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对雄性小鼠海马神经颗粒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宪忠;朱德发;陈贵海;马维青

    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对照组、丙基硫氧嘧啶(PTU)组、PTU+T4组,造模8周后,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神经颗粒素(Ng)表达,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小鼠海马区Ng表达降低,用T4治疗可使之恢复,提示海马内Ng减少可能是成年期甲减雄性小鼠认知功能受损的机制之一.

  • 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神经颗粒素表达降低

    作者:李晖;李清红;朱忠良;陈蕊;成大欣;蔡青;贾宁;宋亮

    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是脑特异性突触后蛋白,参与在学习记忆功能中起核心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及突触可塑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前束缚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NG表达的影响.连续7d对孕晚期大鼠进行束缚应激,建立产前束缚应激模型,分为对照雌、雄组,应激雌、雄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G在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不同亚区的分布特点;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NG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各组子代大鼠海马各区均有NG蛋白表达,CA1和CA3区表达高于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应激组雌、雄子代大鼠海马NG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应激组雌性子代比雄性子代减少更显著,对照组雌、雄子代之间无差异.免疫组化与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所得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NG在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海马表达降低,并且雌性比雄性降低明显,NG对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有差异性调制,NG表达减少可能与产前束缚应激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有关.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颗粒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静;王绪山;陆荣柱

    目的 探讨神经颗粒素(neurograinin,NG)作为急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injury,TBI)患者外周循环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无锡市101医院急诊收治的TBI患者71例,经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以85例无锡市中医医院体检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TBI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NG水平,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数量.结果 TBI患者血清NG水平为850.51(647.96,962.11) pg/mL,正常对照组血清NG水平为612.44(534.44,733.9) pg/mL,TBI患者血清N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U=36.146,P=0.000).中型和重型TBI患者NG水平高于轻型TBI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颅脑损伤组血清NG水平高于继发性颅脑损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患者的年龄、性别、Glasgow积分与血清NG水平无直接关系,而PLT、PT、国际化标准比率(INR)及CRP则是影响NG的主要因素.结论 NG在TB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升高,该指标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可能对判断TBI患者严重程度和进展具有一定意义.

  • 大鼠脑缺血后可逆性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胡俊;李玲;高筱雅;邵玉凤;李杨;张海鸥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后可逆性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颗粒素(Ng)、磷酸化Ng(p-Ng)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脑缺血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脑缺血3 h P-Ng开始增加,1 d后达高峰(P<0.05),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P-Ng水平逐渐下降且不再恢复;缺血6 h Ng总蛋白无明显变化,缺血1 d后呈下降趋势;脑缺血6 h CaN开始发挥去磷酸化作用,3 d时达到高峰(P<0.05),以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CaN的去磷酸化作用逐渐丧失.结论:急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的可逆性蛋白磷酸化水平发生失衡,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作用参与了缺血性神经元损伤过程.

  • 神经颗粒素在海人酸诱发癫(疒间)大鼠皮质及海马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田国红;方明;黄流清;赵忠新

    目的 探讨海人酸(KA)诱发癫(疒间)后不同时间大鼠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颗粒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癫(疒间)诱发组(KA组)和正常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制模成功后6 h、12 h、18 h、24 h、48 h 5个时点皮质及海马各区神经颗粒素表达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对皮质及海马神经颗粒素作选择性半定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KA组制模18 h大鼠皮质神经颗粒素表达开始减少(P<0.05),24 h为低(P<0.01),48 h恢复正常;制模12 h海马齿状回神经颗粒素明显下降(P<0.05),18 h低(P<0.01),48 h恢复正常;海马CA1区制模后神经颗粒素持续下降,48 h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A3区未见显著变化.Western Blot实验印证了这一结果.结论 KA诱发的复杂部分性癫(疒间)发作急性期能引起大鼠皮质及海马神经颗粒素表达减少,在各脑区的变化不同,且有可恢复的趋势,可能与癫(疒间)发作后引起大脑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变有关.

