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接台手术间采用不同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戴金平;朱秀静;黄宇妩;余少敏;王小林

    目的 探讨使用MKJ静电空气消毒洁净器和紫外线对普通接台手术间的消毒效果.方法 甲手术间和乙手术间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采用MKJ静电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和紫外灯照射消毒,并在术前、术后(消毒前)、消毒后进行空气采样及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 紫外线灯照射30 min后,接台手术间空气平均细菌菌落数>200 cfu/m3,MKJ静电空气消毒洁净器持续消毒,接台手术间歇常规清洁后再消毒30 min,空气平均细菌菌落数<200 cfu/m3.结论 MKJ静电空气消毒洁净器对接台手术间的空气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紫外线灯照射法.

  • 手术室护士对胸外科接台手术患者饮食干预的效果评价

    作者:夏超;何红升;桑莹莹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参与胸外科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4例胸外科接台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手术室护士不参与对患者饮食干预;试验组手术室护士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颁布的术前禁食禁饮标准自行设计的《胸科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书面指导书》,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宣教与指导,并根据手术顺序,预估接台手术时间,制定出科学、合理及个性化禁食禁饮方案。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术前实际禁食禁饮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禁食禁饮时间的缩短并未影响手术或麻醉的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参与胸外科接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术前禁食禁饮的正确认识,缩短了实际禁食禁饮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手术安全性。

  • WAYWIN-2000医用(软镜型)灭菌器和2%戊二醛对软式内镜灭菌效果的监测与分析

    作者:曾琳;丁梅;钟美新;潘火英;周瑞芬

    软式内窥镜比硬式内窥镜更难灭菌,灭菌方法又少.大多数医院都采用2%戊二醛浸泡10h来进行灭菌,戊二醛具有腐蚀性、刺激性、浸泡时间长等缺点,浸泡10h对软式内窥镜损害较大,同时也不易满足接台手术连续使用内镜的要求.我院2007年9月引进汇日WAYWIN-2000医用(软镜型)灭菌器,对软式内窥镜如胆道镜等进行灭菌与2%戊二醛浸泡灭菌过程进行效果、时间、灭菌率等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和分析,现介绍如下 .

  • 弹性工作制与量化管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作者:张志宏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有病床800张,手术台12张,手术室护士28名.为了适应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1998年3月以来,我院手术室实行开放手术(即根据病情需要随时手术),由于接台手术多,经常需要护士加班加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大胆改革,将弹性工作制与工作量化管理相结合,合理调整护士的工作时间,保证其得到充分休息,并将工作质量与奖金挂钩,取得了满意效果.

  • 护理专案缩短接台腰椎手术间隔时间的方法和效果

    作者:原影;李育红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活动缩短骨科接台腰椎手术间隔时间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将缩短骨科接台腰椎手术间隔时间选定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骨科接台腰椎手术间隔时间进行现况分析,确立问题、设定专案目的、制定解决方法,实施后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专案活动后骨科接台腰椎手术间隔时间由(79±6.9)min缩短至(51±2.7)min,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由48.6%提升至91.4%,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延迟开台的发生率由32.36%降至15.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 护理专案活动可缩短骨科接台腰椎手术间隔时间,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医护满意度.

  • 不同消毒方法对接台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

    作者:尤祥妹;董旭芬;庞凌凌

    目的 了解3种消毒方法对接台手术无层流普通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3个无层流手术间进行连续接台手术270台次,在接台间隙采用3种方法消毒手术间.对照组接台间隙保持动态空气消毒机一直开启,更换手术床单,污物钳夹取地表污物;实验1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手术间物表及地表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按1∶100浓度湿拖地面,按1∶200浓度湿擦物品表面;实验2组在实验1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紫外线消毒30 min.结果 第1台手术结束时,三组空气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2、3台结束时,三组空气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但第2台结束时,对照组与实验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125);第3台结束时对照组与实验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2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125).结论 无层流手术间随接台手术次数增加,空气质量逐渐下降,行接台手术时空气及物体表面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手术间持续应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接台间隙用含氯消毒液湿擦、湿拖手术间物表及地面,消毒效果好,相对省时.

  • 接台手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

    作者:吴艳红

    我院是一所省级肿瘤专科医院,随着现在肿瘤发病率的提高,我国医疗市场的不断改革以及人们防癌意识的提高,需要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原有的手术间已满足不了手术的需要,为了满足手术病人及外科医生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接台手术就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随着手术频率和劳动强度的增加,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就随之增加.

  • 接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作者:梁小媚

    目的 比较紫外线灯照射和KJF600型空气消毒清净器两种方法 对接台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探讨无层流装置手术间的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 .方法 用平板自然沉降法于手术室空气开始消毒前及消毒后不同时段采样检测,观察两种方法 对接台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效果.结果 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时间间隔的前提下.两种方法 均能使术前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达到80%;利用紫外线消毒,在人员进入手术室后空气中菌落数明显上升;KJF600型空气消毒洁净器可以在有人条件下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持续消毒杀菌,使手术全过程空气中平均菌落数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KJF600型空气消毒洁净器可以缩短手术间隔时间,并且是解决接台手术有人在条件下持续空气消毒的较好方法.

