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泪液成分检测

    作者:范小天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成人常见的自身免疫相关的炎症性眼眶病,因其发病率高并可威胁视力,及早发现并确诊十分关键.TAO患者泪液的蛋白质组学证明炎性蛋白质上调与保护性蛋白质的下调相关,反映了泪腺的自身免疫和炎症诱导的功能障碍.TAO患者泪液中的溶菌酶C、乳铁蛋白、催泪蛋白、抗白蛋白酶和锌-α-2-糖蛋白1、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α-1抗胰凝乳蛋白酶、视黄醛脱氢酶均发生上调,说明这些蛋白可能参与了TAO的炎症过程,这些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可能是未来TAO疾病早期诊断研究方向的新途径.Graves眼病活动期患者的泪液白细胞介素-7(IL-7)水平显著降低,应用IL-7免疫修复可能对TAO有一定改善.TAO患者眼球突出、睑裂间眼表面积增大致使泪膜脂质层过薄泪液蒸发加快,面积暴露大使泪膜水分蒸发增强,水液减少进一步影响脂质层的涂布效率,因此TAO患者可继发蒸发过强型干眼.本文就TAO患者泪液成分中的部分蛋白质种类、细胞因子及前列腺素E2的检测指标对诊断及疾病程度评估指标的意义进行综述.

  • IL-1β对体外人Graves眼病球后成纤维细胞分泌RANTES的影响

    作者:秦贵军;罗方;赵艳艳;张素华;宋方州

    目的:探讨IL-1β对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RF)产生趋化因子RANTES的影响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趋化作用.方法:取Graves眼病(GO)患者和斜视患者眼球后结缔组织,胶原酶消化法获得RF,分别以0μg/L、0.04μg/L、0.40 μg/L、8.00 μg/L、10.00 μg/L的IL-1β在RPMI培养基中孵育24 h,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RANTES mRNA表达和RF培养上清中RANTES的含量,并观察活性核因子κB抑制剂CAPE对RANTES表达量的影响.采用96微孔板Chemo TX System进行趋化实验检测RF产生的RANTES对PBL的趋化作用,并观察鼠抗人RANTES抗体对PBL游走能力的影响.结果:RF在体外几乎不能产生RANTES,经IL-1β刺激之后,RANTES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都升高,GO患者RF产生RANTES的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RF((182.9±14.1)μg/L vs(77.9±3.8)μg/L,t=16.765,P<0.01),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CAPE可明显抑制IL-1β对RF表达RANTES的诱导效应.经IL-1β刺激的RF培养上清可增强PBL的游走能力,此效应可被鼠抗人RANTES抗体所抑制.结论:IL-1β诱导RF表达的RANTES参与了GO眶后淋巴细胞浸润,且RANTES的表达可能与NF-κB的激活有关.

  • 雷公藤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作者:燕树勋;王颖;彭扣芝;潘研;李桓

    就雷公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眼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并对雷公藤制剂存在的毒副作用,以及临床应用雷公藤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 CT扫描对Graves眼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袁亮;李军;杨春华;阎观茹;刘向玲

    目的探讨CT扫描在Graves眼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临床证实的Graves眼病轴位及冠状位CT资料以及临床资料.结果37例Graves眼病CT观察,Ⅰ度突眼31例(83.78%),Ⅱ度突眼2例(5.41%),无突眼4例(10.81%).双侧跟外肌受累30例(81.08%),单侧跟外肌受累3例(8.11%),无眼外肌受累4例(10.81%).其中内直肌增粗63条,下直肌增粗53条,上直肌增粗44条,外直肌增粗34条.眶尖密度增高7侧,泪腺增大5侧,视神经增粗5侧,眼睑肿胀6侧.CT增强检查26例,均呈轻、中度强化.结论冠状位及轴位CT扫描可作为Graves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并能判断突眼程度及眼外肌受累程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生长抑素、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曹萌萌;孙良阁

    目的:观察应用生长抑素、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3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8例Graves眼病住院患者,给予生长抑素、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治疗后,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生长抑素、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治疗Graves眼病的治愈率为50%,显效率为21.8%,有效率为17.9%,无效率为10.3%.病程短(3个月~1a)和病情轻(Ⅰ级)的GO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其治愈率分别为62.5%和58.3%.结论:患病早期应用生长抑素、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治疗Graves眼病,疗效显著,可以相应的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副作用较小,较快改善眼部症状,缩短病程.

