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七个脚症状千万别忽视

    作者:林语

    只顾着脸蛋的保养却忘了观察脚发出的健康警讯,我们每天站在脚上面走路、工作、活动,老化可能先从脚开始!脚麻可能跟糖尿病、深部静脉塞住、椎间盘凸出有关;脚抽筋可能缺钙或磷、身体脱水、静脉曲张……想知道你的身体状况如何,不妨从以下这些常见的脚症状中寻找答案.如果你的脚经常出现各种症状,当心,健康正在拉警报!

  • 腰肌劳损要治疗吗

    作者:欧阳汉强

    现在,办公一族、司机等职业工作者常有反复腰酸、腰痛、受凉后加重等症状,这是由腰背肌筋膜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腰肌劳损引起的.腰肌劳损源于久坐不动人的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其中腰椎是人体承重的关键.在日常活动和运动当中,所需的绝大部分力量都要靠腰椎及腰部肌肉来承担.如果人久坐不动,将导致腰背肌肉过度劳累,椎间盘和椎旁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便会导致腰背肌肉充血、炎症、纤维化和粘连,出现慢性腰肌劳损.腰肌劳损的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坐立者、经常搬运重物者和缺乏锻炼者,表现为腰背部僵硬、酸胀、疼痛,或俯仰翻身困难.

  • 泥灸养生治颈椎

    作者: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

    颈椎病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老化造成的颈椎骨质、韧带和椎间盘的退化性病变,进而导致颈部椎间盘弹性降低,纤维环脱水硬变,引起骨刺,产生对骨髓的压迫.所以人们一直认为颈椎病是老年朋友的专属病,颈椎病固然与年龄有很大关系,临床上也确实发现,颈椎病多发于老年人.但据报道,患上颈椎病的中学生越来越多,中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导致走路姿势不适合人体正常生理弯曲,久而久之易患颈椎病.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白领,也因长时间颈部保持在一个姿势而导致颈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生颈椎病.颈椎结构的改变除了骨质、韧带和椎间盘的老化外,还有长时间的固定一个姿势、交通意外损伤、运动损伤和工作的意外损伤对它们的伤害等原因.所以我们年轻朋友们也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颈椎,防止其受到伤害.

  • 伤骨姿势,你有几个

    作者:赵明月

    坐在床头看书、低头玩手机、起床动作太快……这些都会伤害你的骨头.台湾《康健》杂志刊出了8个常见的习惯性伤骨坏姿势.夹着电话筒.如果将话筒夹在脖子上打电话,肌肉会过度用力收缩,颈椎容易受伤.他建议,好使用耳机或扩音器.同样地,如果老侧着身子在沙发上睡着了,会加速椎间盘或关节的退化.

  • 从颈椎生物力学角度探颈椎旋转扳法对椎间盘的影响

    作者:王新军;艾则孜·木沙江;木合塔尔·阿尤甫

    颈椎旋转扳法是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法,若运用得当,则有利于治疗,若运用不当,则有可能加重颈椎间盘的损伤,本文试从颈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旋转扳法对颈椎间盘的影响.

  • 龙脊活络丸结合轻手法推拿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作者:石有才;王彤

    目的:观察龙脊活络丸结合轻手法推拿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单盲并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龙脊活络丸结合轻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及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腰椎CT检查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的吸收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判定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4.03±1.67)分比(5.41±1.55)分,t=10.121]、对照组VAS评分[(3.61±1.34)分比(5.96±1.71)分,t=11.086]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物矢状径[(2.12±1.89)mm 比(4.62±0.34)mm , t=2.281]较同组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60/69),对照组为72.4%(42/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913,P=0.043)。结论龙脊活络丸结合轻手法推拿可有效缓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促进突出物回纳,疗效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及甲钴胺片相当。