  • 出生前后慢性铝暴露对年轻大鼠海马神经颗粒素的影响

    作者:南娟;杜艳霞;银杰;赵永;张占雀;刘鹏;邢伟;蔡葵;蔡原;时利德

    目的 研究出生前后不同浓度慢性铝暴露对年轻大鼠海马神经颗粒素(Ng)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铝损害学习与记忆的突触机制.方法 对照组、0.2%-Al组和0.4%-Al组大鼠各15只从孕期始分别自由饮用蒸馏水、Al3+ 浓度为15 mmol·L-1和30 mmol·L-1的A1C13水溶液制备出生前后慢性铝暴露模型;分别取学习和记忆的行为学测试后各组模型鼠9只,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细胞内Ng含量;组间资料统计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 对照组大鼠海马Ng目标条带的平均密度值为(96.99±6.52);0.2%-Al暴露组为(83.59±7.17);0.4%-Al暴露组为(62.44±14.26).与对照组相比,0.2%-Al组海马Ng的表达明显降低( P =0.034),0.4%-Al组海马Ng表达显著性降低( P <0.01),且铝暴露组间亦差异有显著性( P =0.002).结论 出生前后慢性铝暴露使Ng含量降低是其导致学习与记忆功能下降的突触机制之一.

  • 24 h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及神经颗粒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娜;刘洪涛;吴铭权;马强;陈学伟

    目的 研究24h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及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SD组)和对照组(C组).利用睡眠剥夺箱对大鼠进行24h睡眠剥夺后,在体脑立体定位电生理法测量大鼠海马齿状回LTP;Trizol一步法提取海马总RNA,用SYBRA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测定Ng 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组的LTP升幅较小,尤其在高频刺激后25~50min中PS峰幅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剥夺组大鼠海马Ng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0.48±0.38)和(1.40±1.07).结论 24h睡眠剥夺可使大鼠海马神经突触町塑性降低,该效应可能与海马Ng mRNA水平降低有关.

  • 益气健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颗粒素及LTP的影响

    作者:郭建中;韩颖萍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及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成年Wistar大鼠,每日灌服他巴唑混悬液2.7 mg·kg-1,持续45 d.第46天,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左旋甲状腺素片组、益气健脾方小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大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合甲状腺片组,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10 mL·kg-1去离子水,其余各组灌胃不同药物,1次·d-1,共15d.观察大鼠海马CA1区Ng及LTP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海马CA1区Ng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左甲状腺素片组、益气健脾大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加左甲状腺素组等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甲状腺素片组、益气健脾大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加左甲状腺素组与益气健脾小剂量组比较,优于益气健脾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经过左旋甲状腺素及益气健脾方的治疗后的LTP幅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但是甲状腺素片组、益气健脾大剂量组、益气健脾方加左甲状腺素组与益气健脾小剂量组的LTP幅度仍低于正常对照组的LTP幅度(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修复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海马CA1区的LTP的损伤,能显著提高大鼠脑C1区Ng水平.

  • 脉冲噪声暴露后大鼠听皮层神经颗粒素的表达研究

    作者:孙晓飞;廖华;杨琨;解为全

    目的 揭示脉冲噪声暴露后不同时期大鼠听皮层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及脉冲噪声暴露后3、7、14、28天组,每组10只.脉冲噪声暴露条件为:平均压力峰值156 dB SPL,脉宽为0.25 ms,暴露50次,每次间隔6 s.于噪声暴露前及噪声暴露后即刻、3、7、14、28天检测各组大鼠ABR反应阈,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听皮层中的Ng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大鼠噪声暴露后即刻、3、7、14、28天各频率ABR反应阈均明显提高(P<0.05),噪声暴露后第7天,各频率ABR阈值有所恢复,第14天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0.68±0.08)比较,噪声暴露后第3、7、14天组大鼠听皮层中Ng的含量分别为0.96±0.05、1.11±0.05、0.78±0.04,显著高于对照组,第28天组为0.36±0.0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噪声暴露后,大鼠ABR反应阈明显升高,听皮层Ng的表达呈现一个先上升后降低的过程,提示脉冲噪声刺激对大鼠听觉系统产生了一定持续性的影响,听皮层出现突触可塑性变化.

