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研究设计及初步结果

    作者:何耀;栾复新;姚尧;杨姗姗;解恒革;李靖;刘淼;王建华;吴蕾;朱乔;陈小萍;宁超学;王鲁宁;李小鹰;张思兵;张福;赵亚力

    目的 调查海南百岁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功能状态、精神心理、卫生需求等其他长寿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探讨长寿及衰老的自然历程及相关机制.方法 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CHCCS)是一项基于社区人群,具有问卷信息、身体测量、生物标本、临床影像等数据库和生物样本资料的全省百岁老人全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2014-2017年为基线调查,根据海南省民政部门提供的百岁老人户籍信息,对全省18市(县)百岁老人和5市(县)高龄对照老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问卷访谈、体格检查和生物标本采集.计划每2年随访1次其患病与生存现状.结果 在海南省民政部门2014年提供的百岁老人名单中,1 473位百岁老人健在并可取得联系.截至2016年12月,其中的268人去世,203人拒访,1 002位百岁老人同意参加本研究.本文对海南百岁老人队列2014-2016年完成调查且资料完整的722例百岁老人的基线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其平均年龄为(102.7±2.7)岁,女性占83.0%、丧偶占88.8%、汉族占84.5%、与家人同居者占87.8%、文盲占89.7%、农民占81.0%.结论 CHCCS将提供我国及亚洲大样本的长寿人群的数据资料,并抢救性采集其珍稀的生物样本资源,为我国长寿、衰老及健康老龄化研究提供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平台和研究基地.

  • 中国双生子队列研究进展

    作者:高文静;李立明

    我国大型人群队列研究方兴未艾,双生子作为一种特殊人群,由于其同时出生、共享母体的宫内环境和早期家庭环境的天然对照优势,可以进行匹配的队列研究,从而很好地控制年龄、性别(同性别双生子)、遗传(同卵双生子)或早期环境(共同抚养的双生子)所带来的混杂,为慢性复杂性疾病病因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良好资源.本文将就中国双生子队列的目标、现状、挑战与机遇进行简要介绍,着重呈现双生子不同于一般人群队列的特征.

  • 启东慢性乙型肝炎临床队列:建立及基线特征

    作者:梁枫;沙春霞;樊春笋;陈卫高;屠红;杨帆;曹广文;秦海松

    目的 在启东现场建立目标人群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前瞻队列并分析其基线特征.方法 自2016年1月1日,对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慢性乙肝患者开展基线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肝功能及HBV感染相关血清学指标检测、上腹部B超.计划纳入慢性乙肝患者不少于1000例,基线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导入SAS 9.3软件后对研究对象的主要基线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6年7月18日,共1006例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并参加基线调查,其中男性615例,年龄为(44.26±9.97)岁,女性391例,年龄为(46.66±11.17)岁.肝病家族史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饮茶、抗病毒治疗构成比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方面,男性中ALT及总胆红素异常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状态、HBsAg定量、HBV DNA载量、白蛋白、门静脉和脾静脉宽度异常构成比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启东现场成功开展慢性乙肝门诊患者前瞻队列的基线调查,根据亚组间的基线特征差异,后续可进行相应的亚队列研究.

  • 队列研究中的依时混杂偏倚和随访时间偏倚

    作者:刘慧鑫;苏迎盈;李峥;汪宁

    【导读】未加识别或控制的混杂因素和偏倚会影响流行病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的准确判断。目前已熟知队列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选择偏倚及失访偏倚,为此笔者复习了队列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依时混杂偏倚及其控制方法,并通过实例提出随访时间偏倚的概念及其控制方法。

