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膝顶复位综合疗法治疗锁骨骨折
自1995年3月~1997年7月,我院运用何氏骨科的膝顶复位法,压条加小压垫、胶布、后背双肩"∞"字绷带、三角巾联合夹缚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63例,疗效满意,临床报告如下:
-
折顶尺偏法整复治疗前臂双骨折42例
手法整复治疗前臂双骨折目前仍然难度较大。作者运用折顶尺偏法治疗4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2~46岁,平均31岁。直接暴力损伤13例,传达暴力损伤18例,扭转暴力损伤11例。2 整复方法 经臂丛麻醉后,患者仰卧,患肢屈肘90°,肩外展90°。一助手握肘上,另一助手双手握住手部,顺轴线缓缓对抗拔伸牵引。若是上1/3骨折,前臂处中立位稍旋后;若是中、下1/3骨折,前臂中立位。术者立于患肢外侧,先作夹挤分骨,使骨间膜张开,然后用提按或轻折顶法先对尺骨骨折进行复位。待尺骨对位后,桡骨往往还存在重叠移位。术者再以一手的掌和食、中、无名、小四指握护住复好位的尺骨骨折端,且用掌向桡侧方向推顶,拇指协同另一手,对桡骨骨折进行折顶。同时,握远段的助手则往上、后提拉并往尺侧偏摆。此时即可听到咔嚓声音,复位便成功。此法称为“折顶尺偏法”,一般一次就可达到理想复位。尔后,常规夹板中立位固定,三角巾屈肘悬吊胸前,对不稳定性骨折者可加一旋中板固定。
-
急救箱两点改进建议
这次巴中市人民医院参加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于2008年5月13日到达重灾区彭州银厂沟参加一线救治患者,去一线所携设备主要为急救箱,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其中有两点需要改进.第一点.救灾初期,灾区四肢受伤人员及头部受伤人员极多,大部分需要伤口包扎等紧急处理,又缺少助手,我们及大部分医疗队使用急救箱中的绷带进行包扎伤口,总是感觉速度较慢.后来我们医疗队从医疗物资捐赠者处得到三角巾包扎带,急救包扎速度立即加快,且包扎效果明显优于绷带.
-
乳腺癌专用负压引流球固定装置的介绍
乳腺癌术后患肢留置引流管接引流球持续负压引流,同时患侧上肢保持功能位,取内收位,避免外展,活动时常用三角巾包扎固定,防止患肢早期外展活动,牵拉伤口。同时负压引流球下垂悬挂,活动不注意时有脱管风险;有些患者用患侧手掌托住负压引流器,增加患侧肩关节活动,不利于康复锻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研制了乳房癌专用负压引流球固定装置,有效固定引流球,同时患肢保持功能位,取内收位,避免外展,临床实施效果满意。
-
新型三角巾—抗感染纳米银敷料三角巾的研制及应用前景研究
目的 探讨实用新型专利纳米银三角巾作为灾害救援现场应用的便捷性、抗感染性、有效性.进一步讨论其作为紧急包扎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制出纳米银敷料三角巾,寻找以往紧急救援中快速包扎消毒的方式方法以及作用效果,作为纳米银三角巾应用前景的对照组进行分析.以及NOS纳米银敷料做微生物抗菌实验的效果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明显,NOS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群菌和绿脓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实际运用中也能起到很好的抑菌防感染作用.而且三角巾群众认可度高,实际运用潜力大.结论 与以往快速包扎消毒治疗的对比中可看出,纳米银三角巾的优势明显且突出,不仅能实施快速加压、止血、抗感染、降低伤残率.若在救援现场便捷使用,可减少医务人员每日对伤员换药的工作量.本品研制方法科学合理,并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能满足现场灾害医疗救援模式的需求.
-
战救夹板及敷带的革新
以往在卫生员战救基本技术训练中,所使用的夹板长达150 cm,携带很不方便,用于骨折固定的三角巾急救包包装不科学,操作较慢.为克服此不足,提高战救训练水平,我们对夹板和敷料带进行了改革.
-
介绍一种充气式创伤性气胸固定带
以往对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救护多采用传统的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往往不能及时、可靠、有效地防止气胸,以致失去抢救时机,尤其是在战地救护中,更是如此.为此,作者研制了一种充气式气胸固定带.经临床和部队战救技术训练中应用,效果较好.
-
关键词:
-
止血带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是战伤救治中对出血伤员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它多用于四肢较大动脉出血.目前,我军装备的制式止血带主要是橡皮止血带,此外,尚有三角巾、绷带、充气式止血带等.必须正确有效地使用止血带,了解止血带失误造成的后果.
