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应用循证护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效果

    作者:蔡海英

    目的:探讨与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5.2%,而对照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6.2%,两组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在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活动中,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刘晓霞

    目的:研究探讨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各为43例患者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根据分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实验过程中两组护理人员均需记录患者的血糖变化及实验结束后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结果由表1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前,FPG、2hPG、HbALc水平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束后实验组的FPG、2hPG、HbA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由表2可得实验结束后实验组的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

    作者:田占伟

    目的 探讨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60例.以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健康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健康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率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对糖尿病深度认知率占40.00%,研究组深度认知率占66.67%,研究组的深度认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9.98±1.25)分,总体健康水平评分(50.01±7.41)分,社会功能评分(88.65±3.5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度,同时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控制的满意度得到提高,适于临床推广.

  • 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玲

    目的 探析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1—6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低血糖事件、依从性和血糖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遵医用药、饮食控制、疾病知晓、体育锻炼等依从性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陈晓红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月该院门诊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106例,利用投掷子法,将所选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中的53例应用个性化护理方案,B组中的53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血糖和血压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作比较.结果 A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为(7.43±1.87)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8.36±1.84)mmol/L,均明显比B组的(8.26±2.08)mmol/L、(12.51±1.65)mmol/L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后A、B两组的血压水平,A组显著低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施以个性化护理,可促使其血糖与血压指标的快速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任增智

    目的 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6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其血糖水平更低,HAMA评分与HAMD评分更少,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

    作者:王云霞;林琼云;林露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妇科肿瘤并发糖尿病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 妊娠糖尿病孕妇非药物和药物干预效果的临床分析

    作者:杨世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非药物和药物干预效果,使其顺利渡过妊娠期.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干预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前者给予必要的常规干预措施,后者给予综合性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检测值分别为(8.96±1.14)mmol/L和(7.83±1.52)mmol/L,餐后2 h血糖检测值分别为(16.00±1.58)mmol/L和(14.23±1.47)mmol/L,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63%;干预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检测值分别为(8.44±1.12)mmol/L和(5.34±1.38)mmol/L,餐后2 h血糖检测值分别为(15.92±1.63)mmol/L和(9.76±1.56)mmol/L,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27%,同组孕妇治疗前后和两组孕妇治疗后血糖检测值以及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干预措施均可降低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干预组降低血糖的幅度较大且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结论 应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能够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干预中的效果

    作者:何海民;魏维

    目的 探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糖尿病前期干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且符合IFG、IGT诊断标准的150名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基础干预)和观察组(根据中医"治未病"理念制定个体化综合管理方案),各组75名,对比两组糖尿病转化率与糖尿病认知水平.结果 经过随访1年的观察评估,观察组有4例受试者转化为糖尿病,转化率为5.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防治知识能力调查中各领域评分与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未病"对糖尿病前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率,避免其接受终身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宋乐芹;谭政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采取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该文采取回顾性分析和研究2017年1—12月期间参与诊治的佩带动态血糖监测的住院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开展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分析和了解动态学糖监测血糖高水平和低水平以及空腹血糖.结果 该次分析的38例佩带动态血糖监测的住院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范围在5.7%~11.4%之间,进行动态学糖监测血糖高者为午餐后1 h 23.397,低者为1.0749,每日高血糖发生的时间段:早餐后57次,占37.50%;午餐后41次,占26.97%;晚餐后54次,占35.53%,总共检测152次.每日低血糖发生时间段:23:00-凌晨3:00为68次,占44.74%;3:00-6:00发生38次,占25.00%;午餐前15次,大约占据9.87%;晚餐前22次,大约占据14.47%;未按时进餐9次,占5.92%,总共检测152次.血糖≥11.1 mmol/L时间比大约占据27.23%,7.8~11.1 mmol/L时间比大约占据38.95%,3.9~7.8 mmol/L的时间比大约占据32.14%,血糖<3.9 mmol/L的时间比大约占据1.68%.结论 将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和手机App功能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对糖尿病社区综合治疗管理方法进行优化,将患者依从性提升,有利于医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靶点,制订合理且科学的运动计划以及饮食图谱,可较好的控制血糖.

  • 新型饮食疗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张兰芳

    目的 分析新型饮食疗法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该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于2017年1—12月间纳入健康管理的11例疑似T2DM患者为研究主体.为其实施新型饮食疗法,记录患者的饮食治疗时间、低血糖与相对性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达标情况.对比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体重指数(BMI)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的健康管理时间为(15.24±4.33)d;低血糖发生率为9.09%(1/11),相对性低血糖发生率为9.09%(1/11),血糖达标率为90.91%(10/11).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T2DM患者行新型饮食疗法干预可改善其血糖情况,缩短治疗时间,且利于其控制体重,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中药配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糖尿病所致的抑郁障碍112例分析

    作者:齐波

    目的 分析中药配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糖尿病所致的抑郁障碍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1月收治的112例糖尿病所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服用不同药物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实验组血糖水平显著改善,SAS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于联合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所致的抑郁障碍患者采取中药配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进而缓解患者由于血糖波动引起的抑郁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及效果评价

    作者:郭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与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情绪、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BG、2hP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控制血糖。

  • 糖尿病的营养预防措施

    作者:张潮;徐东明;张希泉;赵洪霞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营养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某社区确诊为糖尿病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营养预防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相关血检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收缩压、舒张压等均低于教育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糖尿病患者正确的营养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ICU管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建萍;叶文琴;田梅梅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75%~85%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约占20%.近10年来,在过早外科手术干预效果受到质疑的同时,早期内科重症监护逐渐得到广泛认可[1].本文基于循证医学对SAP的ICU管理做一综述.

  • 目标值法设计样本量估算

    作者:李雪迎

    目标值法设计适用于验证试验组的临床实验效应不低于本研究临床领域内所获得公认的干预效果评价标准。在针对样本量估算的如下描述中:以T代表试验组的干预效果;以T0表示公认的目标值水平,其研究假设可以表述为。

  • 实验设计方法介绍--平行组设计

    作者:李雪迎

    平行组设计是常用的临床试验设计类型(图1):将符合入选要求的受试对象按照随机化方法分配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试验治疗和对照治疗,并收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信息,通过比较说明干预效果。

  • 非劣效性设计样本量估算--计数指标

    作者:李雪迎

    非劣效性设计适用于,验证试验组的临床干预效果不比对照组差的研究设计。在以现有的标准治疗作为对照的研究中,我们常常能够要证明的是试验措施得干预效果不比对照组差。在这种情况下所采用的统计学设计方法为非劣效性检验。在针对样本量估算的如下描述中:以T代表试验组;以C代表对照组,其研究假设可以表述为。

  • 临床试验研究统计学设计方法简述--优效性设计,等效性设计以及非劣效性设计

    作者:李雪迎

    干预性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验证临床干预手段的临床效能。为了说明干预效果,对照研究是常用的研究手段。从验证的目标看,对照研究往往通过与对照干预措施的比较,说明试验方法的临床干预效果。从二者的有效性对应关系上,临床验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临床实验设计三要素之处理效应

    作者:李雪迎

    处理效应是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和结果,是干预效果判定的核心内容。为了准确反映处理效应,需要选择适当的观察指标用以测量治疗效应。这就要求选定的观察指标应与处理效应具有本质联系,能够反应治疗效应的真实强度。在观察指标的选择中,需关注以下内容。

1631 条记录 11/82 页 « 12...891011121314...818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