  • 慢性病对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影响的队列研究

    作者:李正禹;武继磊;李佳佳;裴丽君

    目的 探讨5类高发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目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2002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访问的10 501名老年人的调查信息作为基线数据,随访该队列人群至2014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5类高发慢性病及慢性病患病数目对不同年龄组老年人ADL的影响.结果 与不患任何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比较,患高血压可增加各个年龄组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65~74岁组增加43%(HR=1.43,95%CI:1.14~1.79),75~ 89岁组增加21%(HR=1.21,95%CI:1.02~1.43),90~105岁组增加20% (HR=1.20,95%CI:1.02~ 1.43);患糖尿病使65~ 74岁组老年人ADL受损风险增加102%(HR=2.02,95%CI:1.29~3.17),患脑血管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79%(HR=1.79,95%CI:1.24~ 2.58);在整个老年群体中,患1种慢性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13%(HR=1.13,95%CI:1.02~1.25),患≥2种慢性病使ADL受损风险增加25% (HR=1.25,95%CI:1.13~1.40);患≥2种慢性病使65~74、75~ 89岁老年人ADL受损风险分别增加50% (HR=1.50,95%CI:1.21~1.87)、17% (HR=1.17,95%CI:1.01~1.38).结论 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ADL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65~74岁组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或多种慢性病共患均可增加其ADL受损风险.

  • 队列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刘运海;杨期东;刘尊敬;张乐;周艳宏;许宏伟

    目的分析队列人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前后变化及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1987年在长沙市区选取1个干预社区和1个对照社区,选择具有可比性的两组人群,对35岁以上居民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作为基线指标,并将其作为随访对象(已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除外).对干预组进行14年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同时监测脑卒中发病情况,2000年进行复查.结果 14年后,干预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和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均增加,其变化分别为 33.8%~ 35.7%, 30/万~ 129/万, 128.41~ 134.49 mm Hg(1 mm Hg= 0.133 kPa), 77.78~ 78.54 mm Hg, 54.80~ 57.78 kg,对照组上述值的变化分别是从 35.9%~ 56.8%, 30/万~ 228/万, 127.70~ 141.80 mm Hg, 78.27~ 82.89 mm Hg, 54.92~ 59.69 kg,除干预组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和舒张压增加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指标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但均以对照组增加明显;两组人群的饮酒率均有显著性下降,吸烟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进行比较,无论吸烟率还是饮酒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组累积脑卒中发病率( 3.4%)明显低于对照组( 4.7%).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递增,但进行积极干预可明显控制危险因素的增长,进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积分与脑卒中风险的队列研究

    作者:黄久仪;王桂清;沈凤英;曹奕丰;王艳;郭佐;杨永举;樊舜英;徐晓斌;冯春红;田文生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和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东北、华北等六大行政区35岁及以上的队列人群 25 355人,进行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同时进行CVHI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积分.随访7年中共发生脑卒中患者228例,以脑卒中的发病作为观察终点,按危险因素暴露和CVHI积分分组,计算暴露与否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可信区间(CI),并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超重或肥胖、饮酒史、吸烟史、CVHI积分<75分的RR值分别为 3.23( 2.48~ 4.20)、 2.53( 1.92~ 3.33)、 2.38( 1.55~ 3.64)、 1.32( 1.02~ 1.72)、 1.82( 1.37~ 2.41)、 1.62( 1.25~ 2.11)、 1.48( 1.07~ 2.04)、 1.76( 1.34~ 2.31)和 7.30( 5.43~ 9.8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被筛选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分别为:CVHI积分异常、脑卒中家族史、吸烟、高血压病史、年龄和性别;CVHI积分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显示,脑卒中的风险随着CVHI的积分降低而显著上升;协同作用分析显示,当CVHI积分<75分和高血压合并出现时,脑卒中的RR值为 12.55,表现为相加模型作用.结论 CVHI积分值降低是脑卒中强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与高血压同时出现时,在脑卒中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丙型肝炎病毒新发感染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段松;韩晶;唐仁海;杨跃诚;项丽芬;叶润华;杨顺生;杨盈波;龙玉存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就诊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新发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5年6月至2012年3月德宏州所有入组MMT且HCV检测阴性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HCV阳转情况,计算HCV新发感染率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2390名对象符合队列纳入标准.其中731人(30.6%)入组MMT后未接受随访检测;1659人(69.4%)接受过至少一次随访检测,累计随访观察3509.13人年,期间99人发生HCV抗体阳转,HCV新发感染率为2.82/100人年.2006-2011年HCV新发感染率依次为3.62/100人年、5.36/100人年、6.71/100人年、2.56/100人年、1.90/100人年和0.44/100人年.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待业/无业、入组前曾注射毒品、入组时HIV检测确认阳性者在MMT治疗期间新发HCV感染风险显著高于农民、入组前未注射毒品和入组时HIV检测阴性者(HR =2.02,95%CI:1.18 ~ 3.48;HR=9.05,95%CI:5.49 ~ 14.93;HR=2.12,95%CI:1.37 ~ 3.56).结论 德宏州MMT就诊者中HCV新发感染率自2009年起逐年下降,但职业为待业/无业、入组前曾注射毒品和HIV感染者其HCV新发感染的风险较高.

