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作者:陈永顺;甘春英

    目的:制备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分散-超声法制备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优处方,并对优处方的外观、粒径和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结果:制得的纳米粒为均一球形,平均粒径为(153 ±34)nm,其平均载药量为(60.53±2.17)%,平均包封率为(85.54±4.16)%,48 h累积释放达80%.结论:本试验获得了较理想的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其体外释放具有缓释作用.

  • 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

    作者:李志荣;陈永顺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汉黄芩素注射液组和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组,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汉黄芩素含量,并测定两组大鼠心、肝、脾、肺、肾中汉黄芩素含量,计算靶向效率以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靶向性.结果: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0.551 0±0.124 7)h,t1/2β=(14.589 1±1.563 8)h,CL=(0.006 4±0.001 4) ml·h·Kg-1,AUC0→∞=(125.76±9.5728) mg·h·L-1,其在肝脏、脾脏、心脏、肺脏及肾脏的靶向效率分别为2.003、1.789、0.634、0.707、0.259.结论:与汉黄芩素溶液相比,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能提高对肝脏、脾脏的趋向性,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作用.

  • 柚皮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及体外释放度测定

    作者:张红;贾小莉;匡长春;陈芳芳;符旭东

    目的:建立柚皮苷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皮苷SLN包封率.通过透析袋法测定柚皮苷SLN的体外释放度.结果:柚皮苷在2.5~16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1%.透析袋对柚皮苷没有吸附作用.柚皮苷SLN包封率为61.3%,体外释药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靠.

  • 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作者:张洪;成蓓

    目的:制备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得大黄素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态、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等进行研究.采用全体液平衡反向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性质.结果:所制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53 nm,电位为-25.4 mV,包封率为(56.31±2.06)%.药物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线性方程.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作为大黄素新型缓释给药系统.

  • 咪喹莫特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倪倩;吴海燕;凌飒;刘洁;丁虹

    目的:建立咪喹莫特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热乳匀法制备咪喹莫特固体脂质纳米粒.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含药固体脂质纳米粒与游离药物,以蒸馏水和1.0×10-3mol·L-1盐酸溶液为洗脱液,用HPLC法测定游离药物量.结果:凝胶柱色谱法能够将包封药物和游离药物分开.游离咪喹莫特在0.335~2.69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游离药物柱回收率为98.6%,柱的加样回收率为97.7%.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51.43±0.8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咪喹莫特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测定.

  • 新型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新云;邓航;李江;付翔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rapeutic systems,TTS)是指通过皮肤表面给药,药物能以恒定不变或接近恒定不变的速率穿透皮肤而终进入体循环,从而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类新剂型.药物经皮给药系统与其他给药制剂和给药途径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1]:①能有效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和肝脏首关效应;②能维持药物长时间释放;③给药后可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④给药方法简单易行,发生问题时也能迅速终止给药.

  • 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作者:郭留城;杜利月;郝海军;孟瑾;王姣姣;孙文霞

    目的: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考察凝胶骨架缓释片处方因素对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羟丙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单因素考察吸附剂种类、骨架材料比例、PEG种类和骨架材料用量对缓释片体外释药的影响,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处方,并对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骨架材料比例和PEG种类是影响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凝胶骨架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优化后的处方体外释放行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释药方程为ln(1-Mt/M∞)=-0.187 2 t+0.071 2(r=0.991 1),累积释放度在12h内可达90.15%.结论:优化后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缓释片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良好,在12h内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特征.

  • 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作者:邓艳平;刘岳金;戴雅彬;黄秀旺

    目的:以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表面修饰材料结合到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以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为模型药,制备一种具有良好亲水亲脂性的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单因素考察、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考察脂质材料、聚山梨醇酯-80和PEG-stearate(PEG-SA)三个因素对TPL-SLN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考察TPL-SLN的理化性质,并考察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稳定性以及体外释放情况.用MTT法测定其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和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其IC50.结果:优的处方:脂质材料为7.5%,聚山梨醇酯80(Tween 80)为2%和PEG-SA为2%,其粒径(193.43±6.07)nm,包封率(87.63±0.09)%,载药量(0.33±0.01)%.透射电镜观察所制备的纳米粒的形态近似于球形,DSC分析和X-射线衍射证实TPL以非晶型的形式存在于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稳定性考察发现纳米粒粒径在一个月的贮存期基本没有变化(P>0.05),体外释放表明TPL-SLN具有体外缓释特性.TPL-SLN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正常肝细胞.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有望开发为临床口服用药新剂型.

