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Ⅰ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毕玫荣;张岩;孙念政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免疫系统检测34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 Ⅰ,cTnI),并与10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cTnI浓度与轻度窒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cTnI浓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关系,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重要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胆红素、CCR1、肌钙蛋白Ⅰ和IL-6的检测

    作者:康邦国;毛玉忠

    目的 检测血清胆红素、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血清肌钙蛋白Ⅰ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水平.方法 采用重氮法检测AMI组(65例)和正常对照组(65例)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ELISA检测血浆CCR1水平;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2组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IL-6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MI组TBIL为(15.07±2.87) μmol/L、IBIL为(9.32±4.58) μmol/L,低于对照组[TBIL (20.15±3.26) μmol/L、IBIL(14.48±3.90)μmol/L] (P<0.05);AMI组CCR1、肌钙蛋白Ⅰ、IL-6分别为(3.76±0.85) ng/mL、(15.88±2.43) U/mL、(207.60±23.94) U/mL,显著高于对照组[CCR1 (0.66±0.19 ng/mL)、肌钙蛋白Ⅰ(0.33±0.07) U/mL、IL-6(103.55±16.86) U/mL] (P <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而CCR1、肌钙蛋白Ⅰ、IL-6水平升高.

  • NT-ProBNP和cTnⅠ联合检测对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张维贞;向丽;黄山;田野

    目的 探讨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心律失常不同疾病类型之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4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确诊的114例心律失常住院患者血清作为疾病组,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8例作为对照组,以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和cTnⅠ血清水平.对所有资料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t检验比较心律失常疾病组和对照组NT-proBNP和cTnⅠ血清水平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不同疾病类型中NT-proBNP和cTnⅠ血清水平差异.结果 疾病组与对照组在性别与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1.47,P>0.05).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T-proBNP(855.96±101.46 pg/ml vs 369.77±194.88 pg/ml),cTnⅠ(1.357±0.43 ng/ml vs 0.037±0.015 ng/ml)浓度均升高,且血清NT-proBNP,cTnⅠ升高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5.68,均P<0.05).在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不同心律失常疾病类型中,心房扑动患者的NT-pro BNP血清水平(1 427.07 pg/ml)和室性心动过速患者cTnⅠ(2.52 ng/ml)血清水平高,在四类疾病中NT-pro BNP和cTnⅠ血清水平有着不同的分布差异(均P<0.05).结论 NT-proBNP和cTnⅠ血清水平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以及心律失常不同疾病类型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谈昀;曾宪飞;李军民;王小刚

    目的 探讨BNP,hs-CRP和cTnⅠ联合检测在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02月~2011年06月期间ICU病房呼吸困难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心源性84例,肺源性56例),两组患者均符合ICU入住标准,均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Ⅱ级49例、Ⅲ级60例、Ⅳ级31例.排除气胸、肺源性心肌病、宫壁瘤等.采用免疫荧光法、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对血BNP,cTnⅠ和hs-CRP水平进行检测,通过血气分析、心脏B超、X线胸片、心电监护和心功能分级等资料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比较分析.结果 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中均高于对照组(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三项水平明显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且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0.01),且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测定血BNP,hs-CRP和cTnⅠ水平用于早期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可以作为诊断或排除呼吸困难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机理和恶化程度,在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 血清Irisi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蕊;巨敏;张君毅;朱迪;刘毅;陶凌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鸢尾素(Irisin,一种肌肉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于西京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49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7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143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ELISA方法检测空腹血清Irisin水平,并将研究对象分为低Irisin组(Irisin≤2.3 μg/ml)和高Irisin(Irisin>2.3μg/ml)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血清Irisin浓度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低Irisin组和高Irisin组相比,具有男性比例高、高肌钙蛋白Ⅰ(TnⅠ)、高CK-MB、高肌红蛋白和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临床特点(均P<0.05),且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平均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显著性加重(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变血管支数和Gensini评分是影响血清Irisin水平的独立因素(P<0.01);Gensini评分和血清Irisin水平呈负相关(r=-0.183,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Irisin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郭寿贵;邓节喜;阮发晖;窦燕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2例DCM住院患者随机分成2组:他汀组及非他汀组(各36例),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律失常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均常规抗心力衰竭等治疗,而他汀组加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10 mg/d,分别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cTnI水平变化情况,评估随访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脏骤停复苏及卒中)风险及心力衰竭冉住院率.结果:他汀组治疗3个月后cTnI水平较非他汀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非他汀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16例次(48%),他汀组14例次(42%);非他汀组因心衰再住院16例次(48%),他汀组11例次(33%),P>0.05.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DCM患者的cTnI水平及预后无明显影响,对心衰住院率亦无明显降低作用.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与基础病因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赵秀芬;武宗寅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水平和变化与基础病因及AHF预后的关系.方法:84例确诊的AHF患者,按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脏病(IHD)组(26例)、心脏瓣膜病(VHD)组(17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组(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组(16例).人院即刻与病情缓解时分别测定cTnI浓度.据入院即刻浓度分为cTnI(+)(14例)和cTnI(-)(70例)两组;据cTnI浓度分为入院即刻与病情缓解时均为cTnI(+)(1组)、人院即刻cTnI(+)与病情缓解时cTnI(-)(2组)、人院即刻与病情缓解时均为cTnI(-)(3组)3组.记录住院期间病情缓解时间,出院后1、3、6、12个月再入院及死亡例数,分析cTnI浓度与病因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①入院即刻与病情缓解时IHD组cTnI浓度均较DCM、HHD两组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5);IHD、VHD、HHD 3组缓解时cTnI浓度均较入院即刻明显回降(分别P<0.05、P<0.01、P<0.05).②cTnI(+)组缓解时间较cTnI(-)组长(P<0.01).入院即刻cTnI浓度与缓解时间呈正相关(r=0.286,P<0.01).③cTnI(+)组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cTnI(-)组(P<0.05);出院后12个月cTnI(+)组病死率明显高于cTnI(-)组(P<0.01).cTnI(+)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2个月累积心源性病死率明显高于cTnI(-)组(P<0.01).出院后1、3、6、12个月cTnI(+)组再入院率较cTnI(-)组明显升高(分别P<0.05、P<0.01、P<0.01、P<0.01).治疗前后cTnI均阳性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2个月累积病死率较治疗前后阳转阴组和均阴性组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AHF患者cTnI水平及治疗前后的变化与基础病因及其预后相关.