  •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效果评价

    作者:方向华;王文志;吴升平;李世绰;程学铭;杜晓立;鲍秋菊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对"中国七城市脑卒中干预试验研究"的资料做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在北京等六城市城区选择2个不相邻、框架人口约为1万的自然人群,分别作为干预和对照社区,从两社区35岁以上人群中分别选取2 700名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居民作为队列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基线调查)和体格检查,筛查高危对象.3年后对参加过基线调查者随访.在干预队列,对基线调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重点是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大众健康教育.对照社区则顺其原有医疗条件,不予干预.结果 3年后,无论是干预队列还是对照队列,高血压患病率均有所增加,但以对照队列中年人增加突出.无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干预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年中干预队列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减少了29%(HR=0.71,95%CI:0.58~0.87),死亡减少了40%(HR=0.60,95%CI:0.42~0.86).干预可以减少各类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组为显著,其次是复合高血压.与此同时,干预队列全死因死亡率与对照队列相比降低了11%(HR=0.89,95%CI:0.78~0.99).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各类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明显减少人群全死因死亡率.

  • 绝经状态对空腹血糖受损及2型糖尿病发病影响的研究

    作者:文进博;杨松;赵祥海;陈燕春;赵海龙;陈逍天;沈冲

    目的 探讨女性不同FPG水平下绝经状态对新发空腹血糖受损(IFG)及2型糖尿病(T2DM)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和徐舍镇两个乡镇的6个村的参与过2009年5—10月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女性,排除基线有糖尿病、65岁以上未绝经及手术绝经者,终共有2084名女性纳入研究.根据FPG水平将基线纳入研究的对象分为FPG正常组(FPG<5.6 mmol/L)和IFG组(5.6~6.9 mmol/L),并于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对上述对象进行前瞻性随访.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不同FPG水平对象绝经相关因素与IFG和T2DM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P50(P25~P75)]为58.08(51.74~65.82)岁,其中已绝经女性1631名(78.3%),T2DM发病104例.FPG正常组1569名(75.3%),T2DM发病34例,IFG发病199例;IFG组515名(24.7%),T2DM发病70例.FPG正常组中,已绝经者IFG发病密度(2752/10万人年)高于未绝经者(1670/10万人年)(P<0.001);调整年龄和BMI后,FPG正常组已绝经者发生IFG风险增高(HR=2.60,P<0.001).FPG正常组中,调整年龄和BMI后,已绝经女性随着绝经年龄的增加,发生IFG的风险降低(HR=0.96,P=0.046).在总人群、FPG正常组以及IFG组中,未发现绝经状态和绝经年龄与T2DM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P值均>0.05).结论 FPG正常人群中,绝经增加IFG事件的发生风险.随着绝经年龄的增加,FPG正常人群IFG事件发生风险降低.

