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HPV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人群中非常普遍,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办法.本文概述了以树突状细胞(DC)为基础的HPV疫苗研究现状,包括病毒蛋白及肽段负载的DC疫苗、HPV-DNA、RNA、病毒样颗粒刺激的DC疫苗及肿瘤细胞与DC融合疫苗等,并讨论了其在尖锐湿疣防治中的可能应用.
-
树突状细胞抗病毒抗肿瘤临床应用探讨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它具有激活初始型T细胞和诱导初级免疫应答的特殊能力.近年来有关DC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技术、合理选择细胞因子激活;选择病毒或肿瘤抗原导入DC诱发细胞免疫等技术均有很大进展,将为临床上抗病毒、抗肿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有关DC在此领域方面的研究进展.
-
肝树突状细胞与HCV感染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虽在机体内的数量较少,但分布于机体全身,是启动机体初次免疫应答功能强的APC[1].DC能通过MHC-I、Ⅱ类途径提呈所遇到的任何抗原,并通过MHC/肽复合物,共刺激分子(B7、CD40)以及DC-CK1等趋化因子趋化、转化、激活静息T细胞,从而激发初次免疫反应,有效控制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目前有证据显示DC与多种病毒(HBV、HCV、HIV和HCMV等)的发病机理和机体抗病毒免疫的作用机制相关.HCV感染后易造成体内持续感染,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而机体内DC的功能、分化和成熟均影响HCV在体内的存在,现将肝脏IC的特点,HCV对DC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043 树突状细胞在化学性过敏研究中的意义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与化学性过敏关系密切,在化学性过敏原的检测中很有意义.本文扼要介绍了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和免疫学功能,重点介绍了利用树突状细胞表达IL-1β的变化检测化学过敏原的研究现状.今后的研究将利用转录组学技术筛选致敏相关基因,以寻找敏感的检测终点或标志物.
-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肺部的表达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部的表达状况,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抗胆碱能受体支气管扩张剂异丙托溴铵对COPD大鼠模型肺部DC的影响.方法 用两次气道内滴入脂多糖(200μg/次)及熏烟4周的方法制作COPD模型(模型组).药物干预组自第8 d起分别吸入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溶液.观察肺部病理改变.同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肺部DC分布及数量.结果 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大鼠呈现COP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模型组及药物干预组DC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布地奈德组较模型组DC数目减少(P<0.01),异丙托溴铵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DC数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C细胞在COPD大鼠肺部表达明显增加,布地奈德干预可以使这种增加减少.
-
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为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死因,5年生存率不足5%[1].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介入栓塞化疗及肝移植等,但肿瘤复发转移和晚期肝癌的治疗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肿瘤的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具有广阔前景的新疗法,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激发肿瘤特异性免疫,打破免疫耐受,以达到延缓肿瘤进展,甚至治愈肿瘤的目的.本文对肝癌的免疫治疗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肿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 D通过对52例晚期肿瘤患者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不同时期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注重护理观察,在回输治疗操作过程中认真执行每一步,确保治疗过程顺利进行.结果:52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在DC-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肿瘤患者时,给予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忧虑,增进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对苯二胺皮肤接触致敏的剂量反应关系
对苯二胺(paraphenylenediamine,PPDA)作为目前重要的着色剂成分,在染发产品中的大允许浓度勾6%[1],1939年首次被定义为强过敏原,并被选人北美、欧洲和T.R.U.E斑贴试验的标准抗原组,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引起染发剂皮炎的常见抗原,同时也被认为是测试染发剂皮炎的佳抗原[2].