  • 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眼病1例

    作者:郑承红;黄蓓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2002年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规则口服抗甲状腺药物(PTU丙硫氧嘧啶)治疗.

  • 香远合剂配合"云克"治疗131I放射后Graves眼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姚平;姚茂篪

    目的 探讨香远合剂与"云克"联合治疗131I放射后Graves眼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131I放射治疗后1个月内的Graves眼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香远合剂配合"云克"治疗,对照组单用"云克"治疗,治疗前后4月由相同的眼科医生检查患者眼部情况,同时测定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4月后采用NOSPECS分类标准及眼病指数判断疗效,采用SPSS7.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131I放射核素治疗后患者,单独应用"云克"治疗,控制症状较慢,而试验组病例的Graves眼病体征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得较多且明显.疗效与疗程的长短有关,多表现为疗程长者效果更好,无效者多为疗程不足30 d.结论 香远合剂配合"云克"治疗131I放射后Graves眼病具有较高的疗效,又克服了131I放射治疗Graves眼病后带来的副作用,如有条件,适当延长疗程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值得临床推广.

  • 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护理

    作者:骆佩芳;丁忠旗;霍艳秋;盛强;张俊

    对8例Graves眼病病人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治疗1~8个疗程(10 d为1疗程).5例病人显效,2例好转,1例效果不佳.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提示云克治疗Graves眼病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 MDP治疗Graves眼病效果观察

    作者:丁慧萍

    对51例Graves眼病(GO)病人采用MDP( 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云克)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护理问题.结果MDP治疗GO突眼的效果显著(有效率为74.4%),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护理中注意严格按要求进行药物配制,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疗效.

    关键词: Graves眼病 MDP 护理
  • Graves眼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贺冶冰;石少敏

    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多系统、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是常见的甲状腺外疾病.两者可同时或在1~2年内先后发生,少数相隔数年后发生.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现几乎所有GD,包括临床症状轻微甚至无眼部症状者都有眼眶病变.GO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90%)或有甲亢史者,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甲减(5%)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者(5%).

  • 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

    作者:盛海斌;蔡昌枰;程瑜;焦秦;朱巍;赵咏桔;方文强;谭令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2眼)临床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行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球突出度及运动度、角膜情况以及有无复视等.结果:12眼(100%)术后视力均提高.其中1眼从术前只有光感,术后可感眼前手动,其余11眼视力提高0.1~0.7;10眼(83.3%)眼压降低0.2~21.4 mm Hg(1 mm Hg=0.133 kPa).2眼无明显变化;8眼(66.7%)眼球突出后退1~5 mm.另外4眼无明显变化:术前1眼存在角膜溃疡,术后溃疡愈合;术前9眼存在眼球活动受限,其中8眼(88.9%)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缓解.1眼无变化;术前4例存在复视,术后1例复视消失;除1眼术后出现中鼻道出血行止血处理外,其余11眼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安全有效及微创的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较好的术式.

  • 基于3 T-MR图像泪腺定量测量在Graves 眼病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胡昊;许晓泉;吴飞云;陈欢欢;苏国义;沈杰;洪迅宁;施海彬

    目的:探讨3T-MRI泪腺定量测量在Graves眼病(GO)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Graves 眼病患者和24例健康人(对照组)行3.0T MR眼眶扫描,分别在横轴面及冠状面图像上测量泪腺的长径、短径、截面积,计算泪腺的体积、泪腺与同侧颞肌的信号强度比(SIR)。比较泪腺各定量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组间比较有差异的泪腺定量参数对GO的诊断效能。结果:GO组泪腺各定量测量参数除冠状面长径外,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横轴面及冠状面短径增大显著。与 GO 非活动期组比较,活动期组仅泪腺-颞肌 SIR 明显增大(P=0.001)。以泪腺-颞肌 SIR≥2.57指导 GO 分期,可获得优的诊断价值(AUC=0.711,敏感度57.7%,特异度77.5%)。结论:3 T-MRI泪腺定量测量可辅助GO的诊断及临床分期。