  • 儿童接种不同免疫程序国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3年抗体持久性分析

    作者:何寒青;李倩;严睿;周洋;唐学雯;邓璇;谢淑云;陈直平

    目的 分析儿童接种不同免疫程序国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后3年时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方法 于2015年7月,选择浙江省衢州市的开化县和常山县为研究现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选择后1剂次接种国产MMR满3年(36~38个月)的儿童,共170名,作为常规免疫接种组(8月MR组);选取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建立的2针MMR队列中171和173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8、18月龄时接种MMR(8月MMR组)和12、22月龄时接种MMR组(12月MMR组),并在其完成初免MMR后以及后1剂次MMR满3年后,分别采集静脉血2~3 ml,用ELISA法检测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IgG抗体.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差异.结果 51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为248名(48.25%),女性为266名(51.75%);接种国产MMR后3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1%(504例)、93.4%(480例)和88.1%(453例),抗体GMC分别为1012.33 mU/ml、502.87 U/ml和50.53 U/ml.3组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均在97%及以上;3组中12月MMR组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抗体阳性率高,为98.8%(171/173),8月MR组和8月MMR组分别为88.2%(150/170)和93.0%(159/17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风疹病毒的抗体阳性率也是12月MMR组高,为94.8%(164/173),8月MR组和8月MMR组分别为82.9%(141/170)和86.6%(148/171)(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2).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病毒抗体GMC高的均是12月MMR组,分别为1217.30(1119.35~1323.82)mU/ml、717.07(643.83~798.65)U/ml和62.54(56.21~69.58)U/ml;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GMC低为8月龄MR组,分别为812.01(734.52~897.67)mU/ml和363.28(305.42~432.11)U/ml;风疹低为8月MMR组,为44.10(39.08~49.76)U/ml;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程序接种国产MMR后3年时麻疹、风疹均维持较高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接种2剂次MMR的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较高.

  • 长期铬酸盐职业接触对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含量的影响

    作者:胡贵平;赵琳;刘佳兴;王乐乐;陈章健;张永明;王丽;赵祖昌;余善法;贾光

    目的:探讨长期铬酸盐职业接触对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2010—2015年间采用动态队列的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某铬酸盐工厂的铬盐接触工人作为接触组,共343名。在调查期间内,以管理、后勤和保安等非接触铬酸盐工作人群作为对照组,共73名。于每年10月定期随访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并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职业接触史等。在控制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BMI等相关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长期铬酸盐接触对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含量的影响。结果接触组、对照组进入队列的年龄分别为(36.67±6.78)、(38.47±7.18)岁,工龄分别为(8.39±6.02)、(12.86±8.34)年。2010、2011、2012及2014年接触组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4.73±0.46)、(4.81±0.53)、(4.41±0.45)×1012/L]均低于对照组[(4.76±0.42)、(4.95±0.45)、(4.47±0.39)×1012/L],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8、1.96、0.92、1.21,P值分别为0.703、0.051、0.358、0.227)。铬酸盐接触人群的外周血红细胞含量在2010与2011年、2011与2012年、2012与2014年以及2014与2015年的工作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464、-0.070、0.020(P值均<0.001)。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以及BMI作为协变量纳入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后,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外周血红细胞含量降低, RR值为0.915(95%CI:0.852~0.982)。与不饮酒人群相比,饮酒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降低,RR值为0.910(95%CI:0.811~1.201);与女性相比,男性外周血红细胞含量降低,RR值为0.661(95%CI:0.616~0.709)。结论长期职业接触铬酸盐可能使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减少,男性、饮酒人群可能是铬酸盐接触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含量减少的危险因素。

