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腺苷和芬太尼预处理减轻急性失血性休克兔心肌损伤

    作者:刘晓峰;柴伟;杨永慧;于代华;彭德民;赵晖;姚立农

    目的:观察腺苷和芬太尼预处理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腺苷预处理组(A组)和芬太尼预处理组(F组).按Wigger's改良法制作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放血前15 min各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腺苷(1.5 mg/kg)和芬太尼(25 μg/kg).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约40mmHg.持续监测MAP、左室压(LVP)、左室收缩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下降速率(-dp/dtmin).放血前、放血后60 min和90 min抽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实验结束时取心尖部组织行电镜检查.结果:各组放血后MAP、LVP、+dp/dtmax和-dp/dtmin均明显下降,但A组和F组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cTn-Ⅰ在放血后60 min和90 min与放血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A组和F组增高程度低于C组(P<0.01),A组和F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镜检查发现A组和F组心肌损伤较C组减轻.结论:腺苷和芬太尼预处理均能减轻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后的心肌损伤.

  • 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莫海英;周丽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轻度窒息患儿36例、重度窒息患儿53例及同期无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水平,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3组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含量.结果:轻度窒息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及肌钙蛋白Ⅰ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而重度窒息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及肌钙蛋白Ⅰ含量又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均P<0.001).结论: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Ⅰ的测定,可以作为判定窒息严重程度及有无心肌损害的重要指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肌酸激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分析

    作者:梁东红;伍德荣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MB型(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三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1月收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资料116例,根据病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47例,阶段性测定其血清CK-MB、cTnI及hs-CRP指标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AMI组血清hs-CRP与其他心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hs-CRP与CK-MB及cTnI之间有正相关.结论 血清CK-MB、cTnI及hs-CRP联合测定可早期快速诊断冠心病,一定水平的hs-CRP与血清CK-MB、cTnI联合检测可早期预测心肌梗死.

  •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性能评价及其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作者:莫海岸;钟显英;杨家壮;黄承桂;韦晓珍;韦璇

    目的 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测定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了解其分析性能是否满足临床要求.方法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建立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Tn1的方法,按照国家实验室认可及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y,CAP)认可要求,对cTn1测定方法建立本室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该分析方法批内精密度高、低值分别为2.86%和4.06%,批间精密度高、低值分别为3.49%和5.13%;准确度相对偏差1.00%~3.50%;携带污染率为0.57%;低检测限为0.092μg/L;线性范围在0.00~50.00μg/L,各项评价指标满足试剂所提供性能指标.本室cTnⅠ参考值范围0.00~0.86μg/L.结论 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Tn1,其精密度、准确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低检测限及其他指标均符合临床实验室要求.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黄尚能;凌霄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是心脏特异性蛋白,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心肌损伤的标志物[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诊断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估计心肌梗塞面积、判断心肌损伤程度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不同疾病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组研究旨在通过测定CHF患者的血清CTnⅠ,探讨CTnⅠ的变化与CHF程度之间的关系.

  • 血清CRP、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周晖登;唐任光;曾永龙;何正松;何平;陈仕顺;韦彩成

    目的 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关系.方法 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及酶法对45例AMI患者和50例骨骼肌损伤及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CRP、cTnI、CK-MB水平检测.结果 AMI患者CRP、cTnI、CK-MB水平明显高于骨骼肌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联合检测cTnI+CRP+CK-MB、CRP+CK-MB、cTnI+CRP阳性率均为100%.结论 血清中CRP、cTnI、CK-MB是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与治疗的敏感指标,同时对血清中CRP、cTnI、CK-MB的联合检测对AM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cTnI与CK-MB检测在AM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比较

    作者:刘志江;严瑾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50例Q波型心肌梗塞(QMI)患者及12例非Q波型心肌梗塞(NQMI)患者,分别于发病后极早期(8h内)、急性期(24h)及亚急性期(5d后)抽取静脉血标本进行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检测,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测定作对照,比较两者阳性检出率.结果 QMI及NQMI组5d的cTnⅠ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阳性率(P均<0.05).结论 AMI后5d cTnⅠ阳性率高,cTnⅠ检测对AMI的亚急性期诊断具有意义.

  • cTnI、Mb、CK-MB复合检测板对急性心肌梗死69例快速诊断的价值

    作者:梁庆华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除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测外,联合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已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关注的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指标.本文采用cTnI、Mb、CK-MB复合检测板联合快速定性检测69例疑为AMI病人血清中的cTnI、Mb、CK-MB,旨在探讨此复合检测板对快速诊断AMI的应用价值.

