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陈俊军教授针刺治疗Graves眼病验案1则

    作者:陈果;邓宏博;蒋文良;陈海交;薛玉婷;陈俊军;李铁浪

    陈俊军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科带头人,从事针灸专业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湖南省名老中医,擅长运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多种瘫痪病症、眼病、各种痛症、肥胖症、性功能障碍、耳聋等病.陈师独到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使吾辈受益匪浅.笔者有幸跟随陈俊军教授学习,现将陈师治疗Graves眼病验案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 Graves眼病治疗进展

    作者:肖淳纯;叶山东;任安

    Graves眼病治疗棘手,严重影响一些患者的生活质量. Graves眼病患者甲亢的治疗要个体化,如拟采取碘131治疗,则应对那些具有眼病恶化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评估,治疗后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和抗甲状腺药物也是较好的选择.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中到重度活动性眼病的有效药物,静脉激素的剂量要小(4.5~6 g),治疗前仔细评价肝毒性危险因素是必要的,同时注意在治疗中和治疗后监测肝功能.对拟行放射性碘治疗的轻度Graves眼病者,若具有高风险因素,建议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 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治疗Graves 眼病36例观察与护理

    作者:杨青;邓欣莲;冯清辉

    总结了甲基泼尼松龙对Graves 眼病进行静脉冲击治疗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主要包括纳入3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方案顺利进行并提高其疗效,认为通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复视和眼球活动障碍有更大程度的恢复,且副作用更少。

  • 内镜下经筛肌锥内脂肪减压矫治Graves眼病性突眼

    作者:姜方正;余波;卞杨;李晓勇;涂云海;陈犇;施节亮;吴文灿

    目的 研究一种矫正以脂肪增生为主的Graves眼病(GO)性过度眼球突出的新方法.方法 对以脂肪增生为主的GO患者采取内镜下经筛径路眶肌锥内脂肪减压术(ETIFD)治疗.所有GO患者均确诊为处于非炎症活动期的以脂肪增生为主型GO.术后6个月分析眼球突出矫正度以及并发症等,以评价疗效.结果 共收集资料齐全者24例44眼.术前眼球突出度(19.98±1.80)mm(17~23)mm,术后6个月眼球突出度为(12.93±0.76)mm (12~14)mm,平均眼球突出矫正度达(7.05±1.40)mm(4 ~ 10)mm(P <0.001).所有患者双眼眼球突出度差值均小于2mm.10例患者术后出现水平复视,其中8例术后1个月内完全消失,2例术后6个月仍存在予以三棱镜矫正.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ETIFD为矫治以脂肪增生为主型GO突眼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早期GRAVES病眼型的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分析

    作者:汤参娥;林喜湘;孙志香

    目的:研究实验室检测与超声,CT影像学在GRAVES眼病中的诊断价值,了解早期GRAVES病眼型的实验室特点和影象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确诊为GRAVES眼病的32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眼眶超声、CT扫描等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FT3FT4均在正常范围内,TRH兴奋实验中出现不能兴奋或弱反应的有26例,符合率为81.3%;影像学特征为:单眼或双眼多条眼外肌呈梭型肿胀增粗,眼眶B超诊断符合率为87.5%.CT扫描诊断符合率为78.1%.B超和CT结合分析诊断符合率为90.6%.结论:GRAVES病早期甲状腺功能可正常,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异常,实验室检测与影像学对诊断GRAVES眼病都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GRAVES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 MRI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Graves眼病中的意义浅析

    作者:刘夕斌;卢志刚;郭静;王志勇

    目的 探讨MRI对甲基强的松龙治疗Graves眼病的时机选择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56例经临床和(或)实验室检查诊断Graves眼病的MRI临床资料及其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时机.结果 治疗前后T2信号均明显降低,Adhoc评分下降越明显,则T2信号下降幅度越明显.结论 MRI检查可做为Graves眼病治疗的重要依据.

  • 球后注射联合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吴继珍;范义湘;梁智欣;黄凯龄;李科斌

    目的 探讨33例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维生素B120.5ug 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11 mg (鍀[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注射1个疗程休息2周,连续注射5个疗程,3个月后随访观察记录自觉症状、眼征情况.结果 33例(59眼)患者接受治疗,显效率30.51%(18/59),有效率62.71%(37/59),无效率6.78%(4/59),总有效率93.22%;大部分患者畏光、流泪、眼胀眼痛等症状及充血水肿、眼睑浮肿等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 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 白细胞介素家族在Graves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楠;赵咏桔

    白细胞介素(IL)是主要由单个核细胞如活化的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的一类免疫活性因子.免疫系统紊乱是Graves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研究证实,IL参与Graves病及Graves眼病免疫紊乱的各个阶段,在其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纠正IL的表达失衡,调节Graves病免疫自稳,这可能成为Graves病免疫学治疗的新方向.