  • 邻苯二甲酸酯内暴露水平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关联研究

    作者:蔡秀秀;高慧;严双琴;盛杰;顾春丽;金忠秀;戚娟;许媛媛;张秋凤;曹慧;陶芳标;郝加虎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酯(PAEs)内暴露水平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4家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招募的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终有5084名孕妇及4669名单胎活产儿进入队列.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对研究人群进行随访共随访到资料完整的3725名3~6岁学龄前儿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尿液中7种PAEs代谢物,并分别按照其暴露水平以P0~P24、P25~P74、P75~大值将调查对象分为低、中、高三组.使用父母填写的《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量表》(BRIEF-P)调查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发育情况.应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水平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病因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中男童占53.6%(1997/3725),儿童月龄为(51.5±5.6)月.7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检出率依次为:邻苯二甲酸单甲酯(MMP)为99.89%(3721/3725);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EP)为99.97%(3724/3725);邻苯二甲酸单苄酯(MBzP)为69.10%(2574/3725);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酮基己基)酯(MEOH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羟基己基)酯(MEHHP)均为100.00%;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为99.95%(3723/3725).上述7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的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7.71、15.36、0.07、155.24、10.73、14.67、3.59μg/L.经尿肌酐校正后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9.65、26.65、0.12、257.73、17.94、24.80、6.27μg/g肌酐,总PAEs代谢物尿肌酐校正后P25、P75水平分别为1.20、3.04μmol/g肌酐.调整儿童性别、月龄、母亲孕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二手烟暴露,儿童是否为独生子女等相关人口学信息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MEHHP高水平组、MEOHP高水平组学龄前儿童自我抑制控制(ISCI)异常的发生风险分别是低水平组儿童的1.71、1.54倍(OR=1.71,95%CI:1.11~2.62;OR=1.54,95%CI:1.01~2.34).总PAEs代谢物高水平组学龄前儿童ISCI异常的发生风险是低水平组儿童的1.55倍(OR=1.55,95%CI:1.00~2.38).结论 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可能损伤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发育.

  • 上海市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模型研究

    作者:李燕婷;张宏伟;任宏;陈健;王晔

    目的 预测上海市流感样病例的发病趋势.方法 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对上海市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由流感监测点医院每日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前114周资料建立模型,后9周资料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 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构建ARIMA(1,0,0)(1,1,0)26模型,非季节性和季节性自回归系数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白噪声残差分析显示序列自相关函数的Box-Ljung统计量小值为0.803(P>0.1),残差为随机性误差.1~114周资料所建立模型lgYt=0.879 lgYt-1+0.418 lgYt-26-0.367 lgYt-27+0.582 lgYt-52-0.512 lgYt-53预测效果良好,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符合率达100%.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模拟上海市流感样病例的发病趋势.

  • 母孕期和婴儿早期钙剂补充对婴儿BMI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昌雪莲;尚煜;刘雅静;李苹;王源源;梁爱民;齐可民

    目的 探讨母孕期和婴儿早期钙剂补充对婴儿BMI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5至10月选取北京市两个区妇幼保健院建档的1752名健康孕产妇及其婴儿(母乳喂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母孕期及婴儿早期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状况;记录婴儿出生及6月龄身长及体重,并计算BMI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抽取40名婴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若不足40名则全部纳入,其中母孕期及婴儿早期均单补钙剂组23名;母孕期未补充钙剂-婴儿早期单补钙剂组6名).进而比较母孕期和婴儿早期不同钙剂补充对婴儿出生及6月龄BMI值及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结果 母孕期钙剂补充组(1323名)婴儿出生及6月龄时BMI值[(13.51±0.47)、(17.91±0.23)kg/m2]均高于未补充钙剂组[429名,(12.76±1.23)、(17.68±0.76)kg/m2](P<0.05).在母孕期补充钙剂前提下,婴儿早期单补钙剂组6月龄时BMI[(18.63±0.52)kg/m2]、BMI增量[(5.71±0.54)kg/m2]及乳杆菌属构成比(21.04%±3.68%)均高于婴儿早期单补维生素D组[(17.69±0.89)kg/m2、(4.17±1.01)kg/m2、12.28%±3.86%](P<0.05);而在母孕期未补充钙剂前提下,婴儿早期单补钙剂组6月龄时乳杆菌属构成比(20.15%±4.87%)也高于婴儿早期单补维生素D组(14.64%±3.71%)(P<0.05).结论 母孕期适量钙摄入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而婴儿早期钙剂补充可引起BMI增加过快,并促进肠道乳杆菌属生长.

