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2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流行特征及重点病原监测

    作者:孙立梅;李晖;谭小华;方苓;邓爱萍;莫艳玲;何剑峰;柯昌文;林锦炎

    目的 探讨广东省<5岁儿童腹泻病流行特征和重点病原监测.方法 2012年在广东省21个地市选择64家医院开展腹泻症状监测,其中14家医院采集<5岁儿童腹泻病粪便标本,开展霍乱弧菌、志贺菌分离培养及轮状病毒、诺如病毒ELISA、PCR检测.分析52周腹泻病症状监测数据和1932例<5岁儿童腹泻病重点病原监测结果.结果 2012年广东省<5岁儿童腹泻就诊病例占监测门诊就诊总人次数的0.8%,占监测门诊全年龄组腹泻病例就诊总人次数的63.5%;以医院为基础报告<5岁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年发病率为1454.5/10万.全年采集<5岁儿童腹泻病标本1932份,检测霍乱弧菌均为阴性,宋内志贺菌1例阳性,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4.1%(273/1932),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6.9% (326/1932),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合并感染24例(1.2%).112份轮状病毒和90份诺如病毒阳性标本测序表明,轮状病毒主要以G1[P8]为主(33.9%),其次为G9[P8] (25.9%)、G2[P4] (12.5%)、G3[P8](9.8%);诺如病毒以GⅡ.4型为主(76.7%),并检出5份GⅠ型和16份GⅡ其他型/变异株,除6月(未开展测序工作)和12月外其余各月均检出GⅡ.4/2006b型(占50.0%),GⅡ.4/Sydney_2012变异株于8月首次检出并在12月成为流行优势株.结论 <5岁儿童是广东省腹泻病高危人群,感染的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具有基因多样性.

  • 浙江省2008-2009年三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龚黎明;葛琼;陈寅;卢亦愚;张严峻;严菊英;周敏;史雯

    目的 分析浙江省3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监测期间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并选择部分阳性标本扩增部分多聚酶区(RdRp)和衣壳蛋白区,同时采用3′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3′ends)扩增诺如病毒基因组3′末端,获得完整的开放读码框架(ORF)2和ORF3序列.结果 3起暴发疫情共检测标本62份,诺如病毒阳性41份,其中诺如病毒Ⅰ(G Ⅰ)基因组阳性27例,Ⅱ基因组(GⅡ)阳性9例,G Ⅰ+GⅡ阳性5例.结果 显示,引起浙江省2008-2009年3起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诺如病毒具有病毒基因型的多样性,包括G Ⅰ.8、GⅡ.b、GⅠ.2与GⅠ.6重组株、GⅠ.8和GⅡ-b混合感染.结论 诺如病毒是浙江省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体,呈现出病毒基因型的多样性,并在省内首次检测到诺如病毒的重组和混合感染毒株.

  • 杭州地区2014-2015年急性胃肠炎患者感染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崔大伟;李中杰;林洁;靳淼;杨先知;谢国良;郑书发;余斐;陈瑜

    目的 了解2014-2015年杭州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1 109份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粪便样本,采用一步法双重荧光RT-PCR对样本中诺如病毒(GⅠ、GⅡ型)进行初筛,然后随机选择诺如病毒阳性的样本核酸进行多重RT-PCR扩增,对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1 109份的粪便样本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26.87%(298/1 109),以GⅡ亚型为主,占25.52%(283/1 109),GⅠ亚型占1.35%(15/1 109);不同性别人群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中诺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6.94%(<5岁)、19.45%(5~18岁)和32.26%(≥18岁);全年均可检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为12月至次年3月,阳性率为29.67%~ 37.08%.序列分析显示,GⅡ基因亚型中以GⅡ-4/Sydney株为主(46.43%,13/28),其次为GⅡ-4/2006b株;GⅠ基因亚型中以GⅠ-1亚型为主(55.56%,5/9).结论 诺如病毒是导致2014-2015年杭州地区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GⅡ基因亚型特别是GⅡ-4/Sydney变异株和GⅡ-4/2006b变异株是该地区流行的优势毒株.

