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侧脑室注射腺病毒介导的GDNF基因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思;李秀华;杜鹃;岳龙涛;王瑶;刘菲;郭配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脑内转移对帕金森病(PD)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 C57Bl/6小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henyl-l,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法建立 PD 模型,随机分为重组 GDNF 腺病毒(Ad-GDNF)实验组和对照组。Ad-GDNF 实验组将 Ad-GD-NF 定向注射至侧脑室,对照组将无 GDNF 基因的腺病毒定向注射至侧脑室,并测量体质量,进行行为学实验评分,行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仪(HPLC-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采用 ELISA、RT-PCR 法检测 Ad-GDNF 在中脑的表达。结果侧脑室注射病毒后2周,Ad-GDNF 实验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行为学实验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纹状体 DA 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Ad-GDNF 实验组在中脑内有过表达,中脑 GDNF 含量约是对照组2倍。结论侧脑室注射腺病毒介导的 GDNF 基因可减轻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henyl-l,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发的小鼠 DA 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保护 DA 能神经元,提示这一手段在 PD 保护性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体外MPP+诱导胚胎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龚超超;郎娟;熊中奎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离子(MPP+)诱导的胚胎大鼠中脑多巴胺(DA)能神经元模型,为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胚胎SD大鼠(孕14~15 d)中脑DA神经元7d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含1% B27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在此基础上前者加入MPP+使终浓度达到10 μmol/L,均继续培养48 h.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和突起长度.结果 在放大倍数(×100)视野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脑TH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为(351.5±32.7)、(538.0 ±58.7)个,P<0.01;在放大倍数(×200)视野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脑TH阳性神经元突起长度分别为(121.6±6.1)、(246.9±11.3)μm (P<0.001).结论 MPP+体外诱导可成功建立胚胎大鼠中脑DA能神经元模型,此为PD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研究奠定了基础.

  • MPTP对小鼠行为学及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如意;张兰;叶翠飞;李林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小鼠行为学及脑纹状体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探讨MPTP致帕金森病(PD)样小鼠模型的佳条件。方法 C57BL小鼠分别给予MPTP不同单日剂量(20~40mg/ kg),不同给药次数(1~7)天处理,测定各组小鼠爬杆时间检测动物运动协调性,测定自发活动记数评价动物神经兴奋性,测定通道式水迷宫游出时间评价各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动物纹状体内DA、NE、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 MPTP30mg/kg腹腔注射1天、3天、7天及40mg/ kg腹腔注射1天、3天后小鼠都出现不同程度爬杆时间延长,自发活动次数减少,但小鼠水迷宫游出时间在给药前后未见明显改变。MPTP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都有明显降低,而NE、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MPTP处理可造成小鼠的帕金森病样症状,但不伴有明显智力障碍。在此种动物模型中,应根据科研目的选择MPTP的应用剂量和给药途径。

  • MPTP对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殷盛明;于德钦;王世伟;高溪;赵杰;张万琴;唐一源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皮下注射8d MPTP(20mg/kg).测定小鼠爬竿和游泳时间.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寻找站台的搜索策略、逃逸潜伏期、游泳距离、游泳时间、20%和40%边缘区域、中心区域所占百分比.免疫细胞化学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 MPTP小鼠的爬竿和游泳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PTP小鼠黑质致密部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1),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脱失,残存神经元免疫反应活性代偿性增强.Morris水迷宫测试表明MPTP小鼠搜寻策略较对照组变差,寻找站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路径长度和时间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搜寻轨迹中20%和40%边缘区域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中心区域所占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 MPTP小鼠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后,运动协调性下降并伴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

  • 不同时程MPTP造模小鼠焦虑症状的评价

    作者:施剑;叶素贞;梁艳;陈忠伦;黄汉津

    目的 比较同剂量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制作不同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焦虑症状.方法 将6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急性模型组、急性对照组、亚急性模型组、亚急性对照组、慢性模型组、慢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每次均以20 mg·kg-1的剂量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急性模型组连续腹腔注射2 d(4次·d-1),亚急性模型组连续腹腔注射8 d(1次·d-1),慢性模型组连续腹腔注射4周(每周2次);同时相应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结束,使用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检测小鼠的焦虑症状. 结果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小鼠进入开臂次数与总入臂次数的百分比及在开臂内运动时间与在开臂闭臂内总时间的百分比,急性模型组与急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模型组、慢性模型组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或0.01).明暗箱实验:模型组小鼠进入暗箱次数显著少于相应对照组(P<0.05或0.01),停留在暗箱的时间显著长于相应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使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亚急性、慢性造模出现的焦虑症状一致性好,是帕金森病伴焦虑障碍的理想模型.

