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西安市小学传染病流行/暴发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作者:张松杰;马倩倩;黄莹;李骏

    目的 了解西安市小学传染病流行/暴发现况,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学校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从西安市抽取92所小学,现场调查学校2013-2015年传染病流行/暴发事件信息和相关因素信息,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2所学校内有31所学校2013-2015年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暴发,共发生疫情47起,均为呼吸道传染病,其中57.4%(27/47)为水痘疫情,共报告病例832例,平均罹患率为8.7%,疫情多集中在冬春季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室人均通风面积是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暴发的相关影响因素(OR=0.864,95% CI:0.761~0.982,P=0.025),发生过传染病流行/暴发的学校,其传染病防控管理评分高于未发生过的学校(OR=1.277,95% CI:1.013~1.610,P=0.039).结论 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是西安市小学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改善教室通风条件,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可减少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

  • 湖北省大流行期和流行后期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分析

    作者:方斌;刘琳琳;李翔;叶国军;余晓;宋毅

    目的 了解湖北省大流行期和流行后期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流行分布、基因进化、抗原表位和耐药位点等方面的差异情况.方法 对2009-2014年湖北省大流行期和流行后期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系统进化树、进化速率和氨基酸突变位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流行期病毒核酸阳性率大于流行后期,但大流行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速率均小于流行后期,且神经氨酸酶进化速率在两个时期都大于血凝素.血凝素抗原表位突变位点K163Q、A186T、S185T和S203T在大流行期与流行后期病毒的分布数和位置存在不同偏嗜,流行期鲜有的H275Y耐药位点在流行后期的三株病毒中被发现.结论 流行后期的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速率不断提高,抗原表位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位点不断积累,防控工作愈加严峻,需进一步加强该病毒基因特性和耐药分析的监测.

  • 广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疾病负担评估

    作者:万壮;黄琼;张永慧;杨芬;卢玲玲

    目的 对广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估,为政府制定传染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管理决策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评估广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散发和暴发部分的疾病负担,评估指标包括伤残调整生命年、发病率、住院率、罹患率等,数据主要来源于监测医院、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结果 2014年广州市腹泻总病例数约为3 092 230人次,其中由诺如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病例数约为608 860人次.广州市2014年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年发病率为4 655/10万,住院率为0.03%,共发生暴发疫情6起,病例942例,平均罹患率为2.63%.综合散发与暴发数据,广州市2014年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的疾病负担为2 212 DALYs.结论 广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疾病负担较高,相关卫生部门应重视并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的预防、控制管理以及教育宣传,开展针对性防控.

  • 2009-2014年无锡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作者:石平;钱燕华;朱晶颖;陈善辉;耿倩;庄鹭红;朱丁;施超

    目的 了解无锡市2009-2014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4年无锡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9-2014年无锡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 035起,累积报告病例4 959例,占同期总发病人数的6.2%(4 959/79 571),其中12起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聚集疫情每年发病高峰在4~6月和11月;聚集性疫情和病例数均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77.6%(803/1 035),且地区间托幼场所发生频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21,P<0.001);疫情发生后1d内报告的占21.3% (220/1 035),罹患率为0.02%~100.00%,中位数为1.6%,疫情持续时间1~46d,中位数为4.0d;疫情发生报告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及发病人数均呈正相关(均有P <0.001).共采集病例标本阳性率为42.2%(1 008/2 389),阳性标本中以EV71型(45.3%)和CoxA16(40.1%)为主.结论 无锡地区城乡结合部的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应加大对托幼机构的监管,可以有效防控手足口病暴发疫情.

  •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在手足口病暴发预警中的参数筛选

    作者:肖艳艳;李小洲;叶方立;王晓林

    目的 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比较和筛选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较好的预警参数,从而更好的应用于手足口病暴发早期探测预警.方法 以真实的暴发事件作为参考数据,灵敏度、探测时间间隔和阳性预测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利用不同时空参数对山东省青岛市2009年6月手足口病病例数据逐日模拟预警探测,比较4种参数不同设定值的24种预警效果.结果 时间窗口设置为3天和基线设置为近21天的病例数据进行时空扫描统计量预警运算,具有优的预警效果.候选聚集区域范围的设定对预警效果无统计显著性.结论 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传染病暴发预警时,具有优的参数,但相同的传染病在不同区域可能有不同的预警参数,下一步应该根据相同传染病在不同地区筛选优参数方案.

