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冷冻复苏软骨细胞的培养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雷印涛;杨兴华;徐慧;孟宪哲

    目的 了解冻存复苏过程对保持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对冻存1周组、1个月组和新鲜制备组的软骨细胞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生长曲线、HE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等观察,在其形态和功能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间软骨细胞的生长过程、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但随冻存时间的延长,其存活率有所下降.结论 冻存软骨细胞与新鲜制备的软骨细胞相比保持了一些相似的生物行为,但冻存时间长短对冻存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有影响.

  • 新生儿复苏及观察护理的体会

    作者:董魁臻;庄丽敏

    新生儿窒息为产科常见的疾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新生儿窒息复苏术虽然不断改进,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复苏后新生儿较正常儿的生活力差,仍有一段时间持续低氧血症,免疫能力差,此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新生儿复苏及复苏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降低围产期死亡、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治愈率,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对新生儿复苏及复苏后的观察体会叙述如下.

  • 新生儿窒息68例复苏抢救护理体会

    作者:李君生

    1997年1月~2003年1月,我们收治6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严格遵循现代化复苏技术(ABCDE)抢救程序在清理呼吸道的基础上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复苏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复苏术抢救新生儿窒息81例体会

    作者:王定清;张立民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按ABCDE复苏方案,争取时间,为窒息新生儿提供及时的抢救措施.结果:本组除1例脐带畸形死亡外,全部复苏成功.结论: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技术和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提高窒息儿抢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135例分析

    作者:魏本荣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临床实施正确、及时有效的复苏方法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1996年1月~1 999年12月,我院共对13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进行ABCDE方案复苏,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复苏术
  • 电击伤后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作者:冯春琴;高伟捷

    1 临床资料例1,男,30岁.在医院内楼顶施工过程中遭受电击后心跳呼吸停止8min.心电图示等电位直线.立即就地行心脏胸外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应用急救药物,及时行气管插管,心脏电除颤,头部置冰袋,抢救25min后,心肺复苏成功,转入病房,14d痊愈出院,60d后随访未留任何症状.

    关键词: 电击伤 复苏术 护理
  • 良好液体复苏对严重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邓向东;孙曙光;王静;王良喜;毛学飞;孙勇;周宜芳;吴杭庆;潘晓峰

    目的 探讨良好液体复苏对严重烧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及ELISA法测定38例复苏情况良好的特重度烧伤患者(观察组)伤后8h,第1、2、4、7天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IL-4和IFN-γ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不大,但IFN-γ和IL-4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良好的液体复苏对调节严重烧伤患者出现的免疫功能紊乱有重要意义.

  • 正确认识脑死亡

    作者:张天锡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的进展,在临床上急救五衰(脑衰、心衰、肺衰、肝衰、肾衰)的复苏术中,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已不乏"起死回生"的大量实例报道.

  •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新进展

    作者:朱小瑜

    我国儿科界发布过4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和指南>,至80年代起约每10年更新1次,均与国际水平接轨,技术上不亚于国外[1~3],但政府介入的培训推广工作较滞后,掌握规范复苏的技术人员远远不够,为此,卫生部于2003年成立了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委员会[4],瞄准新进展,翻译了美国第4版(2000年版)新生儿复苏教程(NRP)及新流程图[5],并于2005年发布了我国第4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6],逐级举办了全国各地师资培训.新指南在原方案基础上有许多改进[7].2005年底美国新第5版<新生儿复苏指南>问世[8],但与2000年版相比并无许多变化,重申前版的诸多内容,而我国第4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正是源于美国2000年版[9],均较上世纪方案和指南[10]有许多重要改进和新意,且正在国内广泛推行.本文将介绍该现行方案及其技术进展.

