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母亲妊娠特有焦虑与学龄前儿童孤独症样行为关系的出生队列研究

    作者:孙艳丽;邵婷;姚余有;陶慧慧;倪玲玲;严双琴;顾春丽;曹慧;黄锟;陶芳标

    目的:分析母亲孕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与学龄前儿童发生孤独症样行为(SAT)的关联。方法基线资料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C-ABCS)中的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使用《妊娠特有焦虑量表》(PAQ)评定母亲孕早期、孕晚期妊娠特有焦虑情况。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队列进行随访,采用家长填写的《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对队列儿童进行SAT的筛查,共随访有CABRS评定结果的学龄前儿童3663名。采用二分类非条件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早期、孕晚期妊娠特有焦虑与学龄前儿童SAT的关联。结果母亲孕早、晚期妊娠特有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25.5%(935/3663)、13.9%(501/3592),母亲孕早、晚期均出现妊娠特有焦虑的检出率为7.7%(278/3592)。学龄前儿童的SAT阳性率为7.9%(290例)。控制儿童性别、居住地、孕期增补叶酸、早产、孕期接触二手烟、父(母)亲文化水平、父(母)亲工作性质、家庭月收入等混杂因素后,母亲孕早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是学龄前儿童发生SAT的危险因素(OR=1.51,95%CI:1.11~2.04),孕晚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与儿童发生SAT无关联(OR=1.36,95%CI:0.82~2.22);与母亲仅孕早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或孕晚期暴露妊娠特有焦虑的单独作用相比,母亲孕早期和孕晚期都存在妊娠特有焦虑症状对儿童发生SAT存在联合作用,导致儿童发生SAT的风险增加,其OR(95%CI)值为2.02(1.36~2.98)。结论孕期暴露妊娠期特有焦虑是儿童发生SAT的危险因素。孕妇在妊娠期应该尽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胎儿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 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职业环境暴露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影响

    作者:倪玲玲;邵婷;陶慧慧;孙艳丽;严双琴;顾春丽;曹慧;黄锟;陶芳标;童世庐

    目的:探索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职业环境暴露对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EF)的影响。方法孕妇来自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出生队列(The China-Anhui Birth Cohort Study, C-ABCS)人群,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队列人群进行随访研究,共随访到学龄前儿童3803名,其中,32名学龄前儿童无EF评定结果,终有3771名纳入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孕产期母婴健康记录表》调查学龄前儿童父母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与职业暴露情况。采用父母填写的《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量表》(BRIEF-P)调查学龄前儿童EF发育情况。运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前6个月父母生活、职业环境暴露与儿童EF的关系。结果3771名学龄前儿童自我抑制控制指数(ISCI)、认知灵活性指数(FI)、元认知指数( EMI)、总执行功能(GE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8%(182例)、2.3%(88例)、16.5%(623例)、8.6%(324例)。孕前6个月父母居住环境嘈杂(OR=1.86,95%CI:1.36~2.54)、孕前6个月母亲接触农药(OR=3.60,95%CI:1.45~8.95)是学龄前儿童ISCI异常的危险因素;孕前6个月母亲接触农药(OR=6.72,95%CI:2.50~18.07)、孕前6个月父亲接触铅(OR=2.10,95%CI:1.25~3.54)是学龄前儿童FI异常的危险因素;孕前6个月父母居住环境嘈杂(OR=1.42,95%CI:1.18~1.71)、孕前6个月父亲接触铅(OR=1.30,95%CI:1.02~1.65)是学龄前儿童EMI得分异常的危险因素。孕前6个月父母居住环境嘈杂(OR=1.58,95%CI:1.24~2.01)和孕前6个月母亲接触农药(OR=2.39,95%CI:1.03~5.58)是学龄前儿童GEC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前6个月父母居住环境嘈杂、母亲接触农药及父亲接触铅,其子女EF发育相对较差。