  • 贵州省2008-2012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胡灿;姚光海;唐光鹏;黎明;杨敬源

    目的 探讨贵州省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2008-2012年肠道传染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贵州省2008-2012年共报告9种肠道传染病245 390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0.51%,年均发病率为134.15/10万.发病率高的疾病是手足口病(71.30/10万),发病率高的地区是贵阳市(356.67/10万).发病呈双峰分布,主峰在4~8月(占60.45%),次高峰在11月(占7.87%);男女发病比为1.67∶1,年龄以1~5岁多(占49.56%);职业以散居儿童(53.36%)多.暴发疫情121起,以手足口病52起(占42.98%)为多,发生地以学校(67.77%)为主,暴发类型以水型(24.79%)和生活接触(23.97%)为主.结论 贵州省肠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以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危害.

  • 长沙市某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过程及其防控策略效果的Logistic模型模拟

    作者:刘如春;陈田木;胡国清

    目的 采用Logistic模型模拟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过程,并评估暴发疫情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 使用Logistic模型对长沙市某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拟合,确定模型的参数,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探讨模型的适用性;推导模型的3个关键点,对暴发疫情进行定量分期;利用拟合后获得的模型进行暴发疫情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际防控结果进行比较,评价防控效果.结果 无干预情况下,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病例数与Logistic模型仿真的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94,P =0.786).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暴发疫情分为3个阶段:渐增期(第1 ~14天),在该时期,疫情发展缓慢,是采取防控措施的佳时期;快增期(第14 ~ 20天),此时期的防控难得较大,付出的防控成本可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缓增期(第20天以后),在该时期,免疫屏障逐步建立,采取防控措施无较大意义.Malthusian模型模拟结果也显示,疾控部门越早干预,取得的防控效果越好.实际联防联控的综合防控措施能减少92.62%病例的发生,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 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展迅速,在疫情渐增期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取得较好效果.

  • 江苏省2009-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葛爱华;鲍倡俊;祁贤;朱叶飞;许可;秦圆方;邓斐;余慧燕;汤奋扬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09-2012年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2009-2012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报告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及流感/ILI暴发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江苏省流感高发人群为1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2009-2012年每年病例人数分别占各年ILI数的71.64%、81.39%、83.70%和84.03%;流感全年出现冬季1~2月份和夏季8月份两个小流行高峰,近3年,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Z=-247.91,P<0.001);2009-2012年分离到流感阳性毒株数分别为1 615株、806株、555株和993株,毒株类型以B型和A(H3N2)型交替出现为主,偶尔伴有A(H1N1)等其他毒株散发;2009-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流感/IH暴发疫情147起,其中84起发生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占总疫情数的57.14%.结论 2009年后江苏省虽然没有发生流感大流行,但流感监测工作仍然不能放松,特别是需要警惕新型流感毒株的出现,同时加强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监测.

  •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学杯状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叶楚楚;傅益飞;朱渭萍;费怡;陆湘华;徐红梅;朱林英;孙乔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学多名学生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现场病例搜索,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重点询问病例的饮食、饮水史和日常生活习惯,选择流行高峰期发病的病例开展1∶2病例对照研究,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分层回归模型进行拟合.现场采集病例、环节和饮用水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结果 该校学生罹患率为5.57% (93/1 671),教职员工罹患率为0.60% (1/168).病例症状以腹痛、呕吐和腹泻为主.直饮水与厕所距离较近,部分学生有用手或嘴直接接触直饮水龙头饮水的习惯.水样和环节样本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79.63%的病例和38.89%的对照曾经饮用过学校楼道内的直饮水(x2 =22.51,P<0.001,OR=6.75).结论 结合现场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怀疑本次事件可能是一起与直饮水行为有关的杯状病毒胃肠炎暴发,病原体可能通过接触传播.建议学校加强健康教育和监督,改造直饮水装置,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 桂西地区少数民族疟疾感染人群红细胞CD35、CD55分子表达研究

