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生物可吸收支架研究进展

    作者:姜凯迪;王春仁;刘丽;韩倩倩;赵丹妹;薛彬

    由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血管支架的应用正不断增加.生物可吸收支架(BRS)代表了30年介入心脏病史中的一种新型范例.BRS有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人体后异物反应、血栓形成、新生内膜增生少,内皮化更完全等优点,这项技术克服了金属支架的局限性,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文章就几种基于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特点、临床试验、应用情况、未来发展方向作一简要综述.

  • 聚乳酸生物可吸收支架在静态和动态系统中降解行为的研究

    作者:罗七一;黄楚波;王帅;孟娟;常兆华;朱钰方;华泽钊

    本研究通过建立体外静态和动态降解系统,探讨聚乳酸(PLLA)生物可吸收支架在体外动态和静态降解系统中的降解行为及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调制式示差扫描量热仪(MDSC)等手段表征支架材料相对分子质量及热力学性能,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天平、非接触式显微镜测量系统及径向力测试仪分别测量支架的表面形貌、质量、支架外径及支撑力.结果显示,在静态和动态降解系统中,PLLA支架表观随降解时间增加没有明显区别;材料相对分子质量在降解6个月后分别下降至61.7%和68.5%,但下降趋势相似;在动态降解系统中支架材料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指数(PDI)要大于静态降解系统中的;支架材料在降解过程中各阶段的热力学性能无明显差异;支架的外径变化趋势相似;径向支撑力在两个降解系统中的变化量均不大.支架材料在静、动态降解系统中的降解行为较为相似,在血管重建期内的6个月内可用静态降解系统代替昂贵、复杂的动态降解系统来研究PLLA生物可吸收支架产品的降解行为.

  •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应用的Meta分析

    作者:张立博;邓婧;魏向龙

    目的 评价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VS)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中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线检索PubMed、EMBase及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和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及欧洲心脏病学会相关会议论文或摘要,以及一些相关专业网址(www.tctmd.com,www.crtonline.org和www.clinicaltrial.gov)等.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结果的处理和统计分析通过Statal2.0软件实现.结果 共提取7个研究,计2206例患者在相应的随访期间里可提取有效的临床终点事件数据.统计分析显示,BVS组与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组相比,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在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源性死亡率在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VS组总体血栓发生率与DE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比1.0%,RR 2.02,95%CI 1.01~4.06,P=0.034).结论 在ACS患者中置入BVS,与目前广泛使用的DES相比,MACE发生率、死亡率(心源性死亡及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相当,但是BVS组血栓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 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永翔;张瑶俊;窦克非;蔡金赞;庞思;朱灏;陈绍良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中的常见病变,占PCI总量的15%~20%[1]。但由于其存在边支易闭塞、手术技术难度大、再狭窄风险高等问题,使之成为PCI具挑战的病变之一。药物洗脱支架( drug eluting stents , DES )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主要选择,但DES也并非完美,仍然存在一系列不足。例如,永久性置入物的存在妨碍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影响内皮功能恢复,甚至还可能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风险[2]。另外,永久覆盖于边支开口的支架丝是造成术后边支再狭窄甚至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玲;车文良

    介入心脏病学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置入术到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术,经历了数次跨越式发展,目前进入了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VS)置入术时代.截至目前,BVS已进行一系列临床试验,结果证实BVS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非劣效于DES[1-4],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考证.本文即对BVS在STEMI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生物可吸收支架内血栓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发现及原因分析

    作者:吕续成;沈雳;洪斌;葛均波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BRS)被认为是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之后,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L)的第四次革命.初,PTCA因为早期血管弹性回缩、晚期血管负性重塑等原因,再狭窄率可达30%~50%.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BMS,克服了血管弹性回缩,再狭窄率得到大幅降低,但仍存在血管内膜增生、血栓机化等加重再狭窄的危险因素.DES通过释放抗增殖药物而使再狭窄率降低至5%左右,是目前PCI术的主流.随着大量的应用于临床,随访研究中发现DES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较高,因此BRS应运而生.目前BRS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支架研究的热点,国外里程碑式的研究主要有ABSORB研究,目前国内主要有Xinsorb支架,NeoVas支架和Firesorb支架研究.