  • 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

    作者:邵婷;陶慧慧;倪玲玲;孙艳丽;严双琴;顾春丽;曹慧;黄锟;郝加虎;陶芳标

    目的: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联,探讨学龄前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生命早期影响因素。方法孕妇和孕期基本信息来源于中国安徽出生队列(C-ABCS)中的马鞍山市出生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中招募研究对象,共计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该队列进行随访,终3797名儿童纳入本次分析。相应性别及月龄儿童BMI高于WHO标准中BMI第85百分位数界定为超重,高于第95百分位数界定为肥胖(排除病理性及继发性肥胖者);参考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新修订的孕期增重推荐值判定母亲孕期增重情况。运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随访到的3797名母亲中,孕前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分别占22.6%(858名)、70.3%(2671名)、6.2%(234名)和0.9%(34名)。有孕期增重数据的3563名母亲中,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度者分别占12.4%(443名)、25.9%(922名)和61.7%(2198名)。学龄前儿童超重率为11.5%(437名),肥胖率为10.8%(411名)。控制分娩孕周、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6月龄母乳喂养和目前家庭月收入混杂因素后,母亲孕前超重肥胖(OR=2.01,95%CI:1.53~2.65)和孕期增重过度(OR=1.65,95%CI:1.35~2.03)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孕前低体重是保护因素(OR=0.49,95%CI:0.39~0.62)。母亲孕前较高的BMI和孕期增重不适宜对儿童超重肥胖存在联合作用:与仅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或孕期增重不足的单独作用相比,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合并孕期增重过度或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合并孕期增重不足,子代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更高,OR(95%CI)值分别为2.90(1.97~4.28)、3.17(1.44~6.97)。结论母亲孕前较高的BMI和不适宜的孕期增重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孕妇应采取科学的方法调整孕前BMI,并根据孕前BMI控制孕期增重,以在生命早期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 出生体重与成年期肥胖指标联合效应对糖代谢异常的影响

    作者:席波;程红;陈芳芳;赵小元;米杰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分别与成年期BMI及腰围的联合效应,及其对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案,利用方便抽样方法,于1995和2001年分别选取1948年6月至1954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1921名婴儿为调查对象,通过北京市户籍管理系统获取其性别、年龄、出生体重、父/母亲糖尿病史、BMI、腰围、FPG和2 h PG等成年期信息,将上述信息完整者纳入随访,共972名,其中1995年随访627名,2001年随访345名。根据出生体重将调查对象分为低出生体重、正常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组。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比较不同出生体重调查对象的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生体重、BMI和腰围对成年期糖代谢异常的单独影响效应;采用分层分析出生体重分别与成年期BMI及腰围对糖代谢异常影响的联合效应。结果972名调查对象中,男性493名,女性479名,年龄为(46.0±2.2)岁。低出生体重组的2 h PG为(7.6±3.2)mmol/L,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6.9±2.1)mmol/L]和高出生体重组[(6.4±1.3)mmol/L](F=3.88,P=0.021)。控制性别、年龄、身长、是否早产、父/母亲糖尿病史、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和随访时间等因素后,与成年期正常BMI者相比,超重肥胖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OR(95%CI)值为2.73(2.06~3.62);与成年正常腰围者相比,腹型肥胖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OR(95%CI)值为3.35(2.49~4.50)。与正常出生体重+成年期正常BMI相比,正常出生体重+成年期超重肥胖组的OR(95%CI)值为2.60(1.94~3.49),低出生体重+成年期超重肥胖的OR(95%CI)值为4.70(1.84~11.99);低出生体重和成年超重肥胖存在正交互作用,归因比为48.5%。与正常出生体重+成年期正常腰围相比,正常出生体重+成年期腹型肥胖组OR(95%CI)值为3.18(2.33~4.32),低出生体重+成年期腹型肥胖组的OR(95%CI)值为4.78(2.01~11.38),高出生体重+腹型肥胖组的OR(95%CI)值4.35(1.38~13.65);低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与成年期腰围均存在正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归因比分别为38.5%和28.3%。结论低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可能分别与成年期肥胖存在正交互作用,共同增强了对成年期糖代谢异常的影响。

