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镜检查发现钩虫病1例
钩虫病(ancylostomiasis)是由于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美洲钩口线虫(一并简称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1].当人体接触钩虫的传染期幼虫(丝状蚴)时,幼虫即钻人皮肤而引起感染发病.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感染率下降[3].然而,在部分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不良,使得这些地区依然有病例报道.在南方一些地区,农民劳作采取光脚方式,使得钩虫病在此类人群中高发[4].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收治一名钩虫感染患者,并对此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
-
小儿L(o)ffler心内膜炎1例
患儿,男,13岁,因双下肢水肿,劳力性气促2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双中下肺多量中小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10次/min,心音有力,可闻及少量期前收缩,心尖部Ⅲ/6SM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早期奔马律.肝肋下触及3 cm,双下肢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2.7×109/L,嗜酸性粒细胞2.3×109/L.大便常规见多个钩虫卵.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心胸比率为55%.
关键词: l(o)ffler心内膜炎 嗜酸性粒细胞 钩虫 心力衰竭 -
钩虫性贫血误诊12例分析
钩虫性贫血在我国非常常见,但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不能及时诊断清楚,近两年来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我们先后发现12例典型的钩虫性贫血,起初均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报道如下.
-
湖北省石首市土源性线虫三年监测结果分析
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土源性线虫已成为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
-
湖北省阳新县居民钩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阳新县地处鄂东南,总人口99.7万人.农作物以种植双季水稻、小麦、红薯为主,农村卫生条件较差,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村民常以新鲜人粪尿直接施肥,群众卫生习惯欠佳,有徒手赤脚耕作习惯,1988年全国人体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时钩虫感染率为22.8%[1].为了解阳新县现今钩虫感染情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5月份再次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钩蚴及蛔虫卵对三种药物的敏感性实验观察
钩虫和蛔虫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其产出的大量虫卵和在外界土壤中孵出的钩虫幼虫(钩蚴)也对蔬菜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为探索对钩蚴和蛔虫卵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和方法,应用几种药物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夏季常见虚证辨治
夏为暑气当令,暑多夹湿,人处于溽暑之际,阴阳、气血与脏腑均受到抑制与损伤,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较平时更快,其临床表现多为虚证.笔者经过多年的医疗实践,列举夏季常见虚证及其治疗分述于次:1 夏季黄古称"黄病",亦称"疰夏",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主证为面色萎黄、乏力、倦怠,心悸怔忡,嗜睡,食纳如常,脉形虚细,舌苔薄,舌质淡胖.上述症状,每逢夏季辄发,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尤以劳动强度较高且物质生活匮乏地区发病率为高.其中亦有因感染钩虫所致,以往诊断为缺铁性贫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对该病的治疗采取先驱除钩虫再补以含铁质药物的方法,简单快捷,疗效较好.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夏季黄"的发病率正在下降,其直接病因亦以劳伤为多.对夏季贫血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患者,应用补血疗法辅以适当营养与休息,即可取得满意疗效.方选当归补血汤加味:黄芪30 g,当归6 g,大熟地10 g,西芡实12 g,巴戟天12 g,炒白芍15 g,黄精15 g,丹参15 g,鸡血藤20 g,大枣15 g.
-
雷丸驱虫不宜入煎剂
雷丸为白多孔菌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其功效是杀虫消积,主要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雷丸作为驱虫药一般不入煎剂,宜入丸、散.用以驱杀绦虫则用冷开水调,饭后服粉剂效果佳.而有些基层医师根据传统的用法,在处方中加雷丸入汤剂煎服用于杀虫.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用法,应予纠正.
-
有关可逆与两级复合型催化模型的讨论
为了研究某些寄生虫感染率的年龄分布先上升后又下降的特征,Yangxi Zhang首先建议在适当条件下,将可逆催化模型与两级催化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可逆与两级复合型催化模型,并用来分析四种长寿县钩虫年龄别感染率[1]。可逆与两级复合型催化模型所要描述的疾病流行模式为A a b B c C,其中A代表易感者,B代表感染者,C代表失去感染指征而又不再受感染者。A以a的比率转变为B,B又以b的比率逆转为A,又可以c的比率转变为C,疾病的流行表现为可逆与两级过程并存的复合关系。 设易感者原为1,用x表示人群在任何时间(年龄)t被感染的比率,则在任何时间t的易感者为1-x。用z表示曾受感染现已失去感染指征而不再受感染的部分,则y=x-z是在任何t已被感染且感染指征仍为阳性者,只有这一部分人可逆转为易感者A。
-
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为了解我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采用粪便KatO-Katz法、粪便滤纸试管培养法与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虫卵.调查表明我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44.45%,钩虫是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与年龄分布有关,0~岁组低,55~岁组高;园坑、南山、渡头3个村感染率有显著差异.提示我区农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生产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
应用催化模型拟合钩虫感染年龄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催化模型是否能够应用于寄生虫病感染.方法试用人群钩虫感染率分别拟合简单催化模型、可逆催化模型、两级催化模型.用x2和R2进行拟合度的比较.结果拟合可逆催化模型效果满意.结论从模型拟合结果可以看出,粪检两次比粪检一次更加满意.证实在一个月内粪检两次可提高检出率,更接近人群实际感染状况.
