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室肥大与脑卒中

    作者:王小妮

    左室肥大已经被公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一些普通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和高血压患者的队列研究都证明了左室肥大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是无心室肥大患者的几倍.然而左室肥大是否也能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肯定.在这里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就此问题做一综述.

  • 分娩方式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回顾性队列分析

    作者:李碧;李宏田;周玉博;叶荣伟;任爱国;刘建蒙

    目的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评价分娩方式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关联. 方法 依托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围生保健监测系统,随机抽取1993-1994年出生儿童2 402名,于2000年12月-2001年7月采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从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平衡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评价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分娩方式源自围生监测系统,以阴道助产和剖宫产为暴露组,以阴道自然分娩为非暴露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阴道助产和剖宫产与感觉统合各维度失调关联程度. 结果 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平衡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依次为14.8%、11.9%、9.1%和14.1%.调整母亲年龄、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与阴道自然分娩儿童相比,阴道助产儿童四个维度失调OR范围1.21~1.44,剖宫产儿童四个维度OR范围1.01~1.27,可信区间均包含1.00.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男童四个维度失调OR范围分别1.00~1.42和0.98~1.00,且部分OR可信区间下限均包含1.00;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女童四个维度失调OR范围分别1.20~2.32和1.04~1.71,且部分OR可信区间下限大于1.00. 结论 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对男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风险无影响,但有增加女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风险的可能.

  • 孕期增重与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的关系分析

    作者:关美云;施尧

    目的 探讨孕期增重对妇女产后1年内体重滞留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在某妇幼保健机构参加体检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四分位数法对孕期增重进行分组,在产后3个月体检时发放问卷调查,调查表为自制问卷,建立观察队列.通过查找孕期保健手册和问卷调查获取基线资料和孕前体重.产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通过体重秤测量获取产后体重.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和产后体重滞留. 结果 孕妇产后第3、6、9、12个月平均体重滞留值为(8.06±5.6)kg、(6.42 ±5.2) kg、(4.69 ±5.9) kg、(3.35 ±4.5)kg.孕期增重过多组产后3、6、9、12个月的体重滞留值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孕前BMI、身高、年龄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增重过多组产后第12个月体重滞留过多的危险性增加(OR=3.08,95% CI:1.78 ~ 5.33). 结论 孕期增重与产后1年内的体重滞留有正相关性,孕妇应合理摄入营养,防止孕期增重过多,减少产后体重滞留,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育龄女性孕前心率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作者:杨英;彭左旗;马旭

    目的 分析育龄女性孕前心率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2010-2012年参加孕前健康检查且生育单胎活产儿的369 507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孕前心率、血压、孕产史、疾病史及妊娠结局等信息.以早产做为观察终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育龄女性孕前不同心率水平对早产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截至2013年9月,共记录早产事件3 335例.经多因素调整后,与孕前心率为70~79次/分者相比,心率<60、60 ~ 69、80 ~ 89、90~99、100 ~ 109及≥110次/分者发生早产的OR值(95% CI)分别为1.85(1.02 ~3.37)、1.35(1.19~ 1.53)、1.01 (0.92~ 1.10)、1.20(1.00~1.44)、1.51(1.12~2.04)及1.78(1.08 ~2.94). 结论 育龄女性孕前心率水平与早产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孕前心率<70次/分或≥100次/分均会增加早产的发生风险.

  • 伊宁市2013年135例阴性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分析

    作者:菲鲁拉·费尔东;帕热扎木·木塔力甫;古丽娜孜·吐尔干;玛吾丽达·夏艾克拜尔;古扎丽阿依·木鲁提江

    目的:对伊宁市2013年135例阴性静脉吸毒人群队列展开研究活动,分析吸毒人群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内医院检测HIV阴性的吸毒人群队列135人,对队列内所有人每3个月随访调查高危吸毒行为以及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艾滋病、丙肝、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随访调查1年,135例静脉吸毒人群中有23人失访、11人提前中止调查,仅有101人坚持随访,队列保持率为74.8%。艾滋病抗体阳性2例,HIV阳性率为2.0%,通过条件分析发现,安全套的使用、性伴侣吸毒与HIV抗体转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抗体阳性47例,HCV阳性率为46.5%,通过条件分析发现,吸毒与HCV抗体转阳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抗体阳性2例,RPR阳性率为2.0%,通过条件分析发现,性别与RPR抗体转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伊宁市静脉吸毒人群队列调查发现,吸毒人群中的丙肝发生率较高,需要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对照干预,以遏制传染性病毒的传播速度。