  • MPTP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规律和尼古丁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胡丹;曹卫;孙圣刚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规律以及尼古丁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8只小鼠(PD组)腹腔注射MPTP 30 mg/(kg·d),共7 d,建立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取4只小鼠(Nic组)腹腔注射尼古丁(2 mg/kg,每天5次,共17 d);取4只小鼠(Nic+MPTP组)给予尼古丁预处理和MPTP;取4只小鼠(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各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改变和凋亡细胞的变化规律.结果:慢性MPTP处理过程中,小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于MPTP注射第3天开始出现TUNEL阳性细胞,并于第8天达到高峰.与PD组相比,Nic+MPTP组TH阳性细胞丢失和TUNEL阳性细胞增多的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慢性MPTP处理的模式,可诱导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尼古丁对这类神经元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皮下注射MPTP诱导猕猴双侧慢性帕金森病模型的制作

    作者:朱岳峰;董乐;樊晶鑫;杨正明;雷霆

    目的 探讨猕猴双侧慢性不可逆性帕金森病(PD)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4只猕猴分别采用不同剂量(0.1 mg/kg/d和0.4 mg/kg/d)和不同频率(每天一次和隔天一次)及不同次数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rP)制作PD模型,注射MPTP前后观察行为学表现并进行非人类灵长类PD评分量表(PPRS)评分.结果 猕猴注射MPTP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PD症状,主要表现为倦怠、迟缓;继续给药PD症状会出现进行性快速加重导致后续动物因进食困难而死亡;若过早停止给药,则导致PD模型不稳定,动物症状可自愈.采用剂量为0.1 mg/kg/d的MPTP连续皮下注射14 d后,猕猴出现中度PD症状(PPRS评分为6~8分)时,改隔日注射一次,共4次,猕猴出现不可逆性PD症状,且可自主摄食并长期存活,是一个成功的模型.结论 适量皮下注射MPTP可制作猕猴慢性、不可逆性、双侧PD模型,其更接近人PD的临床特征,且无需鼻饲喂养可长期存活.

  • 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酪氨酸羟化酶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赵晓晖;朱玉萍;杨娟;刘慧琴;沈建

    目的 探讨抗帕颗粒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鼠龄8~12周,并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30只、PD模型对照组30只、PD模型干预组30只;MPTP腹腔注射(40 mg·kg-1·d-1×7 d)制备小鼠PD模型;正常对照组及PD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 mL· d-1灌胃,PD模型干预组给予抗帕颗粒40 mg· kg-·d-1灌胃,连续喂养4个月;黑质纹状体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H神经元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TH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30只(30/30只)终均存活,PD模型对照组4个月存活27只(27/30只),PD模型干预组4个月存活28只(28/30只);②PD模型对照组、PD模型干预组小鼠每次注射MPTP后先有短暂兴奋[持续(7.61±2.17) min],表现为四处窜跳,随即出现全身中重度震颤,皮毛及尾巴时有竖立,活动减少,持续(24.23±3.89)min后震颤消失,随后出现活动减少;③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量褐色TH阳性细胞,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数有所增加;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经Imagepro-Plus 5.1系统分析,正常对照组TH阳性细胞面积为64 145 μm2,高倍镜下可见大量胞质为褐色颗粒的TH阳性细胞;PD模型对照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40 012 μm2,高倍镜下见TH细胞数明显减少;PD模型干预组TH阳性细胞染色面积为60 952 μm2,高倍镜下见TH阳性细胞数较PD模型对照组增加;⑤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TH蛋白表达量与PD模型对照组和PD模型干预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01),PD模型对照组TH蛋白表达量与PD模型干预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帕颗粒可使PD小鼠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一定程度地减少丢失,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形态及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β-catenin在MPTP致C57BL/6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

    作者:孙欣;吴艳;黄露麒;张敏

    目的 探讨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v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C57BL/6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中β-catenin在腹侧中脑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MPTP制备C57BL/6小鼠帕金森病模型.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8组(n=5):对照组、MPTP 0 d组、MPTP 1 d组、MPTP 2 d组、MPTP 4 d组、MPTP 7 d组、MPTP 14 d组、MPTP 21 d组.在末次注射MPTP后的相应时间点将动物处死,Western blot法检测腹侧中脑磷酸化β-catenin(phosphorylated β-catenin,p-β-catenin)以及总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腹侧中脑β-catenin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MPTP致伤显著增加了C57BL/6小鼠腹侧中脑总β-catenin蛋白的水平,然而p-β-catenin蛋白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PTP处理后第7天β-catenin蛋白在腹侧中脑各区域黑质网状部(SNr),黑质致密部(SNpc)以及被盖腹侧区(VTA)的表达增多并发生了核转移.结论 MPTP所致腹侧中脑区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加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有关.

