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脉象信息与血脂、凝血系统变化的关联研究

    作者:康萍;李福凤;姚笛;钱鹏

    目的:探讨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其血脂、凝血变化的关系,寻找与脉图参数可能相关的病理生理指标.方法: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提取患者的脉图参数,并检测血脂、凝血四项血液指标;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等分析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和血脂、凝血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与脉图参数t、t5/t4密切相关,且呈正比关系;脉图参数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部分活化凝血酶、INR、纤维蛋白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脉图参数与血脂指标相关,提示脂质异常可能是冠心病脉图变化的物质基础之一.

  • 基于瞬时波强技术的弦脉脉象图构建

    作者:曹双双;魏世超;郭思薇;林宁;叶振盛;郑星宇;骆杰伟;郭苗苗;孟晓嵘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检测寸口弦脉参数,构建基于WI技术的弦脉脉象图,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技术.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 α 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弦脉与平和脉的WI各30例,从压力波(P)、血流波(U)、压力变化(dP·dt-1)与速度变化(dU·dt-1)、时间三维构建WI图像.结果:寸口平和脉波型特点:W1波幅较人迎脉为小,NA较人迎脉明显,W2甚至图形不明显或消失,R-1st时间较人迎脉长;P波的重搏前波(潮波)出现较人迎脉为早,更靠近主波;人迎脉U主波向上呈“Λ”型,而寸口脉呈拱型圆钝“∩”型,且波幅为小.寸口弦脉波型特点:寸口弦脉U主波方向向上呈“A”型,而寸口平和脉呈“∩”型,且弦脉血流振幅较平和脉明显增大,呈徒增徒降趋势;NA波较深,W2波不明显;WI主波W1特征图型:弯月刀型.弦脉组W1、NA、W2、PWVβ较平和脉组增高,而弦脉组R-1st、1st-2nd、AI较平和脉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WI技术于脉象研究可使弦脉图更具可观性、可辨性、客观性,利于传统脉学的传承和发展.

  • 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冠脉狭窄程度、超声心动图的关联研究

    作者:李福凤;王忆勤;姚笛;钱鹏;朱龙英

    目的:探讨冠心病脉图特征与其病理变化的关系,寻找与脉图参数可能相关的病理生理指标.方法:(1)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提取患者的脉图参数;并采用Megas多谱勒彩色超声仪检测其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按Tudkin方法进行造影,检测冠脉狭窄程度.(2)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等分析冠心痛患者脉图参数和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图参数h3/h1、w1/t、h3、t5/t4呈正相关;尤其w1/t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②心脏超声指标中主A瓣口径、二尖瓣E峰的变化与脉图h1、h5、h5/h1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脉图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超声心动图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冠状动脉及心脏形态的病理改变可能是冠心病患脉图特征变化的病理基础之一,也为脉诊无创检测手段提供了理论支持.

  • 基于寸口六部脉图的71例大学生体质观察研究

    作者:李娜;王忆勤;洪毓健;许朝霞;燕海霞

    目的:探讨大学生寸口六部脉图差异的规律并推测其体质特征.方法: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分析仪依次分别记录双手寸口寸、关、尺三部压力脉图.提取寸口六部时域脉图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大学生寸口六部脉图时域参数存在差异.差异与寸、关、尺三部、三部与左右侧的交互效应有关,主要存在于h1、h3、h4、h5、as、ad等参数.结论:六部脉图差异的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寸口分部脉诊理论.寸口六部脉图h1、h3、h4、h5、as、ad等参数呈现的大体顺序可能提示大学生其肺脾偏弱、肾气充足的体质特点.

  • 妊娠滑脉和病理滑脉的脉图和血液流变学对比研究

    作者:陈冬志;牛欣;董晓英;张治国

    目的:观察妊娠滑脉和病理滑脉脉图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适取法提取左关部脉图有关参数:升支大斜率(MSAB)、降支大斜率(MSBC)、降中波波幅(HFF')、降中峡高/主波高(HE/HB)、主波宽(TW);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比黏度之低切比黏度(ηb低切)、高切比黏度(ηb高切)、血浆比黏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L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两滑脉组MSAB、MSBC和HFF'较正常对照组增大,HE/HB和TW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01);与妊娠滑脉组比较,病理滑脉组MSAB、MSBC和HFF'减低,而HE/HB和TW增大(P<0.01).两滑脉组ηb低切、ηb高切、ηb、Lb和Hct较正常对照组均减低(P<0.001);与妊娠滑脉组比较,病理滑脉组ηb低切、ηb高切和ηp增高(P<0.01).结论:妊娠滑脉组血液黏滞性较病理滑脉组低.