  • 北京市2013-2014年肠道门诊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刘白薇;高志勇;王全意;贺雄;贾蕾;李锡太;钱海坤;霍达;曹卫华

    目的 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肠道门诊1 892名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并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资料.使用real time RT-PCR对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诺如病毒阳性率为14.2%(269/1 892);寒冷月份阳性率较高;怀柔区、延庆县等西北部山区阳性率较高;6月龄至5岁儿童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散居托幼儿童诺如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诺如病毒阳性腹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如病毒是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重要病原,6月龄至5岁腹泻儿童诺如病毒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恶心、呕吐为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

  • 江苏省一起胃肠炎暴发疫情中分离的诺如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付建光;施超;沙丹;石平;鲍昌俊;艾静

    目的 分析江苏省一起胃肠炎暴发疫情中分离的诺如病毒基因特征.方法 对2016年12月16-27日江苏省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中病例的肛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提取,利用诺如病毒特异性引物对部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序列及完整衣壳蛋白序列(VPl)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CR产物在诺如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区与GⅡ.g型别的西班牙株及芬兰株处于同一分支,同源性为98.7%,在VP1区与GⅡ.1型别的美国株同源性更高(99.4%),初步推断为重组病毒.进一步通过重组分析软件Simplot分析,其可能重组位点在VPl的5 106位点,定位在ORF1/2交叠区.VP1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显示,其假定的抗原表位及受体结合表位均未出现变异,仅在1 32位氨基酸位点由N突变为S.结论 江苏省胃肠炎暴发疫情中分离的诺如病毒为GⅡ.g-GⅡ.1重组变异株.

  • 牡蛎和粪便中GⅠ、GⅡ型诺如病毒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孙亚萍;程民;宋士利;张心会;李蓉

    目的 建立适用于牡蛎和粪便中快速、特异、灵敏的GⅠ、GⅡ型诺如病毒(NV)定量分型诊断方法.方法 通过对GⅠ、GⅡ型NV基因组保守序列的比对分析,设计高度特异的引物和探针,建立以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方法(TaqMan Real-time RT-PCR).结果 该方法对NV核酸检测高度特异,且GⅠ和GⅡ型之间无交叉反应,低检出限达102 copies/μl.对90份新鲜牡蛎样品和37份腹泻粪便标本分别用常规RT-PCR和笔者建立的TaqMan Real-time RT-PCR进行NV检测,发现牡蛎样品中后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而粪便标本中两者无明显差别.同时对阳性标本的测序分析证实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研究中建立的TaqMan Real-time RT-PCR方法可用于海产品标本及粪便中NV定量及分型检测,可作为应对NV胃肠炎暴发的有效诊断方法.

  • 江苏省近期急性胃肠炎暴发中诺如病毒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付建光;艾静;靳淼;刘成;沙丹;姚萍;吴斌;祁贤;鲍昌俊

    目的 了解江苏省胃肠炎暴发疫情中诺如病毒(NoV)感染状况,并对其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收集江苏省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7起胃肠炎暴发疫情患者肛拭子标本共67份,采用实时荧光RT-PCR定性检测,NoV阳性标本用RT-PCR扩增其聚合酶区及VP1区基因片段进一步测序分型.结果 7起疫情均为NoV感染引起的暴发,检测阳性率为67.2%(45/67).全部45株阳性毒株序列分析表明7起疫情中除一起是由GⅡ.3型感染引起外,其余6起均由新GⅡ.4感染引起,其中38株毒株与2012年澳大利亚参考株GⅡ.4/Sydney株同源性均在99%以上.进一步对6株新型Sydney变异株的衣壳蛋白VP1区扩增测序,并与9株近年流行株的VP1区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6株毒株的VP1区部分氨基酸已出现突变,而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是与病毒抗原性密切相关.结论 江苏省7起疫情暴发聚集且感染毒株型别单一,说明已出现新NoV变异株,其原型株GⅡ.4/Sydney已在国外多地引起暴发和流行,提示该毒株将是今后防控监测的重点.