    作者:陈文成;农乐根;韦叶生;王俊利;潘云;黎作茶;潘国刚;黄衍强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相关表面分子CD35、CD55与疟疾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术对桂西地区少数民族人群587例年龄20~ 75岁,平均年龄(43.27±14.55)岁曾经感染或者正在感染疟疾的患者和560例年龄20 ~72岁,平均年龄(44.86±13.81岁)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表面分子CD35、CD55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探讨疟疾感染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结果 疟疾易感者和非易感者红细胞CD35、CD55平均荧光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01),疟疾易感者红细胞CD35、CD55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非易感者.结论 红细胞表面分子CD35、CD55与疟疾感染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为疟疾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湖北省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柴燕;李雨波;宁艳;李莉;张楚南;徐冬冬;孔浩南;胡俊峰

    目的 评价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北省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干预组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的重点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上升,重点传染病相关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无改善,药品说明书阅读理解平均正确率上升;测量体温、咳嗽吐痰和洗手3种行为的操作得分分别为(7.48±2.20)、(3.92±1.00)和(7.27±1.44)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得分为(27.79±5.05)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干预后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的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明显提高,重点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药品说明书的阅读理解正确率和行为操作技能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本研究采取的综合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技术适用于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的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 2007-2011年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邱琳;郭晓荣;郁会莲;李红蕾;朱妮

    目的 了解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陕西省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发病率为29.79/10万,每年4~7月和11月至翌年1月为2个发病高峰,男女发病率比为1.56∶1,病例主要集中在3 ~14岁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尤其是小学.结论 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学龄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学校聚集性发病为其主要特征.应进一步完善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measles-mumps-rubella,MMR)联合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对学校、幼托机构的防控力度,建议在入学、入托时查验接种证并对未免疫儿童进行补种,并做好暴发疫情的早期处置,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 EARS系统在手足口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冀国强;张文增;史继新;马玉欣;张松建;李长青

    目的 探索早期异常报告系统(the early aberration reporting system,EARS)在手足口病聚集性探测和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EARS中不依赖历史资料的C1、C2和C3三种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2010年手足口病例数据进行分析预警.结果 C1方法发出手足口病聚集性预警4次;C2和C3方法发出手足口病聚集性预警8次.C1预警期间顺义区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8起,C1方法的灵敏度为65.12%,特异度为100.00%;C2和C3预警期间顺义区共报告聚集性疫情40起,C2和C3方法的灵敏度为93.02%,特异度为100.00%.对2011年手足口病数据分析可知,C2和C3两种方法能早期探测到手足口病的聚集性和暴发.结论 利用EARS中不依赖历史资料的方法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能有效的对传染病聚集性和暴发做出早期预警.

  • 一起登革热和一起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的对比分析

    作者:熊劲光;黄振宇;陈平华;钟新光;张萌;袁汝钊;张巧利

    目的 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伊蚊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异同点,为预防控制这两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患者就诊资料的方法,搜集东莞市2010年发生的一起登革热和一起基孔肯雅热社区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起疫情共同点为:输入性疫情;发生在夏秋季节;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发生疫情的社区蚊媒密度高;采取以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类似,以发热、疼痛为主.两起疫情的不同点:与登革热暴发疫情相比,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强度更大、扩散范围更广、家庭聚集性更强,但疫情持续时间短;在临床表现方面,基孔肯雅热患者关节痛、皮疹、肌肉痛的发生率高于登革热患者,而登革热患者头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基孔肯雅热患者.结论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类似.但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传播能力更强;病人更常见关节痛、皮疹,而白细胞、血小板则多正常.

  • 2009年北京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贾蕾;李锡太;曲梅;吴晓娜;黄芳;黎新宇;王全意

    目的 了解北京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初步探讨手足口病流行规律.方法 现场调查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基本情况,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暴发病例均发生在幼儿园,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发生的聚集病例较多.疾控部门对聚集病例介入越早,疫情结束越快,规模越小.注册园班级幼儿较多,发生暴发可能较大.普通聚集和暴发疫情的病原学分类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注册园手足口病防控应以限制班级人数,减少暴发为重点,对于非注册园,应以及早介入,防止续发为重点.