  •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高旸;丁嵩;何奔

    近年来,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主要代表的介入治疗已经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PCI术使用的支架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已从早的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DES作为冠状动脉狭窄血运重建治疗的选择之一被写入了《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CCF)/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P) /美国胸心外科年会(AmericanAssociat ion for Thoracic Surgery,AATS)/预防心血管病护士协会(Preventive Cardiovascular Nurses Association,PCNA)/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SCAI) /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临床实践指南》[1]和《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管理指南》中[2].尽管DES已经在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被证实能够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由于其自身骨架结构永久留存在冠状动脉血管内,一些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预后不良事件,如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和血管几何结构与运动功能的受损仍然难以避免[3-7].近年来,新型支架即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s, BRS)的出现,有望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于一;赵迎新;史冬梅;刘宇扬;刘晓丽;贾硕;吴思婧;孙岩;周玉杰

    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形成了从生活方式的改善到理想化的药物治疗,再到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优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心脏支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0余年来,支架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广泛使用的过程,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1]。

  • 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周学敏;吕慧;朱国斌

    1977年 Gruentzig[1]首先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标志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诞生。 PTCA 被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第一次革命。而 PTCA 主要问题是术后再狭窄率高。由于早期血管弹性回缩、晚期血管负性重塑及新生内膜过度增生等因素,单纯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率高达30%~50%[2]。20世纪90年代,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的出现克服了血管弹性回缩,大幅度降低了再狭窄率,但是依然存在血管内膜增生、血栓机化、纤维化等因素,BMS 术后再狭窄率仍较高[3]。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将术后再狭窄率进一步降低5%左右[4]。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及荟萃分析均证实了 DES的优势,从而使 DES 成为目前 PCI 术的主流,带来了新的一次革命。随着 DES 广泛运用于临床,其术后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尤为突出的是晚期支架内血栓( stent thrombosis,ST)。 ST 形成概率随着术后年限的延长而有所增长。为了达到在短期内避免靶病变血管内皮过度增生和再狭窄发生,同时在远期的过程中避免因免疫抑制药物的刺激引起炎症及变态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化,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BRS)应运而生。该支架的面世,被认为是 PCI 技术的第四次革命[5]。

  • 生物可吸收支架与依维莫斯洗脱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Meta分析

    作者:刘彧祺;李绍龙;马磊;李海瑛;张智斌;杜国栋;雷强;王苹苹;相艳;邵党国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与依维莫司洗脱支架(EE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I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7-10.同时查阅会议摘要和相关网站,收集已公布随访数据的有关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的有效性终点和安全性终点为靶病变失败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6 721例患者,其中BVS组3670例,EES组3051例.随访时间为6~36个月.Meta分析结果:BVS组靶病变失败(RR=1.31,95% CI:1.08~1.58,P=0.005)、支架内血栓形成(RR=2.89,CI:1.85~4.53,P<0.0001)、缺血驱动靶病变血运重建(RR=1.44,95%CI:1.12~1.86,P=0.005)、靶血管心肌梗死(RR=1.74,95%CI:1.33~2.27,P<0.0001)及所有心肌梗死(RR=1.49,95%CI:1.16~1.91,P=0.002)均高于EES组;全因死亡(RR=0.87,95%CI:0.57~1.33,P=0.520),心原性死亡(RR=0.78,95%CI:0.54~1.11,P=0.160)及患者相关的复合终点(RR=1.10,95%CI:0.95~1.27,P=0.21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CI中BVS与EES相比安全性和有效性较低.B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需要更长时间的、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论证.

  • 生物可吸收支架术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及处理

    作者:朱永翔;蔡金赞;朱灏

    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有望克服金属药物洗脱支架的诸多不足,如恢复血管舒缩功能、避免支架丝和涂层对血管壁的持续炎性刺激等.初步研究证实,BRS在简单冠状动脉病变中的疗效令人振奋.不过,近来使用发现BRS术后具有较高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尤以早期为主.相关研究表明,BRS术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合适的患者及病变、合理的治疗策略、优化的置入过程等有助于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鉴于此,本文总结了BRS术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以及临床处理与预防措施.

  •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展望

    作者:陈纪言;董豪坚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历史可追溯到大约20年前,尽管根据目前的试验结果,还不能肯定生物可吸收支架一定优于目前正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洗脱支架(DES),需要解决降解时间及支架内血栓、支架通过病变的能力以及支架释放后内皮化速度和炎症对损伤的反应机制等问题,但生物可吸收支架的降低靶部位的再狭窄率,中长期内支架被局部组织吸收从而降低该部位受到的药物及炎症刺激等多种优势已逐渐显现,很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研究方向。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新里程碑--生物可吸收支架

