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同病异证H22肝癌小鼠甲状腺AC-cAMP信号通路基因差异表达的特征
目的 观察同病异证H22肝癌小鼠甲状腺AC-cAMP信号通路基因差异表达的特征.方法 采用小鼠计量化四诊和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观察肿瘤邪毒证、气虚证甲状腺激素生成和释放相关AC-cAMP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表达特征.结果 ①一些基因相对关键,Tg和转录因子Pax8等在肿瘤发生早期已下调,TSHr在邪毒证下调、气虚证略上调.②多数基因表现为气虚证表达量略大于邪毒证,包括甲状腺主要标志性基因Nis和Tpo、腺苷酸环化酶AC、转录因子Ttf1和Ttf2,PKA催化亚基Prkaca等;③其他基因在气虚证、邪毒证互有高低.结论 同病异证H22肝癌小鼠甲状腺AC-cAMP途径,TSHr、AC、Pax8、Ttfl、Titf2、Tg、Nis、Tpo等重要基因转录特征具有一致性,提示邪毒壅盛证者甲状腺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
冠心病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研究探讨
通过阐述体质因素的内涵及其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提出冠心病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即促进和规范体质分类研究,改进体质辨证研究方法;挖掘体质与证候关系内涵,探究冠心病同病异证的实质;运用藏象理论及证素辨证理论将辨体质与辨病及辨证融为一体;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手段,揭示不同体质冠心病同病异证的病理基础,并积极开展冠心病中医体质理论与临床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冠心病的临床科研实践。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辨证分类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上,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进行证候分类主要以经验为主,缺乏客观依据和标准,使得中医证候进展一直缓慢,制约着其发展.作为现代一种全新的技术,代谢组学方法能够将证候与特异性的代谢产物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标准化提供方法与手段,使中医证候的判识更加具有可信度.文章回顾了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分类中的研究进展,以推进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深入应用与发展.
-
基于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的肝癌和大肠癌术后“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分析
目的:揭示肝癌和大肠癌术后“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特征性差异表达的细胞因子.方法:运用悬液微珠抗体芯片技术,定量检测分析证候间45种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谱;运用ELISA对TGF-β l进行定量检测,并对显著差异因子进行验证.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IP-10、RANTES、MIP-1 β、IL-18、IL-1RA以及IFN-γ在肝癌术后,RANTES、BDNF、PDGF-BB、IL-9以及FGF-2在肠癌术后的肝肾阴虚证、脾虚证、湿热证和隐证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隐证相比,肝癌和大肠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各具有不同的差异表达细胞因子谱.肝癌和大肠癌术后肝肾阴虚证共同的特异性细胞因子为RANTES,脾虚证共同的特异性细胞因子为TGF-β1,但湿热证中未发现共有的异病同证因子.对肝癌和大肠癌术后的共有显著差异细胞因子进行拟合和ROC分析,发现肝肾阴虚证的AUC值为0.837,脾虚证的AUC值为0.871,湿热证的AUC值为0.833,隐证的AUC值为0.936.生物学通路分析发现,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Cytosolic DNA-sensing pathway、Influenza A和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与肝癌术后同病异证相关;MAPK signaling pathway、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以及Melanoma信号通路与肠癌术后同病异证相关.结论:肝癌和大肠癌术后肝肾阴虚证、脾虚证和湿热证有特异性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其证候的形成有关.
-
中医证候研究中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进展
文章从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通过对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型(同病异证)和不同疾病的同一证型(异病同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表明应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候,可为进一步展示证候的科学内涵、证候分型的客观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基于代谢组学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代谢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色谱/质谱联用(LC/MS)及模式识别为主的代谢组学技术及其方法,研究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的代谢模式及相应代谢网络的变化.方法:收集正常人以及临床常见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证与气阴两虚证病例的尿样,以LC/MS为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检测分析各组间尿样中代谢模式的差异.结果:代谢组学研究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慢性心衰组有21种内源性化合物含量与正常组有明显不同;与气阴两虚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组有16种内源性化合物含量与气阴两虚组有明显不同.结论:以代谢模式改变为依据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通过代谢通路成功地将不同证型加以区分,说明代谢组学技术及其方法研究中医学证本质的思路及方法可行,从代谢模式的角度阐述中医证本质是中医现代化可实践和深化的技术和方法学体系.