  • 芜湖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成国明;吕金伟;王斐;何建刚;范引光

    目的 了解芜湖市2006 - 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芜湖市2006 -2010年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卡信息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芜湖市2006 - 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为40.90/10万,每年的3~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其中弋江区发病率高,为93.85/10万;三山区发病率低,为9.53/10万.20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3.05%,学生占总病例数的72.04%,中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计25起,发病823例,占总病例数的17.54%.结论 应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地区以及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及防治工作.

  • 西安市某高校一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晓宇;李恒新;李一航;李江博;曾令城;蔡正华;马军辉;柳明;杨卫东

    目的 分析西安市某高校一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评价控制效果,为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积累经验.方法 采集体温在37 ℃及以上,或有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之一者的鼻咽拭子,用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并用SPSS 17.0分析资料,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罹患率.结果 2009年9月西安市某高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首发病例已经找到,全校累计发生流感样病例(ILI)337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59人,确诊高峰集中在9月2、3日,呈单峰右偏态分布.确诊病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院系分布和公寓楼分布均具有一定的聚集性.结论 2009年9月西安市某高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经采取停课、封校、隔离治疗现症病人、消毒、健康教育、预防性服药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展.

  • 2008年安徽省阜阳市首起恙虫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吴家兵;胡岱霖;何凡;陆美娟;万俊峰;朱理业

    目的 对安徽省阜阳市首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发病情况.方法 应用<恙虫病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外斐氏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抗体进行诊断.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恙虫病病例78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野外暴露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焦痂、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并发症较轻,经正确使用强力霉素治疗均有效缓解.结论 该地区出现恙虫病暴发流行尚属首次报道.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该地区恙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野外劳作的安全提供了依据.强力霉素是治疗恙虫病的有效药物.

  • 应用"Z-D现象"对军队麻疹疫情的预测研究

    作者:徐元勇;刘慧慧;李申龙;宋宏彬

    目的 运用疾病流行中"Z-D现象"的理论对军队麻疹疫情进行预测,为控制军队麻疹暴发流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全军1992~2006年麻疹历史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外推模型作出预测.结果 佳截取点的月累计百分位数和流行年前兆升降比的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负相关(R=-0.862,P=0.003).回顾性验证符合率为66.7%,外推性预测结果显示预测效果较好,且提示2007年麻疹疫情呈下降趋势.结论 麻疹时间序列存在Z-D现象.依据本年度麻疹资料可以对下一流行年的疫情作出预测.

  • 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的报告

    作者:方健;宋海燕;陈从新;刘波;刘克万;郝建

    目的 总结一起某学校年轻学员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经验.方法 前瞻性地分析、总结某训练学校新学员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的防治方法和经验.在给予皮质激素、喹诺酮和阿奇霉素治疗第1代患者有效和病因逐渐明确后,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第2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部分患者.结果 在182名新学员中,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108例(59.3%),其中发生支原体肺炎31例(28.7%),麻疹3例(其中2人合并肺炎),水痘1例(合并肺炎)和急性阑尾炎1例,未住院被隔离37例和暴露的(密切接触)人群72例.其特点是年轻学员呈集体暴发,山东学员为第1代,江苏等地学员为第2代;除高热外,临床症状较轻,预后佳;除1例两肺病变较广泛的患者在发病早期诉胸闷外,无呼吸窘迫,少部分患者低热,而肺部有阴影;第1代患者初入院时出现典型的"SARS恐惧症"和逃跑倾向;大部分患者血象正常,但22.5%白细胞减少,2~3 d后恢复正常,PLC均正常;29.6%血清肌酸激酶升高,69.0%C-反应蛋白升高,8.5%(6/71)谷丙转氨酶升高;X片上28.7%有浸润性肺炎,左、右侧侵犯相当;心电图无异常改变.恢复期血清53%抗支原体-IgM阳性.结论 来自北方的学员在突然进入南方学校学习时,由于体质、先前免疫接种和气候等原因会诱导肺炎暴发,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424 条记录 7/22 页 « 12...4567891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