  • 儿童青少年肥胖与成年后糖尿病的关联分析

    作者:侯冬青;赵小元;刘军廷;陈芳芳;闫银坤;程红;杨平;单馨影;米杰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期肥胖与成年期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于198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朝阳、西城及海淀区选择6所小学和6所中学,对体检当天6~18岁在校学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及肢体残疾者除外)进行体格发育、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共计3198名。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进行随访体检及问卷调查,检测血生化指标,共随访到1225名。7~18岁儿童肥胖判定使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标准,6岁儿童肥胖使用美国CDC儿童青少年生长曲线BMI年龄别性别第95百分位值作诊断界值;成年期肥胖采用BMI≥28 kg/m2诊断。糖尿病诊断:FPG≥7.0 mmol/L和/或2 h PG≥11.1 mmol/L和/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和/或服用降糖药和/或使用胰岛素。控制相关变量(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饮食和睡眠等生活方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期肥胖与成年期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结果基线肥胖组在成年后血糖诊断糖尿病患病率(16.2%,18/111)高于非肥胖组(5.6%,62/1114)(χ2=18.76,P<0.001);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患病率(18.1%,20/111)也高于非肥胖组(6.9%,77/1114)(χ2=16.66,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控制性别、随访时年龄、吸烟、饮酒、饮食和睡眠因素后,仅儿童肥胖或成年期肥胖不会增加成年期血糖诊断糖尿病发生风险[OR(95%CI)值分别为1.90(0.86~4.19)、1.71(0.50~5.79)];儿童与成年期均肥胖可增加成年期血糖诊断糖尿病的发生风险[OR(95%CI):4.50(2.22~9.14)];调整控制性别、随访时年龄、吸烟、饮酒、饮食和睡眠因素后,仅仅儿童期肥胖或成年期肥胖不会增加成年期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发生风险[OR(95%CI)值分别为1.42(0.71~2.86)、3.13(0.83~11.75)],儿童与成年期均肥胖可增加成年期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发生风险[(OR(95%CI):5.93(3.06~11.49)]。结论儿童青少年期持续到成年期的肥胖为成年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控制儿童期肥胖为早期防治糖尿病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 华中区域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邬堂春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被忽视但可防治的早期健康损害,如体重、血压、血脂、血糖、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率变异性等异常改变,其发病、流行情况仍不完全清楚,且这些指标参考值的制订大多参考国外的人群证据,导致缺乏有效、精准、早期的防治对策;由于城镇化、老龄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等,导致我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社会心理状态等显著改变,如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特别以与人类终生为伴的空气污染对国民健康的危害更为突出,这些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十分清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群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遗传背景等与欧美人群显著不同,制订中国自己的防治对策不能照搬欧美的人群证据。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研究还要引领世界和对人类健康生活多做贡献,也需要前瞻性队列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只有阐明我国早期健康损害、慢性病的发病和作用机制,才能实现这些慢性病的防控,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精准健康(包括精准医疗和精准预防)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工作是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的建立和发展。

  • 2012-2014年江苏省儿童肠道病毒71型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周洋;李靖欣;孟繁岳;胡月梅;金鹏飞;张雪峰;朱凤才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江苏省6~35月龄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A71)中和抗体变化规律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以江苏省赣榆县、射阳县、东海县、宝应县、邳州市和泰兴市为研究现场,依托现场建立的肠道病毒监测系统,结合监护人主动报告和被动就医的方式,对该期间入组的1276名6~35月龄安慰剂组研究对象进行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定期血清学随访,对发现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疾病患者,采集标本进行EV-A71病原学确诊.采用x2检验、x2趋势检验或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的差异.结果 2年随访中,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x2趋势值分别为39.33、56.41和32.25,P值均<0.001),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分别为22.57%(288/1276)、37.72%(444/1177)和42.84%(422/985);基线时、随访第1年和第2年GMT水平分别为9.95、15.37和24.05(F值分别为22.90、46.36和41.58,P值均<0.001).2年间,EV-A71年新发感染率分别为13.47%(158/1 173)和20.73%(192/926),其中,319例基线时月龄为24~35的儿童2年间新发感染率较高,基线时至随访第1年为17.87%(57例),随访第1年至第2年为27.20%(65例);EV-A71中和抗体年衰减率分别为2.81%(33/1 173)和8.10% (75/926).结论 2012-2014年,江苏省儿童EV-A71中和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3~4岁儿童EV-A71新发感染率较高;自然感染后所诱导的EV-A71中和抗体水平可至少维持2年.