  • 杭州地区2009-2010年急性腹泻患者中杯状病毒的检测和分型

    作者:诸葛小玲;崔大伟;吴英萍;郑书发;靳淼;段招军;余斐;许世佳;陈凌晓;陈瑜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杭州地区急性腹泻患者中杯状病毒基因型别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9-2010年杭州地区920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和流行病学资料,用多重PCR方法进行杯状病毒检测,测定部分标本的阳性扩增片段基因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急性腹泻患者杯状病毒检出率为21.8%(201/920),其中诺如病毒(NV)G Ⅰ型25例、GⅡ型170例、札如病毒(SAV) 11例,4例为NVⅠ型和Ⅱ型混合感染、1例为NVⅡ型和SAV混合感染.NV基因型别包括:GⅠ-1(3株)、G Ⅰ-2(1株)、GⅡ-4/2006b变异株(7株)、GⅡ-2(1株)、GⅡ-7(1株)和GⅡ-4/2008变异株(2株);SAV基因型别包括:G Ⅰ -2(5株)、GⅠ-1(4株)和GⅡ-1(1株).杯状病毒的流行在不同季节、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结论 杯状病毒是2009-2010年引起杭州地区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其病原具有病毒多样性和基因型别多样性,NVGⅡ-4/2006b变异株或类似株可能是2009-2010年杭州地区流行的优势株.

  • 北京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桑少伟;赵仲堂;索继江;邢玉斌;贾宁;高岩;杜明梅;谢丽君;刘伯伟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RT-PCR扩增核酸和测序分型方法.结果 共收集腹泻标本685份,检测诺如病毒阻性66份,阳性率为9.6%.检出率在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和门诊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时间分布也无明显季节性.66份阳性标本采用ORF2区测序分型,其中43份可分型.GⅠ组占22.7%,包括GⅠ.3型2份、G Ⅰ.4型1份、GⅠ.5型4份、GⅠ.7型3份;GⅡ组占77.3%,其中以GⅡ.4型为主(60.6%),其他包括GⅡ.2型1份、GⅡ.3型1份,GⅡ.5型1份、GⅡ.6型2份、GⅡ.7型1份、GⅡ.12型7份.6例出现GⅠ组和GⅡ组混合感染,其中可分型的有G Ⅰ.3/GⅡ.7、GⅠ.5/GⅡ.5、G Ⅰ.4/GⅡ.4.结论 北京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诺如病毒呈现基因多样性,且以GⅡ组为主,其中GⅡ.4/2006a和2006b是主要的流行变种,存在GⅠ和GⅡ组混合感染现象.

  •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

    作者:邢彦;江初;华伟玉;刘锋;赵振;丁越江;王磊;李婕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某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为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疫情发生学校基本情况及患者发病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患者和厨师的粪便及肛拭子标本及环境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海淀区某学校7日内累计发现患者119例,临床症状以呕吐(94.1%,112/119)、腹痛(46.2%,55/119)为主,无住院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学生病例平均年龄6.38岁,小年龄5岁,大年龄11岁.患者分布在22个班级,主要分布在一年级某班,共35人(占30.17%).共采集粪便及肛拭子标本134份,检出病例诺如病毒阳性7份,病例札如病毒阳性l份,餐饮从业人员札如病毒阳性5份.剩余食品、桶装水、饮水机入水及出水口涂抹标本未检出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病例集中的班级及宿舍水卫生学指标异常;住宿、教室位于阴面、水卫生学指标异常与发病有关(P<0.05).结论 该起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以呕吐、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并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报告标准;首发病例发现和隔离不及时,呕吐物消毒不规范是导致传染源出现由点及面的接触传播、病例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但不排除水传播的可能;应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疫情监测和学生吐泻物的消毒处理,防止类似疫情的发生.

