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赣榆地区健康人群低浓度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陈忠敏;徐开玲;谭学凤

    为了解赣榆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人群中低浓度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发光分析技术(MEIA)测定8002例健康人群血清HBsAg阳性及其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结合PCR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 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共检出HBsAg阳性369例,HBsAg浓度在5 μg/L以下的有85例,占总数的1.06%,占HBsAg阳性人群的23.04%,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38例 (44.70%);1~2 μg/L的有15例(17.64%);2~5μg/L的有32例(37.65%).对上述低浓度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和"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0.59%);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1.77%;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 1 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果显示低浓度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Ⅱ.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作者:焦振泉;郭云昌;裴晓燕;刘秀梅

    为方便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整个过程进行卫生监督和管理,就以核酸为分析对象的各种分子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 连云港海域贝类HAV污染状况调查

    作者:王理兴;林红书;李家富;赵文彬

    甲型肝炎在我市传染病疾病谱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为了解连云港海城贝类甲肝病毒污染状况,证实其在本地区甲肝传播中的媒介地位,我们采用抗体捕捉聚合酶链反应(AC/PCR)法,对市售的贝类甲肝病毒(HAV)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转基因大豆DNA检测芯片的研究

    作者:刘烜;郑文杰;赵卫东;贺艳;唐丹舟;刘辉

    为提高对转基因大豆的监督检测能力,研制了转基因大豆DNA检测芯片.根据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中所转入的外源基因,选择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NOS/EPSPE基因和内源Lectin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多重PCR法对待测样品进行扩增,通过缺口平移法合成DIG-dUTP标记杂交探针,并制备基因芯片.在对PCR反应和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条件进行优化的同时,比较了芯片检测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对检测的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检测灵敏度可达0.5%,由于采用了多重PCR技术,一次可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食品中转基因大豆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作者:赵卫东;郑文杰;刘烜;贺艳

    为建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运用传统的定性PXR方法检测大豆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存在,运用Taqman探针技术,对存在的转基因成分进行准确定量.对于定量过程中由于扩增效率的不同造成的误差,通过大豆的内源基因Lectin进行校正,根据△Ct值对应于校正曲线计算出转基因大豆的含量.本方法灵敏度达到0.1%,误差范围小于30.0%.可用于转基因大豆的监测管理.

  • 转基因"华番一号"番茄的筛选和特异性的定性、定量PCR检测方法

    作者:杨立桃;赵志辉;申慧峰;潘爱虎;张大兵

    为给转基因植物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建立了转基因"华番一号"番茄筛选和特异性的定性、定量PCR检测方法.转基因"华番一号"的筛选PCR检测主要以转基因通用元件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为目的基因片段,特异性PCR检测以转基因外源重组子的CaMV35S启动子和反义EFE基因的相邻序列为目的片段;实验同时设立番茄的LAT52基因为转基因番茄定性、定量PCR检测的内对照基因.在所建立的PCR检测体系中,定性PCR筛选和特异性检测的检测极限为68个拷贝,实时定量PCR方法的检测极限为3个拷贝;筛选定量PCR检测的定量极限为3个拷贝,特异性定量PCR检测的定量极限为25个拷贝.后通过对2个已知含量的转基因番茄"华番一号"混合试样的检测,证明了该体系可以有效地用于转基因番茄"华番一号"的筛选和特异性的定性、定量PCR检测.

  • 串珠镰刀菌分离菌株PCR筛选鉴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晓英;刘秀梅

    为监测根食中的串珠镰刀茵污染,根据rDNA18S、5.8S、28S及其间区ITS和ITS2序列,设计了1对镰刀茵属特异性引物Fu3/Fu4及2对串珠镰刀菌种特异性引物Fu5/Fu4(Ⅰ型IrS2特异性)和Fu3/Fu2(Ⅱ型ITS2特异性),建立了串珠镰刀菌PCR及复合PCR检测方法.Fu3/Fu4、Fu3/Fu2和Fu5/Fu4分别扩增516bp、375bp和188bp的DNA片段.Fu3/Fu4PCR的检出灵敏度为10pg,Fu5/Fu4为100pg,复合PCR(Fu3、Fu5和Fu4)的检出限为100pg,分别相当于每次反应检出103、104和104个孢子.复合PCR可以同时鉴别镰刀菌属和串珠镰刀菌种.检测了32株从山东、浙江、安徽和河南4省区分离的串珠镰刀茵及交孢镰刀茵,26株为I型ITS2特异性,4株为Ⅱ型ITS2特异性,两株待定.该方法可用于大量快速筛选串珠镰刀菌,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串珠镰刀茵在我国的生态分布、生物地域学及系统发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该方法快速、敏感、特异,适宜粮食中串珠镰刀菌污染的监测.

