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作者:田秀峰

    目的:研究慢性腹泻的中医辨证分型,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行大肠镜检的患者,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为阴性慢性腹泻病例,对照组为无慢性腹泻病例,对比两组患者回肠末端黏膜10~20 cm处病变和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情况。两组患者予中医辨证分型,对有回肠末端病变的患者给予甲硝唑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于15 d后复查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辨证分型脾胃湿热1例(占1.92%)、脾气亏虚2例(占3.84%)、肝气郁结3例(占5.77%)、气阴两虚4例(占7.69%)、寒湿困脾8例(占15.38%)、肝郁脾虚9例(占17.31%)、脾肾阳虚11例(占21.15%)、脾虚湿困14例(占26.92%)。观察组患者存在回肠末端黏膜病变(包括黏膜水肿、充血、糜烂及溃疡)37例(占71.15%),对照组为12例(占23.08%),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4.12,P<0.05);观察组患者的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为38例、中位增生为18个,对照组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为7例,中位增生为8个,两组相比有差异(x2=37.64,x2=21.31;P<0.05);观察组患者增生大小为4.5 mm,对照组为1.2 mm,两组相比差异显著(Z=13.05,P<0.05);观察组治疗后慢性腹泻症状消失46例(占88.46%),大肠镜检复查回肠末端病变增生改善26例(占70.27%)。结论:慢性腹泻中医证型及大肠镜检阴性的慢性腹泻患者往往在末端回肠发现病变,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会消失或得到很大改善,故大肠镜检阴性的慢性腹泻患者存在的末端回肠病变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标准加以推广。

  • 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孔超

    目的:主要研究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239例慢性乙肝患者,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血常规检查等,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肝郁脾虚型患者的RBC、HGB水平高,肝肾阴虚型患者的PLT、WBC水平高,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常规检查指标中存在密切关系,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帮助,因此应该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医证型与心肌酶谱分析

    作者:李晓艳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心肌酶谱。方法:选择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来院体检的90例正常人以及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含量,对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之间心肌酶谱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患者CK、LDH、AST以及CK-MB等心肌酶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闭塞以及气阴两虚血瘀四个证型,其中气虚血瘀、痰浊闭塞证型较多;不同中医证型组患者的心肌酶含量不同,其中痰浊闭塞、气阴两虚血瘀证型患者改变显著高于其他两型。结论: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闭塞以及气阴两虚血瘀四个证型,不同中医证型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酶含量也不一样,因此中医在进一步认识和辨证急性心肌梗塞时也可结合心肌酶的含量,提高准确性。

  • 高血压中医证型近5年研究进展

    作者:唐晓婷;王肖龙;阮小芬

    综合近5年有关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对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液循环、性激素、基因、靶器官损伤,胰岛素抵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视网膜血管管径比较

    作者:张雪平;牛勇;杨唐健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血管管径的测量与统计,并与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联系,评判指标客观化.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眼底照相,通过血管改变分析软件对视网膜血管管径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中医证型的视网膜动静脉之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视网膜各象限动脉、静脉管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中医证型视网膜动静脉之比有差异,而视网膜动脉、静脉管径无差异.

  • 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运动试验前后血压变化研究

    作者:丰文俊;苗志林;方璐;任疏桐

    目的:观察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运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方法:170例分成肝火亢盛 、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种证型,观察运动前血压(SBP、DBP)以及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min、4min、6min的血压变化.结果:阴阳两虚证和阴虚阳亢证与痰湿壅盛证和肝火亢盛证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min、4min、6min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化幅度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大于肝火亢盛证(痰湿蕴结证),且运动前后SBP的变化波动较大.

