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作者:张彤童;任龙喜;郭函;刘正

    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某院接受诊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23例、B组27例.A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腿抬高角度、下肢疼痛程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2天、3天及出院时两组患者下肢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下肢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96.3%vs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相似,均具有较高的、可行的治疗作用,而经椎板间入路能将病灶充分切除,并充分分离神经根,达到充分减压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

  •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作者:张世民;吴冠男;靳蛟;刘昱彰;黎作旭;张兆杰;马明;种涛;章永东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BEIS (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21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70~85岁,平均74.3岁.记录术前、术后1、12个月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分析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0 min.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1、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47±1.23、1.78±0.72、0.68±0.32,术前、术后1、12个月的ODI评分分别为32.48±10.03、19.53±3.55、5.15±1.02,术后2个时间点随访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给予保守治疗,术后3周恢复.1例肺气肿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无椎体或椎间隙感染、血管及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但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严重的椎间孔狭窄,经椎间孔入路操作困难,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可能并发神经激惹及术后感觉异常.

  • 椎间孔入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突出物形态变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学学;张达颖;章勇;王志剑;翁泽林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其与突出物大小变化相关性.方法:3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单间隙侧后型突出)行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的患者,术后3月、6月、12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疾患疗效判定标准评定术后疗效,术后12月随访到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行腰椎间盘CT检查,采用椎间盘突出指数评定计算突出物大小,分析突出物大小变化率与JOA评分改善率相关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术后3月、6月、12月分别随访到329例、270例、224例患者,各时间点优良率分别分72.64%,69.26%,73.66%;三个时间点优良率比较X<'2>=1.125(p=0.57),各随访时间点优良率差异常无统计学意义.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及突出物大小变化率Rs=0.092(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椎间盘靶点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其临床疗效与突出物大小变化无明显相关关系.

  • 经椎板间人路与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作者:张兴;李永超;柯荣军;刘洪鹏;周兵;杨惠林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人路手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11-2017-03诊治的37例巨大髓核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16例经椎板间入路手术(椎板间入路组),21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椎间孔入路组).结果 椎板间人路组透视2~4次,椎间孔人路组透视4~10次.椎板间人路组与椎间孔入路组术后直腿抬高角度、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直腿拾高角度、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板间入路与椎间孔入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各自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难点,要求临床医师在熟练掌握手术操作的基础上因人制宜并个性化选择,以达到优的效果.

  • 经皮椎间孔镜与传统开放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疗效对比

    作者:林廉洋;陆廷盛;姚书眈;罗春山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与传统开放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A组2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B组20例传统开放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手术切口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腰痛6.21±1.42分、腿痛7.65±1.12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出血量等指标显著降低(P<0.01),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12个月较术后1个月ODI明显改善,A组改善优于B组(P<0.05).结论:PTED在术中切口、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手术方式.

  •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作者:陈晓庆;张烽;于江;韩威;李明;姚羽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策略、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治疗27例单节段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78.9±8.5岁(70~93岁).均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对侧隐窝进行减压及椎间孔成形治疗,术后第2天复查腰椎CT评估椎间孔成形及侧隐窝减压的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五个时间点的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se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采用改良MacNab 评价疗效.结果:本组中2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无法耐受疼痛转为开放手术,另1例有心肌缺血表现放弃手术.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75±28min.术后第2天复查CT显示椎间孔扩大明显,侧隐窝减压充分.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16个月(12~44个月),腿痛VAS评分术前为8.52±1.11,术后1个月为1.80±0.63,术后3个月为1.33±0.89,术后6个月为1.05±0.69,术后12个月为0.71±0.50;ODI术前为59.43±10.04,术后1个月为29.42±10.33,术后3个月为20.13±8.18,术后6个月为13.98±6.16,术后12个月为9.86±5.03.术后四个时间点随访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改善(P<0.01).改良MacNab疗效为优18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1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感觉麻木,予以保守治疗,术后2周时恢复,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术在确保良好侧隐窝减压的同时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创伤,且能够在局麻下进行,对患者的全身影响小,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作伟;菅凤增;王兴文;吴浩;袁庆国;陈赞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和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I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26例,其中采用PTED治疗66例(PTED组),采用PIED治疗60例(PIED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随访时间为3 ~ 23个月.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改善(均P<0.01).两组在住院时间、手术优良率、复发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TED组的手术时间[(85.6±19.0) min]和术中透视次数[(28.1±10.3)次]均多于PIED组[手术时间:(59.6±13.0)min;透视次数:(4.9±1.5)次](均P<0.01),而术后卧床时间[(4.6±0.9)h]、并发症发生率(4.5%)均低于PIED组[卧床时间:(9.9±3.7)h,并发症发生率:l3.3%](均P<0.01).结论 PIED和PTED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应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经皮脊柱内窥镜不同入路下L4/5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勇;李金海;钟琼;魏俊