  • 血肌钙蛋白Ⅰ阳性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特征

    作者:杨帆;赖沙毅;王红

    心肌肌蛋白Ⅰ(cTnI)是一种特异性的心肌结构蛋白,cTnI释放量与心肌细胞环死数量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本文主要观察cTnI阳性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的特点.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血浆心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作者:王洪运;羊庚生;曹平;孟毅;李振奎;纪玉清;杨侃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CBP心内直视手术患者20(男10,女10)例,年龄平均(12±11)岁;体质量(28±15)kg;手术种类: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0例;房间隔缺损修补加动脉导管缝扎术3例;二尖瓣替换术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1例;法乐四联症矫治术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术1例.

  •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高晓敏;张西嫔;白秀生;刘虹

    目的:通过观察肺炎合并心力衰竭(HF)患儿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40例单纯肺炎组和3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常规检测项目肌酸激酸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结果:42例HF患儿的CK-MB及cTnI在HF起病后6~8 h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H-FABP在HF起病后6~8 h达到峰值,24 h后迅速下降.HF患儿三项指标高峰值与单纯肺炎组和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MB及cTnI作为早期诊断指标欠佳,H-FABP可作为HF早期诊断的佳指标.

  • 小剂量硝酸甘油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作者:顾福萍;沈洪;何焕钟

    目的:研究围术期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对开胸手术后老年患者心肌肌钙蛋白(CTn-Ⅰ)的影响.方法:择期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持续静脉微泵静注硝酸甘油0.25ug/kg·min,手术结束后30 min停止给药.对照组则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1min、5min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于麻醉诱导前和全麻插管后8h分别抽取颈内静脉血测定血清CTn-Ⅰ浓度.结果:与全麻诱导前比较,气管插管后1、5min及拔除气管导管时,试验组MAP下降,而HR则相应增快,但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全麻诱导前比较,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后8hCTn-Ⅰ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气管插管后8hCTn-Ⅰ浓度明显减低(P<0.01).结论:围术期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病人血清CTn-Ⅰ的上升程度,为临床上心肌缺血病人手术麻醉提供一种可行的保护心肌的方法.

  • 高氧液预处理在冠脉搭桥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伟;景桂霞;于军;温健

    目的:评估高氧液预处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3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于术前5天及手术当日给予高氧液,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再灌注后1h(T1)、4h(T2)、24h(T3)及48h(T4),测定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实验组于T1、T2、T3 3个时点CK-MB及cTnI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及T2两个时点MD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多巴胺用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氧液预处理能够减轻由脂质过氧化反应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助于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的恢复及改善.