-
罕见钩虫病性关节炎一例
由于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典型性,且在远离寄生部位的组织也出现严重的病变[1],钩虫病也可能如此。为了引起对钩虫病的重视,探讨钩虫病与关节炎之间的关系,现将罕见钩虫病性关节炎1例报告如下。
-
广东省2006-2010年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广东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于2006-2010年在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连续5年开展监测,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每年不少于1 000人,计算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12周岁以下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结果 2006-2010年累计调查5 125人,平均感染率为19.14%,蛔虫、鞭虫、钩虫和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78%、0.60%、11.90%和51.91%,儿童蛲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虫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035.10,P<0.01);各年度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1.29%、20.07%、22.55%、15.63%、26.03%,有逐年升高趋势(x2=94.29,P<0.01).检测不同环境土壤200份,人蛔虫卵阳性39份,阳性率为19.50%.结论 广东省高州市土源性线虫病人群平均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以高年龄组感染钩虫和低年龄组感染蛲虫为主,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环境土壤受到不同程度人粪污染.
-
佛山市某医院就诊人群粪便寄生虫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就诊者粪便寄生虫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佛山市三水区寄生虫感染的特点,为区域寄生虫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2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共22 470例,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就诊患者的粪便标本.结果 共检测22 470份标本,检出寄生虫(或虫卵)631例,总感染率为28.082‰(631/22 470).40~60岁人群的检出例数多;肝吸虫和钩虫是感染的主要虫种,分别占总检出数的85.3%(538/631)和11.8%(75/631);男性寄生虫感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吸虫和钩虫是寄生虫感染的主要虫种,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提高食品的安全管理,以降低人群的感染率.
-
漳州市芗城区浦南村人群钩虫病调查
目的 了解芗城区浦南村钩虫人群感染及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钩虫卵;对部分重度感染者进行驱虫导泻治疗,并收集虫体进行虫种鉴定;对部分环境类型土壤的钩蚴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结果 检查4812人,钩虫感染者1601人,感染率为33.27%.感染程度以轻度感染为主;女性感染率(18.37%)高于男性(14.90%)(x2=7.74,P<0.05);人群分布以<15岁年龄段的感染率低(9.31%),55~年龄段的老年人高(47.43%),呈年龄增长而升高趋势(x2=300.00,P<0.01);文化程度以高中以上者感染率低(8.06%),与文盲半文盲(31.89%)、小学(37.83%)、初中(31.35%)文化程度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4,P<0.05).驱虫导泻20人,收集钩虫成虫326条,均鉴定为美洲钩虫;分离培养土壤20份,分离阳性钩蚴12份,均鉴定为美洲钩蚴.结论 芗城区浦南村为严重的钩虫流行区,人群钩虫感染率高,且为单纯的美洲钩虫;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开展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重庆市人群蛔虫和钩虫感染趋势与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人群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状况,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982-2007年间按不同年代,且资料完善、有代表性年份的蛔虫、钩虫人群感染率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发展趋势.并对蛔虫、钩虫感染者与未感染者进行对照调查,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感染与生吃蔬菜、赤脚下地劳动、年人均收入的关系.结果 建国初期蛔虫、钩虫感染率高分别达到92.9%和74.7%,2007年已分别降至23.42%和7.89%,呈稳定下降态势.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了1 180人,其中病例(感染者)425人,对照755人.蛔虫、钩虫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表明,感染与生吃蔬菜、赤脚下地劳动、年人均收入密切相关.结论 人群钩虫、蛔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发生改变,对促进土源性寄生虫的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
福建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家庭聚集性分析
目的 调查福建省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家庭聚集性的现状.方法 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对福建省13个县(市、区)39个抽样点的调查结果,采用二项分布拟合原理对重要感染虫种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6 219户,20 195人,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9.55%、11.48%、19.73%,其分布均存在显著的家庭聚集性(P均<0.001).结论 福建省人体肠道蛔虫、鞭虫和钩虫的感染均有家庭聚集性,建议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和驱虫,以提高和巩固防治效果.
-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曲水村人体钩虫及钩蚴性皮炎感染情况
目的调查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曲水村人体钩虫及钩蚴性皮炎感染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村民新鲜粪便,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和试管滤纸钩蚴培养法进行检查,确定钩虫感染者、感染率、感染度和感染虫种.采用调查表和询问方式,了解钩虫和钩蚴性皮炎感染者的临床症状. 结果该地人体钩虫感染率为 6.07%,以中、老年人和农民感染率高,多为轻度感染,男女感染率无显著差异.钩蚴性皮炎发生率为 69.23%,好发部位多见于足趾和手指间.钩虫卵阳性与钩蚴培养法阳性符合率为 100%.感染虫种均为美洲钩虫.禽畜粪便检查阴性.结论该地钩虫感染情况与广东省钩虫感染情况基本相同,但钩蚴性皮炎感染比较严重.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钩虫感染病例1例
抗寄生虫和抗风湿联合治疗可有效治疗钩虫性消化道出血,并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本文从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诊断、临床治疗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分析经纤维胃镜检查与粪便病原学检查诊断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钩虫感染病例1例,现报告如下.
-
榧子驱除钩虫的实验研究
中药榧子Semen Torreyae为红豆杉科Taxaceae 植物榧树Torreya grandis的干燥种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重要本草书及历版<中国药典>均收载,具有杀虫、消积、润肠、通便之功效.文献[1]报道日本榧子T.nucifera种子油能通过麻痹蛙和豚鼠体内寄生虫的神经而在5~10min内将其杀灭.至今尚未见到有关对榧子驱虫作用的实验研究报道[2],在上海市寄生虫研究所协助下,我们对榧子驱除巴西日本圆线虫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