  • 广州市2017年某高校诺如病毒GⅡ.4Sydney2012变异株感染暴发调查

    作者:马蒙蒙;汪慧;陆剑云;王大虎;曾庆;耿进妹;李铁钢;张周斌;杨智聪

    目的 分析2017年广州市GⅡ.4 Sydney 2012变异株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收集病例发病资料和疫情数据,采集现症病例和厨工的肛拭子以及环境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疫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17年9月17-21日,广州市大学城某高校累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病例226例,包括223例在校学生和3例厨工,学生罹患率为0.73%(223/30 711);宿舍A区学生罹患率高(1.73%,164/9 459),无院系和班级聚集性;主要危险因素为18-20日在A区食堂就餐(OR=10.75,95%CI:5.56 ~ 20.79),发病风险高的是18日晚餐,另一危险因素是同宿舍有病例(OR=3.65,95%CI:1.92 ~ 6.94);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的厨工全部来自A区食堂,阳性率为26.67%(12/45),病毒基因测序结果为GⅡ4Sydney 2012变异株,与学生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为100%.结论 本次疫情是继2013年之后诺如病毒GⅡ.4 Sydney 2012变异株再次在学生人群引起的较大规模暴发疫情,由食源性传播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不排除接触传播.

  • 广东省2013-2017年3种基因型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

    作者:张萌;龙遗芳;郭莉敏;吴崧霖;方苓;杨芬;李晖;黄琼;孙立梅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广东省115起由GⅡ.2、GⅡ.17和GⅡ.4/Sydney 3种基因型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广东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采用RT-PCR方法对每起疫情的病例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经基因测序后确定病毒基因型,对GⅡ.2、GⅡ.17和GⅡ.4/Sydney 3种基因型暴发疫情特点进行分析,采用直接标准化法计算病例呕吐和腹泻的比例.结果 广东省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167起,GⅡ.2、GⅡ.17和GⅡ.4/Sydney 3种基因型引起115起.暴发场所中,GⅡ.2型为小学占39.68%(25/63)、托幼机构占28.57%(18/63)、中学占25.40%(16/63)、大学占6.35%(4/63);GⅡ.17型为中学占41.03%(16/39)、其他社会单位占20.51% (8/39)、小学占15.38%(6/39)、大学占12.82%(5/39)、社区和托幼机构各占5.13%(2/39);GⅡ.4/Sydney型为大学占53.85%(7/13)、托幼机构和其他社会单位各占15.38%(2/13)、小学和中学各占7.69%(1/13).传播途径中,GⅡ.2型为接触传播占77.78%(49/63)、食源性传播占17.46%(11/63);GⅡ.17型为食源性传播占53.85%(21/39)、接触传播占15.38%(6/39)、水源性传播占12.82%(5/39);GⅡ.4/Sydney型为食源性传播占53.85%(7/13)、接触传播占38.46%(5/13).临床表现中,GⅡ.2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73.76%、腹泻比例为42.85%;GⅡ.17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76.37%、腹泻比例为51.40%;GⅡ.4/Sydney型的标准化呕吐比例为54.10%、腹泻比例为55.95%.结论 GⅡ.2型主要涉及小学、托幼机构和中学,以接触传播为主;GⅡ.17型主要涉及中学和其他社会单位,以食源性传播为主;GⅡ.4/Sydney型主要涉及大学,食源性传播比例高,接触传播也有较高比例.