  • X-Tube辅助下单侧神经根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健;张春

    目的:探讨扩张通道管系统(METRx X-Tube)辅助下单侧神经根减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应用X-Tube辅助行微创单侧经后路腰椎体间融合11例,单侧椎间盘突出伴椎间隙狭窄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3例.其中L4,5病变18例,L5S1病变11例.结果:29例手术时间平均145 min;术中出血平均350 ml.29例均获随访,时间5~19个月,平均9.8个月.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3±6.7)分降至术后1个月(2.3±0.8)分,末次随访(1.3±0.5)分;ODI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44.8±7.1)分降至术后1个月(16.3±5.7)分,末次随访(2.6±4.5)分;手术疗效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19例、良7例、可3例.在随访时间超过9个月的25例患者中,有23例经X线及螺旋CT扫描结合二维重建显示椎间隙已经明显骨性融合,手术疗效良好.结论:X-Tube辅助下单侧神经根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临床上可行、实用的一种微创术式,适用于L2,3至L5S1节段病变的治疗,但由于X-Tube工作通道能提供的操作空间有限,手术视野小,所以术中的操作顺序以及术前的病例选择尤其重要.

  • 老年退变性腰椎间盘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作者:胡传亮;胡玉华;殷磊;钱金用;姜景辉;杜广军

    退变性腰椎间盘病是老年人腰腿痛常见病因,病情较复杂常合并其他疾病,因此在诊治上有其特殊性.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266例老年患者.

  • 颈椎病前路Hybrid手术保留颈后纵韧带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育松;陈江;孙旗;李晋玉;郑晨颖;白春晓;徐林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Hybrid手术保留颈后纵韧带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Hybrid术式治疗的颈椎病1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2例,女86例;年龄36~58岁,平均45.3岁;病程3~16个月.神经根型22例,脊髓型68例,混合型48例.所有患者Ⅰ期行Hybrid手术治疗,前路减压时均保留颈后纵韧带.通过JOA评分、影像学检查(手术前后置换节段活动度、颈椎整体活动度、脊髓矢状径)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25 min,平均90.6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平均30.1 ml.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2.2个月.病变节段减压充分,术中保留的颈后纵韧带均无明显肥厚、增生及钙化等异常,假体位置及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根性症状全部缓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肌力和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JOA评分由术前的(8.62±1.22)分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4.26±1.47)分(P<0.05).人工椎间盘稳定,置换节段和颈椎整体活动度分别为(14.2±5.6).和(33.8±10.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矢状径由术前的(5.2±1.3)mm增加到术后的(8.8±0.5) mm (P<0.05).结论:对颈椎后纵韧带无明显病变的患者,颈椎前路Hybrid术中保留后纵韧带可获得充分的减压,手术临床疗效良好.

  • 手术和保守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车立新;依力哈尔·沙迪克;谢淑萍;程新平

    目的:比较手术和保守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1例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24例;年龄37 ~68岁,平均53.6岁.其中手术治疗19例(手术组),保守治疗22例(保守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后遗症等,并进行比较分析.临床疗效采用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系统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5 ~40个月,平均31个月.影像学提示植骨融合良好,未出现椎间盘炎复发.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1年及2年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1个月时手术组VAS及ODI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治疗后1年及2年时这2项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术后并发椎间盘炎,需积极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短期内手术疗效优于保守治疗,但长期随访显示保守治疗也可达到满意疗效.

  • 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椎骨错缝对颈椎病患者关节应力的影响

    作者:张明才;吕思哲;程英武;顾力栩;詹红生;石印玉;王翔;黄仕荣

    目的:应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颈椎"椎骨错缝"对颈椎病患者关节和椎问盘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通过颈椎动静态触诊和X线判定发生"椎骨错缝"的患者1例(男,28岁),CT扫描C1-C7(层厚0.75mm),基于CT数据,应用特定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椎骨错缝节段(C4-C6)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创建,基于本模型应用软件模拟临床手法矫正"错缝椎骨"C5,然后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和分析这一形变过程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错缝节段C5对相邻节段C4.5、C5.6的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均发生改变,且C5.6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均明显大于C4.5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受到的应力.结论:"椎骨错缝"后易引起相应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的异常应力,而手法矫正"椎骨错缝"能有效改善异常应力分布.

