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新型动态固定系统腰椎后路固定融合的生物力学性能
背景:脊柱融合固定过程中,用于后路固定的钉棒系统由于造成相邻椎体、椎间盘及椎间关节的应力改变以及反常活动,会导致固定融合后相邻节段的退行性变加速.目的:在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过程中采用新型动态固定系统,验证动态固定系统在固定术后的即刻生物力学性能,并与传统固定系统相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实验,于2007-11/12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完成.材料:10具新鲜小牛T12-S5脊柱标本.方法:模拟人体生理运动情况,即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状态,并加上扭转状态测试.实验属稳定性实验,大加载不超过125 N的生理载荷,无破坏性影响,故标本可重复使用.依实验进程标本分为4组,每组10具标本.先对每具标本进行生理状态测试,然后制成L5-S1滑脱腰椎失稳实验模型进行测试,之后行后路椎间融合椎弓根钉棒固定,分别采用传统钉棒和动态固定系统建立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模型进行测试.实验过程中未出现标本破坏及内固定器械断裂失效等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生理载荷125N时,生理状态、滑脱状态、传统钉棒固定及动态钉棒固定状态下腰椎的水平剪切刚度、轴向刚度及扭转强度.结果:采用两种固定系统行后路固定椎间融合后,系统的稳定性均明显超过滑脱状态,达到或超过生理状态.对于临近(上位)节段的应变、位移等影响,传统钉棒系统明显超过生理状态(P<0.05),而动态固定系统接近生理状态(P>0.05).结论:采用腰椎动态固定系统行后路椎间固定融合后,其稳定性达到或超过正常牛理状态.能够满足对临床固定手术后即刻稳定性的要求.与传统静态钉棒固定系统相比较,动态固定系统相邻椎体、椎间盘、椎间关节所承受的应力应变均明显降低,各项生物力学性能上均接近正常腰椎生理状态,不易产生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具有较大的优势.
-
腰椎融合的植骨替代材料及其动态固定理念
脊柱融合概念和技术可以追溯到脊柱外科手术起源时期腰椎融合技术一直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不稳定、畸形、创伤的标准方法.文章就植骨替代材料,手术技术的进展,术后一些并发症及治疗,近推出的动态固定理念,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等做一综述.
-
不同减压范围下行BioFlex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对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的影响
背景:BioFlex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椎弓根固定的动态稳定装置,国内外对其生物力学的报道较少。
目的:探讨不同减压范围行BioFlex系统固定后对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8具新鲜牛腰段脊柱标本,应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模拟人体在3种常见生理状态下(站立、坐位弯腰和站立位手提20 kg重物并弯腰)腰椎椎间盘所承受的轴向载荷(500,900,2300 N),每具标本逐级减压建模分为5个组:①完整状态组;②完整状态+BioFlex组;③椎板部分切除+BioFlex组;④关节突内侧1/2切除+BioFlex组;⑤关节突全部切除+BioFlex组。应用应变片记录邻近椎间盘纤维环所受的应力,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记录的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刚度变化值。
结果与结论:①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随着减压范围的扩大而增加,相对于完整状态,行BioFlex固定后其应力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关节突内侧1/2切除+BioFlex组与椎板部分切除+BioFlex组相比,增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椎板部分切除+BioFlex组与完整状态+BioFlex组、关节突全部切除+BioFlex组与关节突内侧1/2切除+BioFlex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轴向刚度随着减压范围扩大而逐步减少,但是与完整状态相比行BioFlex固定后轴向刚度值均增加明显,4种重建结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③结果表明BioFlex固定后随着脊柱减压范围的扩大,其邻近节段椎间盘所受的应力逐步增大,但不同减压范围不会影响其重建脊柱结构的刚度。 -
保护退变椎间盘的Topping-off技术
背景:Topping-off技术将坚固的融合和棘突间动态装置组合固定治疗,防止或减缓邻近腰椎节段的退变。
目的:观察腰后路椎间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Topping-off技术)对退变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方法:应用Topping-off技术治疗的3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访观察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Coflex植入节段活动度, MRI图像中Coflex植入节段椎间盘髓核相对信号强度。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Coflex植入节段的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9);Coflex植入节段相对信号强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说明Topping-off技术对椎间盘中短期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融合与非融合稳定方式对损伤性腰椎活动影响的对比
背景:腰椎退行性病变是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手术方式会带来一些并发症,棘突间动态固定Coflex临床效果不错,但是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目的:研究腰椎稳定方式对其运动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为临床手术提出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新鲜的猪腰椎制备实验模型5组:分别为正常状态(A组)、损伤状态(B组)、L3-L4Coflex固定(C组)、L3-L4Coflex固定+减压(D组)、L3-L4椎间融合固定(E组).运用机器人手臂系统对每具标本5种模型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6个方向的生物力学加载;通过多方向力矩传感器采集加载力矩,配合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记录手术节段及整体腰椎的运动范围,分析稳定方式对腰椎运动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4个实验组(B、C、D、E)中,腰椎手术节段(L3-L4)的三维角度变化范围与正常状态相比,Coflex固定组与正常状态组间差异较小,而损伤状态组、融合组与正常状态组差异较大;②融合组虽然可以恢复损伤后的腰椎活动度,但其活动角度与Coflex固定组相比小了很多;③结果表明,Coflex固定后可以将损伤状态的活动角度恢复到正常状态,维持腰椎稳定性的同时,还保留了一定的活动度.腰椎失稳后用Coflex弹性内固定较融合固定更好,固定后性能更接近正常腰椎.
