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HCMV-IgM捕获酶联法的建立及其诊断中的应用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活动性感染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以血清中抗HCMV-IgG动态变化和检出特异性IgM作为活动性感染指标.
-
孕中期产前筛查孕妇2912例随访结果分析
我院以血清AFP、free-β-HCG作为指标进行酶联法产前筛查,产后随访妊娠结局,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探析
目的 探讨酶联法与金标法在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的应用.方法 将2种方法取得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酶联法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为阳性27例,阴性11例,金标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呈阳性者27例,阴性9例.结论 2种方法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
220例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报告
对1997年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探讨预防感染的几点措施.1 资料来源与方法2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例,其中男性为150人,女性为70人.用酶联法对220例患者进行乙肝血清两对半检查,并实行全年监测.
-
两次酶联法筛检抗-HCV的重要意义
随着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深入认识,发现近年来输血后肝炎是以丙型肝炎为主.我血液中心从1992年开始用酶联法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次检测献血者抗-HCV,进一步提高了血液质量,报告如下:
-
三种丙肝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通过三种丙肝抗体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寻找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的筛查的方法,以减少临床的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金标法,酶联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9例临床标本,通过检测结果比较方法学的差异。结果:金标法特异性为95.5%灵敏度为93.6%,酶联法特异性为97.0%灵敏度为97.5%,电化学发光法特异性为98.5%灵敏度为100%,结论:电化学发光检测丙肝抗体的特异性、灵敏度明显高于金标法和酶联法,可作为体检、临床输血、术前筛查丙肝抗体的筛查。
-
浅谈胶体金法诊断试剂在无偿流动采血中应用的体会
我国是已型肝炎高发地区,已型肝炎病毒隐性携带者比列超过10%。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因此预防已成为阻止已型肝炎传播的重要手段。虽然检测已型肝炎的方法很多,但除了胶体金法外均不能满足血站流动采学和快速检测的需要。有关专家分析了应用HBsAg胶体金法检测的标本1500份,与酶联法阳性符合率为96.3-98.6%,阴性符合率为99.3-99.9%。流动采血车现场使用,用胶体金初筛合格后再采血,比不经过初筛.直接采血后回血站实验室内用酶联发筛选,结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HBsAg胶体金诊断试剂在流动采血车上的广泛应用已成必然趋势。
-
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克伦特罗
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目前实验室检测盐酸克伦特罗的方法有气质联用法、酶联法、高压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因设备昂贵不易普及,酶联法假阳性率较高,高压液相色谱法干扰较多.因此,常规实验室一般用酶联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互相验证.本文探讨了用衍生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动物内脏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可作为上述各方法的相互补充,以提高样品检测的可靠性.
-
三种丙肝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采取三种丙肝抗体检测方法对其灵敏度以及特异性进行对比,找出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筛查法,从而使临床中出现的误诊以及漏诊减少.方法:通过酶联法、金标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对80例选取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的结果.结果如表1所示,酶联法的灵敏度为98.75%,特异性为97.06%;金标法的灵敏度为96.25%,特异性为95.59%;电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53%,通过对比可知,电化学发光法从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高于其他检测方法,酶联法次之,三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从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均优于酶联法和金标法,因此,推荐用于术前对饼干抗体的筛查和检测.
-
异常凝血酶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凝血酶原是由肝脏合成的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异常凝血酶原(Abnormal Prothrombin,APT)和凝血酶原的化学结构极其相似,区别在于:APT分子氨基端的特定位置上的谷氨酸残基未经羧基化,因而缺乏结合钙离子的结构基础,在一般凝血试验中无凝血活性.自从1984年Liebman等观察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APT水平显著升高,APT与肝癌的关系受到关注,其临床应用价值受到重视,测定方法不断改进.由于单克隆抗体建立的酶联法受外界因素影响小,可直接测出酶蛋白的含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是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本试验旨在研制出抗APT的单克隆抗体,以检测出人血浆中APT的水平,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
-
不同组织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意义
端粒酶在人类细胞永生和致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8年起,我们采用TRAP-酶联法及TRAP-银染法对259例不同的临床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定性定量检测,以探讨端粒酶的活性与不同的组织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及端粒酶能否作为一个肿瘤标志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
应用酶联法诊断结核病62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常采用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和结核菌培养等方法.由于涂片法敏感性低,而培养法阳性率虽高但操作复杂,需要时间较长,不利于结核病的诊断[1].
