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胃粘膜病理、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粘膜分泌特点

    作者:冯春霞;劳绍贤;黄志新;周福生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粘膜的病理改变、胃粘膜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5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脾胃湿热证35例,脾虚证20例,并设无临床症状者15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观察胃粘膜组织中IL-8、TNF-α和sIgA水平以及HP感染情况.[结果]脾胃湿热证患者的HP感染率、胃粘膜炎症程度要高于脾虚证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1);脾胃湿热证胃粘膜组织中的IL-8、TNF-α要高于脾虚证组(P<0.05或P<0.01),而sIgA却低于脾虚证组(P<0.01);在脾胃湿热证中,HP阳性者的胃粘膜炎症程度明显重于阴性者(P<0.01),且HP阳性者胃粘膜组织中的IL-8、TNF-α要高于阴性者(P<0.05),而sIgA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胃湿热证的胃粘膜呈现一种活动性炎症改变,这可能与局部炎症因子(IL-8、TNF-α)分泌增加、防御因子(sIgA)分泌减少有关;而HP感染可能是引起和加重脾胃湿热证内在病理变化的因素之一.

  • 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述评

    作者:郭学军;张永斌;邹移海

    综述了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对几种重要的Hp感染动物模型作了述评.认为目前常规用于研究Hp感染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雪貂、蒙古沙鼠、豚鼠、转基因小鼠及小型猪等,而小鼠由于遗传背景明确,个体差异小,有很多品种品系,容易饲养繁殖且费用低廉,并且与小鼠相关的鼠免疫球蛋白、细胞类型、细胞因子等试剂较容易购买,可以更好地进行Hp感染疫苗的研究,所以目前小鼠在Hp感染的研究中是应用较多的动物.但小鼠不适合Hp感染的并发症(如溃疡、肿瘤等)的研究.Hp感染的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主要用于脾虚证Hp感染的研究、中药药理及治疗Hp感染中药的筛选.

  • 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远期疗效探讨

    作者:陈文波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短程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及远期疗效.方法 经胃镜检查、组织活检等确认为HP感染的门诊患儿262例,将其分成两组:克拉霉素组157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灭滴灵组105例,采用奥美拉唑、灭滴灵、阿莫西林三联2周疗法.分别于疗程结束后1~36个月内进行复查随访,检测HP根除率.结果 克拉霉素组HP根除率90.4%,灭滴灵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是根除儿童HP感染的理想方案,其根除率高,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疗程短,顺应性好,复发率低.

  • 幽门螺杆菌血清分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作者:王韶英;陈锡美;王迎昕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分型与上消化道不同疾病的关系.方法:入选198例Hp阳性的胃镜检查患者,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却的血清学分型,并取胃窦黏膜经HE染色观察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198例患者中检出HpⅠ型菌株173例(87.4%),Ⅱ型菌株25例(12.6%).Ⅰ型较Ⅱ型Hp感染者胃镜下消化性溃疡、胃癌的比例更高(P=0.012);与慢性胃炎组比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胃癌组的Ⅰ型感染者更高(P值分别为0.026、0.048),而与胃溃疡组差异无显著性(P=0.125).病理组织学改变Ⅰ型较Ⅱ型Hp感染者的结果更为严重(P=0.038).结论:临床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以Ⅰ型菌株为多见.Hp感染的分型诊断有助于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及病情的判断,Ⅰ型菌株感染者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

  • 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在小儿腹痛中的应用

    作者:潘瑞芳;区文玑;陈宝心;陈光华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与小儿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对593例具有复发性腹痛症状的2岁9月~14岁小儿进行胃镜检查,其中264例同时取胃粘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胃镜检查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阳性率为85.2%(505/593).其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的阳性率分别为29.0%(172/593),23.1%(137/593),22.1%(131/593),9.5(56/593),1.5%(9/593).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为29.1%(77/264).组织学检查为固有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多形白细胞浸润较少,与成人HP感染胃粘膜组织学明显不同.结论: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是引起小儿腹痛常见的主要原因之一.HP感染病理改变全部表现为慢性幽门螺杆菌性胃炎.

  • 儿童无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研究

    作者:唐沂;项立

    目的:研究无上消化道症状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13C尿素呼吸试验( 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及血清ELISA法检测抗Hp-IgG.结果:133 例儿童,男54例,女79例,13C-UBT及Hp-IgG的阳性率分别为9.8%,34.6%;其中,2~6岁51例,13C-UBT及Hp-IgG的阳性率分别为7.8%和29.4%;6~10岁82 例,13C-UBT及Hp-IgG的阳性率分别为11%和37.8%,两个年龄组间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性别也无差异,P>0.05.结论:(1)无上消化道症状儿童Hp感染状况不容忽视;(2)13C-UBT检测无症状儿童Hp感染状况方法简单、安全、快速且准确性高,为检测Hp无症状感染的有效手段.

  • 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建军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治疗组36例,西医对照组25例,两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88.0%(P>0.05);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其疗效及对症状的缓解优于西药组.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作者:覃月秋;黄赞松

    原发性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消化系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原发性肝癌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肝硬化、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寄生虫、酒精、饮用水污染等因素有关,约10%左右的肝癌患者发病原因不明.