  •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总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

    作者:刘庆;王汉敏;谭婕;吴建华;凌家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总抗氧化活性(TAS)的关系.方法:125例为观察组进行中医分型,8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及B(apoA1、apoB)、脂蛋白(a)[Lp(a)]和总抗氧化活性(TAS).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LDL-C、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TC、Lp (a)水平与其他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困脾证TG、LDL-C高于其他各型(P<0.05),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TAS明显低于其他各型(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异常,总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血脂变化明显,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抗氧化活性差.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糖代谢特点研究

    作者:徐莉;谢波;徐丹;纪珮;刘婷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糖代谢特点.方法:对120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同时检测患者人体测量学、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评估胰岛素抵抗并观察中医证型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辨证分为肾虚型、脾虚痰湿型、肝郁气滞型,构成比分别为35%、33%、32%,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脾虚痰湿型体重、腰围及BIM、WHR较肾虚、肝郁气滞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证型FPG及2h、3hS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脾虚痰湿型FINS、Homa-IR较肾虚型、肝郁气滞型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COS中医证型以肾虚型、脾虚痰湿型、肝郁气滞型为主,脾虚痰湿型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 老年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章赛月;程志清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影响因素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对社区10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证型归类,并统计分析高血压影响因素与中医辨证的关系.结果:肥胖、吸烟、饮酒、饮食偏咸者痰湿壅盛证构成比显著增多,饮食偏咸者阴阳两虚证显著增多.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影响因素(性别、肥胖、饮食习惯、饮酒、吸烟、职业)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

  • 急性心肌梗死65例辨证分型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尹克春;罗翌;张北平;刘涛;钟世杰;唐雪春;周红;邓秋迎;梅广源;杨辉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医辨证分型情况,以及分型与并发症预后的关系,提出建设性干预对策.方法:对65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气滞血淤证、痰浊闭塞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证构成比依次为30.77%、53.83%、12.31%、3.07%,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心律失常构成比依次为34.88%、46.51%、18.61%、0;心力衰竭构成比依次为9.09%、18.18%、54.55%、18.18%;心源性休克构成比依次为0.20%、40%、40%;③四个证型病死率依次为10.00%、8.57%、12.50%、0.结论:AMI的中医辨证分型中,痰浊闭塞证、气滞血淤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证四证构成比依次减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构成比高分别为痰浊闭塞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证四证构成比依次减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构成比高分别是为痰浊闭塞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证,病死率则以阳气虚证少.

  •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朱海鹏;方祝元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等范畴.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即开展了CHD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化指标和量化手段,使CHD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相关性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现将近年来有关CHD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 宋鲁成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经验

    作者:苑志龙;宋鲁成

    宋鲁成教授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研究30余年,对冠心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的临床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跟随宋鲁成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宋鲁成教授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经验介绍如下.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发作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常由于正气亏虚、寒凝气滞、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引起心脉不通,"不通则痛".例如陈可冀院士认为术后再狭窄属于血瘀证范畴,活血化瘀可以预防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再狭窄.胡元会、马民等[1,2]认为气虚血瘀乃PTCA术后RS的基本病机.邹旭等[3]观察发现大多数PTCA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为气虚痰瘀证.李世林[4]探讨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中医证型的分布及演变规律认为冠心病均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特征,标实证术前以气滞证、血瘀证、痰浊证为主,术后24h以血瘀证、痰浊证为主,术后1周至术后6个月均以痰浊证为主.

  • 徐景藩诊治胃肠病经验述要

    作者:洪文旭;洪泠;姚永平;洪滟

    徐景藩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医50年来,在脾胃病临床研究方面造诣很深,学验俱丰,成果卓著,撰有《徐景藩论医集》、《脾胃病医疗经验集》等其“胃脘痛中医证型与病理研究”荣获1988年江苏省卫生厅科技进步甲等奖。现将笔者学习徐老诊治胃肠病经验整理于后,供同道参考。……

  • 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证型血清细胞因子相关研究

    作者:陈亮;杨芳;景姗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证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内在相关性.方法:77例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辨证分型为大肠湿热证18例,脾虚湿热证17例,肝郁脾虚证20例,脾肾阳虚证12例,寒热错杂证10例,正常组20例,观察血沉(ESR)、疾病活动指数(DAI)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证型组血沉、DAI均升高(P<0.05);血清中VIP在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中均降低(P<0.05),脾虚湿热证、寒热错杂证升高(P<0.05);血清EGF、VEGF在各组均升高(P<0.05),以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升高显著.结论: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分型与VIP、EGF、VEGF的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