  • 旋转手法对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分析

    作者:胡华;熊昌源;韩国武

    目的:研究腰椎旋转手法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特点.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 10.01软件建立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几何模型,经Geomagic 9对模型进行修改后导入Hypermesh 10划分4面体网格并添加椎间盘与韧带.根据手法作用原理,将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导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求解模块对4工况下模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腰椎旋转手法作用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结果:①相同工况下腰椎位移的大小顺序是:L1>L2>L3>L4>L5,前柱>中柱>后柱.②不同工况下腰椎的位移大小顺序是:工况3>工况1>工况4>工况2.③相同工况下椎间盘从L1,2-L5S1各椎间盘位移大小顺序是:L1,2>L2,3>L3,4>L4,5>L5S1,同一椎间盘内各象限位移大小顺序为:第2象限>第3象限>第1象限>第4象限.④不同工况下各椎间盘的位移大小顺序是:L1,2>L2,3>L3,4>L4.5> L5S1,同一椎间盘不同工况下位移大小顺序是:工况3>工况4>工况1>工况2.⑤骨盆和髋关节在手法作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位移和应力集中.结论:①旋转手法的作用原理与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相应解剖部位因旋转而引起的相对位移有关;②在手法的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大侧弯和前屈的角度;③在腰椎旋转手法的施术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部位的具体情况以确定适应证和禁忌证.

  • 腰椎间盘突出类型与其疼痛程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贺明;王广斌;王佳时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导致疼痛的程度,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5例(其中男162例,女103例,年龄21~78,平均46.3岁),均行单间盘手术(L4,5 128例、L5S1 137例).每例患者在术前进行Oswestq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术中根据改良Carragee系统将突出间盘分为5组(根据髓核突出的程度-纤维环破裂的程度分为Ⅰ组脱出-小破裂、Ⅱ组脱出-大破裂、Ⅲ组碎片-完整、Ⅳ组变性-完整、Ⅴ组钙化-退变),对各组术前ODI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同突出类型与其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纤维环破裂的Ⅰ组和Ⅱ组突出间盘术前疼痛严重,与纤维环完整的Ⅲ、Ⅳ、Ⅴ组突出间盘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纤维环破裂缺损大的Ⅱ组与相对纤维环破裂缺损小的Ⅰ组相比,更为疼痛,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突出的间盘如果伴有纤维环破裂,髓核就可以进入椎管,导致神经根性疼痛加重;髓核及其释放的物质有机会通过化学因素而导致神经根性疼痛加重.

  • 儿童颈胸椎间盘钙化症的临床诊治

    作者:王文跃;朱海涛;王俭;胡江;朱海俊;刘洪新

    目的:探讨儿童颈胸椎间盘钙化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7~14岁,平均10.5岁.X线片均发现有椎间盘钙化,有的钙化间盘组织突入椎管.3例为C4,5,2例C6,7,1例T2,3、T4,5.有反复发作的颈背部疼痛,但无脊髓受损表现.6例均采用对症治疗,包括口服消炎止痛药、理疗、卧床休息、配戴颈围等.结果:症状在治疗后2周~3个月缓解.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5个月,钙化影在3~12个月消失,平均消失时间7.6个月.结论:X线片是儿童椎间盘钙化症主要诊断方法,椎间隙正常而间盘钙化为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突入椎管内的实性团块,可经保守治疗而消失.