-
新型后路寰枢椎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背景:寰枢椎融合是目前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修复方式,但是其前提是牺牲寰枢椎活动为代价,特别是旋转功能。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是一种既可以维持寰枢椎稳定性,又可保留寰枢椎活动功能的方法,其生物力学特点与传统融合术之间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寰枢椎不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后路寰枢椎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和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验证该新型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选择1名31岁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采集从枕骨底到第3颈椎(C0-C3)的CT数据,应用Simpleware 3.0、Geomagic 8.0、Hypermesh 10.0、Abaqus 6.9、Rhino 4.0软件构建有限元模型。施加1.5 N?m的纯力偶矩,使模型在屈伸、侧弯、旋转方向上运动,将模型的椎间活动度与文献报道的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数据相比进行验证。建立后路寰枢椎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模型和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模型,对比两种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工况下的椎间活动度,记录下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模型的SMise应力云图。
结果与结论:①实验建立了健康人的上颈椎(C0-C3)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206747单元,72500个节点,其外形逼真,椎间活动度与文献报道的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吻合;②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模型C1-C2节段前屈、后伸工况的活动度与传统钉棒内固定系统模型相似;③在左右侧屈工况下,传统钉棒内固定系统模型C1-2间的侧屈活动度明显受限,而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模型的活动度比寰枢椎脱位模型有所增加,与正常寰枢椎模型基本相同;④在左右旋转工况下,传统钉棒内固定系统模型寰枢椎之间的旋转活动度基本消失,而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模型其活动度虽有所减少,但仍保留大部分旋转活动度;⑤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模型在螺钉与连接棒、连接杆接触部位出现应力集中;⑥结果表明,后路寰枢椎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寰枢椎内固定方式,该限制性非融合内固定装置具有限制屈伸活动,并且有效保留寰枢椎轴向旋转和侧弯活动功能的特点。 -
腰椎融合联合上一节段棘突间动态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背景:腰椎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是常见的并发症.既往的研究发现单独应用棘突间稳定系统可以限制植入节段的过度活动,降低椎间盘压力,但对于是否需要在融合节段上方邻近节段植入棘突间稳定系统来预防融合后的邻近节段退变仍不明确.目的:用有限元分析法来分析腰椎融合联合上方邻近节段植入棘突间Coflex系统后对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自L1-骨盆水平薄层扫描的数据导入到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中,构建L1-骶椎的三维模型,再导入SolidWorks逆向工程软件建立实体模型.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L4-5椎弓根螺钉,椎间融合器,Coflex系统模型.模拟L4-5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还建立L3-4棘突间植入Coflex系统的模型(PLIF+Coflex模型).对模型进行赋值及分析.结果与结论:在加载屈伸,侧屈,旋转载荷时,PLIF模型和PLIF+Coflex模型的弯曲刚度与完整模型接近.PLIF+Coflex模型L3-4椎间盘应力值明显减小,在后伸时减小明显.两种模型L5/S1椎间盘大应力都比完整模型增加.PLIF+Coflex模型在屈伸及左右旋转时L3-4节段活动度比PLIF模型减小.说明PLIF+Coflex动态固定可有效的降低上一位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和限制过度的活动.
-
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
为了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在35例38个节段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开窗髓核摘除术,术中置入Coflex棘突间内固定系统,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前术后进行JOA、VAS评分及邻近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显示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手术操作简单,用时短,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好,对邻近节段活动度影响小.提示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简便有效的一种好方法.
