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持呼吸通畅的妙招
很多疾病是因为气乱了或是气虚,哮喘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个常见的病症,不仅危害着人们身心健康,减弱劳动能力,而且还难以得到根治,易反复发作,轻者伤身,重者致人丧命.因此,它也被医学界公认为四大顽症之一,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怎样才能对对抗这个顽疾呢?除了日常治疗外,我们还可以经常按揉肺经的经水流过的渠道——经渠穴.它不但能够调气,还具有宣肺利咽、逆降平喘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哮喘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
-
在整劲中体悟内功
一打太极拳的人,常会听到一个高频率的字眼:气.内气、运气、以意行气、以气行身,那么,究竟什么是气?气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得气"?为什么太极拳格外强调气?倘不对这些问题作死心追问,理顺这些纠缠不清的"气",保不准练拳者拳没上身,气先伤身.
-
睡丹是祛病方(下)
七、调气养气扶心法姿势:平直仰卧,枕高以头颈舒适为宜,两手掌复置于"膻中穴",此穴在胸骨下,两乳头中间(女子可在第五胸肋关节之间取之)胸中正线下取穴.
-
中医传统运动疗法调气、调神治疗高血压病
气机失常是疾病产生的基础,调畅气机对恢复健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根据高血压病气机失常的基本病机,分为气虚、气滞和气逆.传统运动疗法从气辨治高血压病,以补气降压、行气降压、降气降压.因神乱则血气不和,营卫不循常道,五脏逆乱,疾病乃生,且高血压病常有头痛、头晕、心悸等表现,故其病因与神明被扰、情志失调密切相关.传统运动疗法从神辨治高血压病,以宁神降压、松静降压、畅情降压.传统运动疗法通过调畅气机、调控神志对高血压病起治疗作用,而调气、调神是建立在调整身形的基础之上,调气则需要形和神的参与,调神又要以形和气为基础.
-
连建伟教授论气对血行的双向调节作用
连建伟教授为第三、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重于调气,常引《续医说?膈噎诸气》云:“诸气成疾有若同门失欢,惟和而已”。连老师认为,气能行血也能摄血,心、肺、脾、肝、肾之气概莫能外。双向作用指相互对立、作用相反的两种作用。中医药的双向作用乃客观存在,现代科学研究也赋予这一作用以实验依据[1],那么,气与血的运行有何关系?为何益气既可止血,又可行血?其用药有何特点?现就随师临证所得,对连建伟老师有关“气对血行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理论认识作一总结,以馨读者。
-
刘占文教授谈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文化博大精深,养生方法丰富多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学.历代养生家在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方面各有所长,比如说有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术家养生,这些流派合流之后就形成了内容深邃、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中国养生学.
-
释"得气"
本文以<内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得气"的实际内涵.认为<内经>中并无把"得气"与患者的酸痛等反应相联系的论述."得气"是指针刺时在患者穴位中出现的气聚现象,取决于医者自身对患者穴位中气机变化的客观体察."调气"是<内经>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而"调气"必须先要"得气".另一方面,治疗后把握和维持平调的气机,守护正气,抗拒邪气,同样也是"得气"的重要内容.
-
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与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根据西医分型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两个区组,然后将两区组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终观察组28例(退出2例),对照组29例(退出1例).在生活调护基础上,观察组用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穴取足三里、冲阳、胃俞、中脘、行间、少府、大敦、太冲、肝俞、期门、膻中、中庭,留针30 min,每周3次.对照组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常规口服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临床症候积分,并从3个方面(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下炎性反应改善情况及临床总体症候)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随访时观察组症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ERD与RE两分型患者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灼热症状总有效率为82.1%(23/28),低于对照组的93.1%(27/29)(P<0.05);观察组治疗后嗳气症状总有效率为94.1%(16/17),高于对照组的75.0%(15/20)(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镜下炎性反应改善总有效率为75.0%(12/16),对照组为82.4%(1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体症候总有效率为82.1%(23/28),对照组为86.2%(25/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经配伍调气法针刺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能改善临床症候、胃镜下炎性反应,有改善嗳气等优势,疗效较持久.
-
神阙穴拔罐调气作用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应用
1 对神阙穴调气的认识(1)从穴位命名来看:神阙,首见于<内经>,在<素问@穴论>云"齐通脐,当脐之中,神阙穴也";<针灸甲乙经>称"脐中";在<针灸铜人>名"气合";<针灸大成>名"气舍",说明神阙穴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
-
论"随变而调气"是针灸治疗学基本的原则
论及针灸治疗学一般、基本的治疗原则时,各版中医高等院校统编教材<针灸学>中观点不尽一致.2版到5版教材都认为,"调节阴阳"是针灸治疗基本的原则,6版教材却把"调节阴阳"改为针灸的主要作用,而非治疗原则.笔者认为这一修正非常合理.