  •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覃大烈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发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不同程度窒息患儿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及程度,我们自2000年5月至2003年6月对36例住院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血清CTnI检测,现报告如下.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工测定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何贵新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异质性较强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展成AMI或猝死[1].对UAP患者的肌钙蛋白Ⅰ(CTn Ⅰ)检测能更好地对UAP病情进行监测,指导临床诊治,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本文通过对部分UAP患者、SAP患者及健康人血清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定量测定,以探讨CTnⅠ在UAP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耀菊;黄从新

    目的通过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变化,以了解先心病患儿心肌损伤程度,为术前心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cTnI,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A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非心衰组和心衰组(B组),非青紫组和青紫组(C组),比较各组血cTnI水平.结果先心组血cTn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衰组血cTnI显著高于非心衰组(P<0.01),青紫组血cTnI值显著高于非青紫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cTnI显著增高,可提示先心患儿存在心肌受损.其增高的程度可反映心肌受损程度及缺氧程度、心功能异常程度.

  • 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联合超声心动图对肺栓塞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杨锡恒;廖发荣;戴日新;莫新玲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TnⅠ)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根据血清TnⅠ水平和CRP水平,将12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为3组,比较3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右心室功能各指标.结果:3组间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C组同A组和B组相比较,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Ⅰ和CRP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评估急性肺栓塞预后,在指导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华英;林伟华;聂晓辉;黄云平;朱彩兰;卓少贤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别采集107例患者发病后2,4、8h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在1h内定量测定cTnI、Myo、CK-MB;同时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结果 在发病后2h,只有Myo的含量升高.敏感性达到47.06%,特异性58.33%;发病后4h,Myo、cTnI和CK-MB的敏感性分别为88.23%、45.10%和52.94%,特异性分别为71.11%、81.48%、82.61%;发病后8yo,Myo、cTnI、CK-MB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88.24%、96.08%、90.19%.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TnI、Myo、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连续采血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率和病情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欢;李艳;许淑文;戴雯

    目的 研究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功能不全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而预测疾病发展进程.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30例AMI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心功能不全组;选择同期110例未合并心功能不全的AMI患者作为非心功能不全组.两组实验对象的一般临床特征和AMI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心功能不全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发生率、CK-MB、NT-proBNP和Glu水平均高于非心功能不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CK-MB、Glu水平、高血压和糖尿病均与AMI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u升高是AMI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1,95%CI:1.004-1.297,P=0.043).结论 AMI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临床因素影响,Glu水平升高是AMI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 H-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的价值

    作者:吴飞燕;梁赋;龙静;韩朝辉;杜梅英

    目的 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胸痛患者135例采血测定H-FABP,并同时检测cTnⅠ,CK-MB,联合评价其灵敏度.结果 AMI组H-FABP,cTnⅠ,CK-MB均明显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ABP灵敏度均高于cTnⅠ,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cTnⅠ、CK-MB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效率.

  • 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缺血性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扬清

    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除了病历、身体检查和心电图以外,生化标记物的测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的AMI病人缺乏心电图(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生化指标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及心、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利冰;沙开香;蔡萍

    目的:分析曲美他嗪及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时对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及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研究组联合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及曲美他嗪,分析治疗3个月后两组cTnI水平,并评价其心、肾功能(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肾功能指标:Scr、BUN及mALB).结果:治疗后两组cTnI、LVESD及LVEDD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cTnI、LVESD及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LVEF均有显著增加,研究组LVE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及mALB均降低,其中研究组呈显著性降低(P<0.05),且研究组Scr、BUN及m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时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肌损伤、心功能及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cTnl、BNP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

    作者:夏剑;罗珲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尿肽(BNP)及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5例及45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s-CRP、BNP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1)AMI组与UAP组血清hs-CRP、cTnⅠ、BNP及D-二聚体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AMI组高于UAP组,SA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CS组hs-CRP和cTnⅠ的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3)经过6个月的随访,发现有18例患者发生MACE,MACE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cTnⅠ、BNP及D-二聚体水平均与ACS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NT-proBNP、cTnl、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文海英;曾盛芝;雷红;余飞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筛选临床CHF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另筛选同期临床健康体检人员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随访1年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NT-proBNP、cTn Ⅰ、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cTn Ⅰ、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19例,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患者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者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NT proBNP、cTn Ⅰ、hs-CRP水平可有效评估CHF病情,为临床治疗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判断依据.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CRP、cTnI的影响

    作者:林任;陈丽丽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Ⅰ(cTnI)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2007年6月住院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5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对照组(49例)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2周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CRP、cTnI浓度.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RP、cTnI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RP、cTnI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CRP、cTnI浓度.

845 条记录 37/43 页 « 12...34353637383940...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