-
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的融合与非融合手术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法,比较脊柱融合与非融合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为: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Springer Link online Journals等数据库检索平台.纳入所有关于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治疗轻度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的对照试验研究.统计学分析采用Rev Man4.2软件.结果 纳入8项临床对照研究,其中2项为随机对照研究,6项为回顾性研究.共595例,其中融合组307例,非融合组288例.Meta分析发现:①平均手术时间融合组较非融合组长[MD=4.15,95% CI(-0.07,8.36),P=0.05].②术中平均出血量融合组较非融合组多[MD=3.98,95%CI(2.12,5.84),P<0.000 1].③疗效优良率融合组较非融合组更高[OR=1.70,95%CI(1.02,2.84),P=0.04].④术后VAS评分融合组较非融合组改善明显[MD =-2.35,95% CI(-3.68,-1.03),P=0.0005].⑤椎间隙高度融合组与非融合组无差异.⑥滑脱程度融合组较非融合组滑脱程度更小[MD =-1.72,95% CI(-2.76,-0.68),P=0.001].⑦融合组较非融合组的术后并发症高[OR=2.68,95% CI(1.18,6.05),P=0.02].结论 融合与非融合对于治疗轻度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融合组疗效、术后VAS评分、滑脱程度较非融合组改善明显,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高于非融合组.总体评价融合对于改善腰椎症状及术后滑脱具有明显优势.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偏少,仍需开展和设计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
下腰椎L4/5与L5/S1节段Coflex动态固定的有限元模型试验设计
目的 模拟临床手术,探讨Coflex动态稳定装置在下腰椎L5/S1退变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第2代中国数字化人体“男性23号”数据集平台上,选取下腰椎骶骨数字模型,运用CAX相关软件建立下腰椎及Coflex应用于下腰椎的3组有限元模型(健康者下腰椎模型、Coflex固定L4/5节段模型及Coflex固定L5/S1节段模型);根据脊柱三柱加载理论和下腰椎生理运动,采用直立、前屈和后伸3种生理载荷分别进行计算、验证和对照分析.结果 建立了健康者下腰椎骶骨有限元模型、Coflex固定L4/5节段有限元对照模型、以及Coflex固定L5/S1节段有限元试验模型.根据3组有限元模型对照试验的稳定性和相容性等各种生物力学指标,发现两种动态内固定方式的下腰椎具有相近的生物力学效果.结论 本有限元模型对照试验的设计为研究下腰椎L5/S1节段Coflex动态固定手术提供了生物力学循证依据,对Coflex植入L5/S1节段这一新手术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脊柱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动态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采用后路刚性椎弓根螺钉固定将使脊柱载荷更多地传递到后柱,导致固定器械的应力集中;同时由于固定节段的活动限制,造成邻近节段过多活动,增加了邻近节段的退变.临床上采用动态内固定来减少这些问题,很多的研究从临床和生物力学角度阐述各种动态固定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制.理想的动态内固定应该能够提供固定节段足够的稳定性;通过增加前柱椎体的应力,从而减少固定器械的应力承载;减少邻近节段的退变;控制固定节段的水平剪切应力.本文回顾了后路动态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并比较不同动态内固定的生物力学作用机制.
-
通道辅助下经关节突减压结合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通道辅助下经关节突减压结合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通道辅助下经关节突减压结合Dynesys螺钉固定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为(45±10)岁.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病变累及1个节段28例,2个节段8例.手术先采用肌间隙入路于可扩张通道辅助下置入Dynesys螺钉,凿除部分关节突关节,切除增厚的黄韧带,暴露椎间孔,切除椎体后缘骨赘和突出的椎间盘,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的管径.减压满意后采用常规方法完成Dynesys螺钉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的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并根据X线片观察内固定情况(包括内固定位置、有无断裂等).结果 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5±34) min,术中出血量为(274±45) mL,术后引流量为(152±55) mL,平均拔除引流管的时间为术后(2.7±0.7)d,术后下活动床时间为术后(5.9±1.3)d.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41±1.19)、(2.44±1.46)、(2.25±1.50)分,ODI分别为(66.24±16.59)、(23.59±12.23)和(20.44±10.27)分.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术前(P值均<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和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6个月随访X线片示,所有患者均无腰椎不稳征象,椎弓根钉棒无松动、断裂、变形.结论 通道辅助下经关节突减压结合Dynesys螺钉固定治疗轻中度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临床疗效满意.
-
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研究
目的:研究采用腰椎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术的术后即刻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0具新鲜小牛脊柱标本,分别于正常完整状态、L5S1滑脱的腰椎失稳模型、LSS1滑脱使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下测试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经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后,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弯工况下,内固定组的平均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扭转强度和扭转刚度都较正常组和滑脱组增加.其数值和正常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滑脱组数值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后,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弯工况下,腰椎的轴向刚度、水平剪切刚度、扭转强度和扭转刚度较滑脱时明显提高.能够达到或超过腰椎生理正常状态.满足对手术固定后即刻稳定性的需要.
