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角朊细胞和朗格罕细胞在外阴白色病变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焦鲁霞;胡晨明;温春燕

    目的 探讨角朊细胞(Keratinoeyte,KC)和朗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LC)在外阴白色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对聚焦超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42例外阴皮肤标本,其中3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的病损处皮肤,12例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标本中KC表达HLA-DR、LC表达HLA-DR和S-100的情况及其与聚焦超声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变组患者中18例HLA-DR+KC,正常对照组无阳性结果,病变组HLA-DR+LC、S-100+LC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DR+KC患者聚焦超声治疗有效率为88.89%,优于HLA-DR-KC患者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C和LC在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生、发展及聚焦超声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应用E7多肽/HLA-DR8四聚体监测治疗前后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多肽特异性CD4+T细胞的变化

    作者:黎意芬;黄利荣;刘国标;方毅敏;李研;彭毅;赖小敏

    目的 监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内各时间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E7多肽特异性CD4<'+>T细胞及总CD4<'+>T细胞的变化.方法 应用已有的果蝇S2恒定细胞株,分别表达、纯化获得2种生物素化E7/HLA_DR8(E7/HLA-DRBl*08032和E7/HLA-DRBI*0818)复合物单体,进而制备成相应四聚体,分别用2种四聚体与抗人CD4-FITC共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治疗前以及规律抗结核治疗15、30、45、60、90、120、150、180 d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四聚体阳性(E7多肽特异性)CD4<'+>T细胞及总CD4<'+>T细胞,同时以健康成人对照者、非结核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及脐带血作为研究对照.结果 多数病例的外周血总CD4<'+>T细胞在治疗前略低于正常水平,随着治疗开始很快升高并在短期内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除治疗前组与脐带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治疗前后各组之间,以及治疗前组与健康成人、非结核呼吸道感染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以及规律抗结核治疗15、30、45、60 d内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可检出高水平的四聚体阳性CD4<'+>T细胞,与60 d后各组及3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种四聚体之间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四聚体阳性CD4<'+>T细胞在治疗前即有较高水平,治疗15~60 d后达到高,一些患者中间有波动,以后开始逐渐降低甚至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多肽/HLA-DR四聚体可以用于监测治疗前后结核患者外周血多肽特异性CD4<'+>T细胞的交化,配合总CD4<'+>T细胞的检测,对于治疗期结核患者疾病发展和恢复的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LA-DR、DQ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

    作者:王喜;任玲君;李秀玲;吴芳;章乐;张万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226例新疆维吾尔族肺结核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组)和231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HLA-DRB1、DQB1基因分型,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OR).结果 1.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1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4.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388、95%CI=1.618~11.905、Pc<0.05);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RB1*04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12.8%、8.4%,但P值经过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86、95%CI=1.060~2.684、Pc>0.05).2.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QB1*0201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40.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379、95%CI=2.302~4.960、Pc<0.05);肺结核病例组中HLA-DQB1*0301/4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的GF分别为6.2%、10.3%,但P值经过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1、95%CI=0.334~0.941、Pc>0.05).结论 HLA-DRB1*11、DQB1*0201等位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强相关,DRB1*11、DQB1*0201可能是其易感基因.

  •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不应答与HLA基因单体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明月;黄尚志;曾宪嘉;陆明;李辉;李荣成;龚健;李燕萍

    目的分析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人群中,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反应的群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HLA)基因单体型,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不应答遗传机制的破译提供有意义的结果.方法以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样本10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和电泳对样本个体进行HLA-DR、DQ区域的DNA分型,并对不应答家系的个体进行初步HLA-DR 、DQ单体型别的确定.通过相对危险性估计、关联分析、连锁不平衡检测等统计学分析模式对不/弱应答群体与强应答群体HLA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人中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不应答密切相关的HLA单体型为:HLA-DRB1*0401-22,1122-DRB4*0101101,0102/3-DQB1*04,即HLA-DR4,1122-DR53-DQB4.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不应答与特异的HLA等位基因单体型密切相关.

  • HLA-DR抗原在不同中医证候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痛患者胃上皮中的表达

    作者:姜成;林瑜;刘芬;严晓丹;鄢春锦;王晓宁;张学敏

    目的:探讨胃痛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上皮细胞HLA-DR抗原表达以及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7例脾胃湿热证、24例肝气犯胃证和19例脾胃虚寒证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胃窦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用改良Giemsa染色法确定Hp感染程度.结果:HLA-DR抗原表达在Hp~-组与Hp~+组中差异显著(P=0.00;P<0.01);脾胃湿热和肝气犯胃证组Hp定植密度与HLA-DR抗原表达呈正相关性(r=0.33,P=0.01;r=0.45,P=0.03;P均<0.05),但脾胃虚寒证组两者未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46,P=0.05).Hp定植密度和HLA-DR抗原的表达在3种中医证候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感染增加了HLA-DR抗原的表达,Hp感染程度和HLA-DR抗原表达与中医证候的形成相关性不大.

