA,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BMI与血清PSA之间相关性.结果:正常体重组(BMI<24)、超重组(24≤BMI<28)和肥胖组(BMI≥28)中,血清PSA水平(ng/mL)分别为2.97±0.15,2.53±0.12和2.01±0.16,三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与BMI(r=-0.130,P<0.05)、体重(r=-0.142,P<0.05)呈负相关关系;与年龄(r=306,P<0.05)呈正相关关系.结论:BMI和血清PSA水平存在相关性,随着BMI增加,PSA呈下降趋势,应用PSA解释临床结果时应考虑到BMI的影响.

  • 全身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与PSA水平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海青;段俊;吴边

    目的 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并研究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107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PSA水平,并进行 99Tcm-亚甲基二瞵酸盐全身骨显像,术后对其进行病理分级,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与3种方法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107例前列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发现49例发生骨转移,占45.8%(49/107),其中,不同病理分组之间的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1,P<0.01).前列腺癌分化程度越低,骨转移发生率越高;随着血清中PSA水平的升高,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SA>20μg/L者有骨转移可能,PSA>60μg/L者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大.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血清PSA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低分化者或PSA>20μg/L者,骨转移发生率高.对于初诊的前列腺癌患者,PSA<20μg/L者应密切随访其PSA水平变化;PSA>20μg/L者应行骨显像以确诊;PSA>60μg/L者临床可诊断为骨转移.

  • 047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215例前列腺特异抗原观察随访12年结果

    作者:

  • 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田艳;吴炎卿

    目的 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放化疗治疗.治疗组在放化疗开始时即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10~20 mL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连续用药6 d,停药1 d.连续用药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和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是69.09%,临床获益率(CBR)是85.45%;治疗组ORR是89.09%,CBR是96.36%,两组ORR、CB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SA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S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辅助治疗前列腺癌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血清PSA水平,减少患者白细胞降低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姜黄素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PSA生成及AR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磊;陈立军;谢红;锁江蕊;王洪敏;牟心红;靳秋月;姚丽;王瑞珉;程世翔;张莲英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构建含PSA基因5'侧启动子区640 bp DNA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PSA,并将其转染LNCaP细胞,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h后应用荧光素酶测定系统检测荧光素酶表达活性.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抑制LNCaP细胞培基中PSA蛋白及含PSA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的表达;形态学结果显示姜黄素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增殖;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抑制AR的表达,并且对AR表达的抑制程度依赖于姜黄素的浓度.[结论]姜黄素对PSA启动子的影响及PS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实现的,姜黄素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LNCaP的增殖.

  • 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系泌乳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崔书霞;郝志梅;郭志义;郝小惠;王素云;田炜

    目的:探讨泌乳素相关蛋白(PIP)在前列腺癌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以及雄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0.1、1、10、100 nmol/L)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或睾酮(Testosterone,T)及不同时间(6、24和48 h)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DU145)及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进行处理,通过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IP及雄激素受体(AR) mRNA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系(LNCaP、PC-3、DU145、T47D)中PI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中有PIP mRNA及蛋白表达,PIPmRNA的表达随DHT或T浓度增加而增加,且于10 nmol/L浓度DHT或T时达到大峰值.而AR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与DU145中无PIP mRNA及蛋白表达,并且AR表达较少或无AR表达.结论:PIP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机制中,以及鉴别前列腺癌是否具有雄激素依赖性方面有一定作用.