  • 论脉搏波客观化和定量化研究的症结所在

    作者:王礼立;王晖;杨黎明;陈霞波;姜锡权;龚文波;浣石;张业

    目前,脉搏波的量化研究过度关注实测脉搏压力波的脉图特征分析.按照波传播分析,脉搏波特性由反映生命体整体的脉搏波系统本构方程决定,单点脉搏压力波脉图信息不足以全面反映中医脉诊的整体信息.脉图降支上出现的峰和峡,属于波的弥散和耗散所引起的、叠加在主波上的次级震荡,并不反映脉搏波的本质特性.为满足“能量低原理”,健康人的理想脉搏波应在血管分叉处畅通无阻而无反射波,相当于中医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谐状态.

  •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中药干预前后脉图分析

    作者:崔骥;许家佗;邸智;屠立平;崔龙涛;陈清光;于波

    目的:观察亚健康状态大学生中药干预前后脉象客观量化指标变化,为中医客观诊断和亚健康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研究依据.方法:辨证筛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气虚型、血虚型、阴虚型、气郁型,各20例,分别予以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汤、柴胡疏肝散干预2周.检测中药干预前后脉图指标变化.结果:气虚组中,中药干预后h1、S、As、Ad值显著增高(P<0.05),h5/h1值显著降低(P<0.05);血虚组中,中药干预后h1、S、As、Ad值与中药干预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阴虚组及气郁组中,中药干预后h1、h5、S、As、Ad值与中药干预前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脉图指标可一定程度地反映亚健康状态的变化,适用于亚健康的辨证和疗效评价.

  • 中医情志脉象研究进展

    作者:张增乔;徐晓艳;司徒君倚;吴燕婷;王忆勤;郭睿

    在现代社会中,情感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日渐明显,由心理原因导致的自杀及其他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果能及早筛查和察觉人们的异常情绪,则能有效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文章对中医脉象情志理论、脉图情感识别的相关实验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提示脉象中蕴含着机体客观的心理信息,可作为探察情感变化的窗口.基于脉图的情感识别研究对于及时发现和预防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 昼夜节律对健康青年脉图影响的实验观察

    作者:包怡敏;许家佗;孙鸿杰;任宏福

    目的:探讨昼夜生物节律对脉图的影响.方法:对健康青年进行昼夜(7:00~22:00)脉图观察.结果:昼夜脉图参数有明显变化,脉形呈现由平、滑到平弦再到弦的变化过程,脉位呈现由浮到沉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时间段中13:00、22:00两个时段的脉图参数变化明显.

    关键词: 脉诊 脉图 昼夜节律
  • 基于动态标准化技术的平人夏秋冬6节气脉图参数比较研究

    作者: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逯波;冯淑怡;陈岩

    目的:对正常人节气脉图模型及其参数变化规律进行认知.文章对夏、秋、冬3个季节6个节气的平人脉图参数进行比较研究.方法:以6个月内的6个节气为时间点,采集231例次平人双手6部脉的脉诊信息,应用余弦函数谐波拟合方法构建脉图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小二来回归分类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人体随季节的变化可以在脉图上反映出来,说明脉随季节变化的现象是确实存在的;②脉位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古人在认识中医脉象时强调要认清脉的位、数、形、势,且将脉位放在首要位置.研究结果证实脉位是对季节变化明显的参数,且与日照角度、气温等的相关性非常显著.本研究的意义在于:①说明传统中医将脉位列为位数形势的第一位的合理性;②为中医“人与天地相应”的理论,用现代科学数据提供了支持的证据;③对认知四时平脉有所帮助.