  • 眼外肌病变的MRI表现

    作者:周全;陈金城;刘斯润;黄力

    目的 探讨眼外肌病变的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1例眶部疾病累及眼外肌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29例病变仅累及眼外肌肌腹(其中Graves眼病123例),22例病变同时累及肌腱和肌腹(其中非特异性眶部肌炎7例,无Graves眼病病例).77.8%的非特异性眶部肌炎仅累及单块肌肉,88.6%的Graves眼病是多块肌肉受累,眶部淋巴瘤、炎性假瘤和蜂窝织炎均是多肌肉受累.大多数Graves眼病及非特异性眶部肌炎均表现为中等程度大小、长形、边缘清楚的眼外肌病变,而肿瘤侵犯、眶部炎性假瘤和蜂窝织炎所致眼外肌病变则表现为不规则形、边缘不清.39例慢性期Graves眼病所致的眼外肌病变发生脂肪变性.61例急性期Graves眼病在T2WI上增粗的眼外肌表现为高信号,其T2值延长,均值为123 ms(100~174 ms ). 结论 眼外肌病变的位置、形态及其信号特征在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燕萍;林志春;沈洁;陈斌;苍鹏;张雪林

    目的 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描.分别测量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并计算短径与长径的比值(R值),测量球内侧脂肪厚度,根据SE双回波T2WI测得眼肌及球后脂肪的T2弛豫时间. 结果 (1) 病变组眼球突出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病变组各眼外肌短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下直肌外,病变组其余眼外肌的长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眼肌的R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病变组球内侧脂肪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眼外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球后脂肪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眶内组织的定量测定对Graves眼病的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 甲泼尼龙致低钾性麻痹2例

    作者:李志金;杨赞章;李善学

    Graves眼病是一种常见的与甲状腺相关眼病,目前已经公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Graves眼病内科治疗中疗效为确切的药物。在我院,大剂量甲泼尼龙常用于中重度Graves眼病的治疗。然而,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2457例住院患者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共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7例,其中有3例严重不良反应(肠穿孔1例,严重低钾性麻痹2例)。笔者注意到,2例严重低钾性麻痹均发生在Graves眼病患者首次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之后,血钾水平下降迅速,且症状表现严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发生低钾血症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Graves眼病40例

    作者:汪茂荣;姚平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Graves眼病(GO)的疗效.方法 40例GO患者每日静脉滴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00ms/d)3~5d,继以醋酸泼尼松1 mg/(kg·d)口服,逐渐减量至小维持量,维持至3~6个月停药.结果 总有效率92%,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有效率达100%,眼部异物感改善率96.9%,眼球活动减少改善率96.2%,复视改善率96.4%,视力减退改善率81.8%,斜视改善率83.3%,突眼改善率82.9%.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有利于GO的改善.

  • Graves眼病131I治疗后加用99Tc-MDP疗效分析

    作者:祁朝阳

    Graves病(GD)合并活动性Graves眼病(GO)患者在用131 I治疗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但糖皮质激素治疗副作用多,易复发.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云克")可以保护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治疗GO,副作用少,不易复发.现报道如下.

  • 中药雾化配合穴位贴敷治疗Graves眼病临床研究

    作者:杨捷玲;段亚平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配合穴位贴敷对Graves眼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Graves眼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眼部中药雾化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眼球突出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眼球突出度均有所减轻(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眼球突出度减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眼部中药雾化配合穴位贴敷治疗Graves眼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熏蒸治疗Graves眼病90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希;秦帅;代芳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机理.方法:通过对90例Graves眼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小剂量强的松(15mg/d)+中药熏蒸眼部;对照组单纯小剂量强的松(15mg/d),1个月后对两组病例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治疗Graves眼病具有显著疗效.

  • 大剂量强的松治疗Graves眼病31例病例分析

    作者:刘学斌

    目的:探讨强的松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Graves眼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强的松组,对照组仅控制甲功及眼球局部用药,强的松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强的松冲击,30-40mg/天,逐渐减量至5mg/天,总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强的松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46.67%;治疗前后,强的松组的眼球突出度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的眼球突出度无明显缩小(P>0.05).结论:大剂量强的松冲击治疗Graves眼病疗效明确,方法简单,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318 条记录 12/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