  • Graves眼病的诊治新进展

    作者:孙治华;姚斌;翁建平

    Graves眼病(GO)又称内分泌突眼,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在对GO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对临床治疗进行了积极探讨.本文主要对目前GO诊断和治疗方面资料作一综述.

  • Treg/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Graves眼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吕蒙;沈洁;李章芳;赵德福;陈志;万亨;郝宝珺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Treg/CD4+IL-17A+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Graves眼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将未经治疗的Graves眼病患者分为活动性GO组(AGO组)15例(CAS≥3),非活动性GO组(NGO组)15例(CAS<3);同时选取未经治疗的同期非突眼Graves病患者(GD组)15例及健康对照组(C组)15例。收集各组病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Treg、Th17细胞比例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及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情况;使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Treg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IL-35以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23、IL-6的表达变化。结果 GD组、NGO组、AGO组中Th17细胞比例较C组升高(P<0.05),且AGO组升高明显。RORγt在GD组、NGO组、AGO组中升高(P<0.05),其中AGO组升高明显。TGF-β、IL-35在GD组、NGO组、AGO组中表达下降(P<0.05),IL-10在3组中表达升高(P<0.05);GD组、NGO组、AGO组中IL-17A、IL-23、IL-6蛋白较C组比较升高(P<0.05),且AGO组中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降低可能是促使Graves眼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Th17细胞可能参与介导Graves眼病的发生与发展,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是评估GO患者病情活动性的新指标。Treg/Th17平衡的破坏可能参与Graves眼病的发病。

  •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眼病患者的外周T细胞亚群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刘付贞;武革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眼病(EGO)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指标.方法: Graves眼病组(GO组,n=44)、Graves眼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GO组,n=16)及正常人对照组(n=20),均采用S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总数(CD3)、辅助性T细胞(CD4)和抑制性T细胞(CD8),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SH受体抗体(TSAb).比较三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结果:GO组和EGO组的CD3、CD4、CD4/CD8均升高,CD8均下降,TSAb、TgAb、TmAb阳性率也均升高,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GO组和EGO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调,可能是甲功正常的Graves眼病的发病机制之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是甲功正常的Graves眼病关键的诊断指标之一.

  • 重度Graves眼病患者免疫调节分子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王芳;陈贵芹

    目的:评价重度Graves眼病(GO)眼眶组织FoxP3、CTLA-4、CD28、CD80、CD86、CD40、CD40LmRNA以及相关性.方法:从26例GO患者获得眼眶组织,其中轻度GO 6例,重度GO 20例;对照组7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FoxP3、CTLA-4/CD28/CD80/CD86、CD40/CD40L mRNA 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价TCR和CD3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O患者眼眶组织FoxP3(1.4)和CD40 (1.27) mRNA高表达;CTLA-4 (0.61) mRNA低表达.与轻度GO患者比较,重度GO患者FoxP3 (1.35)和CD40 (1.4) mRNA高表达;CTLA-4 (0.78)、CD28 (0.62)和CD40L (0.56) mRNA低表达.Foxp3 mRNA和CD3浸润存在正相关(r=0.796,P=0.001).结论:GO患者FoxP3 mRNA高表达可能提示严重GO中FoxP3细胞功能障碍;重度GO中CTLA-4 mRNA表达减少可能与调节性T细胞功能减弱有关;重度GO中高表达CD40 mRNA提示GO处于活动期;低表达CRP mRNA提示GO处于非活动期.

  • 三壁微创眼眶减压术治疗Graves眼病的护理

    作者:崔红波;成璞;赵侃

    眼眶减压手术治疗Graves眼病已有100年历史.随着手术技术和适应证的不断进展,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对6例10眼Graves眼病重度突眼患者采取三壁微创眼眶减压术联合短期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配合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反复甲状腺功能亢进、放射性碘治疗、心力衰竭、Graves眼病加重——查房选录(348)

    作者:孙小蒙;宁志伟;王铁

    1 病例摘要患者女,42岁,因反复心悸、消瘦、乏力9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12月15日收入本院.患者9年前出现心悸、消瘦、乏力,易激动,畏热,多汗,进食增加,但体质量下降,大便次数增多,在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口服他巴唑10mg,3次/日,约1年后改为5~10mg/d维持,上述症状缓解后停药,总服药时间约2年.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Graves眼病的近期疗效及护理体会