    作者:刘兵;何青

    现代药物洗脱支架的术后再狭窄率及支架内血栓风险显著下降,明显改善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远期预后,但是为了保持狭窄动脉的通畅,血管内不得不置入永久支架;永久支架置入所致的血管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支架区域血管生理功能的部分丧失都是无法避免的“陷阱”。生物可吸收支架仅仅提供暂时的血管管腔支撑随之便逐渐消失,目前市场已经有多种生物可吸收支架正在进行临床评估及临床前期评估,其中两种已获得了欧盟认证,一种已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本文旨在对目前主要生物可吸收支架进行系统介绍。

  • 应用于冠状血管内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现状

    作者:杨水祥;王萍

    目前以不锈钢和钴铬合金为基础的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目前临床上研究的可吸收金属支架主要成分是镁合金,包括93%镁,7%稀土元素.它具有新生内皮化快速、低致血栓性和合适的降解时间(两三个月)优点.所以,新型冠状血管内生物可吸收支架是未来支架的发展方向,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前沿的课题.

  • 血管支架及其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丽娇;孙锟

    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主动脉节段性狭窄的治疗行之有效,同时,在肺动脉分支点以及远端血管的先天性狭窄和外科手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但是,球囊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壁的弹性回缩或者损伤后的瘢痕形成可能会导致再狭窄或者迟发动脉瘤的形成,因此球囊血管成形术只作为缓解心脏衰竭的姑息疗法.支架的置入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作用,但支架会导致血栓形成和再狭窄;而且,对于新生儿和婴儿的狭窄和再狭窄,在生长的过程中支架置入只能再扩张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一个固定的狭窄,需要外科切开或切除.由可吸收或可降解的材料组成的支架是血管成形术的一个选择,其不但能够在当时起到解除血管狭窄的作用,而且可兼顾到远期动脉的生长以及血管壁的重建,随着患儿的生长,生物可吸收支架不需要进行再扩张,从而可避免普通金属支架需要手术取出的潜在风险.

  • 生物可吸收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Meta分析

    作者:朱永翔;蔡金赞;朱灏;庞思;何光朝;张瑶俊

    目的 系统评价Ab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BVS)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Scopus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关于Absorb BVS与新一代DES治疗冠心病的≥2年随访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AbsorbBVS与新一代DES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终纳入9个临床研究,其中7个为随机对照研究,共6 673例患者(Absorb BVS组3 766例,DES组2 907例).Absorb BVS组与DES组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患者相关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sorb BVS组患者主要临床终点靶病变失败[比值比(OR)=1.38,95%可信区间(95%CI)为1.14~1.67,P<0.05]发生率显著高于DES组;Absorb BVS组患者次要临床终点所有心肌梗死(OR=1.63,95%CI为1.27~2.08,P<0.05),明确/极可能的支架内血栓(OR=3.06,95%CI为1.96~4.78,P<0.05),极晚期支架内血栓(OR=4.36,95%CI为1.72~11.07,P<0.05),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OR=1.41,95%CI为1.11~1.79,P<0.05)发生率显著高于DES组.结论 Absorb BVS治疗冠心病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可能劣于新一代DES.

  • 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发展现状及临床前评价

    作者:柯林楠;黄元礼;刘丽;段晓杰;冯晓明;王春仁

    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是近年来出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新手段,它作为血管重塑过程的短暂支撑,在血管生理功能恢复后,逐渐消失,使治愈的血管不受束缚,解决了金属裸支架及药物洗脱支架存在的问题,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的发展情况,临床前安全和有效性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综述.

  • 生物可吸收支架研究进展

    作者:刘青;崔淑君;赵庆洪;陈明;郑博;霍勇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old,BRS)代表一种新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BRS通过提供暂时性的支撑,保障了治疗早期的血管通畅和急性获益,完成"使命"后,逐渐被吸收消失,将病变血管解放出来,使血管正性重构和晚期管腔扩大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分叉病变中,分支血管终能够实现无支架干扰.这种独特的性能是传统的永久性金属支架实现不了的,因而BRS自出现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介绍了BRS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并对BRS面临的挑战及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 介入治疗界的新星——生物可吸收支架

    作者:李家睿;冯邦哲;荆小马

    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s,BVS)是在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之后,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BVS可以被生物体逐渐降解吸收,能够避免金属永久支架导致的血管局部炎性反应,降低支架置入后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目前对于BVS的研究仍未成熟,由于材料和制作工艺的限制,如何降低BVS支架的厚度、确定支架佳降解时间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 生物可吸收支架进展及前景

    作者:陆寒新;Shailendra Kumar Karn;车文良;徐亚伟

    已有系列临床研究证实生物可吸收支架(B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药物洗脱支架相比,BVS的优点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率较低,但在减少支架内血栓方面并无优势,可能与不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支架厚度及支架扩张不全有关.该文主要介绍BVS中应用经验较多的Absorb支架.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