  • 丹参酮ⅡA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研究

    作者:肖慧琼;袁李礼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抗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蛋白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并采用丹参酮ⅡA干预及锌原卟啉(Znpp)抑制HO-1,使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O-1表达;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MPP+组(1mM MPP+)、MPP++丹参酮ⅡA组(1mM MPP++5μg/mL丹参酮ⅡA)、Znpp+MPP++丹参酮ⅡA组(5μM Znpp预处理+1mM MPP++5μg/mL丹参酮Ⅱ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丹参酮ⅡA处理后细胞活力较MPP+组升高(P<0.05),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MPP+组细胞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丹参酮ⅡA处理后HO-1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Znpp抑制HO-1后,丹参酮ⅡA对细胞活力的恢复及氧化应激的缓解被抑制(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减轻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可能与其诱导HO-1表达有关.

  • 白藜芦醇通过SIRT1/AMPK信号通路减轻MPTP诱导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作者:郭彦杰;董素艳;赵文娟;吴云成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V)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CON组、MPTP组、RV+ MPTP组和EX527+ RV+ MPTP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MPTP建立PD小鼠模型,并给予RV灌胃、SIRT1特异性抑制剂EX257腹腔注射处理,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给予RV后,与MPTP组相比,RV+ MPTP组SIR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01),p-AMPK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丢失率明显降低,纹状体组织中TH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给予EX527后,阻断了RV的上述作用,p-AMP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 3显著升高(P<0.01),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丢失率明显升高,纹状体组织中TH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01).结论 RV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SIRT1与AMPK相互调控,减少MPTP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

  • MPTP所致帕金森病模型黑质区TNF-α、IL-1 β的表达及灵芝孢子油的调控作用

    作者:朱蔚文;刘焯霖;徐浩文;叶钦勇

    目的 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模型中脑黑质区的免疫应答情况,探讨灵芝孢子油对MPTP引起的神经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C57BL 小鼠分为MPTP组(组1)、灵芝孢子油+MPTP组(组2)、正常对照组(组3).组1皮下注射MPTP 30 mg/kg,连续6 d.组2在注射MPTP前两天开始鼻饲灵芝孢子油每日1.5g/kg,连续8 d.于末次注射MPTP后第8天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中脑腹侧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含量;用荧光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中脑腹侧部TNF-α、白细胞介素-1 β(IL-1β) mRNA表达量.结果 ①TNF-α蛋白的相对含量:组1比组3明显增多,组2比组3略高,三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②TNF-α mRNA、IL-1 β mRNA的表达量:组1比组3明显增高,组2比组3减少,组1与组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PTP所致帕金森病模型黑质区炎症因子表达明显增高,灵芝孢子油能有效下调MPTP引起的神经炎症反应.

  • MPTP所致急性帕金森病小鼠焦虑行为的评价

    作者:叶素贞;张书平;施剑;梁艳;黄汉津

    目的 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急性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焦虑行为.方法 选取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10);模型组用MPTP制作急性PD小鼠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注射.用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检测小鼠的焦虑症行为.结果 模型组小鼠在暗箱的停留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架十字迷宫中模型组进入开放臂次数(OE)、开放臂停留时间(OT)及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O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PD小鼠模型早期即会出现焦虑症状.

  • 咪多吡拮抗MPTP诱致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明;陈生弟;刘振国;陈红专;翁中芳

    目的探讨MPTP和MPP+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PC 12细胞的凋亡作用以及咪多吡(Eldepryl)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MPTP腹腔注射C57 BL小鼠及口服Eldepryl预处理,分别用TUNEL法和FACS法对黑质神经元进行凋亡检测;体外实验用同样的方法对分别加入MPP+或MPTP的PC 12细胞进行凋亡检测。结果 MPTP 30 mg/kg连续注射7天能诱致黑质神经元凋亡,Eldepryl预处理能完全拮抗MPTP诱致黑质神经元凋亡; MPP+能使PC 12细胞发生凋亡,而MPTP则不能导致凋亡。结论 MPTP可能通过细胞凋亡机制导致黑质神经元死亡,其凋亡作用是通过MPTP代谢转化为MPP+而实现的,Eldepryl能抑制MPTP向MPP+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拮抗MPTP诱致黑质神经元凋亡。

  • 帕金森病常用动物模型制作及其进展

    作者:牛朝诗;傅先明

    多种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已建立,其中常用动物模型为6-羟多巴胺(6-OHDA)大鼠PD模型和MPTP灵长类PD模型,其病理改变以及行为学表现与人类PD表现相类似,是研究PD的病因、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神经组织移植和基因治疗的较可靠实验模型.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

