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37例分析
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分别于1985年和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迄今未发现内源性急性感染或新感染病人(畜),也示发现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防治(血防)成果巩固[1].
-
胶体染料免疫渗滤法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的应用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原属山丘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9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4年进入监测巩固阶段.通过12年的监测,未发现有人、畜本地感染的病例和感染性钉螺.
-
永康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病例分析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属非稳定性疟疾低度流行区,中华按蚊为唯一的传疟媒介.建国后,曾于1955、1967和1973年发生过较大流行,年发病率分别为740.9/10万、314.2/10万和218.9/10万.经采取以根治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于1989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0年起进入监测巩固阶段.现将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疟疾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的两个问题的答复
邹宁医师(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儿科)问: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缓解化疗的d29~35,如果骨髓重度抑制,是否也进入巩固阶段的治疗,是否考虑耐受的问题?2. 骨髓抑制时,能否再作鞘内注射,鞘内注射药物对骨髓有无影响?
-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治疗
经历长期临床观察与体验,笔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困来自劳损;长期腰部肌肉劳损的存在,可使局部气血逆乱,经脉失和,骨节空虚,结构松驰,故易于发生本病.其次与肝肾失调,筋脉失养有关;与风寒湿邪的侵袭,局部气血痹阻有关.故治疗遵"损者益之,客者除之"的理论原则,一方面补虚疗损,一方面祛实利节.融治疗复位与安抚和调为一体,不可有所偏视.根据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治疗不但应是综合的方法 ,更应是有一定顺疗和一定力度的辨证方法 .按照牵引,按摩(包括手法复位)、针炙理疗,功能锻炼与中药相结合的顺疗进行.其中牵引所用力度和时间一定要适宜,不可过度,否则适得其反,不但对本病的治疗无益,反而会造成新的劳损,形成椎间盘反复脱出的新的危机.中药的内服应用,一般主张用于巩固阶段,配合适度的功能锻炼,一方面祛风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补益肝肾,解除劳损,从而强化组织功能,增强椎体结构的牢固度,实为良好的善后措施.
-
宁波地区人间畜间布鲁杆菌病监测
宁波市于1995年达到国家基本控制布鲁杆菌病(布病)标准,1996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此后已连续8年无1例新患发生.近年来由于北畜南运,沿海区(县)对牲畜引入缺乏检疫制度,使一些带菌病畜流入我市,致使布病再度流行.为此,我们在原疫区监测的基础上扩大了监测范围,并对非历史疫区的高危职业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2002~2004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通州市1996~1999年血吸虫病监测报告
通州市于199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血防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996年起被列为江苏省消灭血吸虫病5个监测点之一,根据《江苏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地区监测巩固技术方案》开展监测工作,现将4年来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监测方法1·1 螺情监测历史有螺区的监测:每年春季在五爻乡统一组织查螺专业队,对该乡11个村用机环结合法进行轮流查螺,每年普查1/3历史有螺环境。外来钉螺监测:对位于长江开沙岛的五接乡开沙、枕头沙两个村每年春季组织查螺;每年5~10月份,在我市主要的通江大河九圩港刘桥段打捞漂浮物,观察携带钉螺情况。1·2 病情监测疫区传染源监测:每年对五爻乡的历史病人及其家属、周围人群采用综合查病法进行查病。
-
无锡市惠山区历史螺点复现钉螺调查
无锡市惠山区是无锡市撤市设区后的一个新区,原锡山市在1993年经省、市考核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1994年即进入血防监测巩固阶段.2001年撤市设区5年来,每年春季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全区各历史流行村开展查螺工作.分别于2001年、2005年、2006年查出3处历史螺点复现钉螺.
-
金山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后15年监测结果分析
金山区历史上是上海市血吸虫病流行较重地区.全区除石化街道外,其余15个乡镇均流行血吸虫病,历史有螺面积1100万m2;累计血吸虫病患者有13.5万人,其中晚期体征病人4 200人.经过30多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全区于1984年达到了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标准,进而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连续开展了"七五"、"八五"、"九五"3个血防监测巩固五年规划.
-
南通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纵向监测
南通市属水网型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所辖8个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区)、87个乡(镇)、849个村流行血吸虫病,经过积极防治,1998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之后进入全面监测巩固阶段.现将近6年来的血吸虫病纵向监测报告如下.
-
如东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10年监测结果
如东县原为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1993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从1994年起转入监测巩固阶段,现将10年来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
1994~2003年通州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
通州市地处长江口北翼,属内陆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有螺乡(镇)13个,有螺村129个,累计有螺面积640hm2,血吸虫病人3 040人,病牛54头.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于1993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从1994年起转入监测巩固阶段.现将1994~2003年的监测巩固情况报告如下.
-
查螺员的年龄和业务培训对钉螺检出率的影响
苏州市曾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于1995年达到了传播阻断标准后,转入监测巩固阶段.但由于该市很多乡(镇)村已多年未查到钉螺,加上农村改革形势的变化,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查螺工作厌烦、麻痹松劲,以及村级查螺员年龄偏大、年轻查螺员业务知识匮乏等问题.
-
黄山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监测报告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在所辖7个县(区)、145个乡(镇)、1 263个行政村中,有51个乡(镇)、286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疫区人口42万,累计钉螺面积5 319万m2,病人69 689人,病牛10 956头次.经过50年的综合防治,各县(区)于1984~1993年相继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993年8月,全市进入监测巩固阶段.现将6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内容和方法
-
黄山市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误诊2例
黄山市原属山丘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1993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996~2004年共发生4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病例,其中2例造成误诊.
-
浙江省2006年度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浙江省原为全国血吸虫病重度流行省份之一,经过积极防治,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简称达标).1996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至今已10年,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新感染病人(畜)和感染性钉螺,血防成果巩固,但钉螺面积居高不下,输入性传染源时有出现[1],血防形势依然严峻.为了解我省血吸虫病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6年全省血吸血病疫情监测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
诸暨市15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我市为疟疾老疫区,经反复治疗,从1984年起我市连续6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1989年发病率为0.062/万,同年达到基本消灭.以后转入监测和巩固阶段,至今15年未发现本地原发病例.现将1989~2004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常山县2004年螺情分析
常山县地处浙江西部山丘地区,历史钉螺面积3599.13万 m2.全县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防治标准,血防工作进入监测巩固阶段.1996~2003年,全县残存钉螺面积分别为4.18万 m2、4.39万 m2、6.94万 m2、12.74万 m2、18.92万 m2、32.12万 m2、22.06万 m2、10.87万 m2.为探讨山丘地区残存钉螺的分布特征及防制对策,现将2004年钉螺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浙江省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浙江省1995年达到布病控制标准,1996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按照<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开展人间布病监测,至2002年一直未发现病例.自2003年宁波市鄞州区奶牛养殖场从业人员中发现了近二十年多年来省内首例布病以来,通过监测每年均可检出布病病例和感染者,局部暴发疫情也时有发生.近年受全国疫情的影响,浙江省布病疫情也持续加重,现将2007-2011年布病疫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
东阳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东阳市曾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累计有螺面积3616.991万m2,累计病例18566例.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有螺面积得到了有效控制,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996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自2002年发现钉螺(2002年在横店镇八面山发现钉螺)后又分别在2009年巍山镇、2010年横店镇和六石街道、2011年在横店镇上西小区及巍山镇古光村发现钉螺,至今未发现本地的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例(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