-
《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对"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一次讨论
作为未来的中医师,病和证的关系是值得我们仔细探究的永久话题.为此,北京中医药大学99级7年制B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总结材料,展开了本次关于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讨论,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加深了对病证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
中医肝阳化风证本质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 从蛋白质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中医肝阳化风证的本质内涵.方法 严格按照中医辨证标准选择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肝阳化风证与阴虚风动证、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肝阳化风证与阴虚风动证、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肝阳化风证与血虚生风证患者作对照研究,分离上述各证型组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提取总蛋白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PDQuest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TOF-MS)测定肽质量指纹图,用Mascot查询系统查询SwissProt数据库,比较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及同类证患者PBMC差异表达与相同表达的蛋白.结果 建立了上述各证型组与健康人PBMC总蛋白的2-DE图谱,通过比较分析并鉴定出同病异证中ICH肝阳化风证与阴虚风动证相同表达蛋白质点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2个;CI肝阳化风证与阴虚风动证相同表达蛋白质点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1个;CS肝阳化风证与肝阳上亢证相同表达蛋白质点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12个;PD肝阳化风证与血虚生风证无相同表达蛋白质点,差异表达蛋白质点12个.异病同证中相同表达蛋白质点13个.四病同类证有1个相同表达的蛋白质点为硫氧环蛋白依赖性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dependent peroxide reductase,TPx).结论 同病异证有不同的本质内涵(有多个不同的蛋白表达),异病同证有共同的物质基础(有共同的蛋白表达),同类证有相同的物质基础(有相同的蛋白表达),提示中医学的证有物质基础,有本质可寻.
-
慢性肾炎患者血清TNF-α、IL-2与肾阴虚证的关系
本研究从"同病异证"角度出发,选取临床上慢性肾炎肾阴虚、肾阳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与肾阴虚证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放免法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中医辨证肝郁为主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 MTL)含量,并设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及健康对照组,以探讨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与MTL的关系.
-
同病类证——病证关系再审视
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不仅是中西医诊疗技术的不同,更是两种医学体系在核心理论和科学思维方面的差异.中医和西医好比是为识别和处置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而用不同编程语言编制的软件系统,都能有效工作,但兼容性差,病证关系就成了沟通两者的桥梁."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作为对病证关系的一种解读,在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
从“同病异证”到“同病类证”
病证关系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同病异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对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被曲解:过分强调患者个体间的差异,而忽略同一疾病患者的基本病变,弱化对患者共性改变的辨证和治疗.“同病类证”的病证关系理论则将“同病异证”和辨证“微观化”紧密结合,通过对发病机制的认识来挖掘中医的核心病机;对基本病变的分析来辨析中医的主证;以“方证相应”理论来确立主方,指导主证的治疗;同一疾病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则可辨为共同主证下的“类证”,并以主方为基础加减组成不同的“类方”治疗.“同病类证”较好地揭示了病和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和发展了“同病异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对中西医结合病证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
-
2型糖尿病同病异证微量元素水平差异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2型糖尿病证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锌、钙、铁、铜、镁含量变化。方法分别采集30例健康对照组和500例不同证型2型糖尿病患者肘静脉血各5 ml,离心后取其全部血清,用血清多元素分析仪,用火焰法检测五种微量元素(锌、钙、铁、铜、镁)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可分为痰湿中阻型、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阴阳两虚型五种中医证型,分别将锌、钙、铁、铜、镁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各证型糖尿病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微量元素,铁、铜、钙含量升高,锌、镁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阴虚内热及气阴两虚型患者与其他各型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元素差异变化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不同证型的糖尿病患者,应使体内各种元素保持正常含量和比值,患者体内元素含量过高或者过低,应采取平衡处理措施。了解不同证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元素含量变化,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
-
同病异证荷瘤小鼠垂体G蛋白信号通路与激素表达的特征
目的 分析同病异证荷瘤小鼠垂体G蛋白信号通路及功能激素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 采用小鼠计量化四诊和辨证方法、及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观察正常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荷瘤小鼠垂体G蛋白信号通路及功能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特征.结果 邪毒证和气虚证小鼠垂体G蛋白信号通路中的PP2B、Calm1所含基因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但在绝对表达量上,邪毒证均较气虚证低;另外气虚证垂体G蛋白信号通路中的ras基因均比较活跃,而在邪毒证中有高有低,特别是Kras基因,邪毒证的表达量只有气虚证的55%.与正常组比较,邪毒证小鼠垂体Lhb、Tshb表达升高,Fshb、Cga和Prl表达降低,而Pomc和Gh的表达基本不变;而这些基因在气虚证小鼠垂体中全部上调.结论 肿瘤发生后,垂体G蛋白信号通路及功能激素基因表达水平总体呈上调趋势,而同期的邪毒壅盛证荷瘤小鼠较气虚证小鼠偏弱,这可能与邪毒壅盛证荷瘤小鼠预后差有关.