    目的 探讨经皮脊柱内窥镜不同入路下L4/5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为椎间孔组和椎板间组,每组30例.椎间孔组实施椎间孔入路PELD手术治疗,椎板间组实施椎板间入路PELD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术后和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组的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椎间孔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腿痛或者腰背痛和睡眠、行走和社会活动等的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脊柱内窥镜下对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入路治疗与椎板间入路治疗的效果显著,均能使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经皮椎间孔及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腰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

    作者:朱旻宇;李驰;滕红林;王靖;王宇;周洋;黄克伦;林超伟;吴诗阳

    目的 评价2种入路脊柱内镜治疗L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对55例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经椎间孔(A组)或经椎板间隙入路(B组)治疗的L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情况,并对2组术前术后腰椎功能障碍(ODI)评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Macnab's临床疗效等级评分进行比较;同时根据游离程度不同再将2组分为低度游离组(AL、BL)、高度游离组(AH、BH),并对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31例(AL组16例,AH组15例),B组患者24例(BL组13例,BH组11例),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B组显著小于A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B组的平均改善率优于A组(P<0.05),低度游离组间(Alvs.BL)的VAS评分改善率及ODI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高度游离组间(Ahvs.BH)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H组优于AH组;2组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2种入路脊柱内镜均可用于治疗L4~5向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且安全有效,但对于高度向下游离的突出,经椎板间隙入路较经椎间孔入路更有优势.

  •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术治疗腰间盘突出远期疗效

    作者:吴涛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因腰间盘突出就诊的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术治疗组48例(研究组),开放手术治疗组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腰腿痛VA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腰椎神经情况以及Man Nab优良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61.8±18.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79.9±20.3)min,出血量(22.0±7.9)mL和住院时间(8.6±1.0)d少于对照组的(58.9±14.7)mL、(18.0±1.3)d;研究组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为(2.85±0.62)分、(0.84±0.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26±0.89)分、(1.52±0.26)分];研究组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JOA评分为(20.81±2.77)分、(26.71±3.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8.62±2.14)分、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26±0.89)分、(1.52±0.26)分];研究组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JOA评分为(20.81±2.77)分、(26.71±3.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8.62±2.14)分、(21.87±2.87)分],术后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ODI评分为(13.69±3.21)分、(10.96±1.3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83±3.37)分、(12.86±2.07)分(均P<0.05).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术治疗腰间盘突出,能达到和开放手术一致的效果,而且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 Kambin’s 入路经腰椎间孔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康然;孙道喜;戴志刚;张仕兵;谢林

    目的:比较Kambin’s入路与Subpedicular入路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进行了经Kambin’s入路或Subpedicular入路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造影剂分布,治疗前、治疗后1d、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穿刺过程中神经刺痛、血管损伤、椎间盘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Kambin’s入路与Subpedicular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腰痛、腿痛VAS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造影剂基本分布在硬膜囊的前方,病变椎间盘与神经根周围。两组并发症发生中神经刺痛分别为1例和11例( P=0.00),血管损伤分别为0例和3例(P=0.09),椎间盘损伤分别为4例和0例(P=0.11)。结论:通过3个月短期随访,Kambin’s入路硬膜外注射可以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取得跟Subpedicular入路相似的疗效,并显著减少穿刺过程中对神经根的刺激。

  •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作者:周思启;杨世龙;王立飞;杨祖华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13-01-2017-01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疗效评定依据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cnab腰腿痛评定标准.结果 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前VAS评分(8.166±0.874)分,术后3天(1.567±0.504)分,术后4周(1.067.±0.254)分,术后12周(0.967±0.183)分,手术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腰腿痛评定标准结果为优18例,良9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0%.结论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优化手术方法.