  • 吡喹酮-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作者:言慧洁;刘伟;夏青松;谭慧玲;潘源虎

    目的: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硬脂酸为脂质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乳化剂,利用热熔乳化超声法制备吡喹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形态和均匀度,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分散指数、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并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为类圆球状,粒径分布较均匀、表面光滑.纳米的平均粒径、分散指数、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316.5±22.8)nm、0.23±0.05、(-25.3±0.7)mV,(92.64±5.12)%和(18.45±1.34)%.药物在制剂的过程中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表明吡喹酮-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在生理盐水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突释和显著的缓释效果.结论:本试验制备的吡喹酮-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较好的均匀度和高载药量,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 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作者:晏子俊;李万玉;胡雪原;杨梅;张景勍

    目的:研究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SD大鼠体内的口服药动学情况.方法:大鼠单剂量灌胃给予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和游离药姜黄素,眼底静脉丛取血,以醋酸乙酯处理血浆样品,尼群地平为内标,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血浆中姜黄素的含量,并用药物与统计(Drug and Statistics,DAS)软件分析处理药动学数据.结果: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和游离药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和游离药姜黄素的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798.00±64.44) μg·h·L-1和(108.78±14.22) μg·h·L-1,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为(939.49±114.18) μg·h·L-1和(126.99±28.14) μg·h·L-1,峰浓度(Cmax)为(93.84±5.66) μg·L-1和(72.46±2.66)μtg·L-1,消除半衰期(t1/2)为(17.16±1.61)h和(4.71±1.18)h,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AUC0-t、AUC0-∞、Cmax和t1/2分别提高了7.34,7.40,1.30和3.64倍.结论: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内消除慢,血药浓度高,且明显提高了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 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夏喜;邵长丽;张荣华;杨丽;周甜甜;蔡宇;蔡天革

    目的:制备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以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超滤法测定包封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粒子形态进行观察,并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经处方优化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24.2±0.371) nm,Zeta电位为(-22.3±0.315) mV,粒子形态均匀,无粘连,平均包封率为(89.3±1.209)%.结论:制备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工艺简便可行,包封率较高且纳米粒质量优良.

  • 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作者:王敏;谢鹏;杨益民;李秋艳

    目的:制备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制得的纳米粒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为塞来昔布原料药组和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组,灌胃给药剂量均为100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塞来昔布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塞来昔布药动学参数.结果: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83.6±44.5)nm,PdI为(0.217±0.052),Zeta电位为(-30.4±5.2)mV.塞来昔布原料药和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4.47±0.72)和(11.64±2.01)mg·L-1·h;t1-2分别为(13.45±1.89)和(10.12±1.24)h;tmax分别为(2.33±0.21)和(1.31±0.14)h;Cmax分别为(0.86±0.12)和(2.14±0.46) mg· L-1.结论: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够明显改善大鼠体内塞来昔布的药动学行为,与塞来昔布原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青蒿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傅川;朱九群;曾明辉;何林

    目的:优化青蒿素固体脂质纳米粒(ART-SLN)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溶剂乳化蒸发法制备ART-SLN.以投药量、大豆磷脂用量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为考察因素,粒径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根据球面设计原理安排实验,并用二项式拟合建立各指标与因素间的关系,经效应面法预测佳工艺条件.结果:经拟合后的ART-SLN的制备处方为1.4 mg青蒿素、0.75%表面活性剂、22.5 mg的大豆磷脂,制得的ART-SLN其粒径为233.4nm,栽药量为2.32%.结论:ART-SLN的处方优化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

    作者:张小飞;果秋婷;王芳;焦璇

    目的:通过优化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制备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对处方优化:山嵛酸甘油酯质量分数(X1)、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X2)、药脂比(X3)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Y1,EE%)、粒径(Y2,nm)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采用Malvern粒度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考察其形态;并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84.7±2.7)%,粒径为(196.6±23.4) nm,Zeta电位为(-34.3±2.4)mV,透射电镜显示微乳粒径均一,成球状分布,纳米粒在24 h内平稳缓慢释药.结论: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是简单、可行的.