  • 不同程度退变的软骨终板的影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苗胜;沙广钊;王永东;颜连启;宋良玉;郭政;范磊;邵林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程度退变时终板在矢状面和横断面的形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58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改变的影像学资料(MRI、 CT)进行研究(其中椎间盘突出者34例),分别将其矢状位MRI 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L4,5运动节段退变的椎间盘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7例,中度退变组17例,重度退变组24例.同时采用正中矢状位MRI T2WI成像分别测量相应椎间(L4.5)终板于矢状面上的凹陷角.另外借助L4.5椎间CT平扫成像测量其相邻终板的大前后径和横径,计算终板的相对曲率,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椎体终板凹陷角及其相对曲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的相关性.结果:[1]椎体终板(L4下终板,L5上终板)凹陷角均随着相应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增大,重度退变组与中度、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凹陷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重度退变组与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退变组与轻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退变组与重度退变组(L4下终板、L5上终板)相对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终板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呈正相关关系(r=0.786,0.490).结论: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相对曲率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而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是腰椎间盘退变突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因素,且椎体终板的凹陷角与其相对曲率存在着相关关系,故可以通过凹陷角的变化判断其相对曲率的改变,评估椎间盘突出的概率.

  •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

    作者:赵学平

    我院1996年6月~1998年6月,采用前路减压Kaneda或Ⅰ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9例,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8~48岁。高处坠落伤3例,车祸伤2例,重物砸伤4例。骨折类型根据损伤机制、X线片、CT检查分类,均为屈曲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平面T121例,L14例,L22例,L31例,L41例。合并伤:肋骨骨折1例,横突骨折2例。神经损伤类型按Frankel分类[1]:C级1例,D级8例。2 手术要点 采用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依据CT显示骨折碎片突入椎管的情况,根据前方致压物偏左或偏右而选择手术入路侧别。侧卧位,胸12腰1切除第12后肋胸膜外途径,腰2、3、4采用肾切口腹膜外途径。准确定位,在椎体侧方切断,结扎腰椎血管,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的正侧方。用尖嘴咬骨钳逐步咬除骨折椎的一侧椎弓根,显露硬脊膜侧方,在硬膜前可看到向后移位压迫脊髓的椎体碎片及上、下位的椎间盘,在直视下小心切除突入椎管的碎骨块及伤椎上、下方的椎间盘。压迫解除后,硬膜囊隆起,搏动恢复。在病椎上下椎体的正侧方打入4支脚椎体钢板,用打孔锥经椎体钢板孔向椎体钻钉道,后换成相应长度的椎体螺钉。借助螺钉钻入器矫正旋转、成角及侧方移位,安装螺棒、螺帽。再次调整Kaneda固定器,进一步复位。后在两棒之间安装横向棒桥,以增加三维稳定性。或减压、复位后,选用合适Ⅰ型钢板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并植骨。

  • 角度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对相邻下位椎间隙应力的影响

    作者:柏传毅;张维杰;卫文博;凌伟;田振兴;党晓谦;王坤正

    目的:探讨带角度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椎间隙及相邻椎间隙应力变化。方法:根据已有的测量结果,设计角度人工椎间盘。对已建立的C4,5两节段带椎间盘的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C4,5置换0°椎间盘假体和置换10°椎间盘假体后的颈椎模型进行轴向加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加载,对比观察C4,5椎间隙应力变化;对已建立的C4-C63节段带椎间盘的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C4,5置换0°椎间盘假体和置换10°椎间盘假体后的颈椎模型同样方式进行加载,对比置换节段及相邻节段的椎间隙应力变化。结果:C4,5两节模型加载中,轴向加载、前屈/后伸时80 MPa/0°假体与80 MPa/10°假体等效剪应力(Se)大小近似,较正常颈椎增大,侧弯时80 MPa/0°假体Se与正常颈椎接近,80 MPa/10°假体Se较正常颈椎增大。扭转时加载时扭转切应力(Szx/Szy)80 MPa/0°假体和80 MPa/10°假体接近正常颈椎。在C4-C63节段模型加载时,C4,5椎间隙置换80 MPa/10°假体后,轴向加载、前屈后伸、侧弯时,相邻下位节段(C5,6)的椎间隙Se均减小,扭转加载时Szx/Szy接近正常颈椎模型。结论:10°椎间盘假体植入椎间隙对颈椎相邻节段的椎间隙应力影响小,接近正常颈椎间盘力学性能。