  • 中西药治疗胃肠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者:徐锐;瞿佐发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和胃肠炎症治疗方法有多种,可以单用西药治疗,也可单用中药治疗,还可中西药结合治疗.医生应根据病人的经济状况和身体状况来确定适合该病人的治疗方案,笔者就近几年国内外治疗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和胃肠炎症的文献作一综述,以便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

  • 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人的健康教育

    作者:龙秋菊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已确认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与胃癌及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发病也密切相关[1],而且HP感染性极强.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50%~60%[2].因此,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现将我们的做法报道如下:

  • 13碳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慢性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刘福银

    目的探讨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诊断慢性反复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116例反复腹痛患儿均作13碳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116例儿童HP感染阳性率37.9%,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HP感染率递增.结论 13C-UBT试验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 海尔曼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初探

    作者:李秀清;程仲谋

    自1987年新发现与胃幽门螺杆菌(Hp)同一科类的海尔曼螺杆菌(Hh)以来,人类非幽门螺杆菌(Non-Hp)的感染谱已增至9种.Non-Hp感染似与慢性胃炎存在相关关系,我们自2000年 4月至2001年4月对主诉上消化道不适而行内镜检查的312例病人,同时检测Hh及Hp,结果分析如下.

  • 快检卡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多肽感染的诊断评价

    作者:陈军政;廖声荣

    目的 评价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HpSA)试验检测Hp感染和监测Hp根除治疗的可靠性.方法 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作为诊断Hp的标准方法,评价HpSA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对其中13例Hp感染根治治疗结束4周,同时复查HpSA和13C-UBT试验.结果 HpSA多肽快检卡检测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89.7%,阴性预测值为95.7%,总的检测准确性为92.3%;抗Hp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HpSA和13C-UBT诊断符合率为87.7%.结论 HpSA试验是一种可靠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对于抗Hp治疗前、后患者Hp感染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

  •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月;张德纯

    该文综述了不同地区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方案的新研究进程,展望了Hp感染治疗的研究方向.

  • 非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小勇;邹全明

    目前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病通常给予二联或三联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Hp感染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也存在很大不足,具体有:(1)不良反应;(2)耐药菌株产生;(3)费用高;(4)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5)疗效欠稳定等.其中耐药菌株的产生是目前抗生素应用中的突出问题,不但耐药菌比例逐年上升,而且出现了大量同时对3~4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仍难以达到理想疗效.目前发现几种天然物质可以单独作用治疗Hp.现就这几种天然物质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作者:成迎晖

    目的 观察以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每次400 mg,1次/天)、阿莫西林(每次1 000 mg,2次/天)、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2次/天),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1次/天,连用4周.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每次500 mg,2次/天)、阿莫西林(每次1 000 mg,2次/天)、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2次/天),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每次20 mg,1次/天,连用4周.疗程结束后行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对比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评价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1.2%,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优于克拉霉素三联疗法.

  • 93例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颖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相关疾病的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HP感染与儿童时期因素有关[1].本文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93例腹痛儿童HP感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颖

    幽门螺杆菌(HP)是世界上感染率高的细菌之一,由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他的同事Marshall于1982年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活体组织中培养出来,两人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HP感染呈全球分布,几乎感染了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

  • 胃癌合并Hp-L感染患者MIF和MMP-9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

    作者:陈晓露;罗昊;吴蓉宜

    目的 研究胃癌合并幽门螺杆菌L型(H p-L)感染患者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胃组织中MIF与MMP-9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在两组受试者血清中的水平,并用革兰染色镜检两组受试者胃组织中的Hp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Hp-L感染阳性者有38例,感染率为76.00%,明显高于对照组12例(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胃组织中MIF、MMP-9的表达强于对照组,同时合并Hp-L感染阳性者组织中MIF、MMP-9的表达强于Hp-L感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6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合并Hp-L感染阳性者IL-1β、IL-6的浓度高于Hp-L感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F、MMP-9、IL-1β、IL-6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机制也与Hp-L感染有关.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病程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秀英;沈洲立;鲁厚胜

    目的:研究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性。方法抽取该院健康体检及消化内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4C呼吸实验检测 Hp感染,调查GERD 患病情况,分析 Hp感染与GERD的关系。结果220例健康体检者中,Hp阳性108例。所有GERD患者中有238例为阳性,其中,0~≤3个月、3~≤6个月,>6个月GERD发病者Hp阳性率分别为47.8%、44.1%和27.5%。GERD者6个月以上发病者阳性率低于健康者和小于或等于6个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体检Hp阳性者给予Hp根除治疗,强调自我管理行为优化,4周后复查,根除率达到100%,服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GERD Hp阳性者常规抗酸和增加胃动力治疗2周,症状缓解后加入 Hp根除治疗,同样强调自我管理行为优化,期间没有出现症状加重者。结论 GERD不同阶段的患者Hp感染程度不同,症状严重、反复就诊患者 Hp感染率低,健康阳性体检者Hp根除后未出现GERD的相关病例。

276 条记录 12/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