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伊伐布雷定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尚亚东(综述);张家美(审校)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心率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独立的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因素。心动过速往往被认为对心肌有直接的不利影响。随着2012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的颁布,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成为了大家治疗心力衰竭的又一个关注的切入点,而伊伐布雷定作为一种单纯降低心率的 If离子通道抑制剂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样,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也能够减慢患者的心率。本文仅从伊伐布雷定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证据与β-受体阻滞剂进行对比,来探讨伊伐布雷定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可能性。

  •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肌浆网钙泵活性的影响

    作者:耿召华;李隆贵;吴强

    目的从细胞内钙调节和细胞凋亡角度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复制心力衰竭的大鼠模型,对照观察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干预心衰对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率和肌浆网钙泵(SERCA2a)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组)相比,心衰组(F组)SERCA2a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特拉唑嗪组(T组)心肌细胞凋亡率、SERCA2a活性与F组无显著差异(P>0.05);美托洛尔剂量依赖地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SERCA2a活性.SERCA2a活性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负相关(r=-0.82,P<0.001),与+dp/dtamax、-dp/dtmax显著正相关(r=0.68、0.654,P<0.001).结论 SERCA2a活性异常,可能参与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增加SERCA2a活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之一.

  • 比索洛尔对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所致的慢性心衰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席瑞霞;舒茂琴;张平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瓣膜病合并快速心室反应性AF的CHF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和血液动力学影响. 方法 NYHA心功能Ⅲ或Ⅳ级、心胸比例<65%、AF心室率>100次/min的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根据瓣膜病变和血压情况分别给与利尿剂、ACEI、洋地黄等一般治疗,治疗组给与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住院和6个月时的临床和血液动力学参数. 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24h的心室率显著下降,出院时LVEF和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6个月时联合终点患者明显下降,LVEF、NYHA和左心房内径明显改善;近期和远期心功能改善可能与心率减慢、左心房缩小密切相关. 结论比索洛尔不但能迅速缓解瓣膜病合并快速心室反应性AF的CHF的症状,而且能显著改善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液动力学指标.

  • 心脏电风暴诊治新进展

    作者:姚丽梅

    本文主要阐述心脏电风暴的定义、发病机制、治疗进展,以便及早识别电风暴,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 2004年高血压研究的循证医学新进展

    作者:张维忠

    本文通过回顾2004年高血压研究的循证医学进展,纠正了对高血压治疗的一些误区,更新了对降压药物作用的认识.

  •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动态变化的影响

    作者:周惠云;甄胜西;周启棣;杨海涛;磨雪山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心交感神经的影响及心交感神经对心肌细胞分泌NT-proBNP的影响,为β-受体阻滞剂对AMI患者改善心功能的应用提供更多、更有力临床依据.方法: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入院后即开始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未使用任何β-受体阻滞剂.2组维持治疗12个月,监测2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B型钠尿肽前体代谢产物(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心功能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动态变化,并严密随访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在监测、随访12个月期间,治疗组血浆NE、NT-proBNP含量及LVEDV均显著低于对应的常规治疗组,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美托洛尔可遏制心交感神经作用和心肌细胞分泌NT-proBNP,有益于心AMI患者心功能改善.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β-受体阻滞剂对心瓣膜置换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冯耀光;朱德胜;王元星;贺大璞;韦兵;聂军;龙超众;莫靓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对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4~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瓣膜病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9~66岁(46.25±11.59岁).风湿性病变52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退行性病变5例.行二尖瓣置换术3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8例.根据术后给予的辅助药物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术后给予强心、利尿药治疗;B组:术后给予强心、利尿药和ACEI治疗;C组:术后给予强心、利尿药、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分别于心瓣膜手术术前、术后2周、8周和16周检测3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术后2周3组右心室舒张期末内径(RVEDD)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A组术后8周和16周左心房内径(LAD)和RVEDD与术后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VFS较术后2周有所提高(P<0.05).B组和C组术后8周和16周LAD和RVEDD呈进行性下降,而LVFS呈进行性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5);且C组LVFS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结论 心瓣膜病患者行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治疗外,辅以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和结构.ACEI+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ACEI对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更有帮助.

  • 绵阳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动态分析

    作者:蒋涛;李德才;刘思泰;唐焕君;李健;凌云

    目的了解绵阳市心力衰竭患者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绵阳市3所医院1998年、2001年和2004年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历数据库,对CHF患者β-Blocker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绵阳市上述3年心力衰竭患者共1882人.其中使用β-blocker 者共计625人,占总心衰患者的33.21%;1998年、2001年和2004年使用β-blocker的患者占当年CHF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出院时建议使用β-blocker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β-blocker的选择在1998年以美托洛尔为主,2001年和2004年β-blocker的种类明显增多,且倍他乐克比例逐渐下降,但仍为各种药物之首.选用倍他乐克的患者住院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提示自从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公布以来,绵阳市心力衰竭患者β-blocker的使用水平逐渐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差距.

