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其对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作者:高洪芬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儿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进行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测定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 (cTnI)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效果及心电图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可有效缓解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敏;刘珺凌;薛芳

    目的 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Ⅰ(cTnⅠ)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6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确诊当天和3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出生后3d的CK-MB与cTn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CK-MB分别为(108.5±17.2)U/L、(70.4±15.3) 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7±1.2) 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患儿与轻度患儿的平均血清肌钙蛋白Ⅰ值分别为(0.38±0.03) μg/ml、(0.22±0.02) 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3±0.01)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窒息患儿平均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P<0.05);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血清CK-MB与肌钙蛋白Ⅰ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动态变化

    作者:陈波;黄海樱;李惠芳;吴晓蔓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l)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同时测定入院患者血清的cTnl、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6项指标,并统计出阳性率和被确诊为AMI的人数,然后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观察AMI病人cTnl阳性持续时间.结果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cTnl(86.2%,83.2%,84.19%)、AST(78.7%,69.4%,76.1%)、CK(?80.8%,70.8%,74.3%)、CK-MB(80.8%,71,91%,75.0%)、LDH(75.5%,57.87%,64.0%)和α-HBDH(68.1%,73.0%,71.32%),cTnl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与AST、CK、CK-MB、LDH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HBDH有显著性差异(P<0.05);cTnl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与AST、CK、CK-MB、LDH、HBDH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观察AMI病人cTnl阳性持续时间,可达5天.结论在诊断AMI时,cTnl具有简便快速,出现时间早,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高,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适用于床边检验(POCT)、快速诊断.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的影响

    作者:袁爱武;曹娜;阳世光;陈丽嫦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行开颅手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于麻醉后、手术前将16ml复方丹参注射液入液静滴,两组均于麻醉前、手术2h、手术4h、术毕24h检测乳酸脱氢酶(CK)、肌酶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羧酶(α-HBD)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 治疗组于手术2h、术毕24hCK-MB、α-HBD、cTnI低于对照组,而于手术4h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术毕24h依然有效.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临床观察

    作者:李旭;陈岩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肌标志物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根据脓毒症西医治疗指南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脑钠肽(BN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7d后,cTnⅠ及BNP水平下降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K-MB水平下降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心肌标志物水平,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具有心肌保护作用;以cTnⅠ及BNP水平评估脓毒症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优于CK-MB.

  • 黄连解毒汤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IL-6与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作者:刘玲;邓在勤;汪晓明;周珊珊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对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影响.方法 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研究组应用黄连解毒汤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和血沉(ESR)、血清CRP、IL-6与cTn Ⅰ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 (P< 0.05).治疗后3d、7d、2周和4周,两组中医证候积分、PCT和ESR水平、血清CRP、IL-6与cTn Ⅰ水平均较治疗前呈现显著降低趋势(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中医证候积分、PCT和ESR水平、血清CRP、IL-6与cTn 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J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疗效肯定,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CRP、IL-6与cTn Ⅰ水平.

  • 酶联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作者:王忠诚

    目的对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进行方法学评价,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系统研究ELFA法测定cTnI的精密度、灵敏度、线性范围、回收率、标准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因素,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相比较.同时应用ELFA法测定50名正常人、6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及5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结果ELFA法检测cTnI的总CV值为2.58%~4.82%,分析灵敏度为0.05μg/L,线性范围0.1~50μg/L,稀释标本的平均回收率为101.2%,标准曲线至少可稳定14d.ELFA法(Y)与ELISA法(X)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83X-0.148,r=0.996).加入高浓度的胆红素、三酰甘油和血红蛋白对测定无显著性影响(P>0.05).AMI患者血清cTnI[(18.6±4.8)ug/L]显著高于正常人[(0.068±0.014)μg/L]和非心肌梗死患者[(0.055±0.021)μg/L](P<0.01);cTnI诊断AMI的阈值为0.8μg/L,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4%、93.8%、92.9%,阳性和阴性拟然比分别为14.6和0.09.结论ELFA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且检测快速,具有较高的精密度;cTnI是敏感、特异的心肌标志蛋白,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心肌标志物联合定量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丽英;李世葵;覃海燕;梁勇彪;王聪

    目的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时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浓度变化,以探讨其对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72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在胸痛发作后2~6 h,6~12 h,12~24 h分别检测cTnI、CK-MB、Myo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MI组cTnI、CK-MB和Myo水平的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nI、CK-MB和Myo联合定量检测可提高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 血清肌钙蛋白Ⅰ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震乾;邱志琦;邓玲;黄素勤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及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的水平.方法 对182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TnI及全血hs-CR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中hs-CR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血中hs-CRP、cTnI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而SAP组患者血清hs-CRP、cTnI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nI及hs-CR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美珠;李健文;陈社安;范敏珊;区文华;林爱珍;李炜煊

    目的 探讨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和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1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5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血清GPBB和cTnI测定,并与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相比较,同时观察UAP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的次数.结果 健康人GPBB水平为(3.42±1.19)μg/L.在AMI发作后12 h内,AMI患者血清中有119例GPBB浓度超过正常值上限(URL)6.99 μg/L,诊断灵敏度为95.2%,稍高于cTnI的灵敏度93.6%,明显高于CK-MB、Mb(71.2%, 43.2%);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GPB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K-MB、Mb则P>0.05,伴有cTnI和GPBB升高的UAP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次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PBB、cTnI、CK-MB、Mb(P>0.05).结论 GPBB是心肌损伤敏感、特异的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UAP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高敏肌钙蛋白Ⅰ与传统肌钙蛋白Ⅰ检测结果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的对比分析