  •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拷贝数

    作者:杨立桃;赵志辉;丁嘉羽;张承妹;贾军伟;张大兵

    为分析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拷贝数,利用新型、灵敏、高通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分析.转基因外源基因的拷贝数通过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GUS和HPT基因)和水稻内标准SPS基因含量的比较计算获得.定量分析了14株T0代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得到了外源基因插入分别为1、2、3和4的转基因植株,同时利用South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分析.随机选择18个已经过定量PCR检测分析的转基因水稻植株,用Southem Blot的方法分析转基因水稻植株中的HPT或GUS基因的拷贝数,Southem Blot分析结果显示有15个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析结果与定量PCR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3个植株定量PCR分析的转基因拷贝数稍高于Southem Blot的分析结果,主要原因是Southern B10t方法在同一个插入位点有多拷贝的T-DNA片段插入时,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在完全酶切时会产生相似的DNA片段,电泳分析时很难分辨清楚.定量PCR方法则完全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除非目的基因DNA片段在PCR引物处发生断裂.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显示定量PCR方法分析转基因拷贝数更加有效、适用.

  • 3种方法检测128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分析

    作者:龚亚东;林牧;马庆庆;王芳

    目的:比较3种检测方法检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结果。方法:收治呼吸道感染患儿128例,均给予MP咽拭子快速培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和痰 MP-DNA-PCR 检测。结果:MP-DNA-PCR 法检出MP阳性8例(6.25%)。IgM ELISA法检出MP阳性64例(50.2%)。MP咽拭子快速培养测检出MP阳性25例(24.35%)。各年龄组之间血清MP-IgM检测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MP咽拭子快速培养、ELISA法检测和痰MP-DNA-PCR检测可以提高MP感染的检出率。

  • 痰结核杆菌DNA扩增对肺结核疗效监测

    作者:王黔宇;李桂凤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痰结核杆菌DNA扩增在监测肺结核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2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肺炎10例、肺癌10例、支气管扩张12例,所有患者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查,调查疾病疗效监测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72例患者的痰涂片与痰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相同,符合率87.8%,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2例患者在随访第12个月痰聚合酶链反应复发阳性,第14个月痰涂片复发阳性。结论:聚合酶链反应能够对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监测,敏感度非常高,其检查结果与痰涂片符合率非常高。

  •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联检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琳;赵爱淑;郝俊玲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联检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48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FQ-PCR)检测血清 HBV-DNA 含量。结果:120例HBsAg、HBeAg、HBcAb阳性标本,HBV-DNA的阳性率98.3%(118/120),平均HBV-DNA含量(786 E+07 IU/mL);220例 HBsAg、HBeAb、HBcAb 阳性标本,HBV-DNA 阳性率96.4%(212/220),平均 HBV-DNA 含量(1.18 E+05IU/mL);140例HBsAg、HBcAb单项或多项阳性的标本,HBV-DNA阳性率85.7%(120/140),平均HBV-DNA含量(3.16 E+04 IU/ml);150例HBV血清标志物全阴性的标本中HBV-DNA阳性率2%(3/150)。结论: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均是诊断乙型肝炎的较好指标,两者联检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

  • PRAME基因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研究

    作者:丁万宝;李维佳

    目的:研究PRAME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PRAME基因在血液恶性肿瘤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76例血液肿瘤病人,其中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0例淋巴瘤(NHL18例,HD2例)、20例多发性骨髓瘤(MM),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以及K562细胞株PRAME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并与PRAME的表达结果相比较.结果:10例正常人骨髓PRAME基因表达均呈阴性.PRAME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率为22.2%(n=8),慢粒慢性期(CML-CP)表达阴性,慢粒加速期(CML-AP)表达率为16.7%(n=1),慢粒急变期(CML-BC)表达率为46.7%(n=7),慢粒急变期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慢性期和加速期(P<0.05).36例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率为97.2%(n=35),与PRAME基因表达无相关性(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3例经历了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CML患者均在急变期检测到PRAME基因的表达.淋巴瘤中PRAME表达率为10%(n=2),其中2例阳性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AME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率为20%(n=4),其中4例阳性均是在MM Ⅲ期(28.6%),与Ⅰ、Ⅱ期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RAME 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初诊或复发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骨髓中原幼细胞比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RAME基因在多种血液恶性肿瘤中表达,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与CML患者BCR/ABL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可作为PRAME阳性血液恶性肿瘤MRD监测的标志基因.