  • 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杨静;王飞;韩煦;袁晶;姚平;梁渊;魏晟;张晓敏;郭欢;杨汉东;何美安

    目的 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关联,比较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传统指标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预测效力,建立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预测模型.方法 于2008年招募27009名东风汽车公司退休职工进行基线调查,2013年进行了第1次随访,排除<60岁,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和恶性肿瘤者,后将资料完整的6478名随访对象纳入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腰高比],以及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内脏脂肪指数(VAI)、身体形态指数(ABSI)和身体圆润指数(BRI)]与高血压的关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高血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力.结果 共检出新发高血压患者1787例,发病率为27.59%.调整了混杂因素之后,BMI、腰围、腰高比、VAI和BRI水平升高会增加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生风险(P值均<0.05);与其低三分位数相比,高分位数人体测量学指标对应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95%CI)值在男性中分别为:VAI:1.45(1.22~1.73),BRI:1.86(1.55~2.23);在女性中分别为:VAI:1.55(1.22~1.96),BRI:1.60(1.27~2.01);ABSI与高血压发病的关联在男性[OR(95%CI):1.07(0.90~1.28)]和女性[OR(95%CI):1.03(0.82~1.29)]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血压风险预测基础模型包括年龄、饮酒(仅男性)、教育水平(仅男性)、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水平.与基础模型相比,分别纳入BMI[男性:ROC曲线下面积(AUC)=0.697]和BRI(男性:AUC=0.696)的扩展模型预测效力略有提高(P<0.05);纳入BMI后的模型对男性(AUC=0.697)和女性(AUC=0.685)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预测效力好.结论 在老年人群中,BMI、腰围、腰高比、VAI和BRI水平增加会提高高血压发病风险,纳入BMI模型预测高血压发病风险效力好.

  • 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

    作者:高姗;杨万水;高静;王静;项永兵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及Medline数据库,检索1989年1月到2010年2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糖尿病与肝癌关系的队列研究文献,共收集到28篇文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检索文献的合并RR值及其95%CI值,并根据入选文献的研究人群来源、性别、地域差别,以及入选文献质量评分的高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14篇,随访队列总人数为3 672 248例(名),累计肝癌患者3800例.经Meta分析,与未患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肝癌发病的RR值为3.33(95%CI值:1.82~6.10),提示糖尿病与肝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亚组资料分析显示,研究对象为一般人群和已患某种疾病的患者的各个研究合并RR值(95%CI值)分别为3.76(1.69~8.38)和2.41(1.34~4.32);男性经Meta分析综合后糖尿病的RR值(95%CI值)为2.32(1.70~3.17),女性为1.63(1.08~2.47).结论 糖尿病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 中老年男性饮酒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张一枝;余艳秋;袁瑜;何美安;邬堂春

    目的 探讨饮酒与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人群来源于东风同济队列,该队列于2008年在湖北省招募了27009名东风汽车公司离、退休职工,基线调查采用半结构化问卷收集饮酒信息和相关协变量,并进行了体格检查、血糖和血脂等测定.从队列中选取男性并排除基线调查时已患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和恶性肿瘤者,终纳入6784名男性.2013年进行随访,通过研究对象的医疗保险号收集其疾病或死亡结局.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饮酒特征和模式与T2DM的关联性.结果 6784名研究对象中,3541名从不饮酒者共随访15852.2人年,新发T2DM 270例,发病密度为1703.2/10万人年;3243名饮酒者共随访14509.8人年,新发T2DM 258例,发病密度为1778.1/10万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与不饮酒人群相比,饮酒人群T2DM发生风险总体上未升高[HR(95%CI):1.09(0.91~1.30)],但平均乙醇摄入量>20 g/d和饮酒频率高于7次/周的饮酒者T2DM发生风险均升高[HR(95%CI)值分别为1.27(1.02~1.58)和1.35(1.00~1.83)];饮酒频率>7次/周的人群中,单次乙醇摄入量为0.01~40和>40 g者发生T2DM的HR(95%CI)值分别为1.48(1.05~2.09)和1.27(0.80~2.01).结论 总体上饮酒与T2DM发生风险无关,但平均乙醇摄入量>20 g/d或饮酒频率>7次/周会增加T2DM发生风险.