  • 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激活与CD95表达的检测与意义

    作者:朱明利;章松平;曹禾谦;梁伟峰;喻剑华;娄国强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HFM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HLA-DR活化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手足口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95标志、T细胞亚群及其HLA-DR抗原表达.结果 HFMD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的百分率(63.82±7.7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M~+T细胞的百分率(34.29±7.3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HLA-DR~+淋巴细胞(28.30±7.61)%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5);CD8~+T细胞表达HLA-DR水平(1.34±1.1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淋巴细胞CD9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淋巴细胞异常激活现象,T淋巴细胞的激活以CD8~+T细胞为主,其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 老年脓毒症患者CD14~+单核细胞与HLA-DR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筱琼;严静;于小妹;张召才;王强;叶雄伟

    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脓毒症不仅存在促炎及抗炎反应导致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亢进,还存在着特异性免疫抑制,其后果是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及加速患者死亡[1].本研究以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标志HLA-DR的表达及T、B、NK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规律,评价其在老年脓毒症的表达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 HLA-DR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蒋业贵;王宇明;李奇芬

    目的探讨HLA-DR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0例正常肝组织、36例慢性乙型肝炎和44例HCC中HLA-DR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正常肝组织中肝细胞未见HLA-DR抗原表达.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HLA-DR抗原表达阳性率为27.8%,其中,中度和重度肝炎HLA-DR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肝炎(阳性率分别为 37.5%和20%,χ2=13.6,P<0.01).HCC中肿瘤细胞HLA-DR抗原表达阳性率为43.2%.HLA-DR抗原表达与癌周淋巴细胞浸润(χ2=0.51,P>0.05)和转移(χ2=2.9,P>0.05)无关,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χ2=4.9,P<0.05). 结论 HLA-DR抗原的异常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损伤、免疫保护和H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HLA-DRB1*0405联合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

    作者:许泼实;孙长义;赵静;万震;胡宏;刘晓丽

    目的 研究HLA-DR共同表位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的相关性,及其与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联合检测在R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30例RA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检测受检者HLA-DRB1*0405和DRB1*0401等位基因频率,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RA患者组和对照组比较,DRB1*0401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RB1*0405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CCP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患者组中既有DRB1*0405基因型同时抗CCP抗体为阳性的检出率以及患者组中仅有DRB1*0405基因型或仅有抗CCP抗体为阳性的检出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DRB1*0405基因频率与抗CCP抗体阳性率显著相关(r=:0.4172,P<0.01);DRB1*0405基因与抗CCP抗体联合诊断RA的敏感性为52.3%,特异性为90.0%,与单独检测DRB1*0405基因或抗CCP抗体相比,具有高的阳性似然比(1.53)和低的阴性似然比(O.53).结论 HLA-DRB1*0405基因与抗CCP抗体联合用于RA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肽精氨酸脱亚胺基酶Ⅳ基因表达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范列英;宗明;孙立山;韩捷;杨蔺;卢添宝;叶勤

    与抗CCP抗体含量间的差异无相关性(r=0.083,P=0.640),在抗CCP抗体阳性状况下SE表型(t=-0.690,P=0.493)、RF变化(t=1.330,P=0.189)不影响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浓度.结论 RA患者体内存在PADI4过量表达,PADI4基因表达量与SE等位有显著相关性,且与RF也有一定相关性,抗CCP抗体含量与PADI4表达量无相关性.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对自身淋巴细胞的异常激活

    作者:刘彦虹;王春霞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的表达和CD4+T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ITP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小板表面HLA-DR的表达水平和自身血小板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 结果 ITP患者血小板表面HLA-DR的表达量为0.808%±0.218%,正常对照组为0.025%±0.019%,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者CD4+T淋巴细胞经自身血小板激活后,IL-2的表达量为5.1%±1.23%,较正常对照组(0.0%)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ITP患者在自身血小板HLA-DR抗原的作用下,出现了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T淋巴细胞处于高活性状态.