  • 甲状腺机能减退时神经颗粒素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自强;朱广瑾;徐成丽

    神经颗粒素(NG)是一种由78个氨基酸组成的脑特异性蛋白质,主要分布在包括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等多个脑区.自其发现以来,人们对甲状腺激素影响NG基因的表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新生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大鼠和成年甲状腺机能减退大鼠脑中NG基因的表达均降低,且这一变化均可被外源性甲状腺素纠正.研究证实甲状腺素对NG的影响发生在转录水平.NG的变化为人们研究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学习记忆能力受损等临床症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神经颗粒素——神经突触形成与重塑的物质基础

    作者:李扬;李玲

    神经颗粒素(Ng)是一种含78个氨基酸的神经特异性蛋白质,是蛋白激酶-C(PKC)的突触后作用底物及Ca2+敏感性的钙调蛋白(CaM)结合蛋白.在分子水平,Ng与神经发育、树突再生、突触重建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神经元发育和再生的一个内在决定因子.目前,有关Ng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正逐渐被认识和重视,Ng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慢性应激环境大鼠神经颗粒素水平与脑组织病理变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锐;胡月新;徐天勇;范炜;张祥;李仲铭

    目的 观察慢性应激对大鼠外显行为学变化及特异性蛋白——神经颗粒素(Ng)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皂苷Rg1对应激后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效果.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CUS组)和治疗组(CUS-G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采用体质量测量、糖水实验检测行为学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力测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皮层、海马Ng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g表达,HE染色观察动物模型目标区域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 CUS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少,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CUS-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实验显示应激动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而CUS-G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CU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较对照组大鼠比较,CUS组大鼠皮层、海马Ng含量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染色实验中吸光度值明显下降;CUS-G组大鼠则较CUS组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 mg/kg剂量的三七皂苷Rg1能显著升高慢性应激模型大鼠Ng在皮层、海马的表达,对应激所致外显行为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神经系统感染对小鼠海马区突触素、神经颗粒素表达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李伟;乌剑利

    目的 观察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神经系统感染后海马区突触素、神经颗粒素表达的改变及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56只新生BALB/C小鼠(1日龄)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28只,感染组于0日龄颅内注射小鼠巨细胞病毒,建立先天性巨细胞病毒神经系统感染模型,对照组颅内接种等量的病毒溶媒.分别于3日、15日、30日龄(每组7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检测两组小鼠海马区突触素和神经颗粒素表达水平,于30日龄行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剩余小鼠(每组7只)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感染组小鼠海马区3日龄、15日龄、30日龄的突触素表达光密度值分别为(74.71±5.96)、(97.71±8.64)、(116.70±12.98),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87.86±4.53)、(127.90±5.27)、(158.00±10.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海马区3日龄、15日龄、30日龄的神经颗粒素表达光密度值分别为(47.14±3.44)、(60.86±7.71)、(69.86±6.09),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54.29±5.06)、(80.86±7.01)、(97.57±6.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30日龄的分辨指数为(0.3843±0.0973),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0.5529±0.0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发育过程中的小鼠海马突触素和神经颗粒素表达水平降低,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 铅暴露大鼠海马区神经颗粒素表达与学习记忆关系研究

    作者:马威;吴艳霞;吴文莉;任易;易艳东;彭碧波;朱琼洁;宋宇

    [目的]探讨铅接触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颗粒素表达及在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 [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3个染铅组分别在饮用的蒸馏水中添加0.02%、0.10%、0.20%醋酸铅为低、中、高剂量染铅组,空白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连续45 d复制慢性铅中毒模型,对各组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麻醉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血铅、脑铅含量;RT-PCR检测海马区组织Ng mRNA、CaMK Ⅱ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aMK Ⅱ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g蛋白表达. [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染铅各组血铅、脑铅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高剂量组动物体重显著降低(P<0.05);2)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随染铅浓度增高,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通过强化训练,各组动物均获得了一定的定位能力,但各染铅组动物潜伏期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浓度染铅组Ng mRNA及CaMK Ⅱ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4)Ng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铅组Ng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表达也下降,但没有显著差异;p-CaMK Ⅱ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染铅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 [结论]Ng作为突触后CaM结合蛋白和PKC的作用底物,参与介导了铅导致的的学习记忆障碍.