  • 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中HCV-RNA与转氨酶的关系

    作者:王小平;庄永艿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中病毒核糖核酸(HCV-RNA)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5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抗-HCV、HCV-RNA及AST、ALT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HCV,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HCV-RNA,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AST、ALT及血糖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并丙型肝炎患者分别在HCV-RNA大于临界值组(≥1000copies/ml)和小于临界值组的HCV-RNA与血清转氨酶关系.结果:本研究95例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其中HCV-RNA高于上限值67例,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共有56例存在ALT异常,64例存在AST异常,ALT、AST水平与HCV-RNA含量对数值无显著相关性,但ALT、AST阳性率与HCV-RNA大于临界值有一定的吻合关系.结论:HCV-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在2型糖尿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中结合AST、ALT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

  • 单纯疱疹脑炎的病原学诊断及临床分析

    作者:何珊;唐海英

    目的:探讨病原学诊断在单纯疱疹脑炎早期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I和HSV-Ⅱ型IgM、IgG抗体;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SF中HSV-DNA.结果:有14例确诊为单纯疱疹脑炎(HSE),15例为非单纯疱疹脑炎(NHSSE).在HSE的临床表现中,意识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NHSSE;实验室脑脊液常规检测,HSE多见红细胞、脑电图及CT检查,额与颞部位有特征性改变.结论:HSF的病原学诊断对于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ELISA法弱反应性分析及其确认意义

    作者:王秀萍

    目的:分析抗HCV ELISA法弱反应性结果,减少漏诊误诊.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对吸光度值/临界值(S/CO)比值在0.75~3.50之间的标本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确认.结果:在抗HCV呈弱反应性即S/CO在0.75~3.50之间的24份标本中,0.75≤S/CO<1.0的标本9份,S/CO≥1.0的标本15份;经PCR确认,有5份阳性,其余19份为阴性,其中4份阳性样本的S/CO<1.0,14份阴性样本的S/CO≥1.0.结论:对于弱反应性样本,应进一步做确认检测,以防止漏诊误诊.

  •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症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雪梅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8例输卵管性不孕妇女(研究组)和56例妇女因其他原因行输卵管切除患者(对照组)宫颈分泌物、输卵管黏膜组织进行CT DNA及血清中的特异性CT IgG、IgA检测.结果:研究组宫颈、输卵管CT DNA阳性率分别为53.4%和48.3%,血清检出阳性率为43.1%和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CT感染与不孕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早期宫颈分泌物筛查和腹腔镜检查是及时诊断和治疗不孕症的关键.

  • 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早期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睿彦;邱薇;王维勇;肖芃;陈品儒;岑文昌;陈慧玉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与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在早期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5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行胸腔穿刺抽液术,标本送检结核分枝杆菌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阳性率53.1%,高于噬菌体生物扩增法32.4%,P<0.01有极显著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明显优于噬菌体生物扩增法.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早期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有一定参考价值.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研究分析

    作者:张荣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0例RAU患者口腔颊、舌、口底、软腭黏膜Hp感染情况,并与同期非RAU患者60例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60例有34例HP阳性,阳性率为56.67%,对照组60例共有17例Hp阳性,阳性率为28.33%,经X2检验,P<0.05.结论:Hp感染与ROU的发病之间有某种潜在的关联,可能是导致ROU的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 疾病控制中心的PCR实验室管理要素

    作者:罗可天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公共卫生监测和动植物检验检疫等领域,因此建立PCR实验室,必须要按照相关的法规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本文对疾病控制中心的PCR实验室的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区域的设置、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污染及处理污染的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质量控制、样本的采集与处理、仪器设备的校准及保养维护、实验室安全等几方面的管理要素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为临床检测和诊断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报告.

  • 月经血结核杆菌检测在女性生殖器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郭丽娜;王旭平;吕翠婷;贾新转

    目的 探讨月经血结核杆菌检测在女性生殖器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4年3月145例不孕及复发流产患者,行结核菌素PPD试验、月经血结核杆菌培养、抗酸染色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与宫、腹腔镜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 经宫、腹腔镜确诊生殖器结核21例,确诊率14.5%,其中不孕16例,复发性流产5例.确诊患者中,月经血结核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3例,阴性18例,培养、抗酸染色均无阳性.124例非生殖器结核中,月经血结核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1例,培养、抗酸染色均阴性.月经血结核杆菌荧光定量PCR方法诊断生殖器结核的灵敏度14.3%,特异度99.2%.21例生殖器结核患者中,PPD强阳性18例,124例非生殖器结核患者中强阳性1例.结论 月经血结核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高于传统检测方法,结合PPD试验可以提高阳性率,但能否用于生殖器结核的诊断还需进一步研究.

7248 条记录 8/363 页 « 12...567891011...3623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