  • 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9例分析

    作者:许成君;权宗军;许亚琼;王经志;赵文龙;王飞

    目的:探讨脊柱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进入椎管行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孔逐级磨钻扩张至一区,安放工作套管,在脊柱内窥镜下完成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临床疗效用改良的MacNab评价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1~5天,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前后1、3、6个月各时段VAS评分,经比较有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后1、3、6个月各时段的临床疗效,显效率1个月94.94%、3个月96.20%、6个月96.20%,显示治疗后总有效率98.73%,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适应症广、复发率低的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

  • 两种不同入路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兴平

    目的 探讨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interlaminar endoscopic discectomy,PIED)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我院2014-01-2016-01收治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椎间孔组和椎板组,分别给予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PIED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椎间孔组Macnab优良率为86.67%,与椎板组的83.33%相当(P>0.05);两组治疗前的VAS、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当(P>0.05),椎板组手术时间较椎间孔组时间显著缩短,透视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行PTED手术和PIED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具有微创、安全、损伤小的特点,但椎板间入路的透视次数更少.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作者:焦龙兵;吴阳;张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自2015-01-2017-01收治21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术前CT检查结果,对钙化物的形态进行分型(孤立型、半月型和连续型),并采用"顶点技术"行PTED手术治疗.依据钙化物分型和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操作方式切除之.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TED手术,仅1例出现脑脊液漏,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手术时间为80-121 min,平均106.3 min;术后均住院3-7 d.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术后3 d和1年时的腰、腿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术后1年时采用MacNab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其中优17例,良4例.结论 采用PTED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减轻腰腿疼痛,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案.

  • 经皮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陆龙卫;赵凯;王凌斌;朴民声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内镜下行髓核摘除、减压术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孔入路27例,椎板间入路5例.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疼痛缓解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评分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腰部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VAS评分:椎间孔入路27例,术前为(9.19±0.74)分,术后1个月为(1.37±0.69)分,术后3个月为(1.52±0.58)分,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入路5例,术前为(9.40±0.55)分,术后1个月为(1.00±0.71)分,术后3个月为(1.20±0.84)分,术后1、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分总体优良率为94.5%.结论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 经椎间孔入路结合单侧钉棒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厚兆军;张玉辉;鲁永刚;周金才;李贵成

    2007年3月~2014年5月,我科对11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次同侧复发的患者采用后方经椎间孔入路结合单侧钉棒固定及椎间融合治疗,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应用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宋波;李垠;史东平;秦入结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适宜手术入路及方式.方法应用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通过观察及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早期疗效及手术前后X线片资料.结果21例病例早期临床优良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结论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满意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赵一民;汤玮;王振东;胡彦彬;赵强;丁晓琳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均为单侧侧隐窝狭窄,均行症状侧侧方椎间孔入路,L4、5节段24例,L5S1节段11例.平均病程23.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对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X线片、CT和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腰痛VAS评分从术前(7.21±0.22)降至术后1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1.97±0.19)分、(1.35±0.24)分、(1.13±0.25)分;腿痛VAS评分从术前(8.54±0.22)分降至术后1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2.08±0.28)分、(1.11±0.16)分、(1.06±0.33)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ODI评分分别从术前(75.89±2.61)分降至(23.22±3.09)分、(15.17±1.42)分、(13.85±1.26)分.末次随访时,依据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估,优良率达91.4%.[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早期可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使神经根在侧隐窝处得到及时彻底减压及松解,临床效果显著.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峰;张同会;蔡贤华;杨楚枫;李涛;徐斌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33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25~64岁,平均39.8岁,L4、5 16例,L5S1 14例,L4、5和L5S1双节段3例.复发时间为初次手术术后7~92个月,平均27.9个月.均应用局麻+监护C型臂X线机透视下靶向穿刺技术,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JOA功能评分(29分法)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4~85 min,平均65.1 min,出血量较少未记,33例均随访12~22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前VAS评分(6.22±0.97)分,术后3 d VAS评分与术前、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术后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VAS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13.44±3.09)分,术后3个月与术前JOA评分、术后1年与术后3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0.9%.[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避开原手术入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的优势.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