  • 宫颈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先兆流产关联的队列研究

    作者:黄海溶;李梦雪;孙文枫;谭蓉;段招财;李晓珍;温圆圆;黄元华

    目的 了解孕妇宫颈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先兆流产是否存在因果关联.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对成功临床妊娠的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随访妊娠结局.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运用x2检验分析解脲脲原体阳性暴露组和解脲脲原体阴性非暴露组先兆流产发生率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解脲脲原体阳性暴露组先兆流产发生率为25.00%;解脲脲原体阴性非暴露组先兆流产发生率为26.19%,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5,95%CI:0.39~2.24,P=0.89].结论 孕妇早期宫颈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先兆流产之间无关联,该结果可能受样本量小影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海门市原发性肝细胞癌高发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

    作者:郁新森;黄培新;秦健;王兰萍;钱雪峰;江建华;唐锦高;林文尧

    目的 探讨海门市发性肝细胞癌(HCC)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HCC防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1993年在HCC高发区海门市建立了一支83 794人的HCC研究队列,对每一研究对象进行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外周静脉血标本作相关检测,每年随访1次,至2001年终止.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HBsAg、肝炎感染史、结果 HCC家族史、职业史、饮酒史、饮茶史、吸烟史、饮水类型、主食类型等9个变量在HCC发生中的作用作了分析.结果 HBsAg(+)是海门市HCC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男性HR=22.3,女性HR=37.2).结论 HBV感染,HCC家族史及职业均为HCC高发的危险因素.

  • 静脉吸毒人群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枫;卿烈静;阮玉华;朱玉;刘石柱;何益新;陈康林;秦光明;邵一鸣

    目的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通过6个月随访核实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以探讨参加者提供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方法自2003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的HIV阴性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6个月随访中,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和种子调查进入队列的333名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情况.结果本次随访研究对象按约定期限完成回访的占73.3%(244/333).28.5%(95/333)的参加者在队列招募时提供虚假联系信息.提供虚假联系信息的参加者6个月回访率(44.2%)低于提供真实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84.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发现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OR,6.99;95% CI 4.05-12.07)和民族(OR,2.15;95%CI,1.24-3.75)对队列保持率有影响.结论需进一步研究静脉吸毒人群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的原因,分析其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

  • 上海市浦东新区慢性肾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刘晓琳;阮晓楠;周先锋;柯居中;于思雨;邱桦;芮欣忆;王小楠;吴抗;郝莉鹏;孙乔;周弋

    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慢性肾病(CKD)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符合纳入标准的15岁以上常住居民5 204人,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进行队列研究,采用COX回归模型探索慢性肾病与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2008-2013年CKD累计发病率11.24%,发病密度为17.77/千人年;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为6.77%和1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910,P<0.01),发病密度分别为10.44/千人年和23.71/千人年.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女性(RR=2.233,95%CI:1.781~ 2.800);老龄化(60~74岁RR=1.594,95%CI:1.254~ 2.025,≥75岁RR=1.658,95%CI:1.050~2.620);低教育程度(初中RR=1.487,95%CI:1.105~2.001,小学及以下RR=1.402,95%CI:1.109~1.772);患有糖尿病(RR=1.461,95%CI:1.097~ 1.945)或血脂异常(RR=1.281,95%CI:1.046~1.570).结论 浦东新区15岁以上常住居民CKD发病率较高,建议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合理规律使用药物等措施,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重视CKD的干预,遏制CKD病程进展.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队列研究数据库

    作者:刘宇飞;王福如;孙全富;牛昊巍;傅颖华;余宁乐

    本研究拟应用计算机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江苏省第五次医用X射线工作者肿瘤流行病学调查随访数据库.其方法通过双录入及CHECK程序保证录入数据质量,导入单机版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建立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队列研究数据库.使用一般统计分析软件完成数据清理和初步分析.拟利用GIS对调查对象进行空间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由队列随访总表等6个表组成的属性数据库和包括调查对象工作单位、住址信息的GIS数据库,并获得83%队列成员的GIS信息,失访人员比例为9.8%.经过数据录入质量控制及数据清理,建立了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队列研究数据库,满足队列研究终生累积剂量估算和辐射致癌危险模型分析的条件,并可以采用空间流行病学技术分析显示研究数据.

  • 临海市区咽结膜热发病情况调查

    作者:王史远;周云娇;尹月英;徐建人

    2004年7月,临海市市区两个游泳池的游泳人员相继出现了较多的持续发热伴咽和/或结膜充血病人,为查明原因,确定流行范围和强度,探索其与游泳的关系,我们在市区展开调查,抽取169名儿童进行队列研究,证实为11型腺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结膜热,现报告如下.