  • 复苏液体温度对失血性休克兔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王建荣;苏荣;刘秀华;刘育英;马燕兰;刘玉春

    目的:观察输注不同温度液体时失血性休克模型兔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探讨液体复苏时不同温度液体对改善微循环、提高抗休克疗效的作用.方法:新西兰雄兔30只,随机分为4组制作休克模型,休克模型稳定30 min后按相同速度相同液量分别给予低温(10.7±1.6 ℃)、常温(20.6±1.3 ℃)及温热(39.5±1.3℃)平衡液和自体血;在休克前、休克及液体复苏1h、2h和4h监测球结膜微循环血流流态、血管口径、毛细血管数目变化.结果:⑴各组流态随着液体输注逐渐改善,温热组流态恢复明显早于其他两组.⑵温热组在液体复苏1 h、2 h和4 h的血管管径均明显大于其他两组,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⑶低温组在液体复苏1h和2h血管数目明显减少,常温组和温热组血管数目均呈逐步增加趋势.结论:输注温热液体可加快血流速度,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减少血管数目的下降,从而改善微循环障碍,提高休克后液体复苏的效果.

  • 肺栓塞致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

    作者:周利民;李建军

    患者,男,60岁,因肉眼无痛性血尿1个月于11月14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入院后体检未发现异常,经B超及膀胱镜等检查考虑膀胱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于11月28日行膀胱全切加回肠代膀胱术,手术顺利.术后经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患者一般情况较好.12月19日5时30分,患者上厕所大便时,突然晕倒在地,呼吸急促,胸闷大汗,急抬回病房.查BP 100/70 mmHg(1 mmHg=0.133 kPa),HR 88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遥远.紧急吸氧,静推50%葡萄糖溶液40 ml,建立静脉通道.

  • 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后护理

    作者:刘昌屏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术后复苏的护理方法,对复苏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复苏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改善提出相应的对策,降低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后的并发症的几率与死亡率.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复苏治疗的窒息新生儿5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家属知情的情况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即对照组合实验组,实验组患儿进行常规抢救,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乡音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儿经抢救后的NBNA评分相近,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经抢救护理后,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发掘更加优良的窒息复苏术后护理方法,同时针对窒息程度、年龄等情况不同的婴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患儿窒息复苏术后遗留并发症的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80所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药品配备及培训情况调查

    作者:徐韬;王惠珊;宫丽敏;马艺;康如彤

    目的 了解中国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实施四年以来,医疗保健机构的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药品配备及人员复苏技术掌握情况.方法 在20个项目省中,每省随机抽取4所不同级别的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80所医院;对医院的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和药品配备情况进行调查;每所医院随机抽取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各一名进行操作考核,共调查240名医务人员.结果 80所医疗保健机构产房新生儿复苏气囊、新生儿面罩、辐射保温台以及新生儿咽喉镜的配备率均在95%以上,而手术室有13.7%未配备新生儿复苏气囊、16.3%未配备辐射保温台.胎粪吸引管的配备率普遍较低,产房为47.5%,手术室仅为28.8%.医务人员操作考核总合格率为72.7%,其中助产士的合格率高.医务人员在羊水污染时进行气管插管、初步复苏、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环节的得分率较低.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项目的 实施促进了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的实施.采取措施普及胎粪吸引管的使用,提高产房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的配备率.重视复苏理念的建立、增加操作训练是今后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关键.

  • 心脏骤停后静脉输注4℃冰林格液配合亚低温仪诱导亚低温脑复苏

    作者:吴继德;徐自强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后静脉输注4℃冰林格液诱导亚低温脑复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3例不同原因导致心脏骤停患者分成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快速静脉输注4℃的冰林格液(20 mL/kg,30~50 mL/min).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头部冰帽降温法.两组均用降温毯维持目标温度(32℃~34℃)达24h后开始复温.记录两组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到开始实施降温的时间(ROSC-IH)和从开始降温到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IH-TT)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平均IH-TT(3.82±1.61h)短于对照组(7.33±2.50h)(P<0.01).治疗组中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肌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它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没有发生快速输液引起的肺水肿.3个月后随访大脑功能评分(CPC),治疗组良好脑功能级(CPC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脑死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4℃冰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降温技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延迟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犬循环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胡森;李琳;侯经元;王瑞晨

