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轶;张志强;陶杰;朱先龙;桑志成

    目的:探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笔者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41例(63足),观察术后患者前足疼痛及肿胀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前足肿胀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 =0.017<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前足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经检验后,P =0.022<0.0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通脉除湿中药治疗拇外翻温氏截骨术后前足肿胀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与跖骨头下压力的研究

    作者:温建民;桑志成;钟红刚;徐颖鹏;胡海威;成永忠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及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60足)、轻中度(足母)外翻组(100足)、重度(足母)外翻组(56足)三组,运用我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中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较正常足增加,重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介于正常足与轻中度(足母)外翻足之间.(足母)外翻足存在着前足压力外移的趋势,这种改变和畸形的程度相关.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足母)外翻前足承重比例及各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随(足母)外翻畸形程度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 前踝上逆行岛状瓣修复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陈剑楼;江永良;施卫标;王晨;方国庆

    目的 探讨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佳修复方法.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8年9月,11例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前踝上逆行岛状瓣进行治疗.结果 11例皮瓣全部存活并一期愈合.经3~32月随访,皮瓣修复后的足部外形接近正常,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前踝上逆行岛状瓣具有良好的血运,血管解剖恒定,操作简便,是修复前足部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作者:寿建国

    前足皮肤伴骨性组织的缺损修复,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笔者自2004年6月~2008年6月,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组织缺损8例,术后疗效满意.

  • 类风湿足前足重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邢丹;宋东辉;马剑雄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发生率为0.5%~1%,女性高于男性.在任何年龄组中都有可能发病,四、五十岁为好发年龄,发病率无地域和种族差异[1].约有2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足踝部起病[2,3],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出现足踝功能受限,并且自起病后的十年内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足畸形.

  • 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46例

    作者:幸超峰;周明武;宋力;杨瑞甫

    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跖、趾骨复杂骨折,骨质、肌腱外露.虽创面面积不大,但因部位特殊,修复要求较高,临床处理较为困难[1-3].近年来,随着对穿支皮瓣的深入研究,使得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突破了采用交腿皮瓣修复或培养肉芽植皮等传统方法的限制.2007年6月-2011年6月,我们采用不同供区穿支皮瓣带蒂或游离移植,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4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46例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6~4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8例,机器挤压伤14例,重物压砸伤12例,冻伤2例.

  • 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换新;程学锋;李锦永;李俊明

    目的 探讨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2013年9月,收治2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男性23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21 ~ 53岁,平均年龄37岁.致伤原因:挤压伤10例,挤压撕脱伤7例,轧伤6例,砸伤5例.应用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24例,顺行转位修复4例.皮肤缺损面积(8.5cm×5.0cm)~(4.0cm×2.5cm).急诊手术16例,二期手术12例.结果 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浅表坏死,经换药治疗而愈,其余27例皮瓣完全存活,创口及植皮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长29个月,短6个月,平均19个月.末次随访时,转位皮瓣色泽正常,外观不臃肿,弹性良好,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无破溃发生.结论 应用足背内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足底深支为蒂带趾短伸肌的逆行足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缺损

    作者:李子华;刘有玉;黄雪松;邱忠朋;张兆毅

    目的:探讨以足底深支为蒂带趾短伸肌的逆行足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该皮瓣修复.其中,9例急诊一期手术,6例二期手术治疗,均保留伤足的跖趾关节.皮瓣切取面积为6 cm×8 cm~12 cm×18 cm.该岛状皮瓣以足底深支为蒂,并包含趾短伸肌、足背动脉及其分支跗外侧动脉和弓状动脉.术中将足背皮神经与趾神经缝合.皮瓣供区应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二期手术患者中4例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一期手术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恢复了保护性感觉功能,而且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不妨碍行走.结论:在保留跖趾关节同时以足底深支为蒂带趾短伸肌的逆行足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能够大程度地恢复伤足功能.皮瓣切取面积较传统更大.该皮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手术方式,特别是急诊一期手术疗效更佳.

  • 多种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作者:谢松林;唐举玉;刘鸣江;刘俊;吴攀峰;夏晓丹;黄新锋

    目的 观察多种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带蒂的逆行小腿外侧皮瓣4例,小腿内侧皮瓣2例,小腿前侧皮瓣6例,外踝上动脉升支皮瓣2例,外踝上动脉降支皮瓣4例,足背动脉皮瓣4例,第一跖背动脉皮支皮瓣3例和游离的背阔肌皮瓣8例,胸脐皮瓣23例,股前外侧皮瓣21例.结果 77例皮瓣中完全成活72例,部分坏死4例,解剖失败1例.成活后的皮瓣远期随访质地一般比较柔软,带蒂皮瓣一般比较薄,相对容易恢复保护性感觉.游离皮瓣一般外形臃肿,恢复保护性感觉差.有1例游离皮瓣远期局部反复溃烂.结论 前足创面修复的皮瓣种类日渐增多,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来达到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 前足外侧缺损复合皮瓣转移修复再造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丽;韩悦;杨媛媛

    目的 探讨采用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外侧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济南军区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的38例急诊或择期行带腓血管蒂的小腿外侧复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再造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行复合皮瓣移植手术,移植皮瓣终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患者足活动无疼痛,行走无跛行,足部外形基本满意,可以穿鞋,可以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及参与社会活动.结论 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利于小腿外侧复合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外侧缺损患者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 前足 皮瓣 护理
  • 上海地区正常成人前足X线片测量数据