  • 水果摄入对胃癌发生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聂宏伟;钱志远;张文雅;杨海珍;朱小军;姜忠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研究水果摄入对胃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Medline、Pubmed、Ovi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工具检索2001年1月至2012年10月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水果摄入与胃癌关系的队列研究,收集文献资料.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异质性采用不同的模型对检索文献的相对危险度(R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值进行合并,并根据地区、随访时间、调整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队列研究文献7篇,随访人数1 173 859例,其中胃癌患者3679例;总合并效应量为0.89(95% CI:0.78 ~ 1.01),提示水果摄入对胃癌的发生保护性作用不具有独立性;亚组分析结果表明,随访时间≥10年的合并效应量为0.94(95% CI:0.85 ~0.99),调整了年龄、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因素的效应量为0.81(95%CI:0.54 ~0.99),提示排除了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水果的摄入对胃癌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水果摄入对胃癌发生具有抑制作用,建议在饮食中适当增加水果以预防胃癌的发生.

  • 血清尿酸水平对代谢性疾病影响的研究

    作者:刘莉;张卿;宋崑;刘艳;崔静;龚晓妍;牛凯军

    目的 评价血清尿酸对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针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4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开展4个队列分析,样本量分别为56 915、47 387、31 431、35 203人;分别平均随访(3.56±2.32)、(3.31±2.24)、(2.70±1.95)、(2.90±1.76)年.基线和随访期检测所有相关变量,包括实验室检查、生活方式问卷和体格检查.血清尿酸五分位水平和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期内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分别为3.5%、17.6%、33.4%、15.7%.调整了混杂因素后,随着血清尿酸浓度的增高,2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0.82 (0.70,0.95)、0.80 (0.69,0.92)、0.77 (0.67,0.88)和0.83 (0.72,0.95)(倾向性P值=0.02).而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分别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发生风险有关:相比于低水平尿酸组,高水平血尿酸发生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95%置信区间)分别为1.17 (1.09,1.25)、1.20(1.13,1.28)和1.56(1.43,1.70)(倾向性P值均<0.01).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阳性预测价值,而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阴性预测价值.

  • 中国人群饮酒与代谢综合征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戚文威;黄建凤;李建新;李莹;陈纪春;刘小清;赵连成;刘冬华;俞玲;吴先萍;阮连生;顾东风

    目的 研究我国成年人饮酒状况对代谢综合征(MS)发病的影响.方法 本项目为前瞻性队列研究.2007至2008年对分别于1998和2000年基线调查的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35 ~ 74岁的27020例队列人群开展随访调查.结果 基线14572例非MS人群经8年随访,共发生MS 2362例.在调整了年龄、南北方、城乡、受教育程度、体力活动、吸烟、体质指数以及MS组分数后,和不饮酒者相比,男性饮酒者发生MS的相对危险度(RR)为1.24(95% CI:1.06~1.45),人群归因危险度为10.13%;每日摄入酒精量10.1~20 g,20.1~40 g,>40 g组的RR分别为1.36(95%CI:1.02~ 1.82),1.34(95% CI:1.03~ 1.74)和1.41 (95%CI:1.13,~1.77);每周饮酒2~5次和≥6次的RR分别为1.25(95%CI:1.01~ 1.55)和1.26(95%CI:1.04~ 1.52);只喝啤酒组、只喝白酒组和混合饮酒组的RR分别为1.60(95% CI:1.05~2.45)、1.30(95%CI:1.02~ 1.65)和1.27(95%CI:1.06 ~ 1.52).女性每日摄人酒精量在10.1 ~20 g组和>20g组RR分别为2.67(95%CI:1.26~5.65)和2.38(95%CI:1.35~4.22).结论 在全人群中,每日摄入酒精量>10 g就会显著增加MS发病风险,在女性中尤为明显.男性每周饮酒≥2次以及只饮啤酒、只饮白酒和混合饮酒者均明显升高MS的发病风险.为减少MS的流行,应提倡限制酒精过量摄入,尤其女性更应限制酒精摄入量(≤10 g/d).

  • 健康体检人群γ谷氨酰转肽酶与代谢综合征关联的队列研究

    作者:谢静媛;周海滨;赵文高;雷震山

    目的:评估人群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与代谢综合征(MS)关联性。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深圳市4935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10年随访,其中男性占81.84%,女性占18.16%;平均年龄(60.54±10.38)岁。随访结局为MS事件发生,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GGT与MS发生关联强度。结果队列人群平均随访(5.0±2.9)年,共随访24713人年,发生MS事件1689例,MS累计发病率34.22%,发病密度(ID)68.34/千人年;无论男、女,ID与GGT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男:χ2=32.78,P<0.001;女:χ2=18.80,P<0.001);拟合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血尿酸、空腹血糖后,第3、4四分位数组GGT发病风险为1.45(95%CI:1.08~1.85)和1.52(95%CI:1.15~1.99)。结论 GGT水平与MS之间存在关联,有可能是MS发生的风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 中年时期体重过低与痴呆相关

    作者:范泓洋(译);沈恺妮(校)

