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特点及误诊分析

    作者:王娟;关斌;邵丽春;郭庆;袁硕;张杰

    缺血性结肠炎(IC)是缺血性肠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生在老年人.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误诊率高,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我院在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老年IC患者37例,对临床和镜下表现及误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老年IC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 缺血性结肠炎16例临床分析

    作者:熊毅敏;许桦林;王一鸣;郑国荣

    缺血性结肠炎为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疾病.随着纤维结肠镜检查的广泛开展,此病的诊断比较明确.现将我们近两年治疗的16例分析如下.

  • 缺血性结肠炎33例内镜特点及临床表现分析

    作者:屈兵;孙亚英;陈燕;王世荣

    目的: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33例IC患者,针对其临床表现、内镜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2.7,合并基础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23例(76.6%),临床症状主要为突发性腹痛32例(96.9%)、腹泻23例(69.7%)和便血20例(60.6%)三联征。结论应警惕IC,早期进行结肠内镜检查有助于诊断及治疗。

  • 缺血性结肠炎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春梅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结肠壁缺血性损害,使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病变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痛、便血及腹泻,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率日益增加以及实验室检查技术的进展,缺血性结肠炎发现率日益增多.现对近年来经我们诊断的20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浅谈结肠镜检查并发缺血性结肠炎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江潮;周涛

    缺血性结肠炎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血流不足导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结肠镜检查是其诊断的主要手段。结肠镜检查并发缺血性结肠炎,以结肠镜检查后突发腹痛伴血便为主要临床症状,自1990年国外Weeldon[1]等首先报道以来,逐渐引起国内外同行重视,但目前国内外报道并不多见。如何预防结肠镜检查并发缺血性结肠炎及其治疗,是消化科医生特别是内镜医生必须面对的课题。我院自2012年—2015年12月共完成结肠镜检查2400余例,并发缺血性结肠炎2例,现报道如下。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缺血性结肠炎1例

    作者:常柳祎;秦丽静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单纯溃疡性结肠炎和缺血性结肠炎均不少见,但二者同时发生在一位患者身上比较少见,并且是一位青年患者。报道如下。

  • 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

    作者:李淑英;李淑琴;阎如中

    目的:观察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4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经过及内镜表现进行总结.结果:大多数伴有基础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腹腔手术史,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血便及腹泻等,病变部位多位于左半结肠.结肠镜分型:一过型20例,狭窄型3例,坏死型1例,表现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狭窄.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结论: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主要方法.一过型、狭窄型内科保守治疗,坏死型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 缺血性结肠炎与结肠癌CT表现对照研究

    作者:丁标;殷志成;周娟;袁玲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与结肠癌CT影像鉴别要点.方法 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并经肠镜、CT检查,临床确诊缺血性结肠炎86例中,随机抽取21例作为研究组;并随机抽取24例我院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进展期结肠癌24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CT影像不同.结果 研究组脾曲近侧发生率(3/21)低于对照组(11/24);研究组病变肠管长度(17.2±7.9)cm大于对照组(6.7±2.9)cm;研究组病变肠管厚度(9.2±2.7)mm小于对照组(14.1±6.4)mm;研究组病变肠管密度(25±11)Hu低于对照组(36±5)Hu;研究组肠系膜密度增高(10/21)、壁层腹膜增厚(6/21)、近端肠管扩张(1/21)、管腔狭窄程度(5.1±2.1)mm与对照组(16/24)、(2/24)、(5/24)、(6.0±2.0)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5、0.167、0.253、0.201.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肠管累及范围、肠壁增厚程度及肠壁密度与结肠癌有明显区别,而且前者多局限于结肠脾曲以下肠管.

  • 缺血性结肠炎18例介入诊疗分析

    作者:刘霆;陆文彬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肠道供血不足引起的急性结肠缺血。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增加,由于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63.4%[1],部分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发展为肠梗死,病死率明显增高。现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介入诊疗的18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报告如下。

  • 缺血性结肠炎28例临床分析

    作者:段晓文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方法:对28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结果、B超检查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左侧腹痛及便血.内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充血、坏死、糜烂及黏膜下出血,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扩血管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老年人突发左侧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肠镜检查是确诊、了解病变程度及预后的主要方法.应早期进行扩血管治疗.

