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腰痛非手术治疗新理论分层评价靶向治疗

    作者:高谦;王飞;王刚;杨志丽;张文玉

    颈腰痛是一种常见病症,多数是因为慢性肌肉损伤、小关节紊乱和椎间盘突出症等,诊疗首先是进行鉴别诊断,排除肿瘤、血管畸形、脊髓病变以及其他内脏疾病,再明确有无手术指征.目前,颈腰痛多数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经过3~6个月后效果不佳或有急性压迫症状,需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表1),临床效果不一,缺乏针对性,对病变程度和疼痛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进行详细评估.治疗方法的选择一般认为是一种"试错"原则,治疗效果好,不知道为什么,疗效差也无法解释或随意解释,这种治疗原则的主要缺陷是靶组织不明确,容易造成盲目治疗、过度治疗.我们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研究,参考了国内外资料,尝试建立颈腰椎肌肉、神经、关节、血管等不同组织损伤后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提出分层评价、靶向治疗颈腰痛的理论[1].

  • 用新理念和新方法提高颈腰痛的康复治疗水平

    作者:高谦

    颈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主要指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如临床上常见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行性变引起的椎间盘源性腰痛、退变性颈、腰椎不稳症和退变性颈腰椎狭窄症等.这些疾病的康复治疗,近些年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有氧训练、核心肌群训练、肌松剂的应用和辅助器具(颈托腰围等)的应用等.

  •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小波;王伟;彭雅;曾进海

    目的:旨在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下腰痛症状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内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00倒骨质疏松患者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压缩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A组:榷体压缩比≤25%;B组:椎体压缩比25% ~ 50%;C组:椎体压缩比≥50%.观察患者有无骨折局部疼痛症状及下腰痛症状,对比A组和B组症状发生率,并分析下腰痛症状的产生机制.结果:全部患者确诊386例,漏诊14例,漏诊率3.5%,漏诊患者均无骨折局部疼痛症状,但有明显下腰痛症状.B组患者骨折局部疼痛症状和下腰痛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00 l).结论:下腰痛可作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稚体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之一,降低漏诊率.

  • 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希银;王璨;王永强;张伟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下腰痛的中药补敷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下腰痛患者126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联用中药外敷,治疗前后行炎性因子检测和疼痛程度评定,比较两组下腰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C反应蛋白、VAS评分、ODI评分降低(P<0.05).两组JOA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白介素-6、C反应蛋白、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JOA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下腰痛的有效方法,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护理人员职业性下腰痛成因及防护研究

    作者:艾迪娜

    习总书记在首个“中国医师节”上做出重要指示,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护理人员职业性下腰痛(OccupationalLowBackPain,OLBP)是护理人员的常见职业病,影响着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对该病症的成因和防护措施研究,是维护和提升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

  • 下腰痛中腰椎终板退变的MRI改变与症状分析

    作者:赵忠民;孙永庆

    下腰痛(LBP)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原因是机体的老化退变.下腰痛可以源自椎体、韧带、筋膜、肌肉、椎小关节或椎间盘,这些部位的任何退行性改变都会改变正常的生物力学,并使邻近的其他关节发生类似的变化.因此,病人常常表现为多发的关节退变.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何蕾;项秀贞;闫允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俗称"腰突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引起腰腿痛主要的原因,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为骨科临床为多见的疾患之一,占骨科门诊下腰痛患者的10%~15%,和因腰腿痛住院病例的25%~40%.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难度较大,需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指导

    作者:裴广祥

    症状:①腰腿窜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下腰痛,并影响到腰背部及患侧臀部,重者伴有坐骨神经痛胡,少数或伴有骨神经痛.腰痛是早的症状,少数患者有外伤、摔倒、搬抬重物等诱因,多数患者讲不出明显诱因,多是由慢性劳损引起.下肢神经痛表现为放射性疼痛,可以用针刺样疼痛、钝痛、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来描述,甚至影响行走或睡眠,更甚者疼痛难忍,非常痛苦.

  • 应用生长因子延缓和阻止椎体软骨终板退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忠民;裴育红

    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腰椎软骨终板是椎间盘的重要营养途径,椎间盘退变与软骨终板退变密切相关,软骨终板退变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本研究针对椎体软骨终板退变的研究对于下腰痛的治疗有很大的意义.

  • 行棘突间动力固定术下腰痛患者30例临床护理

    作者:李丽

    回顾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我科收治的下腰痛患者30倒临床资料,并对其棘突间动力固定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做好术前志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完善术前的准备.通过加强体位的训练;注重术后患者引流管的护理、患者脑脊液漏的护理、患者腹胀的护理.以及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能够提高其手术的疗效.