    [目的]研究延迟补液对致死性失血性休克循环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Beagle犬14只,先期无菌手术行颈动、静脉置管,24 h后从颈动脉放血造成失血性休克,总失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40%.随机分为延迟补液组(DR,n=8)和立即补液组(IR,n=6).失血后第1个24小时DR组无治疗,IR组静脉输入3倍失血量的葡萄糖电解质溶液.失血后24 h起两组犬均实施静脉补液.测定犬失血前和失血后2、4、8、24、48和72 h非麻醉状态下的平均动脉压(MAP),抽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测定动脉、混合静脉氧分压(PaO2、PcvO2)及血氧含量、计算氧供量(DO2)和氧耗量(VO2),并统计失血后72 h病死率.[结果]DR组MAP伤后4 h降至低,仅为失血前的38.4%.IR组MAP伤后4 h起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DR组(P<0.05),并于失血后6 h恢复至失血前水平.DR组72 h死亡率为62.5%(5/8),而IR组无一死亡.两组失血后PaO2、pH、DO2和VO2较失血前均显著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升高(均P<0.05).立即补液组上述指标迅速恢复,失血后4 h起PaO2、PH、DO2和VO2显著高于延迟补液组,PaCO2低于延迟补液组(均P<0.05).失血后72 h立即补液组除DO2和VO2外,PaO2、PaCO2和pH均恢复至失血前水平;而延迟补液组上述指标仍显著低于或高于0 h水平(均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后延迟补液显著加重循环氧动力学障碍,增加休克动物的病死率.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詹又佳;钟文珍;饶忠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A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每组90例,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A组在创伤出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制前进行充分的液体复苏,B组在创伤出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PBMC中NF-κB活性,并采用RT-PCR检测 NF-κB mRNA 的表达.[结果]B组在入院后60 min和入院后120 min PBMC中NF-κB的活性及 mRNA的表达都显著低于A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PBMC中NF-κB的活性及 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孕兔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晨虹;龚时鹏;余艳红;涂新枝;张铨富;林胜谋;胡冬煦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失血性休克孕兔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孕兔制成未控制性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假休克组(P组)、休克未处理组(PO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PLH组)、传统液体复苏组(PNL组),对比研究各组各时间点血清肌酐(Cr)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孕兔处死后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孕兔失血性休克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休克时各组的Cr均增高,模型第90 min、180min、4 h PLH组血清Cr明显低于PNL组(P<0.05).PO组肾脏的病理损害严重,PLH组肾脏病理损害较PNL组明显减轻.但较P组严重.[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显著提高肾血液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清Cr含量,改善肾功能,是抢救产科失血性休克的理想复苏方法.

  • 心跳呼吸骤停114例复苏分析

    作者:李亚雄;熊怡泉;吴奕之;胡志雄;陆海湖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急诊,有报道院内心肺复苏(CPR)生存率达42.6%,院外生存率为10.3%[1].本院从1992年1月至1998年9月诊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46例,其中114例进行CPR,结果报道如下.

  • 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前后胃Cajal间质细胞及Cx43的变化

    作者:吴巧艺;林振吕;吴敏霞;蔺佩鸿;林铂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前后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及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Cx43)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实验组大鼠通过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休克状态1h后行液体复苏.分别于休克1h和复苏治疗后3,6,12,24 h取大鼠胃组织于电镜下观察Cajal细胞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Cx43的表达.结果:电镜显示实验组休克1h时Cajal细胞水肿、核皱缩、基膜破坏;复苏治疗后3,6h无明显变化,12h时结构开始逐渐恢复,至24 h Cajal细胞恢至接近对照组状态.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实验组Cx43荧光强度于休克1h明显减弱,但从复苏治疗后逐渐升高,至24 h基本接近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显示Cx43蛋白表达量变化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一致.结论:失血性休克能导致Cajal细胞损伤与Cx43表达减少,两者改变所造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缺陷可能是失血性休克时胃肠道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产儿科合作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素芬;唐利民

    目的 探讨产、儿科合作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产、儿科合作前及产儿科合作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产、儿科合作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7.50%,抢救成功率为94.40%;产、儿科合作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90%,抢救成功率98.20%.2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科、儿科密切合作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了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率.

265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