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成分改变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作用
静脉高压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但CVI的发病机制较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确.随着"白细胞捕获"假说的提出,静脉血液成分及相关因子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此作一介绍.
-
重视对下肢静脉疾病诊治的新认识
华东四省一市下肢静脉曲张的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国人的患病率为8.56%.其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先天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发育不良、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瓣膜症、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以及继发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等.经过几代医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对下肢静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的认识有了根本的改变.
-
小儿椎体嗜伊红肉芽肿(附六例报告)
本文介绍1972~1986年收治小儿椎体嗜伊红肉芽肿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11岁,病期2.5个月.病变在胸椎及腰椎者各3例.临床检查见脊柱有不同程度的后凸或侧凸、活动受限,不完全截瘫及局部压痛.X线检查见椎间隙正常,椎体呈溶骨性改变、扁平椎和蝶状骨片,亦可侵入脊椎附件.4例采用非手术治疗,2例行病灶搔刮及部分切除术.平均随访3年10个月,均获痊愈.
-
儿童寰枢椎脱位合并颈脊髓压迫
寰枢椎由于先天发育不良、畸形、外伤或疾患引起不稳定者并非少见,此位置的关节不稳定比脊柱任何部位的关节不稳定更为危险,并有脊髓压迫症状时可导致四肢瘫痪或突然死亡~((1、2)),儿童期寰枢椎不稳定,保守治疗可能得到治愈,而需要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及枕颈融合者极少.
-
外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8例分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发生于下肢,轻者可酿成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因肺栓塞(PE)而致命,我院1991年1月至2003年12月行外科手术3704例,术后并发DVT18例,占0.41%,现报道如下:
-
外固定支架转换内固定分期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研究进展
外固定支架作为复位和固定的一种工具,在复杂骨折的初始治疗中,具有迅速固定骨折、避免软组织进一步损伤的优势,但是作为后期的确定性治疗有一定缺陷,如钉道松动、钉道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发生率高[1].故前期初始治疗的外固定支架需转换成内固定作为后期的确定性治疗,且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是安全的,但是转换的具体时机和方法还存在争议[2-6].本文就该方面应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
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replacement,TJR)是治疗各种晚期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以去除疼痛,矫正关节畸形,重建无痛、稳定、有功能的关节,使关节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目前随着各种人工关节假体和配套器械的不断完善以及TJR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我国TJR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数量呈直线上升.
-
非离子型造影剂在下肢静脉造影中的应用
下肢静脉造影是下肢静脉疾病可靠的检查方法,对于明确诊断,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我院自1998~2000年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42例42条下肢静脉进行造影检查,获得满意效果.本文旨在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在下肢静脉造影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