  • 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流式图谱分析

    作者:张立新;叶军;林梅;陆桃红;徐祖龙;朱学骏;陈亚宝

    目的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白细胞在前向角散射光强度(FSC)/侧向角散射光强度(SSC)散点图谱中单核细胞右下侧出现的一团细胞,并分析它出现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CD分子以鉴定细胞;通过实验研究温度、溶血素浓度、时间对它的影响,并测定血脂生化指标,通过统计学方法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1)在PSC/SSC散点图谱中单核细胞右下侧出现的一团细胞与正常单核细胞表型同为CD45+CD13+CD14+,CD3-CD19-;(2)应用溶血素前后对比,单核绌胞位置在FSC/SSC散点图左移;(3)单核细胞在37℃时抵抗溶血素能力比22℃时降低;溶血时间延长,单核细胞左移增加;(4)患者出现单核细胞分群比例[31.5%(40/126)]高于健康对照者[5.1%(5/98)](X2=22.74,P<0.01);(5)单核细胞分群标本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比不分群的标本低(P<0.05),而总胆红素、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脂蛋白a(L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核细胞在FSC/SSC散点图谱中可分为两群,其出现与单核细胞膜对溶血素的抵抗能力有关;它受溶血时间和温度影响.因此在检测单核细胞相关标志和功能时,要注意分群现象和细胞膜异常可能带来的影响.

  • 人胃肠道粘膜淋巴滤泡周围上皮HLA-DR抗原的表达

    作者:浦江;杨希山;张亚历;潘令嘉;周殿元

    人HLA-DR抗原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抗原的一种,存在于包括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它的存在与这些细胞参与识别抗原,为T细胞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的B,T细胞免疫应答有关[1].除了这些来源于骨髓的细胞外,一些上皮细胞也能够表达HLA-DR抗原[1-4].我们观察了人胃肠道几个不同区域中粘膜淋巴滤泡周围上皮细胞HLA-DR的表达情况,并对二者的关系做了分析.

  • 我国苗族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与HLA-DR基因频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莉莉;伍汉文;文格波;祝有国;李凯;高殿富;金志兰;符辉明

    目的研究我国苗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与HLA-DR基因频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血缘关系的纯苗族T1DM患者45例,纯汉族T1DM患者43例,纯苗族健康对照(NC)组52例,纯汉族NC组58例.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测定HLA-DR1-10基因频率.结果(1)苗族及汉族T1DM组患者的DR2基因频率分别明显低于苗族及汉族NC组(P<0.05);DR3、DR9基因频率分别高于NC组(P<0.05).(2)苗族T1DM组及苗族NC组的DR5基因频率分别明显高于汉族T1DM组及汉族NC组(P<0.05).(3)苗族T1DM组的DR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汉族NC组(P<0.05);DR3、DR5、DR9基因频率分别高于汉族NC组(P<0.05).(4)苗族及汉族人群中,T1DM组的DR2基因频率分别明显低于NC组,其相对危险度RR<1,P<0.05;DR3、DR9基因频率分别高于NC组,其相对危险度RR>1,P<0.05.结论苗族T1DM组与汉族T1DM组患者HLA-DR1、DR2、DRa、DR3、DR6、DR7、DR8、DR9、DR10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苗族T1DM组及苗族NC组DR5基因频率高于汉族T1DM组及汉族NC组.DR3、DR9与T1DM呈正相关;DR2与T1DM呈负相关.

  • 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表达及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钱;刘爱华;许晓东;黄慈波

    目的 通过观察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及软骨细胞体外刺激自体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反应,探讨软骨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方法 依据198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制定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收集1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标本及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软骨标本,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及白细胞介素-1α(IL-1α)刺激后软骨细胞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LA-DR表达;将软骨细胞与自体PBMC共同培养,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测定PBMC增殖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骨关节炎组HLA-DR的表达值(%)分别为0.61±0.18和1.82±0.28;经IL-1α刺激后,两组HLA-DR表达均增高,分别为1.62±0.25和3.89±0.43,骨关节炎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骨关节炎组软骨细胞吸光度(A)490值分别为0.162±0.018和0.452±0.035,骨关节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能够表达HLA-DR,且经IL-1α刺激后HLA-DR表达增高;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有刺激PBMC增殖的潜能,为其发挥提呈抗原作用提供更多依据.

  • CD+8 T细胞激活分子CD38、HLA-DR与HIV-1载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扬;邱志峰;李太生;谢静;左玲燕;匡季秋;王爱霞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CD+8 T细胞表达激活分子CD38、HLA-DR水平与血浆病毒载量(VL)的相关性,以及用CD8CD38、CD8HLA-DR比例替代VL检测的可行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03例接受12个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患者的CD+8 T细胞表达CD38和HLA-DR水平;用分支DNA扩增技术检测血浆VL.用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等参数分析能有效预测VL<50拷贝/ml、VL<500拷贝/ml、VL>1000拷贝/ml和VL>10 000拷贝/ml时CD8CD38和CD8HLA-DR的检测范围.结果103例艾滋病患者CD38、HLA-DR和VL在12个月治疗中均呈下降趋势;CD38和VL在HAART治疗前及治疗第1、3、6、9、12个月6个检测点的总相关系数为0.483(P<0.001)、HLA-DR和VL的总相关系数为0.477(P<0.001).用CD8CD38和CD8HLA-DR的水平预测VL值有显著诊断价值:当CD38<68.5%和<72.5%时预测VL<50拷贝/ml和<500拷贝/ml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当HLA-DR在>39.5%和>46.5%时预测VL>1000拷贝/ml和>10 000拷贝/ml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在条件匮乏的艾滋病高发区,可以用CD8CD38和CD8HLA-DR激活亚群的结果来预测血浆VL,作为监测HIV疾病进展和评价抗病毒疗效的参考.