    作者:曾咏梅;罗春晓;刘凌云

    目的 阐述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SS)冲击治疗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我院39例应用大剂量MPSS冲击治疗的GO患者,观察患者在使用MPSS前后的全身情况及护理的重要作用.结果 结果发现,患者经MPSS冲击治疗后,总有效率迭92.3%:有15.4%的GO患者出现了轻度失眠、胃部不适、血压增高、头痛、转氨酶(ALT)增高等副作用.通过严密护理和及时治疗后均好转.显著提高了大剂量MPSS冲击治疗GO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论 精心的护理在确保MPSS冲击治疗GO取得良好临床疗效、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 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培养及其对Graves眼病的意义

    作者:蒋本丽;李凯军;何剑峰;唐承业

    目的 通过对人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培养和观察,了解眼眶前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前脂肪细胞在一些眼部疾病如Graves眼病中的作用提供一种参考方法.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对人眼眶前脂肪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生长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酶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甘油磷酸脱氢酶的含量.用油红O染色提取法测定细胞内脂肪含量.结果 (1)在人眼眶前脂肪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中,第4天可见前脂肪细胞自组织块爬出,第7天细胞内开始出现脂滴;(2)前脂肪细胞内甘油磷酸脱氢酶的含量自传代培养第3天开始上升,约第8天可达高峰;脂肪含量于第6天开始增加,约第11天达高峰;(3)人眼眶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的倍增时间约为60 h.结论 用组织块培养法可诱导人眼眶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 甲氨蝶呤片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Graves眼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宋效成;邱瑞桂;黄斌;凌桂梅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片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中重度Graves眼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250 mL+甲基强的松龙300 mg静脉滴注治疗,1次/周,治疗8周;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甲氨蝶呤片7.5 mg治疗,1次/周,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眼球突出度、各种眼征及眼球运动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CAS评分和NOSPECS分级评估比较;每4周复查甲状腺功能1次,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OSPECS分级、C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CAS评分低于联合组(P<0.05);随访半年,联合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氨蝶呤片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Graves眼病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 Graves眼病患者临床活动性评分与细胞免疫关系的探讨

    作者:夏宁;周素娴;梁瑜祯;邓宏明;沈寒蕾;肖常青;潘海林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Graves眼病(GO)患者(病程<2年)的T细胞亚群和其Th1和Th2细胞因子,探讨免疫机制在GO起病中的作用及与眼病炎症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Graves眼病和正常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和CD8-/IL-4+和CD8-/IFN-γ+T细胞的百分含量;②对早期GO的临床活动性评分(CAS,clinical activity score )和T细胞亚群、CD8-/IFN-γ+T细胞和CD8-/IL-4+T细胞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在早期GO患者中,CD4+T细胞和CD4+T细胞/ CD8+ T细胞比值增高,CD8-/IFN-γ+细胞的百分含量和CD8-/IFN-γ+T细胞/CD8-/IL-4+T细胞比值显著增高;②在早期GO患者中,CAS与CD8-/IFN-γ+T细胞的百分含量和CD8-/IFN-γ+ T细胞/CD8-/IL-4+ T细胞的比值呈正相关(P<0.05),与T细胞亚群、CD8-/IL-4+ T细胞的百分含量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①在早期GO中,存在着T细胞亚群的失衡,以CD4+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早期GO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②CD8-/IFN-γ+T细胞和CD8-/IFN-γ+T细胞/CD8-/IL-4+T细胞的比值可以作为反映GO眼球后组织增生及眼病活动性的临床指标.

  • Graves眼病的CT影像分析

    作者:许承志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Graves眼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证实的Graves眼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Ⅰ度眼球突出41眼,Ⅱ度眼突6眼,正常7眼.双眼外肌受累20例,单眼外肌受累7例;眼内直肌受累38条,下直肌31条,上直肌21条,外直肌12条,视神经增粗8条.泪腺肿大4例,眶内脂肪密度增高7例,眼上静脉增粗6例.结论 眼眶CT扫描能定量反映眼球突出情况,明确眼外肌肥大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Graves眼病提供可靠依据,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球后放疗治疗中重度 Graves眼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泽锋;程时武;黎南中;谢纹;玉梅;何燮勇;王磊;邵丽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联合球后放疗对中重度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Graves眼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35例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激素组32例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联合组23例接受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球后放疗。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眼球突出度、Graves眼病临床活动评分( CAS)。结果治疗过程中各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组、激素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激素组(P<0.05);治疗后3组CAS评分、眼球突出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下降幅度为联合组>激素组>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球后放疗治疗中重度Graves眼病安全、有效。

318 条记录 13/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