    作者:杜国有;顾向明;黄国强;安辉;郭聂涛;彭明;黄阶胜

    目的 比较高敏肌钙蛋白Ⅰ(hs-cTnⅠ)和传统肌钙蛋白Ⅰ(cTnⅠ)两种检测方法,探讨它们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3~8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UAP且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45例.收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值,比较两种方法的精密度、相关性、阳性率以及离散度.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低、中值肌钙蛋白时hs-cTnⅠ的精密度均优于cT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2=0.974 5),检测患者血清cTnI组平均CV值(8.712%)高于hs-cTnI组(3.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方法在检测血清肌钙蛋白的作用上基本一致,但是hs-cTnⅠ的检测精密度优于传统的cTnⅠ,可能更利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

  • 3项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后价值的研究

    作者:李承彬;张国良

    目的 探讨N端-前B型尿钠肽、心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将72例患者根据继往病史是否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是否存在ST段抬高、ST段抬高溶栓后是否回落进行分组,运用化学发光法测定N端-前B型尿钠肽(NT-proBNP)、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yo)浓度.结果 NT-proBNP与cTnI、Myo联合诊断灵敏度98.2%;高血压病组与心血管病组、高血压病组与高血压+心血管病组、心血管组与无疾病组、高血压+心血管病组与无疾病组间;ST段回落(STR+)组与ST段无回落(STR-)组间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T-proBNP、cTnI、Myo 3项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后有价值.

  • 抗体特异性和定标物对心肌肌钙蛋白Ⅰ不同测定方法结果的影响

    作者:马开富;赵建忠

  • 心肌疾病病人临终前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Ⅰ、肌钙蛋白T的关系

    作者:何愿民;许霖水

  •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滕毅;姜昌丽;王澜;王惠萱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306例疑似AMI的患者检测3个血清指标水平并比较其对AMI诊断的性能.结果 AMI患者在发病初cTnⅠ特异度90.23%,敏感度85.01%;CK-MB特异度71.38%.敏感度89.67%;Myo特异度55.95%,敏感度89.35%.比较cTnⅠ、CK-MB和Myo对AMI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cTnⅠ的特异度明显高于CK-MB和My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特异度以CK MB高与cTnⅠ和My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nⅠ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可靠性.cTnⅠ、Myo和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对AMI早期诊断的性能.

  • 血清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祁晶晶;吴丽萍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及时诊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初步研究表明,肌钙蛋白Ⅰ (cTnI)作为心肌细胞内特有的结构蛋白成分释放入血循环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本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测定比较心肌cTnI与几种常用的AMI诊断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AMI和65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醇(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等6项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别对AMI和非心肌梗死组各指标间的差异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92.5%)高于CK(72.5%)、CK-MB(65.0%)、AST(62.5%)、LDH(60.0%)、α-HBD(62.5%),P<0.05;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96.3%)与CK-MB(93.8%)相近(P>0.05),高于CK(87.8%)、AST(76.9%)、LDH(84.6%)及α-HBD(81.5%),P<0.05.结论 cTnI对AMI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标记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患者联合3项检测的意义

    作者:包海林

    目的 评估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病变患者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意义.方法 137例T2DM患者作为病例组,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合并CHD组).其中DM合并CHD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心肌梗死组(MI组)3个亚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HbA1C、cTnI及hs-CRP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病例组HbA1C、cTnI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HbA1C水平在病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和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SA及UA组cTnI升高不明显(P>0.05),而hs-CRP已明显升高(P<0.01).MI组cTnI与hs-CRP升高为明显(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cTnI与hs-CRP水平与DM合并CHD各组病情呈正相关(cTnI:r=0.759,P<0.05;hs-CRP:r=0.733,P<0.05).(3)DM合并CHD组hs-CRP水平是DM组的3倍以上,DCM组是DM组的2倍以上.结论 联合检测HbA1C、cTnI、hs-CRP可以较全面地反映T2DM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心肌受损程度以及心血管慢性炎性反应状态,可作为早期预防、诊断T2DM心血管病变有效的综合性指标.

  •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作者:卢爱薇;涂文瑞

    目的 观察肌钙蛋白(cTn-1)、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cTn-1、Mb用美国贝克曼公司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CK-MB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对30例健康对照者、35例AMI患者的血清进行分析.结果 Mb、cTn-Ⅰ组合的真阳性率在4~8 h已达到100%的满意效果,与Mb、cTn-Ⅰ、CK-MB组合相同.结论 在同时检测Mb和cTn-Ⅰ的情况下,可以取消CK-MB检测,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 肌钙蛋白Ⅰ定性与定量方法测定结果对诊断AMI的意义

    作者:马俊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定性与定量方法 测定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意义.方法 对38例通过心电图检测诊断为AMI和急性心绞痛的患者,分别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定量和金标法定性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结果 男23例,cTnI定性测定阳性13例,占56.5%,cTnI定量测定阳性19例,占82.6%.女15例,cTnI定性测定阳性8例,占53.3%,cTnI定量测定阳性13例,占86.7%.两种方法 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酶免疫法阳性率明显高于金标法.结论 选择定量方法 测定cTnI对AMI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有重要应用价值.

  •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试血清肌钙蛋白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仪上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小玲;练小芬

    目的 探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试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性能评价.方法 系统研究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Ⅰ灵敏度、精密度及干扰因素.结果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Ⅰ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为1.66%,批间平均CV为4.0%.平均回收率102%.血红蛋白在2.5 g/L以下对测定结果 无干扰,三酰甘油4.5 ng/mL以下对测定结果 无干扰,类风湿因子小于120 U/L,测定结果 无干扰,胆红素无干扰,与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仪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Ⅰ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Y=1.008 9X+0.002 5,r=0.9950(P<0.01).结论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cTnⅠ方法 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全自动分析仪测试,适用于大批量及临床常规使用.

845 条记录 38/43 页 « 12...35363738394041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