  • 干扰素γ联合HLA-DRB1*1501预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疗法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昀;徐从高;郭农建;黄平;肖东杰;丁卜同;葛林阜

    目的 研究和评价骨髓T淋巴细胞内IFNγ与HLA-DRB1*1501联合检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抑制疗法(IST)疗效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1例以含环孢素A的IST治疗的AA患者,治疗前检测骨髓CD8+T细胞内IFNγ染色和HLA-DRB1*1501,随访后评价上述指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细胞内IFNγ阳性的灵敏度为94.3%(33/35),特异度为62.5%(10/16);HLA-DRB1*1501阳性的灵敏度为45.7%(16/35),特异度为87.5%(14/16).两者联合后,并行试验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提高(分别为97.1%和90.0%);串联试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升高(均为93.7%).由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出双阳性、细胞内IFNγ阳性伴HLA-DRB1*1501阴性、细胞内IFNγ阴性伴HLA-DRB1*1501阳性和双阴性4组患者的预测概率分别为89.0%、77.4%、34.5%、18.2%.结论 骨髓T细胞内IFNγ和HLA-DRB1*1501表型均简便实用,两者联合可以作为具临床实用价值的一种预测AA患者IST疗效的方法,双阳性预示患者治疗有效的可能性更高,对于大多数细胞内IFNγ阳性的原发性AA患者来说有重要意义.

  • HLA-DR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

    作者:林菊生;程元桥;田德英;廖家志;刘南植;熊平;梁扩寰

    目的探讨HLA-DRB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技术检测10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108例健康对照者的HLA-DRB1和TNFα基因多态性.结果肝硬化组HLA-DRB1*120X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35.9%比11.1%,P<0.001),TNFα中TNF2/1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19.8%比10.2%, P<0.05),DRB1*150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3.2%比30.6% ,P<0.05),分层分析表明,DRB1*120X等位基因与肝硬化的关联大于TNF2等位基因.结论 HLA-DRB1*120X和TNF2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这2个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性增加.HLA-DRB1*120X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硬化的易感基因,HLA-DRB1*150X等位基因为抗性基因.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HLA-DRβ1亚型对蛋白激酶A信号的影响

    作者:栗占国;贾汝琳;肖利群;Holoshitz Joseph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的HLA-DRβ1基因亚型对细胞内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测定HLA-DRβ1*0401、*0402、*0403、*0404亚型转基因细胞内PKA、cAMP及腺苷环化酶(AC)的浓度及活性。结果 RA相关的HLA-DRβ1*0401和*0404转基因细胞的PKA活力、cAMP水平及AC活力明显低于HLA-DRβ1*0402和*0403转基因细胞(P值均<0.01)。结论 RA共同表位QK/RRAA的表达可抑制PKA、cAMP和AC的活性,并可能通过干扰细胞内PKA信号通路参与RA的发病。

  •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膜蛋白抗原纯化及其在风湿性心脏炎发病中意义的探讨

    作者:张韶冈;古洁若;余步云;张汉伟

    目的探讨纯化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膜蛋白抗原(A-HSMPA)的方法及其在风湿性心脏炎发病免疫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反胶束萃取法提纯,分别检测提纯前后A-HSMPA的成分及抗原性,再以A-HSMPA及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分别刺激风湿性心脏炎组、风湿性心脏病静止期组、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非风湿性心脏病组、链球菌感染相关性疾病组及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测其人类白细胞抗原DR亚型(HLA-DR)分子表达量的改变.结果 1.提纯后的A-HSMPA基本为蛋白成分,提纯前后抗原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促凝血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链球菌壁多糖抗体则差异显著.2.加入A-HSMPA孵育后,风湿性心脏炎组HLA-DR分子表达量的增加为(19.55±4.32)×10-6A/cell,对照组为(12.22±6.29)×10-6A/cell,各组有显著性差异;而经GM-CSF刺激后,以上各组无明显差别.3.A-HSMPA对风湿性心脏炎患者的刺激作用较GM-CSF明显.4.风湿性心脏炎患者随着症状的好转其HLA-DR表达量亦减少.结论 1.反胶束萃取法可提纯A-HSMPA并保持其抗原性不变,且简便可靠.2.A-HSMPA与HLA-DR分子表达量的改变均在风湿性心脏炎发展成为风湿性心脏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3.监测A-HSMPA刺激后HLA-DR分子表达量的变化可作为确定风湿性心脏炎治疗时间的指标之一.

13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