    作者:李锐;彭宁;杜芳;李旭平;乐卫东

    目的研究绿茶多酚的主要单体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羟吡啶(MPTP)及其代谢产物1-甲基-4-苯基吡啶(MPP+)分别造成选择性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给予不同剂量EGC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标记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作为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通过体视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EGCG对阳性细胞数目的影响,同时利用膜抗原CD11b标记小胶质细胞,观察EGCG对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结果在MPP+诱导的原代培养中脑腹侧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中,预先给予EGCG 1 μmol/L~100 μmol/L可显著减轻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保护率为22.2%~80.5%.在体情况下,1 mg/kg剂量EGCG腹腔注射对MPTP模型小鼠A9区TH免疫阳性细胞丢失的保护率为71.7%,对中脑区域总TH免疫阳性细胞数丢失的保护率为50.9%,5 mg/kg和10 mg/kg剂量组中脑各区域TH阳性神经元数量均较模型组高(P<0.05),同时,EGCG对MPTP所致的中脑部位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具有抑制效应.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EG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具有潜在治疗帕金森病的价值,EGCG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在体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

  • IL-1α、Bax、Bcl-2等基因mRNA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申延琴;李康生;J.Arsaut;E.Moze;P.J.Neveu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α和IL-10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中Bax和Bcl-2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C57BL6J小鼠帕金森病模型中黑质和纹状体内的表达意义及关系.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对照组(NS组)C57BL6J小鼠及皮下注射MPTP后第6天C57BL6J小鼠的左右侧脑内黑质、纹状体、下丘脑内的IL-1α,IL-10,Bax和Bcl-2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α mRNA在帕金森小鼠模型纹状体内表达显著增加;除对照组1只外,对照组和MPTP组均未检测到IL-10mRNA的表达;Bax mRNA和Bcl-2 mRNA在黑质内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黑质和纹状体在MPTP所致的小鼠帕金森病中受累,表现为有不同基因的消长.促进炎症发生的细胞因子IL-1α参与了MPTP所致帕金森病的病变.

  • 茶多酚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汪跃春;孙圣刚;李格;赵杰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MPP+或TP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荧光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bcl-2基因mRNA表达.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与MPP+组相比TP+MPP+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凋亡率、ROS水平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升高.结论:TP可通过抗氧化及抗凋亡机制保护PC12细胞免于MPP+的损伤.

  • 不同周龄组的C57BL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对MPTP敏感性的对比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舒丹;何金彩;陈江帆

    目的:观察不同周龄的C57BL小鼠多巴胺神经元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探讨其差异的机制是否与热休克蛋白70(HSP 70)不同表达相关.方法:将4~6周龄及15~17周龄的C57BL小鼠给予MPTP造成帕金森病模型,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中酪胺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及HSP70的表达.结果:15~17周龄小鼠在MPTP造模后纹状体中DA、DOPAC、HVA的含量,黑质中的TH阳性细胞数和HSP70的表达含量均明显低于4~6周龄模型组(P<0.05),而两个周龄的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5~17周龄的C57BL小鼠对于MPT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4~6周龄小鼠,HSP70的表达量不同可能是造成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 两种帕金森病模型黑质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及灵芝孢子油的调控作用

    作者:朱蔚文;刘焯霖;徐浩文;陈玲

    目的:对比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OHDA)大鼠模型黑质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灵芝孢子油对两种帕金森病模型黑质区iNOS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建立MPTP小鼠模型,C57BL小鼠分为MPTP组、灵芝孢子油+MPTP组、正常对照组.MPTP组皮下注射MPTP共6 d,灵芝孢子油+MPTP组在注射MPTP前2 d开始鼻饲灵芝孢子油,连续8 d,MPTP组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2周后断头取中脑腹侧组织.6-OHDA大鼠模型,SD大鼠分为6-OHDA组、灵芝孢子油+6-OHDA组、正常对照组.用脑部立体定向法将6-OHDA注射到SD大鼠一侧黑质致密部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灵芝孢子油组在造模前3 d开始给药,连续10 d.6-OHDA组喂食生理盐水做对照.造模后第13天取各组大鼠中脑腹侧组织,用荧光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中脑腹侧iNOS mRNA表达量.结果:MPTP模型中,MPTP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增高,灵芝孢子油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减少,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6-OHDA模型中,6-OHDA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比正常对照组略增多,灵芝孢子油组iNOS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改变.两处理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MPTP模型黑质区iNOS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提示iNOS 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与MPTP的发病机制有关,灵芝孢子油能有效下调iNOS mRNA的高表达.

120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