  • 妊娠期饮茶与子代出生结局的关联研究

    作者:杨静;陈敏健;王笑笑;孙娴;王旭;王心如;夏彦恺

    目的 探索妊娠期饮茶与子代出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招募孕妇,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及妊娠期饮茶情况,随访分娩期新生儿出生结局.终将资料完整且符合标准的500对母婴纳入分析.比较饮茶组与非饮茶组子代出生结局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期饮茶与子代出生结局的关联.结果 妊娠期饮茶率为32.8%(164名);饮茶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检出率[5.5%(9例)]高于非饮茶组[2.1%(7例)](P=0.042);两组早产、小于胎龄儿、胎儿窘迫、巨大儿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调整母亲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年收入、妊娠期体重增加、孕前BMI、产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性别、孕周等因素后,与非饮茶组比,饮茶组发生低出生体重的OR(95%CI)值为4.76(1.06~21.48);增加调整被动吸烟、饮咖啡、叶酸补充、矿物质补充、碳酸饮料饮用等因素后,与非饮茶组比,饮茶组发生低出生体重的OR(95%CI)值为5.30(1.04~26.92).妊娠期饮茶与新生儿早产、小于胎龄儿、胎儿窘迫和巨大儿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饮茶是子代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

  • 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青春期发育的关联研究

    作者:孙莹;方姣;杨蓉;来亚平;胡晶晶;段晓楠;苏普玉;万宇辉;陶芳标

    目的 探讨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青春期发育的关联.方法 于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整群选取安徽省蚌埠市2所幼儿园中班儿童队列,排除已确诊患有器质性病变、慢性疾病及糖皮质激素用药的儿童,根据进入队列的时间,将调查对象分为队列1(2010年)、队列2(2011年)和队列3(2012年),共有802名女童纳入队列.随访至小学,观察调查对象体格发育情况.在幼儿园期间每隔3个月对调查对象进行一次体格发育评估(共8次),小学阶段为每年1次.截至2015年9月,队列1、2、3分别含12、11、10次体格发育评估.采用问卷调查评价调查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和儿童体力活动情况,以视诊与触诊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乳房发育Tanner分期.按Rolland-Cachera标准确定每个儿童脂肪重积聚年龄,比较脂肪重积聚提前组与未提前组女童不同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脂肪重积聚提前与女童乳房发育的关系.结果 802名女童的年龄为(8.90±0.87)岁,BMI为(17.48±2.70)kg/m2.脂肪重积聚年龄为(6.16±0.90)岁,脂肪重积聚时BMI为(15.33±1.82)kg/m2.脂肪重积聚提前组女童乳房发育提前检出率为27.8%(54/194),高于脂肪重积聚未提前组女童[13.7%(75/547)](P<0.001).调整当前体重状态、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体力活动后,脂肪重积聚提前组女童乳房发育提前OR值为2.41(95%CI:1.41~4.12).结论 脂肪重积聚发生过早可能增加女童青春期发育提前风险.

  • 马鞍山市婴幼儿发育行为与母乳喂养关联的队列研究

    作者:叶奥星;陶兴永;严双琴;左阿珠;潘维君;黄锟;陶芳标

    目的 探讨不同母乳喂养情况对婴幼儿发育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的马鞍山优生优育出生队列为基础.基线人群纳入标准:年龄≥18岁;建卡时孕周≤14周;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或精神病史.基线研究共纳入3474名孕妇,获得3273名单胎活产儿,随访至婴儿18月龄剔除母乳喂养资料不完整、未完成6月龄和18月龄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3版(ASQ-3)评价的婴幼儿,共纳入2404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孕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娩信息及婴幼儿基本信息、母乳喂养情况等资料.采用ASQ-3评价6月龄和18月龄婴幼儿发育行为,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情况对婴幼儿发育行为的影响.结果 婴幼儿6个月内母乳喂养强度得分为(26.56±10.56)分.0~5月龄时纯母乳和主要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4.2%(1303名)、54.0%(1298名)、54.0%(1297名)、50.5%(1213名)、34.4%(827名)、9.9%(237名).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孕妇智力、分娩方式、婴幼儿性别、胎龄、婴幼儿出生体重、家庭经济状况后,与从未母乳喂养相比,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1~3个月的婴幼儿6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36,95%CI:0.17~0.79),18月龄时沟通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27,95%CI:0.08~0.88),18月龄时个人-社会能区发育低常率较低(RR=0.36,95%CI:0.21~0.63);与从未母乳喂养相比,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达到4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6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58,95%CI:0.34~0.97),18月龄时沟通能区发育低下率(RR=0.40,95%CI:0.18~0.85)和发育低常率(RR=0.65,95%CI:0.48~0.87)均较低,18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56,95%CI:0.35~0.90),18月龄时个人-社会能区发育低常率较低(RR=0.57,95%CI:0.39~0.83).随着母乳喂养强度的增加,6月龄婴幼儿沟通能力低下率以及18月龄幼儿沟通、精细运动、解决问题能力低下率均降低,其RR(95%CI)值分别为0.98(0.96~1.00)、0.96(0.93~0.99)、0.98(0.97~1.00)、0.98(0.96~1.00);随着母乳喂养强度的增加,18月龄幼儿沟通能力低常率降低,RR(95%CI)值为0.99(0.98~1.00).结论 母乳喂养、延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增加母乳喂养强度可促进婴幼儿发育行为健康.