  • 心脏标志物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宜春

    目的:探讨心脏标志物诊断心肌坏死或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动态监测14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TnⅠ)、肌红蛋白(Myo)的变化,对比分析它们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测价值.结果:心脏标志物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密切相关,以TnI预测敏感性高(89.5%),Myo次之(84.2%),TnⅠ和Myo升高显著且较长时间不降者预后差.结论:以TnI和Myo组合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更为可取,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的良好预测指标.

  •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围麻醉期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鹏举;何并文

    目的:研究阿霉素(ADM)化疗大鼠围麻醉期cTnI、CK和CKMB的变化,探讨围麻醉期cTnI对心肌损伤的监测.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成A、B、C、D 4组.A、B组:腹腔注射ADM;C、D组: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后一次注药后3d实施麻醉:A、C组选择异氟烷麻醉;B、D组选择戊巴比妥钠麻醉.分别于麻醉前、麻醉20min后2个时点采血1ml,离心分离血清.取出心脏制作病理标本.结果:麻醉前四组大鼠cTnI值无显著差异;麻醉后四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麻醉后两两比较,A和B组、B和D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麻醉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四组CK、CKMB值麻醉前或后均无显著差异,麻醉前后配对相比也无显著差异.心肌病理改变:A、B组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C、D组结果正常.四组心肌组织病理评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ADM化疗大鼠,麻醉后cTnI水平升高,提示麻醉有加重ADM导致心肌损伤的可能,cTnI是动态监测麻醉期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

  • 心电图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郑丽凤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385例ACS患者,采用ECG和cTnI定性检测法,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比较,分析ECG与cTnI检测结果.结果 在308例ECG阳性中,相关血管完全闭塞160例,中重度狭窄271例;242例cTnI阳性中血管闭塞133例,中重度狭窄238例;ECG和cTnI二者在血管病变检出上具有较高的同向性,发病早期ECG检测较cTnI检测敏感.结论 心电图与cTnI定性检测对ACS有较高诊断价值,发病早期ECG检测较cTnI检测敏感,二者联合检测在基层医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急性心梗后患者脑钠素、心肌钙蛋白的检测意义

    作者:陈玮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肌钙蛋白(cTn I)水平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通过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浆BNP及CTnI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清BNP、cTn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BNP、cTn I水平升高,不仅可以反映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状态,而且也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程度,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敏感指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 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肌红蛋白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龚娟;郭珊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78例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cTnⅠ和Mb的测定.结果 在确诊的62例AMI早期诊断中,cTnⅠ阳性出现滞后,3h内测定的阳性率为16.1%,显著低于Mb的阳性率(72.4%),24h内测定cTnⅠ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在AMI的早期检测cTnⅠ与Mb,对AMI的早期诊断非常必要,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 肌钙蛋白Ⅰ快速检测卡在12例电击伤病人中的应用体会及意义

    作者:李影

    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间,对急诊科收治的12例急性电击伤病人应用美国原装肌钙蛋白Ⅰ(简称CTnl)快速检测卡作心肌损伤的定性检测,现将检测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肌钙蛋白Ⅰ 电击伤
  • 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蔡雪涛;马晓慧;王文雅

    目的:探讨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心肌损伤的关系,为临床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心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12~2016-03因频发性室性早搏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患者200例,收集其血常规及频发性室性早搏发作后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计算NLR.根据患者NLR水平,使用四分位法将人组患者分为4组,比较各组之间cTnI及CK-MB峰值,回归分析峰值NLR与cTnI及CK-MB的相关性.结果:将200例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按NLR水平分为4组,中位数NLR为2.34,第23和74百分位数为1.69和3.27.随着NLR的升高,高血压和射血分数<50%的患者比例增加,WBC、CK-MB及cTnI峰值、血肌酐值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治疗前血肌酐、空腹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本研究中的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外周血NLR与cTnI峰值呈正相关(r=0.538,P<0.05);与WBC亦呈正相关(r=0.661,P<0.05);cTnI峰值与WBC呈正相关(r=0.189,P<0.05),与高血压病史、射血分数、肌酐峰值及CK-MB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外周血NLR与WBC、cTnI峰值呈正相关,因此,NLR是反映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心肌损伤的良好标志物.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Ⅰ检测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爱斌;胡雅琴

    目的:分析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系统access2检测肌钙蛋白Ⅰ.结果:肌钙蛋白Ⅰ检测阳性率高于心肌酶(CK-MB、CK、LDH、GOT).结论:肌钙蛋白Ⅰ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血清肌钙蛋白Ⅰ量与心肌梗死面积呈线性关系(r=0.95).其高度的敏感性和较长的诊断窗口成为指导心肌梗死诊疗的较好检查.

845 条记录 41/43 页 « 12...35363738394041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