  • 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作者:张继东;万江陵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TSA)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TSA-SLN),根据相关理化性质预测其口服吸收效果.方法:采用成膜-高压均质法制备TSA-SLN,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并考察其热力学行为,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试其载药量和包封率,结合体外释放试验和Caco-2细胞单层膜转运试验初步评价了TSA-SLN的口服吸收效果.结果:TSA-SLN水分散粒径(83.6±15.4) nm,PDI为0.203±0.019,Zeta电位(-32.6±1.7)mV,载药量(0.92±0.05)%,包封率(84±7)%;X射线衍射(XRD)和差式热量扫描(DSC)测试结果表明TSA在SLN中以无定型态存在,与市售丹参酮胶囊粉末相比,TSA-SLN的体外累积释放度提高将近20%,Caco-2细胞单层膜的通透率提高4~5倍.结论:TSA-SLN体外释放度高,Caco-2细胞单层膜通透性强,有望提高TSA的口服吸收.

  • 氢溴酸高乌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作者:陈桐楷;李园;林华庆;张蜀;邓红;余楚钦;侯悦翰

    目的:建立氢溴酸高乌甲素固体脂质纳米粒(LH-SLN)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压乳匀法制备LH-SLN,分别用透析法、超滤法分离固体脂质纳米粒和游离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并对这2种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优选出准确度高的包封率测定方法.结果:超滤法能有效地将LH-SLN与游离药物分离.在所选色谱条件下,氢溴酸高乌甲素得到良好分离,辅料不干扰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在10.0~12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用此方法测定3批LH-SLN的平均包封率为53.65%,RSD为0.97%.结论:超滤法方便快捷,结果准确,更适用于LH-SLN的包封率测定.

  • 不同剂型青藤碱的体外皮肤渗透性

    作者:张先洲;范金玲;潘细贵

    目的:比较青藤碱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和脂质体对离体大鼠皮肤的透皮能力.方法: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三者的透皮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受液中青藤碱浓度并比较三者的经皮渗透能力.结果:f检验结果表明,体外经皮渗透试验中,青藤碱不同剂型的经皮渗透速率差异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结论:青藤碱微乳有较强的透皮能力,适合青藤碱的新型透皮给药剂型.

  • 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注射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作者:张洪;毕卓悦;詹新安;成蓓

    目的:研究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制备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联苯双酯的浓度,通过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药动学研究表明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较高,无论是药物溶液还是纳米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与药物溶液相比,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还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刘德育;罗德凤;叶建涛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从旋转薄膜-超声分散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高剪切乳化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中优选出制备方法;在脂质、表面活性计等辅料和主药用量的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佳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条件;用凝胶柱色谱和HPLC法测定包封率,透射电镜观察形态,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脂质、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荆和主药的用量对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压乳匀法适合制备Rd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粒表面呈圆整的球状,大小相近,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102.7±27.0)nm,Zeta电位为(-44.9±9.5)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8±2.6)%和(6.37±0.21)%(n=3).纳米粒稳定性良好,在4℃下保存4周后,粒径和包封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高压乳匀法适合制备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工艺稳定可行.

  • 均匀设计优化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

    作者:王倩;刘晓丽;王文娣;李强;王丽峰;刘志东;王阳

    目的:对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按均匀设计U_9(9~4)优化处方,采用高温熔融-低温固化法制备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Zeta电位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优选处方配比.结果:制得的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为(73.5±4.7)%,载药量为(2.44±0.16)%,平均粒径(108.3±2.7)nm,Zeta电位(-46.8±3.5)mV.结论:优化处方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粒径范围.

404 条记录 14/21 页 « 12...11121314151617...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