  • 男性包皮环切对外生殖器HPV感染自然史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卫飞雪;郭蒙;马心静;黄悦;郑亚;王林;孙燕;庄思洁;殷凯;苏迎盈;黄守杰;黎明强;吴婷;张军

    目的 分析包皮环切与男性外生殖器部位HPV感染及清除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4年5—7月,在广西柳州市自然人群中招募18~55岁有性生活史的男性建立随访队列,其中包皮过长环切者113名,包皮过长未环切者560名,完成基线调查(收集人口学及性行为信息等)后,每隔6个月对其随访调查1次,共随访2次,每次调查均采集其外生殖器部位脱落细胞标本并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分析两组HPV新发感染率和清除率的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包皮环切与HPV新发感染和清除的相关性.结果 包皮环切组和未环切组男性年龄的P5(0 P25,P75)分别为28(24,35)和32(24,31)岁,两组HPV的新发感染率分别为9.1(95% CI:2.4~15.7)/1000人月和8.4(95% CI:5.6~11.2)/1000人月(χ2=0.10,P=0.758);包皮环切组清除率[136.3(95% CI:70.0~202.7)/1000人月]高于未环切组[89.6(95% CI:65.9~113.3)/1000人月](χ2=8.19,P=0.0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包皮未环切组男性相比,包皮环切组清除HPV感染的HR(95% CI)值为2.41(1.30~4.46),与仅有1个性伴侣的男性相比,性伴侣数≥4个者清除HPV感染的HR(95% CI)值为0.49(0.25~0.96);与18~25岁男性相比,26~35岁男性清除高危型HPV的HR(95% CI)值为2.14(1.08~4.23).结论 包皮环切组男性和未环切组男性HPV新发感染率相近,但进行过包皮环切和性伴侣数量较少的男性清除HPV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 儿童期至成年期的血压变化对成年期肾脏早期损害影响的队列研究

    作者:闫银坤;侯冬青;刘军廷;程红;赵小元;米杰

    目的 探讨儿童期至成年期血压变化对肾脏早期损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儿童血压队列",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1987年在北京市朝阳区、西城区及海淀区抽取中、小学校各6所,将3 198名6~18岁学生纳入研究,并于2010—2012年进行随访和体检,终共纳入1 222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线期的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测量,以及随访期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胱抑素C和血压的测定.根据儿童期及成年期血压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儿童期(基线时点)至成年期(随访时点)持续血压正常组、儿童期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成年期血压正常组、儿童期血压正常-成年期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组及儿童至成年期持续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至成年期血压变化与成年期肾脏损害相关指标的关联.结果 儿童期、成年期的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7.9%(219例)、39.9%(486例).成年期尿微量白蛋白的P50(P25~P75)为5.7(3.0~12.0)mg/L,肾小球滤过率及胱抑素C分别为(118.0±19.8)%、(0.734± 0.184)mg/L.以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血压正常组为参照,调整性别及年龄后,儿童期血压正常-成年期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的β(95%CI)值分别为0.502 (0.320~0.684)、0.049 (0.025~0.073).进一步调整性别、年龄、成年BMI、吸烟及饮酒后,儿童期血压正常成年期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和胱抑素C的β(95%CI)值分别为0.322 (0.128~0.516)、0.032 (0.007~0.057).结论 血压正常的儿童在成年期血压若升高,其肾脏损害的危险增高,维持正常血压水平对于预防慢性肾病有重要意义.