  •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P-GP和胶质细胞GLT-1的表达变化

    作者:王德秀;王玉良;王钢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P-糖蛋白(P-GP)及谷氨酸转运体1(GLT-1)长时间表达变化及其神经元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复制VD大鼠模型,在15 d和1月两个时间点,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神经颗粒素(Ng) /P-GP和GFAP/GLT-1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海马区神经元P-GP和胶质细胞GLT-1的表达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的Morris水迷宫逃逸潜伏期比假手术组均明显延长(P<0.01).(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Ng/P-G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降低(P<0.01),而GFAP/GLT-1阳性胶质细胞数以及海马区神经元上P-GP和胶质细胞上GLT-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15 d时间点比较,模型组1月时间点的海马CA1区Ng/P-G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降低,而GFAP/GLT-1阳性胶质细胞数以及P-GP和GLT-1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3)积分光密度值测定显示:模型15 d时间点Ng/P-GP和GFAP/GLT-1阳性细胞的IOD值比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变大(P<0.01);模型1月时间点Ng/P-GP和GFAP/GLT-1阳性细胞的IOD值较15 d时间点更大(P<0.01).结论:神经元的P-GP和胶质细胞的GLT-1可能参与V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

  • 黄芪联合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缺氧新生大鼠脑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晓莉;宋文刚;畅灵丽;王晓兰;陈旭东

    目的:探讨黄芪、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与联合应用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病的影响.方法:7d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和人羊膜上皮细胞组、黄芪联合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黄芪组、移植组和联合组经侧脑室注入BrdU标记的人羊膜上皮细胞悬液,模型组注入PBS;造模当天开始,黄芪组和联合组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24 μl/d至第14 d,而模型组和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PBS代替黄芪,假手术组不治疗.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变化、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BrdU阳性细胞和神经颗粒素(Ng)的表达.结果:移植后第3周黄芪组、移植组和联合组移植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海马CA1区细胞结构较模型组均明显改善;脑切片检出BrdU阳性细胞存在,Ng表达水平提高,其中联合组改善为明显.结论:黄芪与人羊膜上皮细胞联合具有一定协同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缺血微环境,促进人羊膜上皮细胞存活及Ng蛋白表达增强,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 卵巢移植对去势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和ER-β、NG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芳;黑常春;郑小敏;朱万平;吴凯;王燕蓉;赵承军

    目的:观察去势大鼠卵巢移植后海马神经元数量变化及雌激素受体β(ER-β)和神经颗粒素(NG)表达的变化,评价卵巢移植对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后,在肾被膜下移植出生3日内乳鼠的卵巢,于干预后的4、7、14、21 d和28 d,通过Nissl染色计数海马神经元的数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神经元ER-β和NG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OVX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OVX组相比,卵巢移植组随移植时间的延长,海马神经元的数量逐步恢复;ER-β和NG蛋白的表达在海马各区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卵巢移植可以防止海马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并促进ER-β和NG表达,发挥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 EGb761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作者:王济潍;陈文;王玉良

    目的:探讨中药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DG)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再灌注同时腹腔注射硝普纳建立VD模型,在15d,1,2,4个月等时间点,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和BrdU和/或神经颗粒素(Ng)标记的免疫荧光单标和双标技术分别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和NSCs的增殖与功能分化情况.结果:(1)模型组大鼠的逃逸潜伏期(EL)均明显长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组大鼠的EL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但仍长于假手术组(P<0.01).(2)免疫荧光标记显示,各个时间点,药物组DG区NSCs在增殖分化的数量、强度和持续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结论:EGb761能促进VD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神经颗粒素与脑突触可塑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立红;王玉良

    大量研究表明,突触损伤是各种疾病导致学习记忆等智能障碍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而脑内突触蛋白在突触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脑特异性蛋白质在生理及疾病状态下突触传递功能改变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39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