  •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阎欢;胡志东;王宪法;钟述猷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F/T)比值的变化在良性与恶性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B-ELISA)方法,检测50例前列腺增生(BPH)、41例前列腺癌(PCa)及11例前列腺炎患者血清T-PSA、F-PSA含量并计算F/T比值.结果:F/T比值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T-PSA在4~10 μg/L之间时,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中F/T比值呈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同时检测T-PSA和F-PSA,计算F/T比值,可弥补在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传统检验中单纯测定T-PSA的不足,尤其对T-PSA在4~10μg/L之间的诊断"灰色区"更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 体质指数、血脂水平与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间的关系

    作者:张浩宇;吕广霖;袁和兴;魏雪栋;胡林昆;张学锋;侯建全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与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8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14例,根据穿刺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和非癌组,比较2组间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血脂水平、体质指数(BMI)等指标,并分析前列腺穿刺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前列腺癌组年龄、PSA、BMI高于非癌组,而PV、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低于非癌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大,PSA、BMI升高是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的危险因素,而PV、HDL-C升高则为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综合评估患者BMI及血脂水平可为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及前列腺穿刺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对高危人群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FPSA/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娟;彭林;刘纯;刘运东;张莹;王丽英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SA)是目前认为有效的诊断前列腺癌(PC)的肿瘤标志物.以PSA>4.0μg/L为判断标准,对于高龄患者诊断虽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导致不必要的组织活检[1].同时,PSA水平在4.0~10.0 μg/L间,对良恶性疾病鉴别能力差[2].近年研究发现,除了PSA,血清游离PSA(FPSA)及FPSA/PSA比值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80例PC和82列前列腺肥大(BPH)患者的PSA和FPSA/PSA比值的比较,探讨这两项指标对前列腺癌(PC)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 f/t PSA与PSAD对t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党瑞锋;徐勇;张志宏;李双辉

    目的:系统评价当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处于诊断灰区(4~10 μg/L)时,游离PSA/总PSA(f/tPSA)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收集有关利用f/tPSA和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文献,采用QUADAS进行质量评价,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 013例患者.f/tPSA和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0.78、0.79,特异度分别为0.54、0.57,两者的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 1和0.782 1,Q指数分别为0.715 3和0.7204.结论:总PSA处于4~10μg/L时,f/tPSA与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

  • 应用PSA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性及潜在危害

    作者:杨进益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导致欧美国家男性死亡的疾病之一,我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血PSA检测作为筛查前列腺癌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PSA筛查的价值还是成为当今泌尿和肿瘤学界争论多的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男性接受PSA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性以及前列腺癌筛查的潜在危害.

  •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156例分析

    作者:杨顺利;李福宏

    目的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进行的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56例检查者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方法 直肠指诊前列腺占位、血清PSA> 4ng/ml及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或MRI提示怀疑前列腺占位病变的156例进行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156例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81例,占51.9%,前列腺癌(PCa) 58例,占37.2%,前列腺炎7例,占4.5%,前列腺结核1例,占0.6%,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9例,占5.8%.结论 在一定条件的病例筛选下,通过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13针活检),诊断准确率较高,在PCa和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

  • 尿通胶囊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临床及实验研究

    作者:刘巧格;贾晓明;王生茂;常红;要立英;李战友;李玲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观察尿通胶囊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486例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6例口服尿通胶囊,对照组100例口服前列康片,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检测治疗前后前列腺的病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实验研究:观察尿通胶囊急性毒性实验、抗增生实验及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5.85%,对照组总有效率66.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PSA转阴,免疫球蛋白IgG、IgA均下降,IgM无明显变化.实验研究示,尿通胶囊66g/kg,4 h分3次给药,7日内无死亡,且小鼠活动正常;可抑制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上皮组织合成.结论尿通胶囊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可抑制前列腺增生.

  • 血清GPC-3联合PSA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涛;邱建宏;刘健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 GPC-3)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检测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癌35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100例(前列腺增生组)及体检健康者30例(健康对照组),各组均检测血清GPC-3(酶联免疫吸附法)及PSA(放射免疫法)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比较GPC-3、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fPSA/tPSA预测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GPC-3在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健康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ROC曲线结果显示,GPC-3单独检测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4%、94.3%,GPC-3联合fPSA检测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5%、87.6%。结论 GPC-3联合PSA检测可弥补PSA单独检测特异性低的不足,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676 条记录 9/34 页 « 12...6789101112...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