-
同病异证H22肝癌小鼠HPA轴昼夜节律通路基因表达特征
目的 揭示同病异证H22肝癌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昼夜节律通路基因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小鼠计量化四诊和辨证方法筛选获得正常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肝癌小鼠,处死取其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以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检测各组织的基因表达谱.重点分析3组织各自芯片中昼夜节律通路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 肝癌发生后,同病异证肝癌小鼠昼夜节律通路基因在①下丘脑不同程度的表达下降,且以邪毒证为甚.其中气虚证的隐铬1(光解酶样)(Cry1)、阶段基因同源物1(果蝇)(Per1)、阶段基因同源物2(果蝇)(Per2)和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Nr1d1)的表达明显高于邪毒组.②垂体的表达有高有低,但在两证候中表达高低趋势一致,表达下降基因中只有邪毒组的昼夜节律运动输出周期故障(Clock)基因下调明显,而表达升高基因中除气虚证的Per1外,其他均上调明显,且邪毒高于气虚.其中气虚组的Per1和Per2表达明显低于邪毒组.③肾上腺中的表达也有高有低,其中核心基因Clock和芳烃受体核转位因子样(Arntl)均明显下调(除邪毒证的Arntl),且以气虚证为甚.而其他基因的表达与本证候Clock和Arntl基因的表达趋势,以及其在两证候间的表达趋势均显示较差的一致性.其中气虚组的Clock和Per1明显低于邪毒组,而其Nr1d1明显高于邪毒组.以上Per1基因为HPA轴共有的证候特征性基因.结论 肝癌小鼠HPA轴的昼夜节律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各组织的变化不仅与疾病本身有关,还具有明显的证候差异,其中Per1可能是HPA轴昼夜节律出现证候差异的关键基因.
-
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研究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中医临床辨证局限性、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提出中医临床辨证体系应有利于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应将几千年积累的不同证的症候群和仪器、化验诊断的指标结合起来开展现代化的临床辨证体系研究,使中医传统辨证的方法得到扩大和延伸.同时介绍了我们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证的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中对中医临床诊断新模式的探索思路,即如何使传统和现代"两张皮"结合起来的问题,展示了"同病异证"和"同证异病"研究的框架图.
-
比较法在方剂教学中的运用
在方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兴趣、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使用的比较法有同类方剂比较、同病异证方剂比较、同治某脏腑病证方剂比较、组成相似方剂比较、君药相同方剂比较、出处相同方剂比较、方名相似方剂比较等.
-
同病异证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通路基因差异表达的特征
目的:观察昆明种H22肝癌小鼠邪毒壅盛证与气虚证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通路基因表达特征,探讨中医同病异证发生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计量化辨证方法,筛选出瘤早期邪毒壅盛证与气虚证同病异证H22肝癌小鼠,采用Affymetrix 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特征.结果:依据KEGG数据库细胞凋亡通路,筛选出芯片数据中匹配的33个基因,发现(1)TNF-α和IL-1依赖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总体上不利于邪毒壅盛证小鼠肿瘤细胞的凋亡;(2)IL-3依赖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总体上反似有利于邪毒壅盛证小鼠肿瘤细胞凋亡;而(3)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邪毒壅盛证小鼠一致表达下调,提示不利于其细胞凋亡.结论:邪毒壅盛肝癌小鼠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程度高,可能与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系列相关基因表达轻度抑制有关.
-
中医对证与病的认识
1历代医家对"证"概念的认识要认识"证",首先应该把"证"的概念搞清楚.由于客观对象本身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从古到今对"证"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发展变化的.在古代"证"的概念与症状的"症"相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病有远近,证有内外."这里的症是"症状".再如《难经·十六难》中的"是其病,有内外证",也把症状作为证.而《伤寒论》16条中指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道,随证治之."这里的前一个证是指临床症状,后一个证是指诊断结论.近世医家秦氏认为证是证据,是现象,在医学上代表疾病的临床表现.近代方氏等将证的范围加以扩展,认为证是判断疾病性质的各种证据.以后又有人提出:"证"是反应疾病本质的阶段性诊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
证候,状态与WRM
证候的本质是什么?是患病个体的机体状态,是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调节方式(whole regulalory mode、WRM).现代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把疾病按证候分类,即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实际上这一分类方法把现代医学疾病与患病个体的机体状态(可以说成是发病前WRM作用的表现形式)二者的共轭体作为对象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