  • 中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生物标志物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

    作者:罗杰斯;吕跃斌;殷召雪;石文惠;张娟;苏丽琴;方建龙;施小明

    目的 研究中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生物标志物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关系.方法 于2012年在我国8个长寿地区对2439名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ADL、血压、生物标志物等信息.基于反映生活自理能力6个项目(洗澡、穿衣、室内活动、上厕所、吃饭、控制大小便),任何一项不能独立完成者为ADL受损.于2014年进行随访,剔除数据不完整和基线ADL受损的研究对象后,共计938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符合纳入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DL受损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过2年的随访,100例老人发生ADL受损,检出率为10.7%.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SBP每增高1 mmHg(1 mmHg=0.133 kPa),ADL受损的风险分别增加9%、1%, OR(95% CI)值分别为1.09(1.06~1.12)、1.01(1.00~1.02);汉族、认知功能受损者ADL受损风险较高, OR(95% CI)值分别为4.90(1.13~21.24)、2.47(1.44~4.25);总淋巴细胞计数较高(>1.60×109/L)、有配偶、参加休闲活动者ADL受损风险较低,OR(95% CI)值分别为0.51(0.31~0.82)、0.52(0.28~0.96)、0.43 (0.23~0.80).结论 总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的老年人ADL受损风险较低;此外,年龄增加、SBP增高、非在婚、汉族、认知功能受损的老年人ADL受损风险较高,经常参加休闲活动者ADL受损风险较低.

  • 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与其生存结局的关系

    作者:石文惠;吕跃斌;罗杰斯;殷召雪;施小明

    目的 研究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SA)与其生存结局的关系.方法 于2012年对中国8个长寿之乡的2296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心境或情绪状况、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身体活动状况.按照SA指数计分,其中有891名SA老年人(4~5分者).2014年进行随访,共随访到891名SA老年人及1396名非SA老年人.通过倾向性评分方法进行匹配,以SA及非SA老年人各8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SA与老年人生存结局间的关系.结果1442名老年人存活,基线年龄为(83.69± 10.81)岁;278例老年人死亡,基线年龄为(93.41±9.05)岁,死亡率为16.16%(278/1720).SA组死亡率为13.14%(113/860),低于非SA组(19.19%,165/860)(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年龄和性别后,相对于非SA组的老年人,SA的老年人死亡风险降低38%,HR(95% CI)值为0.62 (0.49~0.79).结论 中国长寿地区SA老年人死亡率较低,相对于非SA老年人,其死亡风险降低38%.

  • 中国长寿地区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生存结局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

    作者:吕跃斌;张娟;罗杰斯;石文惠;殷召雪;苏丽琴;方建龙;王蛟男;施小明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生存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9年对中国7个长寿地区的930名8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社会经济学、生活方式、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疾病等资料,并对老年人进行体格测量,检测血液、尿液等生物学指标.在2012、2014年进行两次随访,追踪生存结局.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回归筛选高龄老年人5年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5年的随访,571例高龄老年人死亡,133名失访,死亡率为63.4%.男性、无配偶、自评生活质量较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限、认知功能受损、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疾病为高龄老年人生存结局的危险因素,HR(95% CI)值分别为1.75(1.40~2.12)、1.49(1.10~2.03)、1.40(1.16~1.69)、1.37(1.11~1.70)、1.51(1.22~1.88)、1.62(1.18~2.23)和1.48(1.23~1.77);年龄每增加1岁,老年人死亡风险增加4% [HR(95% CI)=1.04(1.02~1.05)].与不进行身体锻炼的老年人相比,身体锻炼的老年人的死亡风险下降19%[HR(95% CI)为0.81(0.66~0.98)];BMI每增加1 kg/m2,老年人死亡风险下降5%[HR(95% CI)=0.95(0.93~0.98)];总淋巴细胞计数每增加1.0×109/L,老年人死亡风险下降13%[HR(95% CI)=0.87 (0.76~0.99)];与TG未升高的老年人相比,TG升高(≥2.26 mmol/L)的老年人死亡风险下降41%[HR (95% CI)=0.59(0.40~0.88)].结论 在中国长寿地区高龄老年人中,较高水平的BMI、总淋巴细胞计数和TG为其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成年人的特征.