  • 66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脉图检测分析

    作者:陈宝珍;胡志希;明荷;袁肇凯;李杰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脉图参数特点,为脉诊客观化提供量化指标.方法 采用上海产ZM-ⅢC型智能脉象仪,对66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和76例健康人进行脉图检测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组主波高度(Hb)、潮波高度(Hd)、降中峡深度(He)无明显差异(P>0.05),而重搏波深度(Hf)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管弹性系数(Hd/Hb)、血管张力系数(Hf/Hb)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外周阻力系数(He/Hb)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脉图参数可作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 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不同情感状态脉图特征参数分析与识别

    作者:刘璐;马泽慧;陈聪;王忆勤;燕海霞;郭睿

    目的 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不同情感状态下脉图特征参数进行分析与识别,以期为大学生情感状态的辨识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11名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以中医情志脉象理论为基础,通过素材诱导,激发受试者不同情感表达.采用ZBOX-Ⅰ型脉象数字化采集分析仪采集受试者平静、喜悦、恐惧、悲伤4种不同情感状态下的脉图共224人次,提取4组情感状态下脉图时域参数和多尺度熵参数,采用非参数检验统计4组脉图特征参数差异,随机森林分类器对情感状态进行分类识别.结果 4组脉图时域参数及多尺度熵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脉图时域参数对不同情感状态进行识别,识别率为70.52%,基于脉图时域和多尺度熵参数进行识别,识别率提高至74.52%.结论 脉图特征参数可为情感状态的辨识提供客观参考依据,脉图时域参数结合多尺度熵参数可提高情感状态识别率.

  • 中医辨证不同证型湿疹患者的脉象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臻;刘雁云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不同证型湿疹患者的脉象特点和脉图参数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湿疹患者205例,其中脾虚湿盛型62例,湿热内蕴型73例,血虚风燥型70例,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脉象采集系统和临床结合的方法进行脉象的识别分析.结果:湿疹组各型h1、h3、h4、h5、w/t、t、h3/h1、h4/h1、h5/h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湿疹组脾虚湿盛型、湿热内蕴型与血虚风燥型的各项脉图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湿疹组脉象多项指标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性,且不同证型间脉象也有显著差异,脉图参数h1、h3、h4、h5、h3/h1、h4/h1、h5/h1、w/t、t可作为湿疹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为湿疹的诊断和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

    关键词: 湿疹 中医辨证 脉图
  • 14例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前后脉图变化观察

    作者:李福凤;王忆勤;孙仁;姚笛;燕海霞;付晶晶;钱鹏

    目的 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前后脉图变化特点,旨在客观评价脉象信息在冠心病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方法 运用脉象检测系统采集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前后的脉图,采用时域方法和HilbertHuang变换方法分析患者的脉图信息. 结果 冠心病患者支架后脉图时域波幅较支架前有降低趋势;支架置入对脉图波形C3模态的X波有很大的影响,支架后有82%患者的C3模态出现明显改善,接近于正常人的状态. 结论 脉图方法作为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对评价药物等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是有价值的,中医脉象参数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关键词: 冠心病 脉图 治疗
  • 平人大暑、处暑、秋分脉图参数的比较研究

    作者:闪增郁;陈燕萍;黄大威;陈岩;逯波;冯淑怡

    目的 对平人大暑、处暑和秋分的脉图模型及其参数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对42例受试者在大暑、处暑、秋分节气的前后3天进行信号采集,应用正弦函数谐波拟合方法构建脉图模型,并对脉图参数进行小二乘回归分类分析.结果 大暑、处暑两个节气及大暑、秋分两个节气的脉图参数差异较大;处暑、秋分两个节气的脉图参数差异相对较小.左、右关脉位和右寸第7次谐波的相位是区分大暑和处暑脉图的重要参数;左、右关脉位和右寸相位7、左寸相位9是区分大暑和秋分脉图的重要参数;左手寸部相位6、关部相位11、尺部的相位3和能量8是区分处暑与秋分脉图的重要参数.夏季的大暑与秋季的处暑、秋分相比,右手人选参数是左手的两倍;秋季的处暑与秋分相比,左手入选参数是右手的2.8倍.结论 夏秋季脉图参数有明显变化,秋季的处暑和秋分比较脉图参数变化较小.脉位和频域参数在分类中的作用明显大于时域参数.

