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环境和遗传因素与广东前列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吴云杰;梁彩花;周芳坚;高新;陈凌武;柳青

    目的 探索我国南方前列腺癌发生与环境危险因素及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匹配病例-对照设计,以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住院患者为病例,其他疾病住院患者为对照.共完成142对病例和对照的问卷调查,采集85例病例和82例对照的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外周血细胞色素P450家族1A1(CYP1A1)、家族17(CYP17)和雄激素受体(AR)的基因型.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对照相比,首次遗精年龄小于18岁(OR=2.90,95%CI值:1.76~4.80)、首次性生活年龄≤24岁(OR=2.38,95%C/值:1.14~4.96)、35岁前每周性生活频率高(OR=1.80,95%CI值:1.19~2.70)、有肿瘤家族史(OR=2.70,95%C/值:1.31~5.58)、每天摄人猪肉(OR=2.27,95%C/值:1.38~3.70)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吃水果多和喝绿茶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25(95%C/值:0.08~0.75)和0.52(95%C/值:0.28~0.96).基因多态性分析发现携带CYP17A1/A2基因型与A1/A1相比,OR值为1.78(95%C/值:0.70~4.53),A2/A2基因型OR值为2.57(95%CI值:0.91~7.25),提示该基因多态性A2突变型与前列腺癌发生有关.在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分析中发现遗精年龄早、癌家族史与CYP17基因多态性存在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13.35(95%C/值:1.58~113.00)和4.01(95%C/值:1.22~13.17).结论 性生活史、饮食、癌家族史与前列腺癌发生相关联.CYP17基因型的突变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在前列腺癌发生中起作用.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基因突变位点诊断方法的建立

    作者:郁婷婷;王剑;余永国;黄晓东;沈永年;傅启华

    目的 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SNP位点分析和T-A克隆技术,建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基因突变位点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患者33例和17α-羟化酶缺乏症(17-OHD)患者2例及所有患者父母的外周血标本,以及10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根据CYP21A2基因与其假基因间的基因序列差异设计高特异性的PCR引物,扩增CYP21A2基因全长,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SNP位点分析以及PCR产物T-A克隆分析检测CYP21A2基因突变.采用PCR扩增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CYP17A1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 应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对所有患者的基因突变进行诊断.33例21-OHD患者中,共发现13种不同形式的CYP21A2基因突变,其中IVS2-13A/C>G、p. I172N和融合基因分别占32%(21/66)、27%(18/66)和15%(10/66).91% CYP21A2基因突变源自于相应的假基因.2例17-OHD患者分别为CYP17A1基因IVS4-6A>G纯合突变及CYP17A1基因p.487_489del纯合突变.所有患者基因突变均来自父母.健康对照者均未检测出基因突变.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基因突变位点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确诊依据.

  • 第28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男性假两性畸形

    作者:牟忠卿;肖军财;孙明晓

    患者社会性别女性,26岁.因"间断头胀1年余"入院.患者自青春期起无月经来潮,曾于18岁就诊于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胀不适,无明显头晕、头痛,未测血压.9个月前再次因无月经来潮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睾酮水平低;染色体为46,XY;妇科超声未见子宫,诊断为"两性畸形",予炔雌醇25 μg/d口服治疗.6个月前出现乳腺胀痛、乳腺结节,乳腺钼靶示乳腺增生,查血钾2.83 mmol/L,睾酮明显降低(<0.1 ng/ml),患者自行停用炔雌醇.停药1个月后,乳腺胀痛缓解,结节消失.1个月前因腹股沟包块压痛感,又就诊当地医院,查血钾3.16mmol/L,超声未见子宫影、双卵巢显像不清,双侧肾上腺增大,拟行腹股沟包块手术,术前查血钾3.0 mmol/L,血压升高达155/112 mm Hg,考虑麻醉风险较高,未予手术.遂就诊于我院.3年前患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对牛奶、粉尘、烟雾、海鲜等过敏,否认药物过敏史.无月经来潮,未婚.