  • 中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BMI与认知功能受损发生风险的关系

    作者:张娟;吕跃斌;殷召雪;罗杰斯;石文惠;施小明

    目的 探讨中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BMI与认知功能受损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于2012年在我国8个长寿地区对2439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2014年随访1135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BMI水平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风险.结果113例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受损,检出率为10.0%:低体重、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组认知功能受损检出率分别为22.2%(51/230)、7.5%(47/629)和5.4%(15/276)(P<0.001);低(<19.7 kg/m2)、中(19.7~23.1 kg/m2)和高(>23.1 kg/m2)BMI组认知功能受损检出率分别是17.7%(66/372)、7.1%(27/379)、5.2%(20/384)(P<0.001).老年人BMI每升高1.0 kg/m2,发生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降低7%[RR(95% CI):0.93(0.87~0.99)];与中等BMI的老年人相比,低BMI发生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增加[RR(95% CI):1.98(1.14~3.44)],高BMI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意义[RR(95% CI):1.15(0.57~2.32)];与正常体重的老年人相比,低体重发生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增加[RR(95% CI):2.19(1.31~3.66)],超重肥胖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意义[RR(95% CI):1.18(0.58~2.38)].结论 在我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低BMI水平、低体重是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的危险因素.

  • 健康生活方式指数与男性胃癌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张庆丽;郑苇;李泓澜;高静;方婕;高立峰;刘大可;舒晓鸥;项永兵

    目的 探讨多种生活方式共同作用对胃癌发病的影响.方法 以2002—2013年上海男性健康队列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上海男性健康队列以上海市某区8个街道40~74岁未患恶性肿瘤的常住男性居民为研究对象,2002—2006年期间有61480名对象完成了基线调查.以胃癌发生或研究对象死亡或后一次随访(2013年12月31日)作为观察截止点.分别于2004—2008和2008—2011年完成了两次随访.选择调查中的生活方式的数据,构建健康生活指数(HLI).HLI主要纳入了吸烟、饮酒、饮食、肥胖和体育锻炼5种常见的生活方式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不同生活方式、HLI指数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经过9.28年的随访,59503名纳入此次分析的对象中发生胃癌病例477例.有0、1、2、3、4、5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所占比例分别为3.44%(2045名)、18.14%(10793名)、33.68%(20041名)、29.43%(17511名)、12.82%(7627名)和2.50%(1486名).在这五种生活方式中,吸烟和饮酒因素与胃癌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不吸烟或戒烟时间不小于10年者患胃癌RR(95%CI)值为0.71(95%CI:0.57~0.87),每周饮酒量不超过14份者患胃癌RR(95%CI)值为0.70(0.55~0.90).平均每增加1种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患胃癌RR(95%CI)值为0.86(0.79~0.95).相对于仅有0或1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有4~5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患胃癌RR(95%CI)值为0.62(0.49~0.83).按照生活方式因素多分类进行分组,构建的HLI分值在0~11分之间,平均每增加1分,患胃癌RR(95%CI)值为0.93(0.89~0.97);与得分0~3之间的人群相比,得分8~11的对象患胃癌RR(95%CI)值为0.64(0.47~0.87).结论 上海男性健康队列中满足全部5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比例较低;相对于没有或者仅有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生活方式完全健康的人群胃癌风险约能降低1/3;HLI与胃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

  • 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胎儿生长受限影响的队列研究

    作者:施梦瑶;王雅斐;黄锟;严双琴;葛星;陈茂林;郝加虎;童世庐;陶芳标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招募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且有意愿在该院分娩的孕妇.共有3474名孕妇进入队列,排除分娩前体重数据缺失者54名、终止妊娠者162名、双胎活产39名以及胎儿出生体重缺失者7名,终将资料完整的3212对母婴纳入分析.收集孕妇人口统计学信息、妊娠史、疾病史、身高和体重等资料,于24~28、32~36孕周及分娩时分别进行3次随访,收集孕妇体重、孕期呕吐、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新生儿性别和出生体重等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孕妇的胎儿生长受限检出率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作用计算表分析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对胎儿生长受限影响的独立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 胎儿生长受限检出率为9.7%(311/3212).孕前低体重组胎儿生长受限检出率为14.9%(90/603),高于孕前体重正常组[8.7%(194/2226)](χ2=24.37,P<0.001);孕期增重不足组胎儿生长受限检出率为17.9%(50/279),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11.8%(110/932)](χ2=36.89,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孕前正常体重组相比,孕前低体重是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RR(95%CI):1.76(1.34~2.32)];与孕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期增重不足是胎儿生长受限的危险因素[RR(95%CI):1.70(1.17~2.48)].孕前低体重与孕期增重不足无相加模型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归因比、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75(95% CI:-2.14~3.63)、0.21(95% CI:-0.43~0.86)、1.43(95%CI:0.45~4.53)]和相乘模型交互作用[RR(95%CI):1.00(0.44~2.29)].结论 孕前低体重和孕期增重不足增加胎儿生长受限的风险,二者无交互作用.