  • 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尿酸水平及心力衰竭分期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乐文;吕健;杨帆;傅晓霞;梁爱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尿酸水平(UA)以及心力衰竭分期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四型,同时检测患者UA水平,并对心力衰竭予以A、B、C三期分期.结果:不同分期慢性心衰患者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呈C期>B期>A期的升高趋势;不同中医证型间血清UA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慢性心衰A期以心肺气虚证型较为多见,B期以气阴两虚证型为主,C期以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血清UA水平与中医分型以及心衰分期密切相关.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与结肠镜象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代福;郑波;李智红;李勇华;杨德全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与结肠镜象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50例患者4种中医证型与内镜检查的结肠黏膜溃疡面积、色泽、水肿、覆苔等变化关系.结果:溃疡色泽白色阳性率脾胃湿热组、阴血亏虚组与脾胃虚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气滞血瘀组与脾胃虚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溃疡面积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表面覆苔气滞血瘀组以黄苔和白苔为主,脾胃湿热组以黄苔为主,脾胃虚弱组和阴血亏虚组以白苔为主.水肿阳性率阴血亏虚组与其它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脾胃湿热组、气滞血瘀组、脾胃虚弱组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溃疡面色泽、水肿、覆苔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

  • 复感儿GH-IGF-I轴功能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农志飞;王力宁;王华楠;张晓春

    目的:探讨复感儿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轴(GH-IGF-I轴)功能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复感儿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方法:辨证分为肺脾气虚及肺脾气阴两虚两种证型,在非急性感染期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GF-I、IGFBP-3,并分别与健康儿童对照.结果:两证型IGF-I、IGFBP-3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表明复感儿在非急性感染期GH-IGF-I轴功能水平未受到较影响,对中医辨证分型无指导意义.

  •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ET、TXA2-PGI2的关系

    作者:方建伟;黄源鹏;林求诚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浆ET、TXA2-PGI2平衡系统的关系.方法:对56例冠心病患者按两种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方法,观察各证型组的血浆ET、TXB2、6-K-PGF1a的含量及TXB2/6-K-PGF1a比值,并与30例健康者作对照比较.结果:痰浊组ET水平显著升高,痰浊组、气虚挟淤组、血淤组ET、TXB2、6-K-PGF1a、TXB2/6-K-PGF1a水平均显著升高,阴虚组、气阴两虚组、血淤组6-K-PGF1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血浆ET、TXB2、6-K-PGF1a、TXB2/6-K-PGF1a可以作为冠心病中医证型的有效客观指标.

  • 老年高血压病证型调查分析

    作者:章赛月;程志清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年龄、病程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0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证型归类,并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年龄及病程的关系.结果:老年高血压证型构成为阴虚阳亢29.51%、阴阳两虚21.05%、肝火亢盛19.17%、痰湿壅盛17.67%,不能纳入以上分型者12.59%.不能纳入以上分型患者症状特点,为舌有紫斑或淤点,脉弦涩或细涩或结代,面色或唇色稍暗等血淤症状.随着年龄及病程增长肝火亢盛证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阴阳两虚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宜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淤血内阻5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患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证型与免疫状态研究

    作者:林智勇;刘新迎;李其玉;何颖朝;周耀城

    目的: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80例为实验组和20例为健康对照组,通过辨证确立中医证型,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结果:心脾积热型CD8+淋巴细胞升高,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降低,igg升高,补体C3、C4均降低;阴虚火旺型CD4+降低,igg升高,补体C4和igA降低;气血亏虚型igg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余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RAu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状态的失调,其可能是中医证型动态性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

2775 条记录 135/139 页 « 12...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