  • 广东省2008-2015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芬;孙立梅;李晖;郭丽丽;方苓;谭小华;龙遗芳;柯昌文;何剑峰

    目的 研究2008-2015年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为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东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对2012-2015年73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372份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亚型分析.结果 2008-2015年广东省共报告96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其中2013-2015年共报告80起(占83.3%,80/96).暴发地点在学校的占全部疫情的85.4%(82/96);传播途径为食源性传播占40.6%(39/96),接触传播占24.0%(23/96),水源性传播占7.3%(8/96).基因测序亚型分析显示,2012-2013年的暴发主要由GⅡ.4/Sydney2012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占30.0%,6/20),2014-2015年的暴发主要由GⅡ.17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占62.3%,33/53).结论 食源性和接触传播及新出现的2种诺如病毒变异株GⅡ.4/Sydney2012变异株和GⅡ.17是引起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 诺如病毒GⅡ.4型变异株感染流行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雪珊;黄琼;李晖

    诺如病毒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并引起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1].美国每年约有1.79亿例急性胃肠炎感染者,其中超过50%(36%~59%)为感染诺如病毒所致;每年因诺如病毒感染导致住院病例可达70 000例,其中死亡800例,带来医疗负担高达2.84亿美元[2,3].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诺如病毒胃肠炎监测系统.本文主要对诺如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GⅡ.4型变异株在多国的流行概况进行综述.

  • 北京地区婴幼儿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临床比较分析

    作者:邓莉;贾立英;钱渊;陈冬梅;张又;张艳玲

    目的 在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婴幼儿诺如病毒腹泻与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779例急性腹泻患儿收集粪便标本,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轮状病毒基因,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中318份标本检测诺如病毒抗原.结果 779份标本检出轮状病毒阳性263例,阳性检出率为33.8%;318份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79例,阳性检出率为24.8%;其中16例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混合感染.诺如病毒组在发热程度上与轮状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临床表现如发病年龄、日平均腹泻次数、疾病病程等均相似,而混合感染组与其他两组临床表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流行季节有所不同,轮状病毒腹泻更集中于寒冷季节,始于10月,直至次年4月,而于10月至次年1月的检出阳性率高;诺如病毒的检出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检出,但是冬季的检出率略高于其他季节.结论 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也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两者也是引起院内急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但两者的临床表现没有差异.

  • 一起食源性诺如病毒GⅡ.4/Sydney_2012变异株感染暴发的调查

    作者:蔡文锋;谢华萍;刘于飞;袁俊;肖新才;丁鹏;陈纯;张笃;陈建东

    目的 调查广州市某高校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样本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分析基因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13年1月8-21日该校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141例,罹患率为8.5‰(141/16 600);8-9日为发病高峰;病例无班级和宿舍聚集性;病例对照调查显示A餐厅为早期病例的感染场所(OR=3.46,95%CI:1.07~11.1 6),1月7日的午餐是可疑餐次(OR=4.34,95%CI:1.18~17.37),可疑食物是手撕鸡套餐(OR=17.82,95%CI:4.46~78.17);采集病例和厨工肛拭子、剩余食物及环境涂抹样等266份,诺如病毒RT-PCR检测阳性21份(17例),病例阳性率为42.8%(9/21),A餐厅厨工阳性率为29.6% (8/27),经基因测序为GⅡ.4/Sydney_2012变异株,学生、教职工病例与厨工同源性为100%.结论 该次疫情为诺如病毒GⅡ.4/Sydney_2012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其原因是携带病毒厨工污染食物所致,以食源性传播途径为主.