-
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的效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 antigen p resentingcells,APC),可有效的刺激幼稚T细胞活化和诱导特异的抗原免疫反应,从而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本文主要对DC参与抗肿瘤的机制、临床应用及近年来DC疫苗的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NF-KappaB SiRNA修饰树突状细胞对大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诱导的研究
目的:探讨NF-KappaB(NF-κB)SiRNA修饰供体树突状细胞(DC)对异基因大鼠间皮肤移植术后免疫耐受诱导的效果,从而为该基因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皮肤移植提供依据.方法 1.PGPU6/GFP/Neo-siRNA–NF-κB 表达载体的构建.2.体外SD大鼠骨髓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培养DC后,将 NF-κB 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以LipofectamineTM2000 转染入大鼠DC,行 RT- PCR 和Western blot 检测.3.NF-κB SiRNA转染的DC 2×106个/只经尾静脉注入受鼠体内,分为对照组,未修饰DC组,NF-κB SiRNA基因修饰DC组,5天后行皮肤移植,移植5天后部分受鼠移植皮肤送病理检测,其余观察皮肤存活时间,TUNEL法检测移植皮肤淋巴细胞调亡情况.结果 构建的PGPU6/GFP/N-eo-siRNA-NF-κB通过脂质体转染到DC后,能明显抑制NF-κ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目的基因修饰组皮肤移植存活情况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 PGPU6/GFP/Neo-siRNA–NF-κB表达载体成功转染DC.NF-κB SiRNA修饰的供体DC预处理受体(经尾静脉注入),可明显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
-
NSCLC外周血DC含量和IL-12浓度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含量及血浆白介素-12(IL-12)浓度情况,及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85例NSCLC、14例正常人及19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DC含量进行检测,并用ELISA法对其中68例NSCLC及12例正常人血浆IL-12浓度进行检测.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DC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及肺部良性病变者(P<0.01).NSCLC患者外周血DC含量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道转移均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NSCLC患者血浆IL-12浓度显著降低(P=0.000),但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肺癌患者不仅存在外周血DC含量的降低而且存在DC分泌IL-12能力的降低,肺癌状态下存在DC分化成熟障碍.
-
慢性髓性自血病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CIK细胞共培养后体外增殖和特异性杀伤效率的研究
目的观察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与自体CIK细胞共培养后培养物的表型、增殖活性变化,及DC对CIK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CML缓解期的BMMNC,常规诱导出DC及CIK细胞,用自体白血病细胞反复冻融抗原冲击DC,并和CIK细胞共培养,动态观察CIK细胞增殖活性和表型变化;并用MTT法检测其对自体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HL60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DC与CIK细胞共培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诱导出比CIK细胞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更强的细胞群体.经抗原负载的DC活化的CIK,对自体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单纯CIK细胞,差异显著(P<0.05).二者对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DC与CIK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高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的DC能明显提高CIK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慢性髓性白血症 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
β-葡聚糖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生物学意义
β-葡聚糖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在调控树突状细胞(DC)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显示β-葡聚糖可以促进DC成熟、细胞因子分泌及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β-葡聚糖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抗炎症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这些效应与β-葡聚糖调控DC的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在β-葡聚糖对DC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在抗肿瘤、抗感染和抗炎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无血清培养液培养大肠癌病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
目的 使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大肠癌病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方法 采集大肠癌病人外周血分离出单核细胞.加入含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培养7d后获得DC.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CD1a,CD14,CD8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结果 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的细胞呈毛刺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CD1a、CD80、CD86和HLA-DR,不表达CD14、CD83,符合DC的典型特征.结论 无血清培养液可以从大肠癌病人外周血诱导培养出DC.
-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针对目前肿瘤的研究现状,肿瘤患者机体存在着免疫功能低下,结合树突状细胞(DC)研究新成果,提出DC抗原递呈功能低下,导致肿瘤免疫逃逸是患者机体正气亏虚重要的表现形式.将中医扶正培本治则即提高机体抗邪机能的机制与DC抗原递呈功能有机地结合,应用中医药作为外源性免疫调节剂干预和调节患者DC抗原递呈功能,揭示其基因调控机制,可望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开辟全新的研究思路与治疗途径,并为中医药参与高效DC疫苗制备与研究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与供体外周血移植物中Ⅱ型树突状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测定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前、后正常异基因供者外周血(PB)移植物中Ⅰ型树突状细胞(DC1)、Ⅱ型树突状细胞(DC2)的数量及DC2/DC1比例;探讨G-CSF对于PB中DC1、DC2数量及DC2/DC1比例的影响.方法: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1例G-CSF动员的异基因PB造血干细胞移植物(G-PBSC)中的DC1、DC2数量与DC2/DC1比例;并与8例正常供者动员前PB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异基因PB造血干细胞(PBSC)供者以G-CSF动员后,能选择性增加移植物中DC2数量(26.76×106/L vs 14.92×106/L;P=0.029)和DC2/DC1比例(2.02±1.43 vs 1.00 ±0.37;P=0.044),但DC1无显著变化.结论:移植前以G-CSF动员正常异基因PBSC供者,可选择性提高DC2的数量,而DC1数量无明显增加.