-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对临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
目的:运用M RI分析腰椎后路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对固定临近节段椎间盘的影响。方法将36例腰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 Dynesys动态固定组(A 组,12例)和融合内固定组(B组,24例)。手术前后均行腰椎常规MRI扫描,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Woodend分级和表观弥散系数(ADC)评估腰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和B组术后 ODI 评分均改善( P<0.05),A 组末次随访时 ADC 值增加,而 B 组 ADC 值减少(P<0.05)。结论从MRI影像学角度分析,腰椎后路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可预防和延缓动态固定节段的椎间盘退变。
-
Dynesys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双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Dynesys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10-2011-08,我院采用Dynesys内固定系统治疗37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其中单节段固定29例,双节段固定共8例(皆为L4-5及L5-S1两节段),对29例单节段固定患者中的16例进行随访(其中L4-5及L5-S1各8例),双节段固定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3个月.疗效评价指标包括VAS、ODI、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ROM).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单节段与双节段相比,术后及各个随访时间段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与椎间活动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双节段与单节段相比,椎间隙高度减小(P<0.05),椎间活动度增大(P<0.05).结论 Dynesys对于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双节段固定和单节段Dynesys系统固定短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是双节段Dynesys固定效果可能较单节段固定差.
-
动态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应用进展
腰椎的动态固定系统是当前脊柱外科非融合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具有保留脊柱运动的特点,并能够有效防止相邻节段的退变.近年来,腰椎动态固定系统的发展日益成熟,越来越多新型动态固定技术运用在腰椎退变的治疗之中,作为传统腰椎融合技术的革新,其临床运用的疗效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部分腰椎动态固定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
-
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棘突间植入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2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患者术前均接受腰椎MRI和CT扫描,证实相应节段因各个原因继发腰椎管狭窄。在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间隙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及椎间活动范围,采用VAS评分及JOA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24个月。术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及间歇性跛行均明显缓解,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末次随访较术后3、12个月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14.65±3.80)分改善至术后3个月的(25.12±1.96)分(P<0.05)。椎间隙后缘高度及椎间孔高度较术前增加(P<0.05),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仍保持一定活动度,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Coflex系统松动、断裂、脱出及相应棘突的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Coflex棘突间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较好地维持相应节段的稳定性、手术节段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及活动度,近期疗效满意。
-
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腰椎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退变是引起腰痛和腰椎不稳的主要原因,在以往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是采用融合固定术.椎弓根螺钉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常用的技术, 融合率可达到90% ~100%[1],但融合固定后所产生的异常应力集中于邻近椎间盘及关节突,将产生邻近未融合节段的运动范围异常增加及相关病理性变化,从而导致继发性椎管狭窄、关节突关节退变、获得性腰椎滑脱、不稳等,使患者术前症状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2],一些患者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治疗.
-
弹性固定及精准减压治疗症状性退行性腰椎滑脱
[目的]评价弹性固定(动态固定)及精准减压治疗症状性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症状性退行性I度腰椎滑脱患者27例,均行弹性固定(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加精准减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影像测量等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6.96±8.89) min,术中出血量(112.96±23.99) ml.1例患者术中出现脑脊液漏.随访18~39个月,平均30.53个月.ODI由术前(51.22±9.47)%降至末次随访(14.04±3.43)%(P<0.001).腰痛VAS评分和腿痛VAS评分分别由术前(5.74±1.10)、(5.26±1.29)降至末次随访(1.33±0.68)、(1.22±0.64) (P< 0.001).硬膜囊面积由术前(70.03±17.61) mm2增至末次随访(134.11±22.53) mm2 (P<0.001).末次随访腰椎滑脱程度较术前无增加(P>0.05),椎间盘高度明显增加(P< 0.001).末次随访手术节段ROM保留(4.25±1.18).,上位邻近节段ROM较术前增加(P< 0.001).[结论]弹性固定结合精准减压治疗症状性退行性I度腰椎滑脱,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上的稳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
Isobar TTL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腰椎退行性疾病采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并有2年以上随访的20例患者资料.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3.8岁(26~ 61岁).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评估.在X线片上分析动态固定节段及其上相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及腰椎前凸角,采用UC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Grading Scale,UCLA)系统评估椎间盘退变情况.在MRI上采用改良Pfirtmmann分级系统评估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51.9个月(26 ~ 87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未出现因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而需要手术的患者.末次随访时动态固定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及椎间活动度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间盘UCL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相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椎间盘UCLA评分及腰椎前凸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接受腰椎MRI检查,结果提示动态固定节段及上相邻节段的椎间盘改良Pfirrmmann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2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加重.3.2% (4/124)的螺钉出现松动,无内固定断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满意,但不能避免动态固定节段出现退变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