  • 缺血性结肠炎18例诊治分析

    作者:石国辉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的基本病因是肠壁血流减少或缺乏,基础疾病分别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9例,脑血管硬化6例,冠心痛1例,风心病并房颤、硬皮病各1例.年龄35~82岁,平均56岁.都以突然腹痛、便血为特点.除1例需急诊手术外,其余17例均作常规肠镜检查,显示17例患者病变肠段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模糊,8例出血、糜烂,3例溃肠和狭窄.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14例(83.3%),好转3例(16.7%).结论:缺血性结肠炎是由各种原田引起的缺血性肠病,50岁以上易发,经内科保守治疗,疗效显著.

  • 缺血性结肠炎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作者:王莎莎;方国栋

    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中老年人,该病常反复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血瘀为实,治以补益正气,活血化瘀.本文就缺血性结肠炎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做进一步解析.

  • 超声对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晓艳;申文凤;李文东;海岳东;刘艳龙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03~2018-01确诊的31例老年(年龄≥60岁)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全部经肠镜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超声声像图特点为肠壁增厚25例,17例显示肠壁间血流信号稀疏或很难显示,6例肠壁间血流信号消失.超声诊断2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74.19%;病变部位及受累范围与内镜符合率82.14%;结论:超声对老年缺血性结肠炎具一定的诊断优势,有较高的检出率,对病变部位及受累范围诊断较明确,可作为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缺血性结肠炎30例临床分析

    作者:戴德茹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及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对3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易患因素、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治疗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结肠炎多发于老年患者,其中>60岁者占73.3%(22/30).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预后良好,23例(76.7%,23/30)患者基本愈合.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缺乏特异性表现,老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腹泻以及便血,应注意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结肠镜检查,综合临床分析,可及时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 缺血性结肠炎22例临床分析

    作者:臧军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局部肠黏膜缺血损伤性疾病.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2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易患因素、内镜特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微生态制剂对缺血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物和血脂的影响

    作者:俞金莲;马良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对缺血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物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制成缺血性结肠炎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正常饲料喂食,治疗组在正常饲料喂食的基础上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灌胃(1×107 CFU/d),4周后抽血化验大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并处死大鼠,取肠道内容物做肠道乳酸菌、大肠埃希菌及真菌等微生物培养,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乳酸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酸菌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大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者出现肠道微生物紊乱,微生态制剂能增加肠道乳酸菌等益生菌,减少肠道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对患者的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缺血性结肠炎12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景绘;薛彦萍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局部肠壁供血减少或缺如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对缺血性结肠疾病有新的认识并予以重视,但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且多发于老年人,并伴有其它疾病,早期易漏诊或误诊,失去内科保守治疗的时机,待发生腹膜炎时结肠已广泛坏死,失去手术治疗时机,病死率高.现就本院1992年以来收治的12例缺血性结肠炎病人做一临床分析.

  • 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

    作者:傅传刚;王汉涛

    缺血性结肠炎是结肠的某一段由于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按缺血的程度分为3型:(1)一过型缺血程度轻、短暂,仅引起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病理改变如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淤斑等,重者有纵行溃疡,但均可逆,能完全恢复正常.(2)狭窄型缺血程度较重或短暂反复发作,肠壁多次破坏、修复,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肠管不可逆性狭窄.(3)坏死型缺血程度重,完全,发生速度快,造成肠壁扩张,全层坏死、穿孔.

  • 缺血性结肠炎2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军婷;戴林;李爱萍;卢盛明;于洪波;白成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以降低对该病的误诊、漏诊率.方法 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9月经肠镜确诊缺血性结肠炎的2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88%年龄>60岁,平均67.4岁.均存在一定的诱发因素,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搪尿病、脑梗死、便秘、心梗冠脉搭桥术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结肠癌术后等.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达76.92%,其中2例慢性腹痛病例误诊时间20 d.肠镜检查发现本组26例中20例发生在乙状结肠及降结肠,无1例累及全结肠,直肠未见发病.确诊后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大部分病例症状很快消失,病变恢复快,死亡率仅占3.85%.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对存在易感因素的高危人群,出现不明原因腹痛、呕吐、腹泻、血便或黏液血便,应考虑缺血性结肠炎发生的可能,及早进行肠镜等检查是防止误诊、漏诊的关键.

  • 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陈四喜;王丽娟;杨雁冰;孙福金;燕学波;李远发;余乔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因缺血性肠病常无特有的临床表现,故常易误诊、漏诊,而缺血性结肠炎是目前常见的缺血性胃肠道损伤形式.常见的病因有急性栓塞或血栓形成、血管狭窄或畸形、血管收缩剂的使用、外部血管受压以及低血容量;常见的诱因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脂血症、高凝状态等.本文就其病因和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缺血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330 条记录 6/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