-
浅析“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古人强调“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针刺调气在针刺过程中至美重要.调气不仅限于行针阶段,而是贯穿整个针刺过程,并在针刺每个环节有着不同含义及操作方式.进针阶段调气重在以押手调气;行针阶段调气重在辨经气往来的阶段;留针阶段调气重在“自调”;出针阶段调气重在出针时的辨气.故本文从针刺的进、行、留、出4个环节详述“调气”的内涵.
-
试析古籍著述中的调"得气"之法
以从《内经》《难经》时期始至清末的历代医家对"得气"的认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其脉络,分析其流变,进一步了解相关古典文献对调"得气"之法的论述.查阅至清末前历代针灸古籍注述本,参以《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大全》等10余种典籍为据,并结合近现代针灸名家的学术观点,发现《内经》《难经》后历代医家丰富了针刺调得气中得气与取气凉热、调气中的气至病所、得气与调气补泻、得气即泻的思想.认为自《内经》《难经》后至清末前一直延续着探析调得气之法,然各家观点不尽相同.
-
从“调气则后重自除”论肛肠科“后重”证
基于经典文献,引证和解析古文献中关于“后重证”的记载,从理法方药4个角度总结“后重证”在临床上的理论基础和“调气则后重自除”在“后重证”中的具体实践方法;旨在全面揭示“后重证”的病机关键、临床表现、虚瘀互结的证候学特点、调气活血为基础的治疗原则和基于加味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后重证”的合理性.进一步启发中医临床医师溯本归元,注重辨证论治,发挥中医药治疗学“防治结合”的优势.
-
王洪京主任医师调气行滞消胀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
王洪京主任医师是我院大内科主任兼脾胃病科主任,医学博士.他荣获了"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第一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枣庄市十大名中医"称号,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治疗脾胃疾病.笔者侍诊之余,将其应用调气行滞消胀类药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
浅论泄泻治疗十法
泄泻意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现代医学中所指的急慢性腹泻病例如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各种感染性腹泻,脂肪泻等,均可归于本病范畴.笔者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将其治法总结为十:即实则泻之,宜化湿、分利、疏散、泻热、调气;虚则补之,宜健脾,温肾、益气、升提、固涩.
-
升降散临床应用体会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此方为治温疫的首要主方,表里轻重皆可酌用.因此方可调气机之升降,笔者常用其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报道如下.
-
读步玉如教授治疗脾胃病医案有感
步老从医50余年,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余在精心研读<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之余,感慨于步老辨证之精良,自觉醍醐灌顶,收益颇丰.胃痛在气者,善用百合汤;在血者,多加金铃子散.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不通即是气血不流通,治疗疼痛中医不外乎调气,活血.
-
GC法测定藏药玛努巴扎中的土木香内酯
藏医常用药玛努巴扎的使用早见于藏医著名典籍<四部医典>[1],藏药<晶镜本草>记载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 L.,以玛努巴扎为名人药,可以治疗气血扰乱引发的疾病,临床应用广泛[2].<中华本草·藏药卷>直接将玛努巴扎以土木香为名收载,其功能主治为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主治风血交抗,背痛,"木布"病,使潜伏疫热表现在外[2].
-
浅谈调气、活血、化瘀法在肺系病中运用的体会
笔者2010年参加全省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班的研修学习,聆听了迟华基、陶汉华、姜建国等导师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精彩授课;同时作为一名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学术交流、学习,通过张伟教授的言传身教,结合自己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工作的实践体会,认识到气(逆)、痰(湿、饮)、瘀等病理因素在肺系病中的作用,应验了“百病皆生于气”“治百病调气(血)为要”的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调气活血化瘀法”治疗一些肺系病症,疗效显著。
-
陈士铎《辨证录》治疗血证方法浅析
<辨证录>是清代名医陈士铎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祖传秘本及当地医家所传诵的病案整理而成,书中运用阴阳互根,五行生克之理辨析证候,准确透彻,且有创见、发挥,在血证的辨治上尤具特色,从肾阴亏虚,肾中虚火上炎,迫血妄行及气阴亏损不能摄血立论,形成血证顾气、降火调气、善用引经药物及血证宜补不宜泻的辨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