  • 室性早搏联律间期改变对桡动脉图的影响

    作者:李中健;邢适颖;李世锋;潘运萍;吕聪敏;王丽亚;杨丽红

    室性早搏(室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以往多强调发生部位、功能性还是器质性,认为功能性室早一般不需治疗,器质性室早可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而猝死,应该积极治疗,但是对室早联律间期缩短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关注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51例室早患者进行了心功能检查,观测室早时桡动脉图形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中药复方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淤"的对抗效果

    作者:王宝珍;石宏志;高建义;范全春;徐志明;钱锦康

    目的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淤证改善的效果. 方法 10名被试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头低位-6°卧床7 d,中药组卧床中服中药复方,对照组服安慰剂. 结果中药组的血淤证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某些生理指标维持卧床前状态,即血压平稳;心功能(每搏量、心肌收缩力、每搏功指数等)、尿量,与卧床前比较基本保持不变,而对照组比中药组血淤证较重. 结论提示中医药可能成为防治短期航天失重时对机体影响的的一种选择措施.

  • 立位-下体负压时心血管指标的变化

    作者:沈羡云;孟京瑞;吴斌;李建军;董颀;向求鲁

    目的 了解立位-下体负压(HUT+LBNP)期间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确定心律变异和脉图两种方法在评价心血管调节功能中的作用。 方法 观察16名被试者在75°头高位倾斜加-4 kPa下体负压20 min期间血压、脉图、心律变异和脑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1) HUT+LBNP可引起被试者出现明显的心率、血压、规-化低频峰功率(LFn)、LFn/HFn增加,脑血氧饱和度、心电T波和规-化高频峰功率(HFn)下降;(2) 晕厥前出现明显的血压、心率和脑血氧饱和度下降;(3) 低耐力组在HUT+LBNP初期的心率明显高于高耐力组;(4) HUT+LBNP时脉搏波波形发生很大变化,无法进行分析。 结论 HUT+LBNP是一种负荷量较高的立位耐力检查方法,可充分暴露被检者在立位中的心血管调节功能;脉图检测方法不能作为评价被试者HUT+LBNP耐力的方法

  • 力竭性运动前后的脉图观察研究

    作者:许家佗;张志枫;孙鸿杰;包怡敏;李果刚;龚张斌;曹怡;彭平权

    对37名男性志愿者进行力竭性运动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同步对其桡动脉脉图进行检测记录.结果显示:在力竭性运动后DBP、LDH、CK变化显著(与运动前比较均P<0.01);脉图波形变化表现为,主波宽度增加,降中峡降低,波形面积减小;脉图指标h4/h1、w/t、S、t1/t较运动前均有显著变化(均P<0.001);脉图生物龄比运动前平均增大14.96岁.结果表明,力竭性运动前后,脉图指标与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变化,通过对运动脉图的观察研究,可以尝试建立一种无创的机能评价方法.

  • 脑力性疲劳的脉图观察与实验研究

    作者:许家佗;包怡敏;裘磊;张志枫;张潮;孙鸿杰;章震宇;英洪友;千英信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前后的实验观察,建立脑力性疲劳模型.进行划消实验,测试考试前后桡动脉脉图、心率变异性(HRV)、尿生化如pH值、尿素氮(BUN)、尿肌酐(CREA)、尿蛋白 (UR)、尿酸 (UCF) 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划消实验显示查阅总数降低、错误率显著增高(P < 0.001).疲劳造模后BUN显著升高(P < 0.05);脉图生物龄较疲劳前增大6.87岁( P < 0.001);脉图指标h2、w/t均有显著增大(P < 0.001),h1、h3、h4、h2/h1也表现显著增大(P< 0.05);佳取脉压降低 (P< 0.05);HRV变异中R-R间期(RRI)缩短(P< 0.05), 极低频波(VLF)增加(P< 0.05).结果表明,应用脉图可以对脑力性疲劳进行无创伤的检测和评价.

8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