  • 后路有限固定的前后路联合治疗陈旧性下颈椎交锁脱位

    作者:黄亚增;陈锦平;李晓林;金永明;杨迪;邵海宇;张骏

    目的:探讨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治疗难复性小关节交锁的陈旧性下颈稚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10年8月,18例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患者,经三维CT检查16例有双侧关节突交锁,2例单侧关节突交锁;MRI检查发现,18例患者均有椎间盘损伤,其中2例为稚间盘突出,9例为椎间盘破裂,7例椎体骨折伴椎间盘破裂.所有患者均进行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及CT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颈椎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落,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神经损伤无加重,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结论: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治疗难复性小关节交锁的陈旧性下颈椎脱位,可以完全恢复颈椎序列,解除颈髓压迫,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不易造成脊髓损伤加重,可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 抗骨增生胶囊加葡立胶囊和基因治疗对家兔退变颈椎间盘IL-1β、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刘福成;赵晓勇;王海涛;苏江宁;孙喜龙

    目的:研究抗细胞因子的中西药联合应用、基因治疗对兔退变颈椎间盘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35只4个月龄新西兰兔,体质量2~3kg,雌雄不分,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药物治疗浅层组、药物治疗全层组、基因治疗浅层组、基因治疗全层组.建立家兔颈椎动力平衡失调模型,诱导颈椎间盘退变(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术后7个月,药物治疗组(浅层、全层)给予抗骨增生胶囊和葡立胶囊(剂量按体质量折算)灌胃,2次/d,连用1个月;基因治疗组则将带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重组质粒DNA注入C2-C5椎间盘中(每个椎间盘用量为20μl).8个月后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颈椎间盘中IL-1β、TNF-α抗体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颈椎间盘中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中西药治疗和基因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退变颈椎间盘组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它们可加速颈椎间盘退变.中西药联合应用及基因治疗能对其含量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 CT辅助山羊腰椎解剖测量及与人体腰椎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俭涛;韩华;高正超;贺财友;牛斌斌;顾梦超;李宇欢;贺西京

    目的:通过对山羊腰椎的解剖测量以及与人体腰椎的对比研究,为腰椎假体的动物模型建立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Mimics 16.0对波尔山羊新鲜腰椎标本及健康成人腰椎的椎体、椎弓根、椎间盘等部位的解剖参数进行采集,终运用统计学软件对两者腰椎解剖特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山羊椎体前高<中高<后高,大值分别为(38.7±2.9)、(40.1±2.6)、(40.7±2.7) mm.其终板宽度大于其深度,整体呈心形或肾形外观.山羊上终板向外凸出,下终板凹陷较小,大值为(1.6±0.6) mm.山羊椎弓根高自L1至L6不断增大,大值为(30.5±1.9) mm;其椎弓根宽与夹角随着椎体序列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小值分别为(6.7±0.4) mm与(45.9±2.6)°.山羊椎间盘前高>中高>后高,三者随着椎间隙的变化数值波动较小;其椎间孔高与宽亦变化较小,分别在(12.9±0.3)~(14.3±1.0) mm与(5.7±1.0)~(6.7±0.9) mm波动.对比结果 显示山羊腰椎椎体高、椎弓根高及夹角明显大于人类(P<0.05),而其终板宽与深、椎间盘高等明显小于人类(P<0.05).此外,两者某些结构如椎弓根高、椎间盘高等随着椎体序数的增加亦呈现出不同变化规律.结论:山羊腰椎虽然在某些方面如终板及椎间孔形态等与人体存在相似性,但是在诸多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掌握山羊腰椎的解剖特点及与人体之间的差异对于腰椎假体及相关技术的山羊动物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776 条记录 2/89 页 « 12345678...88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