  • 不完全型P450 17α酶缺乏症六例报道及分析

    作者:田秦杰;张以文;陆召麟;沙桂华;高辉

    目的 探讨不完全型P450 17α酶(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乏症(17 OHD)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6例不完全型17 OHD的临床特征,并通过文献复习讨论该病的发病机制和典型的临床特征.结果 6例中4例为46,XX不完全型17 OHD患者,其临床特征包括女性表型、不同程度的乳房发育、阴毛少、月经稀发或继发闭经、反复发作的卵巢囊肿、性腺功能低下伴持续性血清孕酮和(或)17α羟孕酮水平升高、合并或不合并低钾性高血压;另2例为46,XY不完全型17 OHD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外生殖器性别不清和低钾性高血压.结论 不完全型17 OHD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甾体合成酶缺乏,临床上出现月经异常、性发育幼稚、反复发作的卵巢囊肿或外生殖器性别不清时应考虑此病.

  • 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一家系CYP17A1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陈烨;王伟;王秀民;董治亚;肖园;倪继红;王德芬

    目的 对一儿童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先证者及其主要家系成员进行CYP17A1基因突变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和引起重视.方法分别获取先证者及其父母、双胎姐姐的基因组DNA,应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进行CYP17A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先证者存在CYP17A1基因复合型点突变,即Exl的nt186delC和Ex6的nt1085G>A,使17α羟化酶完全失活,从而导致170HD.并在其父Exl、其母和其双胎姐姐Ex6上均发现同类型基因突变.其中nt186delC为新发现突变位点,健康对照者未发现类似基因突变.结论 异卵双胎先证者分别在CYP17A1基因的Exl和Ex6存在复合点突变,其父母和双胎姐姐均为突变携带者.开展基因诊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 17α-羟化酶缺乏症一例的诊治经验及文献回顾

    作者:张琳;王海宁;洪天配

    患者"女性",16岁,主因"血压升高一年半,伴无月经初潮"于2007年1月29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半前体检发现血压为180/80 mm Hg(1 mm Hg=0.133 kPa),间断感四肢无力、疲倦.不伴烦渴、多饮、多尿,无夜尿增多.同时因双侧乳腺一直未发育,月经未来潮,于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血压150/90 mm Hg (升高),血钾3.54 mmol/L,黄体生成素(LH)57.17 U/L (升高),卵泡刺激素(FSH)74.19 U/L (升高),雌二醇(E2)20.81 ng/L,睾酮(T)0.02 mmol/L (降低),孕酮(P)128.62 mg/L (升高),染色体核型为46 XY.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入院.

  • 温肾Ⅰ号联合激素治疗激素依赖性难治性肾病5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晓明;潘利敏;黄茂;白中山;檀金川

    难治性肾病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以耐药、激素依赖及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其病情缠绵,迁延不愈.2007-12-2008-04,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温肾Ⅰ号治疗激素依赖性难治性肾病50例,并与单纯激素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吗啡依赖大鼠脑组织神经甾体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闫彩珍;侯艳宁;李瑞利;江平;吴红海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大鼠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纹状体和中脑组织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17α-羟化酶(P450c17)、3β-羟基甾醇脱氢酶(3β-HSD)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神经甾体在吗啡依赖中的作用.方法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吗啡依赖组(D组)和吗啡戒断组(W组),D、W组采用剂量递增法腹腔注射吗啡制备吗啡依赖模型,连续注射7d,每日2次,剂量分别为5、10、15、20、30、40、50mg·kg-1,C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C、D组在末次给药1h后断头处死大鼠,迅速分离出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纹状体和中脑组织.W组在末次给药1h后注射纳洛酮(2mg·kg-1),观察大鼠戒断症状,30min后取不同脑区组织.RT-PCR方法检测大鼠不同脑区三种神经甾体合成酶mRNA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D组脑组织P450scc mRNA在纹状体表达降低,3β-HSD mRNA在额叶皮质、纹状体和杏仁核表达降低,W组3β-HSD mRNA在额叶皮质、杏仁核表达降低(P<0.05).与D组相比,W组P450scc、3β-HSD mRNA在纹状体表达升高(P<0.05).结论内源性神经甾体可能与大鼠吗啡依赖的形成有关.

  • 男性假两性畸形的临床特点:附病例报道

    作者:徐平;李路;方烈奎;韩兵;乔洁;游甦;杨江根

    目的 总结男性假两性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及其母亲、姐姐进行相关基因分析.结果 患者为女性外观,青春期性腺发育不良,同时伴有高血压、低血钾.B超证实存在双侧隐睾;染色体为(46,XY);血、尿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升高;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促性激素水平升高;血浆醛固酮水平轻度升高,肾素活性受到抑制;基因分析见CYP17第6号外显子329密码子发生纯合突变(TAC→AA),明确诊断为17α-羟化酶缺陷症(17α-OHD).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使血压、血钾恢复正常后,行双侧隐睾切除术.术后维持地塞米松治疗,血压、血钾保持正常;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维持女性特征.结论 对于男性假两性畸形同时伴有高血压、低血钾的患者,应警惕17α-OHD的可能.除外科手术切除隐睾外,需内科随诊,长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良好控制血压并纠正低血钾.