    作者:曾明;付士平

    目的 通过测量上海地区正常成人前足X线片中跖骨长度、跖骨间角、第五跖骨外翻角和拇趾外翻角,初步建立前足的正常X线片解剖数据库.方法 连续选取1 217名正常成人的前足X线片,男586名,女631名.以第二跖骨为标准(假定其长度为100),在X线斜位片上测量第一至第五跖骨相对长度;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第一、二跖骨间夹角,第二、四跖骨间夹角,第二、五跖骨间夹角,以及拇趾外翻角和第五跖骨外翻角,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成人男性第一、三、四、五跖骨相对长度分别为79.73±5.76、98.03±5.77、98.29±6.07、95.87±6.16,女性分别为80.81±4.49、98.16±3.41、98.51±3.65、96.09±6.07.男性第一、二跖骨间夹角,第二、四跖骨间夹角,第二、五跖骨间夹角,以及拇趾外翻角和第五跖骨外翻角分别为(8.91±2.60)°、(7.20±2.95)°、(15.42±4.47)°、(15.87±6.57)°、(7.22±4.17)°,女性分别为(9.29±2.79)°、(7.27±3.27)°、(15.14±4.75)°、(17.94±7.39)°、(7.12±3.89)°.男性的第一跖骨相对长度显著短于女性(P<0.01),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和拇趾外翻角均显著小于女性(P值均<0.01).结论 男性与女性间跖骨相对长度、跖骨间夹角和拇趾外翻角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了解中国人正常前足空间结构提供了数据基础.

    关键词: 前足 跖骨 X线片测量
  •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作者:符来想;王海峰;董志远;夏克;万里甫

    目的 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外科以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9~60岁,缺损范围3 cm×7 cm~5 cm×9 cm.所有病例均采取一期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行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及足功能.结果 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血管吻合处缝合过紧,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皮瓣顺利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厚薄适中,外观无明显臃肿,功能及感觉均得到较好恢复.结论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两种足内侧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庆达;卢建国;苏瑞鉴;曾麟杰;张智钊;梁波;陈善豪;吴耀康

    [目的]总结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隐神经组)与(足母)趾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血管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穿支蒂组)逆行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10月,采用隐神经组皮瓣和穿支蒂组皮瓣逆行修复前足皮肤缺损各16例、20例,对两组移植皮瓣术后淤血、坏死、愈合、负重后肿胀消退、感觉恢复等分析对比.[结果]隐神经组皮瓣淤血8例,表浅及以上坏死6例,Ⅱ期愈合6例;穿支蒂组皮瓣淤血2例,表浅坏死1例,Ⅱ期愈合1例.随访7月~19个月,平均12个月,负重后皮瓣均不同程度肿胀,隐神经组平均1.6个月消肿,穿支蒂组平均0.8个月消肿;感觉恢复:隐神经组S12例,S25例,S34例,S+3 3例,S42例;穿支蒂组S2 1例,S33例,S+3 7例,S49例.从皮瓣淤血、坏死、愈合、负重后消肿情况及感觉恢复等方面对比穿支蒂组优于隐神经组(P<0.05).[结论](足母)趾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血管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前足皮肤缺损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修复质量高,安全可靠.

  • 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治疗进展

    作者:杨庆达

    前足处于下肢远端,局部软组织单薄,创伤致皮肤缺损常合并肌腱、骨头外露,修复重建较为棘手,是外科治疗上的难点.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显微外科为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高质量的修复提供了技术保证,本文就目前显微外科技术在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吻合皮神经腓肠筋膜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作者:谷增泉;孙雪生;吕伯实;朱涛;王加利;申立林;蔺楚

    目的:为前足撕脱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避免截肢.方法:用腓肠筋膜皮瓣带蒂治疗前足广泛挤压撕脱伤32例,其中显微修复皮神经30例.结果:随访10个月~6年,2例发生磨损溃疡,其余伤足功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对广泛挫伤的伤足该方法安全可靠,能大限度地保存伤足长度与功能.

  • (足母)外翻及相关畸形的综合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王旭;张旭辉;顾湘杰;陈飞雁;朱越峰;黄加张

    目的:评价综合手术治疗外翻与前足相关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中、重度外翻合并前足畸形患者289例307足的临床资料,应用综合矫形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优良率:85.6%,患者对术后足外形及功能满意,前足痛改善.结论:对于中、重度外翻患者,除纠正趾外展外翻外,还应注意伴发畸形的处理,综合矫形手术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术方法.

  • 正常足与(*母)外翻足跖骨头下压力与足部负重比例变化的关系

    作者:桑志成;温建民;钟红刚;胡海威;徐颖鹏;成永忠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母)外翻足前足横弓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运用本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母)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足部负重比例的增加,(*母)外翻足前足中间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较快,与正常足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正常足前足具有横弓结构,(*母)外翻足前足存在横弓塌陷.

  • 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作者:卢留斌;周明武;朱杰;宋力;王瑞金

    笔者所在医院1994~2008年对23例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现报告如下.

  • 改良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志韧;王大鹏

    目的 采用改良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方法 对5例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改良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大面积9cm×6cm,小5cm×4cm.结果 5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2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改良逆行外踝上筋膜皮瓣血运可靠,质地佳,血管蒂长,可逆行修复前足,尤其是足端的软组织缺损.

  •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17例临床报告

    作者:孙晋客;王年芳;韩明涛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9年12月,对17例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其中5例将隐神经断端与创面内皮神经相吻合.结果:皮瓣切取面积大为9cm×11cm,小为5cm×7cm,平均平均7.2cm×9.2cm;蒂长10~14cm.15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缘发生浅表性坏死.经6个月~3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富有弹性、耐磨;所有患足步态正常,无继发性溃疡形成.5例行神经吻合皮瓣.两点辨别觉达8~12mm,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取材方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