  • 长QT综合征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张娟

    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一种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有关.在美国每年约有4000例猝死是由于长QT综合征,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发病年龄小,对家庭和社会影响巨大,全面详细的了解新长QT综合征的研究情况,对不同亚型长QT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此文就新长QT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发生机制、电生理学、临床治疗及其亚型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 β-受体阻滞剂在80岁以上高龄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海燕;王春;陈晓琳

    目的 调查β-受体阻滞剂在老老年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老年科80岁以上慢性稳定型冠心病住院患者18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A、B、C、D4组:A组无慢性心衰及Ⅱ型糖尿病史;B组合并有慢性心衰病史,无Ⅱ型糖尿病史;C组无慢性心衰病史,有Ⅱ型糖尿病史;D组合并有慢性心衰及Ⅱ型糖尿病史.调查其一般临床资料及β-受体阻滞剂临床使用率、目标心率达标率及安全性.结果 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为82.2%(148例);在应用倍他乐克的143例患者中,应用平片者占21.7%,剂量为6.25~200mg/d[(35.54±16.87) mg/d],其中25~50mg/d者占87.1%;应用缓释片者占78.3%,剂量为11.875~190mg/d[(43.67±20.54)mg/d],其中23.75~47.5mg/d者占85.7%;B、C、D组患者的剂量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43例患者目标心率达标率为39.2%,明显副作用发生率为9.1%;B、C、D组患者的目标心率达标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在老老年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临床安全性较高,目标心率达标率低.

  • 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的临床应用

    作者:龚科鳌;甘喜;马廷军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本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重大进展的里程碑之一.应用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已有30余年的历史,许多医疗中心已将其列为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其地位逐渐得到巩固.近年来,又有许多新型的受体阻滞剂相继问世,它克服了一般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出现不良反应时不易及时终止其药理作用的缺陷,解决了静脉使用受体阻滞剂的问题.艾司洛尔就是这类药中的代表药物.其药理作用为:选择性地阻断受体.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现将超短效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在临床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 2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姚朝阳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88例老年(>60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并发症、危险因素及用药等进行回顾性调查,按照年份分为4组,用统计学方法回归分析影响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4年中β-受体阻滞剂的平均使用率为72.9%,达到大耐受剂量的比例为41.7%.年龄以及是否有并发高血压是影响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主要因素.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一些适合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未接受治疗.

  • 大剂量谷维素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体会

    作者:郭伟崇;马金霞

    目的:探讨大剂量谷维素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小剂量谷维素与镇静剂治疗,观察组35例行大剂量谷维素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为7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14d、21d其HAMD与HAMA下降明显,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D与HAMA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谷维素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杨勇;韩雅玲;佟铭;王效增;王守力;贾国良

    目的 探讨静注及口服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365例发病在24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成美托洛尔治疗组(n=182例)和对照组(n=18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注及口服美托洛尔,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心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美托洛尔组患者吸烟和饮酒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一般临床特征相同;美托洛尔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及心率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患者发生梗死后心绞痛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发生再梗、脑梗、心源性休克和住院期间死亡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早期静注及口服美托洛尔,可明显降低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但并不降低住院期间总的病死率.

  • 卡维地洛与美多心安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张利华;薛玉生;赵季红;刘军;郑强荪;肖俊平;柳荫;谢伯雅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美多心安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SA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n=80)和美多心安治疗组(n=76),观察用药6周后治疗有效率以及心肌耗氧量(RPP)和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结果:①卡维地洛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美多心安组(92% vs 80%,P<0.05).②卡维地洛组RPP明显减少,用药前后分别为(1491±225)kPa*min-1和(1232±211) kPa*min-1 (P<0.05 );美多心安组用药前后分别为(1500±270) kPa*min-1和(1499±115) kPa*min-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美多心安.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曼华

    本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根据、近的临床试验和剂量调节进行了评价.

  • 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在Chiralcel(R)OD手性柱上的拆分特性

    作者:杨非;王嗣岑;贺浪冲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在Chiralcel(R)手性柱上的拆分特性和规律.方法色谱柱为Chiralcel(R)OD手性柱(250 mm×4.6 mm,10 μm),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三乙胺,荧光检测激发波长λex 275 nm,发射波长λem 310 nm.用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考察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置换剂强度对拆分的影响,同时考察三乙胺及温度对保留与拆分的影响.结果考察了5种β-受体阻滞剂,其中3种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均得到了基线分离,其R-对映体的lgI值均高于S-对映体,置换剂异丙醇对各对映体拆分有不同的影响;三乙胺浓度的增大,各对映体的保留减小,而分离度增加;柱温升高,各对映体的保留及分离度均降低.结论溶质计量置换保留模型的计量置换参数lgI和Z值,可以分别表征Chiralcel OD柱的拆分能力和各对映体空间效应;增加三乙胺浓度可提高拆分效率,适当的柱温可以改善和提高拆分效果.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左玉琴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Ⅱ-Ⅳ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利尿剂、强心剂及硝酸酯类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观察6个月.结果:两组心功能均明显的改善,治疗组心功能改善较为明显,功能改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在传统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率.

  •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用药现状综述

    作者:苏鹏;谢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它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到目前为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外科手术治疗等是CHD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药物治疗仍然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方法。PCI术不仅使病人痛苦少及创伤小,而且它拥有可靠的疗效和术后恢复速度快的特点。本文对国内外PCI术后用药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PCI术后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提供依据。

  • 136例老年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作者:楼枫

    目的:提高心力衰竭的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2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6例,进行观察治疗.针对性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酶等,同时并用或不用洋地黄类药物.结果:显效:69例(50.7%);有效:59例(14.9%);无效87例(7.4%).治疗不同原因的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结论:通过对不同原因的心力衰竭的诊断分析,给予相应治疗可有效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水平.

340 条记录 16/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