  • 浙江省一起由桶装水所致的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调查

    作者:沈纪川;林君芬;高洁;姚文婷;闻栋;刘光涛;韩建康;马会来;张丽杰;朱保平

    目的 调查浙江省某学校出现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 可疑病例定义:2010年4月19-30日,该校学生和教职员工中出现腹泻(≥3次/天)或呕吐者.确诊病例为可疑病例中用RT-PCR方法检出诺如病毒阳性者.开展病例对照研究,以流行高峰期21-23日的220例病例作为病例组,按年级1∶1比例频数匹配,随机抽取同年级无症状的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饮用桶装水类型、饮水习惯和饮用量、卫生习惯的差异.结果 该校学生罹患率为20.3%(312/1536),教职员工无病例.98.6%的病例(n=217)和85.5%的对照(n=188)曾饮用过教室桶装水(ORM-H=12.3,95%CI:3.7~40.9);其中47.9%的病例(n=104)和41.5%的对照(n=78)饮用过教室桶装水的冷水(ORM-H=3.8,95%CI:1.5~9.6);47.9%的病例(n=104)和48.4%的对照(n=91)饮用过教室桶装水的冷热混合水(ORM-H=2.8,95%CI:1.1~7.0).未开封的教室桶装水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严重超标.3例病例的粪便及1份未开封的教室桶装水标本检出诺如病毒Ⅱ型核酸阳性.桶装水生产厂家属无证非法生产.结论 本次暴发疫情由诺如病毒污染的教室桶装山泉水引起.建议学校停用桶装水、提供开水及非法生产厂家停止生产.

  • 中国27省(市、自治区)2009-2013年门诊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余建兴;赖圣杰;王鑫;廖巧红;冯录召;冉陆;许文波;邱燕子;张子科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在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173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58家网络实验室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并分析2009-2013年不同地区、人群以及时间的诺如病毒检出率.结果 在34 031名腹泻监测病例中,有11.6%的病例检出诺如病毒.其中6 ~ 23月龄儿童和>45岁人群的检出率高,分别为13.7%和12.4%.一年中以秋、冬季检出率较高;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诺如病毒在冬季检出率高,分别为10.7%和11.6%;而亚热带地区,以秋季检出率高(14.3%).诺如病毒检出的主要型别为GⅡ组(89.9%).结论 诺如病毒对我国各年龄组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儿童和中老年门诊腹泻病例中较为常见,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且不同气候带地区的流行高峰存在差异.

  • 北京地区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吴疆;高志勇;刘桂荣;刘园;李洁;罗明;吴晓娜;贾蕾;窦相峰;严寒秋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暴发疫情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和散发诺如病毒阳性患者全部进行现场问卷式调查,并采集患者粪便标本,应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选择阳性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北京市共计报告急性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8起,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全部确认为院内感染暴发.在报告的409例急性散发病毒性胃肠炎病例中,共检出诺如病毒阳性患者158例,检出率38.63%.其中40~44岁年龄组检出率高,为55.00%,55~59岁年龄组检出率低,为21.74%.阳性患者中年龄大者91岁,小者仅6个月,平均年龄为40岁.男性患者84例,女性74例.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地区诺如病毒流行株与2006年荷兰和日本的诺如病毒流行株为接近,为GⅡ/4型变异株.结论 诺如病毒是2006-2007年北京地区冬季病毒性腹泻的一个重要病原体,北京地区诺如病毒流行株与2006年荷兰和日本的诺如病毒流行株属同一类GⅡ/4型变异株.

  • 北京地区诺如病毒分子生物学特点初步研究

    作者:高志勇;严寒秋;罗明;刘桂荣;刘园;吴晓娜;贾蕾;王全意;黄芳;吴疆;庄辉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诺如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收集北京市2007年1-3月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和散发病例,采集患者粪便标本,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RNA检测,对RT-PCR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检测38例粪便标本,共有27例阳性.随机选择其中4例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获得4株诺如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4株病毒序列与诺如病毒GⅡ/4型参考株同源性高,其中与荷兰和日本提交的诺如病毒GⅡ/4型变异株为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7.8%~98.5%和95.2%~95.9%.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该4株诺如病毒与荷兰、日本流行的GⅡ/4型变异株处于同一分支上.结论 北京地区存在诺如病毒GⅡ/4型变异株流行,其与2006年荷兰和日本的诺如病毒流行株属同一类GⅡ/4型变异株.

856 条记录 8/43 页 « 12...567891011...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