  • 细胞色素P450酶17基因多态性与迟发型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保山;宋青青;朱翔;沈国栋;乔洁;任安;康冬梅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17(CYP17)基因多态性与迟发型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的关系,研究LOH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年龄在49~79岁的中老年男性356例,其中36例诊断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抽取130例正常健康中老年男性,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血清总睾酮(T)、雌二醇(E2),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YP17基因多态位点的片段,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确定出CYP17基因型,比较两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CYP17基因呈多态性:A1/A1、A1/A2和A2/A2。正常健康中老年男性的SBP、BMI、TG、TC 和,FBG较 LOH 患者低(P<0.05),而 T和 T/E2比值较 LOH 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健康中老年男性组CYP17不同基因型之间T和T/E2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H组CYP17不同基因型之间T和T/E2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基因型之间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H组较正常健康中老年男性组CYP17基因杂合变异型A1/A2呈现低频率分布(33.3%),而纯合变异型A2/A2呈高频率分布(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17基因多态性可能与LOH患者的T水平有关,低水平的T和T/E2比值可能是LOH发病的危险因素。

  • 出生早期使用二甲双胍对宫内高雄激素化仔鼠成年后卵巢CYP17的影响

    作者:樊佳丽;段涛;周倩

    目的:使孕中期雌鼠暴露于高雄激素状态,观察其雌性子代在出生早期使用二甲双胍后,血清激素水平及卵巢组织中17a-羟化酶(CYP17)表达情况.方法:选择孕16~18天的Wistar雌性大鼠,在颈背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连续3天.孕鼠分娩后第2天予以二甲双胍灌胃,连续14天.雌仔鼠生长至成年后作为实验对象,观察血清激素水平,运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卵巢组织中CYP17蛋白的表达.结果:(1)孕中期雌鼠经雄激素处理后,所生雌鼠卵巢呈多囊样改变,睾酮、LH水平显著升高(P<0.05),FSH、INS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卵巢组织中CYP17表达显著增强(P<0.05).(2)子代雌鼠予以二甲双胍干预后卵巢多囊样改变缓解,睾酮、LH水平下降;卵巢组织中CYP17表达减弱.结论:孕中期雌鼠注射丙酸睾丸酮,所生雌鼠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高LH,卵巢囊性化改变符合人类PCOS特征,二甲双胍可通过调节血清激素水平和卵巢内CYP17的表达改善宫内高雄激素化仔鼠的临床症状.

  • 纳米硫化镉与硫化镉雄性生殖毒性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作者:周庆红;姜淑卿;刘英华;张力;赵春红;王晓军;张大龙;张静姝

    目的:探讨纳米硫化镉(Nano-CdS)和硫化镉(CdS)的雄性生殖毒性作用机制并比较其生殖毒性效应。方法:将36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no-CdS组和CdS组,每组各12只。两个染毒组经口灌胃染毒,每天灌胃1次,染毒剂量均为50 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45 d。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中镉元素积累水平,显微镜下观察小鼠精子畸形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睾酮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450scc和P450-17αmRNA表达水平。结果:镉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 Nano-CdS和CdS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的镉元素含量分别为(425.46±73.89)和(183.59±32.46) ng/g,均高于对照组的(80.18±13.29) ng/g (P<0.05)。精子畸形率检测结果显示,CdS组小鼠(2.28%)显著高于对照组(1.48%)(P<0.05),Nano-CdS组(1.73%)也有所升高。ELISA检测结果显示, Nano-CdS和CdS组小鼠血清睾酮浓度分别为(12.31±1.10)和(15.88±5.41)ng/d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41±11.36) ng/dL(P<0.05)。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Nano-CdS和CdS组P450scc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0±0.11和0.84±0.48;P450-17α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1±0.13和0.72±0.06,除CdS组P450scc mRNA表达水平外,其他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ano-CdS和CdS均能导致小鼠睾丸中镉元素的积累,一定程度上诱导精子畸形率的升高,并能显著降低血清睾酮水平以及抑制P450scc和P450-17αmRNA的表达水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