  • 在麻醉诱导间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

    作者:张雪燕;陈云超;张晖;高虹

    麻醉诱导间是为了减少接台手术准备时间而设立,可在此为接台手术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置管、硬膜外置管、深静脉置管、动脉置管等,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接台效率,缩短手术周转时间,节省手术医生等待手术的时间,提高手术间的周转率.但由于在麻醉诱导间进行这些操作之时,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又没有亲人的陪护,同时由于接台手术时间的不确定,较长时间的禁食,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烦躁等心理状态.这些因素容易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对疼痛敏感,有的甚至出现过激行为等,从而影响手术的进程[1].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官龙建;廖化敏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是一种系统的方法,使用制式表格及问题解决方法以确认潜在失效模式及其效应,评估其发生度(occurrence,O)、严重度(severity,S)、侦测度(detection,D)及目前管制方法,从而计算危机值(RPN),后采取进一步改善措施,其目的是预防失效的发生,是前瞻性、可靠性高的管理方法[1-4]。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因其灭菌时间短、环保等原因在消毒供应中心被广泛使用,但因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生物监测结果至少需24 h之后才能观察,而临床腔镜器械数量相对较少,接台手术的腔镜器械等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结束后,消毒供应中心在未观察到生物监测结果时就立即将器械发放给临床使用,这给医院感染的发生带来极大风险[5]。为有效防止感染风险的发生,本院从2013年7~12月运用 FMEA 管理针对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护理干预在接台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甘孝红;杨章玲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接台肛肠手术患者焦虑状况和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100例接台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肛肠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及应激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 d(To)时的焦虑状况和应激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前30 min (T1)的焦虑状况和应激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台肛肠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及焦虑状况.

  • 麻醉诱导室在接台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平;王亚玲;孙静

    随着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保证接台手术病人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我院从2006年开始启用麻醉诱导室,改善了接台手术患者的接台等候时间,保证了手术麻醉的安全和秩序,有效提高了手术、麻醉及护理工作的效率.现介绍如下.

  • 从“广开手术日”谈手术室的管理

    作者:林岩;谭淑芳

    为了解决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均存在的,等候手术的病人多,可供手术的床位不够用,接台手术的间隔太长等难题,我院开展了"广开手术日",即手术室不限制每天手术台数,对手术科室实行全面开放.

  •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秦榜勇;蔡回钧;芶大明

    腹腔镜手术由于人工气腹过程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要求麻醉药物不能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手术病人多数是接台手术,也要求术后清醒快.

  •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周转率及医务人员满意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梅娜;李燕姿;吴越;韦延强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接台手术间隔时间,加快手术台周转率中的实施与体会。方法组建QCC小组,运用品管手法,查找影响接台手术间隔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出真正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活动前平均每接台间隔时间24.6分钟,活动后平均每接台间隔时间16.2分钟,进步率为64.87%。且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积极性、自信心、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的使用均有明显程度的提高。结论通过QCC的质量管理工具,大大缩短了接台手术间隔时间,提高了手术台周转率,明显提高了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 运用六西格玛原理研究接台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者:谭菊花;马良华;康炀;申玲;韦忠芳;梁修军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原理在接台手术中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作用.方法:2014年1月~12月实施常规管理,2015年1月~12月实施六西格玛管理,采取满意度调查统计分析两种管理方式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接台手术各环节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接台手术所需时间,临床意义显著.

  • 手术护理文书质控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苏淑平;马娇燕

    手术室护理文书是记录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内容的体现,是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整体护理工作的记录,也是出现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重要文书.我院的手术室护理文书包括: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病人转运单.由于手术室工作量大、接台手术多,周转快,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对护理文书有较强的书写能力,我科室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制定了手术护理文书质控单,对手术室护理文书进行检查,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质控检查单的设计与应用

  • 优质护理在提高接台手术病人的舒适度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作者:许萍萍;陈晓洁;胡旭海;潘琴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接台手术病人的舒适度中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手术等待时间,服务态度,专科护理操作熟练度,手术室环境,患者满意度等统计分析,绘制原因分析鱼骨图,针对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QCC干预方案.结果 QCC活动干预前患者不满意率16%,很满意率25%,总满意率84%;干预后不满意率5%,很满意率42%,总满意度95%,均有明显提高,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QCC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的质控意识、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改进工作职责及操作流程,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与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接台手术患者满意度.

  • 品管圈在降低接台手术空台率的运用效果评价

    作者:万利;王玲;罗亚利;徐兰;王咏梅;谭文玲;肖桂军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择期接台手术间隔时间,达到降低接台手术空台率.方法:建立品管圈,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找出接台手术间隔时间长的要因,进行根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整改制度、计划、流程,针对计划改进项目,制定查检表.每月对查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通过三个循环,制定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接台手术流程.结果:接台手术间隔时间从实施前平均50min缩短到实施后平均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台手术间隔时间延迟率由原来的37.73%下降到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6%上升到96.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缩短接台手术间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医患满意度,降低运行成本.

  • 持续质量改进在优化接台手术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尚春丽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优化接台手术流程,缩短病房送接台手术患者时间,提高交接速度,减少患者术前等候时间.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之后的接台手术在术前准备、转运交接、等候过程中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持续行质量控制和改进活动,完善转运交接流程及手术室核对制度,优化接台手术流程.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病房送接台手术患者的速度加快,交接及术前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手术间的使用效率,医生、患者满意度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科学的质量促进手段,运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了接台手术流程各环节中存在的护理差错及不良影响,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接台手术患者护理的安全性.

41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