-
外伤及时贴的研制
1引言57式和63式急救包是目前军队装备的一种战场救护(自救、互救)器材,它由帆布包裹一条三角巾构成,其缺点在于三角巾不含药物,不能及时有效地止血、止痛、防感染,对于较大外伤往往无能为力,并且由于形状的限制,对某些部位的损伤不便做很好的包扎.
-
多功能背式野战医疗担架的研制
我院野战医疗分队在训练中发现,目前试用的"97"全携式可折叠医疗担架,在运送输液病员时需要3人协同配合,且没有配备三角巾急救包、夹板和止血带,在训练中使用仍显不便.于是我们研制成功多功能肩背式野战医疗担架.
-
一种"非典"防护用具的制作与使用--三角形包头巾
在为传染性"非典"患者治疗的防护中,头颈部的防护是避免SARS病毒感染的重要环节.目前,在"非典"病房中,广泛使用防护服,能够起到全身的防护作用.但对传统式的隔离衣,头、颈、面部的防护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我们设计的一种三角形包头巾介绍如下.
-
骨科两种悬吊抬高上肢方法的效果比较
上肢骨折或关节脱位后,为了减轻患肢活动时疼痛,以往常用夹板临时固定,三角巾、绷带或吊带通过颈部受力方式悬吊上肢屈肘于前胸呈中立位,此方法存在着患肢屈肘的角度不准确,易滑落等缺点,三角巾或其他吊带与颈部接触面太小,易致颈部肌肉酸胀,患肢不适,致使病人中途被迫停止悬吊,而影响患肢的愈合及功能恢复.此外合并皮肤损伤或张力性水疱的患肢因夹板固定而压迫影响其愈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院经过研究和实验,设计并制作了上肢悬吊型活动托板套,应用于此类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改进式上肢悬吊带的制作
上肢骨折、创伤的病人,临床上常使用软枕、三角巾或简单地用绷带来抬高或悬吊患肢,但常发生肢体滑脱、固定不牢固、松紧不易控制等缺点,进而影响肢体血液循环,肿胀难以消退,使病人感觉不舒适.
-
肩部多功能外固定装置的研制
肩部损伤在临床十分多见,传统疗法中为维持受损肩部的功能位,一般采用肩部固定带,三角巾固定等方法,但由于肩部的活动灵活,关节囊松弛,前下方组织薄弱,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导致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无论是采取坐位、立位或卧位时,肩部的功能位均难以维持,这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体位护理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无形中影响了治疗和护理质量.针对上述情况,对各种原因引起肩部损伤病人维持肩部功能位的固定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改进、再观察、再改进,后总结定型研制出肩部多功能外固定装置,不仅使肩部损伤病人得到满意的功能位固定维持效果,同时还可避免传统疗法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不适感.
-
新型战救弹力加压敷料的研究
目的 研制一种易学、易掌握、易操作的新型弹力加压敷料,以替代部队长期装备的三角巾.方法 将不同大小的脱脂棉垫、弹力绷带和尼龙搭扣制成大、中、小三种型号的弹力加压敷料,用以包扎全身各部位体表伤口.同时与三角巾比较战士掌握使用方法的时间、战救操作的时间以及伤员活动后伤口包扎的牢固性.结果 弹力加压敷料可完成三角巾所有的包扎任务,战士掌握使用方法的时间、战救操作的时间明显短于三角巾,伤员活动后伤口包扎的牢固性明显强于三角巾(P<0.05).结论 此新型战救弹力加压敷料可有效、快速、牢固地对全身各部位体表伤口进行包扎,易于学习、掌握和操作,可以作为三角巾在包扎方面的升级替代品.
-
止血带在头皮止血中的应用
在战伤救护基本技术中,止血带常规用于四肢开放伤出血的止血,而头皮出血主要是靠无菌敷料与三角巾加压包扎,实际止血效果欠佳,通过救护训练,总结了止血带在头皮出血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
肩锁关节脱位多是由于肩部受到撞击所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为全身骨折脱位的4.4%~5.98%[1],对于Tossy Ⅰ、Ⅱ型采用三角巾或吊带保护等保守治疗效果满意,而对于Ⅲ型,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68例,现报告如下.
-
车祸现场急救四要素
止血止血的方法有局部压迫止血、动脉压迫止血及止血带止血3种.局部压迫止血是简单有效的方法,它对于绝大多数伤口的出血均可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方法是使用纱布、绷带、三角巾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如果现场无上述材料,可以使用清洁的毛巾、衣物、围巾等覆盖伤口、包扎或用力压迫.需要注意的是,对肢体进行加压包扎时加压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
外伤止血法
包扎止血一般限于无明显动脉性出血者.对小创口出血,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无条件时可用冷开水冲洗,再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