  • 选择性剖宫产与婴儿发育行为关联的队列研究

    作者:孙袁芳;黄锟;胡亚滨;高慧;牛影;陶兴永;陶瑞文;朱鹏;陶芳标

    目的 探讨选择性剖宫产(ECS)对婴儿发育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在马鞍山市居住>6个月的3474名孕妇纳入研究,排除妊娠终止者162名、双胎者39名、助产者14名、紧急剖宫产者76名及未知分娩方式者141名,共有3042对母婴进入终分析.采用自制《孕产期母婴健康记录表》获取孕产妇人口学特征、孕产史、孕期生活方式及相关疾病等情况;从产科记录中获得婴儿基本情况及分娩方式信息.分别在婴儿6和18月龄时应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3版)》(ASQ-3)进行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5个能区的发育评估.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选择性剖宫产与婴儿发育行为的关系.结果 ECS率为47.5%(1443/3042),其中无指征和有指征ECS率分别为27.2%(826/3042)和20.3%(617/3042).调整孕妇人口学特征、孕期暴露情况及婴儿基本情况后,与自然分娩相比,无指征ECS和有指征ECS会增加6月龄婴儿粗大动作发育迟缓的风险[RR(95%CI)分别为1.72(1.08~2.77)和1.87(1.11~3.15)],无指征ECS会降低6月龄婴儿精细动作发育迟缓的风险[RR(95%CI)为0.48(0.28~0.82)];无指征和有指征ECS对18月龄婴儿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问题解决和个人-社会的发育行为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无指征ECS组RR(95%CI)值分别为0.86(0.43~1.74)、1.55(0.86~2.78)、0.74(0.49~1.15)、1.10(0.68~1.78)和1.17(0.66~2.08),有指征ECS组RR(95%CI)值分别为0.33(0.12~1.02)、1.10(0.55~2.21)、0.79(0.48~1.29)、0.58(0.29~1.13)和1.48(0.78~2.81).结论 ECS影响6月龄婴儿的运动发育,未发现对18月龄婴儿发育行为有影响.

  • 钢铁厂工人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队列研究

    作者:余善法;陈国顺;焦洁;谷桂珍;张焕玲;王兴明;周文慧;吴辉;李艳红;郑玉新

    目的:探讨2006—2015年某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情况。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2006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纳入动态研究队列中并在随访时对其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有6297名完成两次以上健康检查和听力测定,纳入终的研究与分析。对该钢铁厂工人噪声作业环境进行测定,并对其累积噪声暴露量进行评估。测量工人8h等效连续声级dB(A),按照不同作业岗位的噪声暴露水平,并将其分为高、中、低暴露组,暴露水平分别为80.6~85.0、85.1~90.0、90.1~103.4 dB(A)。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中、高暴露组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病的RR值及95%CI值,并对发病风险进行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温和毒物接触水平调整分析。结果6297名调查对象在观察期间发生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392例,发病率为6.23%;高频听力损伤318例,发病率为5.05%。职业性噪声聋74例,发病率1.18%。高、中、低暴露组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9.22%(158/1713)、6.49%(204/3142)和2.08%(30/1442),其中高频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7.41%(127/1713)、5.25%(165/3142)和1.80%(26/1442),噪声聋发病率分别为1.81%(31/1713)、1.24%(39/3142)和0.28%(4/1442)。累积噪声暴露量≤84.99、85.00~87.99、88.00~90.99、91.00~93.99、94.00~96.99、97.00~100.99、101.00~102.99和≥103.00 dB(A)·年组听力损失发病率分别为0(0/185)、1.22%(2/164)、2.52%(17/674)、3.83%(35/913)、5.80%(106/1827)、6.02%(67/1113)、9.20%(95/1003)和18.04%(70/388)。与低暴露组相比,高暴露组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噪声聋的RR(95%CI)值分别为4.78(3.22~7.11)、4.36(2.84~6.69),6.63(2.33~18.82);中暴露组噪声性听力损失、高频听力损失、噪声聋的RR值为3.27(95%CI:2.22~4.82)、3.02(95%CI:1.99~4.59)、4.52(95%CI:1.61~12.67)。结论钢铁厂噪声作业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与累积噪声暴露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及接触高温有关。

931 条记录 8/47 页 « 12...567891011...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