-
流行性出血热血清特异性IgM、IgG的动态观察
流行性出血热(EHF)血清特异性IgM的检测及其在病中、病后的变化已屡有报告.为了解其特异性IgM在病程中及恢复期的消长情况,我们用酶联法检测62例患者161份血清,并与IgG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RIA与EIA测定血清HPL的比较
目前,测定HPL的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固相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等,使用较多的是放射免疫分析和固相酶联法.为了解两种测定方法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比较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地中海贫血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及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地中海贫血(地贫)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LSA法检测25例β-地贫患者中药益髓生血灵治疗前后、17例血红蛋白H病(HbH病)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EPO含量.结果重型β-地贫患者EPO含量高,其次为中间型β-地贫、HbH病患者.各组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各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和P<0.001),各组患者中儿童与成人间EPO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EPO含量虽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地贫患者EPO含量增高,因贫血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益髓生血灵治疗β-地贫可改善贫血,但升高的EPO无显著下降.
-
一起食用烤鱼片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近我市发生一起因食用烤鱼片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食用者3人,2人中毒住院,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此次食物中毒是因食用含有河豚毒素的烤鱼片所致.
-
雅培 i2000化学发光法检测 HIV 病毒的准确性
目的:分析雅培 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 HIV 病毒的准确性。方法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对28632例受血者同时采用雅培 i2000化学发光法(观察组)和酶联法(对照组)进行 HIV 检测。以免疫印迹法(WB)检测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的阳性确诊率。结果观察组 HIV 病毒阳性确诊率高于对照组(70.6%比46.2%,P <0.05)。观察组初筛17例阳性者中,S/CO 值≥500.00时阳性确诊率达到100%,即雅培i2000化学发光法 S/CO 值越高,其阳性确诊率就越大。结论雅培 i2000化学发光法提高了初筛 HIV 病毒的准确性,但对初筛阳性者,仍需经 WB 检测来进一步确认。
关键词: 雅培i2000化学发光法 酶联法 HIV病毒检测 准确性 -
小儿EB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 us mononucles is IM)是由EB病毒(Eps te in-Bzrr Vir us EB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主要以发热、咽喉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但部分婴幼儿感染后不能对EBV产生充分的免疫反应,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易于漏诊.我们于2000年1月~12月间,应用酶联法检测急性感染患儿血清中EBV特异性抗体,为临床提供诊断性依据,报道如下:
-
酶联法与金标快速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ELISA与金标快速法检测HbsAg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更好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分为酶联组 (198例)和金标法组(19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金标快速检测法进行测定,对其测定结果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用金标快速测试法与ELISA法平行检测乙肝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0.10、0.13,P>0.05:∑x2=0.48,v=5,P>O.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HBV五项指标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8.57%、99.52%、98.10%、95.23%、96.19% 以ELISA法为常规法验证金标快速测试法,则金标法的敏感性分别为99.50% 、100%、98.95%、94.20%、95.65%,特异性为85.17%、99.51%、97.48%、96.03%、96.64%.用金标快速测试条进行乙肝五项指标重复检测,两次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两种方法比较,金标快速测试法较酶联免疫法具有简单便捷,快速准确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乙肝病毒五项指标快速测定方法.
-
深圳地区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献血人群中弓形虫感染和分布情况.为医疗安全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法(ELISA)检测标本血清中弓形虫的IgG、IgM,初筛检测阳性,复查仍为阳性,判断为阳性.结果对随机抽取的68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检测,检出IgG阳性为49例,IgG阳性率为7.21%;IgM阳性2例,IgM阳性率为0.29%.其中18~30岁、31~40岁、41~55岁IgG阳性率分别为5.91%、7.04% 和9.26%;在校大学生、外来打工人员、家庭妇女、公务员及企业职员阳性率分别为6.57%、6.98%、11.2%和6.12%;男性、女性IgG阳性率分别为7.6%、6.62%.结论献血者人群中弓形虫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家庭妇女组的阳性率高于其他3组人群;男女人群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对于感染弓形虫的献血者存在潜在的输血传播该病的可能性应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