    一项大规模的队列研究表明,中年时期体重过低的人罹患痴呆的风险增加,而超重甚至肥胖成为了降低痴呆风险的保护性因素。

  • 高出生体重对儿童期血压影响的队列研究

    作者:李玉艳;武俊青;余金明;戎芬;任静朝;高尔生;李春英;华芹;卢斐杰

    目的 探讨高出生体重对儿童期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无锡市1993-1995年建立的高出生体重(暴露组)队列于2005-2007年进行随访,每个暴露对象按“出生日期±2个月”、“性别”匹配一个非暴露(正常体重儿).共随访到1435对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结果 高出生体重组的收缩压中位数为100mmHg(Q1~Q3∶90~ 110mmHg),舒张压为64 mm Hg(Q1~ Q3∶60~ 70mmHg);正常体重儿组的收缩压为100 mm Hg(Q1 ~Q3∶90~108mmHg),舒张压为62 mm Hg(Q1~ Q3∶60~ 70 mm Hg),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暴露组“血压升高”(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比例为13.66%;非暴露组为11.57% (P=0.055).调整儿童期体重指数、性别、儿童随访时年龄、母亲生育年龄、孕龄、婴儿喂养方式、儿童期是否有挑食习惯、儿童期运动时间的多因素二项式回归模型显示,高出生体重导致血压升高的RR值为1.06(0.92 ~ 1.21),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 未发现高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血压有显著关联.

  • 孕前体重指数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影响的队列研究

    作者:毛雷婧;葛星;徐叶清;黄锟;潘维君;周珊珊;严双琴;陶芳标

    目的 探讨孕前BMI和孕中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孕妇人群作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围生期门诊选取首次孕期体检、孕周≤14周、马鞍山市常住户口的孕妇,首次、孕中期和孕晚期体检时分别填写问卷、测量身高和体重,在24~28周接受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GDM诊断,并追踪记录分娩结局.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GDM的发生率为14.73%,孕前BMI与孕中期增重呈负相关(r=-0.085,P<0.01).GDM孕妇孕中期增重多于正常孕妇.孕妇年龄≥35岁、孕前超重和肥胖及孕早期血糖水平升高是GDM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3.06(1.68~5.58)、2.08(1.38~3.13)、3.73(1.84 ~ 7.56)和2.17(1.57~3.00).结论 孕前超重和肥胖以及孕期体重增加是GDM的危险因素.

  • 高甘油三酯性腰围和空腹血糖受损对糖尿病发病的交互作用

    作者:朱秋荣;胡晓抒;武鸣;周正元;刘景超;骆文书;丁一;郭志荣

    目的 探讨高甘油三酯性腰围(HTGW)对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影响以及HTGW与空腹血糖受损(IFG)在糖尿病发病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资料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TGW和IFG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评价HTGW与IFG之间的相乘交互作用;采用引入Andersson等编制的Excel表计算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调整糖尿病的一般危险因素及基线空腹血糖(FPG)后,HTGW患者发生糖尿病的HR值为2.10(95%CI:1.36 ~ 3.25).进一步以IFG分层分析发现,无论是IFG组还是FPG正常组,HTGW均与糖尿病存在显著的联系,HR值及95%CI分别为3.09(1.70~5.61)和2.09(1.08~4.02).将HTGW和IFG交叉分析发现,与非HTGW表型的非IFG对象相比,基线时HTGW表型的IFG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高,HR值及95%CI为12.05(6.89~21.07).交互作用分析表明HTGW和IFG之间存在致糖尿病的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为7.00(0.49~ 13.51),交互作用归因比为0.57(0.32~0.82),交互作用指数为2.66(1.36~ 5.21).结论 HTGW具有独立于IFG预测糖尿病发病的作用,HTGW与IFG同时存在时具有致糖尿病的相加交互作用.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张莉;阮玉华;姜正清;杨正宁;刘石柱;周枫;何益新;尹潞;秦光明;邵一鸣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静脉吸毒人群死亡率及死因.方法于2002年11月筛选和招募静脉吸毒人群队列376人,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和吸毒行为特征.队列随访时间为1年,计算静脉吸毒人群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对死亡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队列随访1年中,死亡28人,死亡率为77.32/1000人年(95%CI:48.68~105.95),标准化死亡比为47.62(95%CI:31.63~68.71).主要死因是吸毒过量,占全部死因的64.3%(18/2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死亡(包括全部死因)有统计学关联的变量;但发现社会人口学因素中的单身和吸毒行为中的吸毒年限(≥9年)两个变量与吸毒过量死亡有统计学关联(P<0.05),其危险比分别是4.51(95%CI:1.03~19.67)和2.77(95%CI:1.10~7.00).结论吸毒过量致死是凉山州静脉吸毒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吸毒过量死亡有关的因素以及干预对策.

931 条记录 2/47 页 « 12345678...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