  • 射频热凝腰脊神经后支配合中药治疗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秀华;张军

    慢性下腰痛是目前疼痛门诊常见疾病及多发疾病,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而椎间小关节源性腰痛是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椎旁小关节内注射激素和局麻药物在缓解疼痛方面往往有效,但有较高假阳性率,且维持时间短,易复发,需多次注射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开始采用射频热凝技术使相应腰脊神经后支产生不可逆性破坏,从而达到根治此类腰痛的目的。我院在引进射频热凝治疗仪后在2011-2012年我们采用射频热凝技术外治配合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治疗慢性下腰痛,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骶髂关节调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根印;徐创龙;袁海光;王荣钊;冯润;朱宏;余红超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为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10%~26.6%的患者下腰痛由骶髂关节功能紊乱引起[1,2],80%~9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甚至痊愈[3].本文应用骶髂关节调整手法治疗LDH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外军;石啸双;姜爱平

    慢性腰肌劳损为多发病、常见病,是慢性腰背痛主要致病因素之一[1]。腰肌劳损属“下腰痛”范畴,下腰痛发病人群广,我国80%的成年人有下腰痛病史[2]。国外研究表明,有1%~2%的下腰痛患者终致残[3]。临床以腰痛为主诉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多数由慢性腰肌劳损引起。笔者采用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临床研究">针刀"有限"减压法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荣国;林新晓;饶景飞;章永东;郭长青

    目的 观察针刀"有限"减压法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CCS)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病例尾号将59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针刀常规松解法治疗,治疗组30 例采用针刀"有限"减压法治疗,在第1 次、第2 次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功能障碍指数(CODI)等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3 个月随访,对照组有效率为96.56%,治疗组有效率为1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P>0.05).两组各阶段治疗前后的疼痛VAS 、JOA、CODI 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F 值分别为165.70 、99.90、106.60,治疗组F 值分别为279.76 、154.34 、67.36,P 均<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有限"减压法治疗腰骶部CCS 安全、有效.

  • 手法治疗下腰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作者:梁飞凡;陈威烨;陈博;王辉昊;徐勤光;詹红生

    目的:系统评价手法治疗下腰痛( low back pai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手法与其他疗法比较治疗LBP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检索时间均从2004年至2014年5月。由两位评价员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通过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个RCT,共计939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手法可以明显降低下腰痛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D=-1.05,95%CI(-1.25,-0.86),P<0.00001],改善腰部功能活动障碍ODI评分[MD=-7.40,95%CI (-12.04,-2.76),P=0.002]、JOA评分[SMD=1.82,95%CI (0.50,3.13),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在治疗下腰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由于受到纳入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研究结果的证据强度。以上结论上需更进一步展开多中心、大样本量、更高质量的临床RCT加以验证。

  • 现代骨科临床应用补肾壮筋汤的Meta分析

    作者:赵赫;俞兴;唐向胜;贺丰;杨永栋;熊洋;胡振国;徐林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壮筋汤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循证医学角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6年5月1日以前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关于补肾壮筋汤治疗骨科疾病的文献,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提取各研究中的数据并进行总体效应量合并,并将这些研究的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补肾壮筋汤治疗骨关节炎的早期随访情况,补肾壮筋汤与阳性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 CI:(0.99,1.15),P=0.09];补肾壮筋汤治疗下腰痛的早期随访情况,补肾壮筋汤与阳性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3;95% CI:(1.19,1.50),P<0.00001].结论:补肾壮筋汤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希望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 不同浓度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锋;杨波;严志康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0例软组织损伤所致下腰痛患者,多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骶嵴肌下附着点劳损、棘间或棘上韧带劳损.按入院顺序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诊治腰椎吻合棘的初步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刘侃;吴闻文;郭继东;任东风;李利;王华东;唐家广

    目的:评价在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治疗腰椎吻合棘(Baastrup病)所引起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Baastrup病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40~71岁,平均为49.6岁;病史2~5年,平均3.7年。17例患者均采用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进行诊治,在术前、术后2 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测量腰椎节段活动度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评价其总体手术效果,并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6个月。术前VAS评分为6.41±0.94,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病椎节段ROM为(4.88±0.86)°,邻近节段为(6.82±0.73)°,术后各时间段病椎节段ROM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邻近节段ROM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按照改良Macnab标准,优6例,良7例,可3例,差1例。结论:X线引导下棘突间封闭术是诊治Baastrup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微创、安全,能有效减轻腰背疼痛,近中期疗效明确。

  • 激光加臭氧联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初步研究

    作者:赵波;邵高海;余雨;周永发;钟斌;何超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加臭氧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1~66岁,平均43.5岁;病程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在X线电视导向下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髓核消融加臭氧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术后1周时优8例,良28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75%;3个月时优17例,良2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3.3%;6个月时优20例,良2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5%;12个月时优21例,良2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6%.结论: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加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确切.

  • 中西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27例

    作者:姚丙申;汪超然

    梨状肌综合征在下腰痛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者采用中药加味二妙散和西药60%的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2~68岁;其中双侧患病4例,急性期表现7例。 诊断标准:①患臀痛,伴同侧下肢放射痛;②患臀梨状肌位置上扪及高起或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③患肢足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往往超过60°时疼痛减轻;④腰部无明显畸形和运动障碍。

547 条记录 1/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