  • BMI、腰围和腰身比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队列研究

    作者:杨香玉;张明;罗新萍;王瑾瑾;尹磊;庞超;王国安;沈艳霞;吴东亭;张璐;任永成;王炳源;张红艳;周俊梅;韩成义;赵阳;冯天平;胡东生;赵景志

    目的:探讨BMI、腰围和腰身比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于2007年7—8月和2008年7—8月选择河南省某县的两个乡(镇)为研究现场,以自然村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94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空腹血糖及脂质谱检测,共有17236名进入队列。2013年7—8月和2014年7—10月随访到14720名(应答率为85.4%),后11643名(男性4301名,女性7342名)研究对象被纳入随访研究。应用发病密度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时BMI、腰围、腰身比及其不同组合,以及各指标基线和随访时的动态变化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11643名随访研究对象中,新发T2DM 61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01年,发病密度为0.89/100人年。调整基线时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家族史,以及FPG、TC、TG、HDL?C、SBP、DBP基线与随访的差值后,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BMI超重组、BMI肥胖组、腰围异常组及腰身比异常组人群的T2DM发病风险均高于基线相应指标正常组人群,HR(95%CI)值分别为2.05(1.62~2.59)、3.01(2.33~3.90)、2.34(1.89~2.90)、2.88(2.21~3.74);且基线。BMI、腰围及腰身比均异常组人群的T2DM发病风险高,HR(95%CI)值为3.32(2.50~4.40);无论基线。BMI或腰围正常与否,基线。腰身比异常人群的T2DM发病风险均有所增加,BMI正常且腰身比异常组、BMI异常且腰身比异常组、腰围正常且腰身比异常组、腰围异常且腰身比异常组的HR(95%CI)值分别为1.88(1.29~2.74)、3.08(2.34~4.05)、2.15(1.53~3.00)、3.22(2.45~4.23);基线和随访时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时腰围或腰身比正常组人群中,随访时腰围或腰身比转变为异常均增加T2DM的发病风险,HR(95%CI)值分别为1.79(1.26~2.55)、2.12(1.32~3.39);而在基线时。腰围或腰身比异常组人群中,随访腰围或腰身比异常组比随访腰围或腰身比正常组人群的T2DM发病风险高,HR(95%CI)值分别为2.16(1.42~3.29)、2.62(1.63~4.20)。结论 BMI、腰围或腰身比异常均增加T2DM发病风险,且三者异常聚集数目越多,T2DM发病风险越高。促使腰围或者腰身比由异常逆转为正常可以降低T2DM发病风险。

  • 胃癌双Y核心家系地区与家庭聚集性研究

    作者:沈靖;王润田;邢厚恂;王心如;王滨燕;王理伟;李茂森;王建明;华召来;郭春华;徐希平

    目的探讨江苏省扬中市胃癌是否有地区和家庭聚集性。方法利用扬中恶性肿瘤发病登记报告资料和全新设计的双Y核心家系调查资料,对448个胃癌核心家系和437个对照家系,共5 242人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Poisson分布χ2检验显示,胃癌在扬中市内各乡镇的实际分布与理论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91.07,P<0.001,以三跃、长旺、油坊3个乡发病率高,与低发病率地区可相差2.2倍;先证者同胞和父母胃癌患病率分别为5.42%和8.65%,明显高于配偶同胞(3.20%)和父母(4.94%);父母均患胃癌,其子女胃癌患病率高为22.58%;二项分布检验显示,发生胃癌的观察家系数与理论家系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扬中市胃癌高发不仅存在地区聚集性,而且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初步认为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为探讨扬中市胃癌高发的遗传易感性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931 条记录 6/47 页 « 12345678...464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