-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变化与乙肝病毒核酸载量的关系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DC )的变化与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2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所生新生儿脐血,用三色分析法进行免疫荧光标记,24 h内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树突状细胞的检测。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新生儿脐血分离血清,进行HBV DNA载量的检测。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和健康产妇新生儿脐血DC1、DC2和DC1/DC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HBV DNA阴性(HBVDNA<103拷贝/ml)、阳性(HBVDNA≥103拷贝/ml)分别为57.1%和42.9%;HBV DNA≥106拷贝/ml、HBV DNA<106拷贝/ml分别为41.7%和58.3%;HBV DNA阳性者DC1、DC2低于HBV DNA阴性者,脐血HBV DNA阳性中HBV DNA>106拷贝/ml者的DC1和DC2相对数均明显低于HBV DNA<106拷贝/m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并未全部感染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相对数与脐血中HBV DNA含量有关,母血清HBV DNA含量≥106拷贝/ml时,胎盘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
大肠埃希菌脂多糖诱导树突状细胞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E.coli)脂多糖(LPS)诱导树突状细胞(DCs)细胞系DC2.4吞噬并杀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DC2.4分为对照组、E.coli LPS处理2h组和处理24 h组;以流式细胞术(FCS)检测不同组DC2.4对H.pylori的吞噬量以及吞噬-溶酶体成熟标志蛋白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的表达量;以RT-qPCR检测相应组DC2.4中TLR4的表达.结果 DC2.4经E.coli LPS处理后对H.pylori的吞噬量明显增加(P=0.003),DC2.4吞噬H.pylori后吞噬-溶酶体成熟标志蛋白LAMP 1的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2);E.coli LPS处理的DC2.4吞噬H.pylori时TLR4的表达量增加(P=0.009).结论 E.coli LPS可以诱导DCs对H.pylori的吞噬作用以及吞噬溶酶体的成熟,有利于DCs对H.pylori的杀灭.E.coli LPS诱导杀灭作用的机制可能是解除了H.pylori对TLR4信号通路的抑制,为有效清除体内H.pylori感染提供了参考方向.
-
干预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治疗肺癌的研究
树突状细胞在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中药与化疗、放疗相结合,在增强树突状细胞功能及患者机体免疫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树突状细胞功能用于治疗肺癌具有良好前景.
-
黄芪甲苷联合树突状细胞瘤苗抗胃癌免疫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中药单体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Ⅳ)联合树突状细胞(DC)瘤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负载胃痛SGC7901冻融抗原.制备DC瘤苗,分别观察AⅣ联合DC瘤苗、DC瘤苗、AⅣ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其激活的效应细胞在体外杀伤胃癌细胞的活性.结果 ①AⅣ联合DC瘤苗(联合)组、DC瘤苗组T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AⅣ组、T细胞组(阴性对照组)(P=0.000),其中联合组促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优于DC瘤苗组(S/R为1∶5、1∶10、1:50、1∶100时,P分别为0.013、0.014、0.017、0.019);AⅣ组T淋巴细胞增殖与T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②联合组及DC癌苗组所活化的T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率高于AⅣ组、未活化T细胞组(P=0.000),联合组杀伤能力优于DC瘤苗组(E/T为5∶1、10∶1、20∶1、50∶1时,P分别为0.023、0.012、0.016、0.011);而AⅣ组与未活化T细胞组几乎无杀伤作用(P=0.267).结论 AⅣ可通过DC瘤苗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杀伤肿瘤的活性,从而更有效地诱导抗胃癌特异性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