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景柏;张思宁;郭颖;林丽明

    血清肌蛋白酶(Mb)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被认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fion,AMI)的重要指标.但众所周知,Mb和CK-MB并非心肌细胞的特有.近年来,一种新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AMI的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超过了CK-MB,并且cTnI在AMI发生后在血中维持较长时间,拓宽了诊断AMI的窗口.本文通过检测31例AMI和40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ungina pectoris,UAP)病人血清cTnI、Mb和CK-MB,探讨cTnI对AMI的诊断价值.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和肽素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董演;陈占龙;陈梦飞;马育红;张玲

    目的 探讨和肽素在急性早期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特点,为早期诊断AMI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收治的急诊持续胸痛4h内诊断为AMI的患者110例作为AMI组,选取同期胸痛4h内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32例为对照组.抽取2组患者胸痛4、6、12、24 h静脉血进行和肽素(Copeptin)与肌钙蛋白Ⅰ (cTnⅠ)的检测,对比Copeptin与cTnⅠ的有效性.结果 AMI组4、6、12、24h的Copeptin及cTn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Copeptin在AMI患者胸痛4h内即升高,6h后逐渐下降;cTnⅠ在AMI患者胸痛4h后开始逐渐升高,12~24 h仍有升高趋势;Copeptin ROC曲线下面积(AUG)为0.924,cTnⅠ AUG为0.812.结论 Copeptin在AMI的早期即开始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一种重要心肌坏死标志物.

  •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肌钙蛋白Ⅰ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汪斌;陈绍良;刘志忠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47例ACS患者,依据术前cTnI的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25例和异常组22例,以手术前后LAD、LVD、IVS、LVPW、LVEF、E/A比值、cTnI作为观察指标,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术前cTnI正常组相比,cTnI升高组的LAD、LVD显著增高(P<0.05),而IVS、LVPW、LVEF、E/A比值显著性降低(P<0.05);手术后cTnI含量与Lad、LVD呈独立正相关,与IVS、LVPW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cTnI浓度与ACS患者术后心肌重构及心功能改变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

  • 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晓英;何进喜;刘志军;马静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同一血样标本检测cTnI,进行两组间比较,并进行分析.结果 cTnI早期诊断急性心梗灵敏度高,阳性率95.10%,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TnI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杨旭;陈晓东;丁鸿燕;袁谦

    目的为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正常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比较.结果 cTnI对AMI患者敏感性为98.4%,阳性率在发病后4小时内达44.4%,7天阳性率仍达38.4%.结论其阳性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cTnI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活性,是高度灵敏、高度特异的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

  • B型尿钠肽在急性心衰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红年;马立明;姜超;马文奎;王星行

    目的 探讨B型尿钠肽(BNP)检测在急性心衰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50例健康者,急性心衰急诊就诊患者60例,于就诊时快速检测血BNP、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4项指标.结果 急性心衰组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NP、CTnI、CK-MB、Mb阳性率分别为93.3%、65%、58.3%、43.3%.结论 血BNP水平是诊断早期急性心衰敏感和特异指标,对急性心衰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CTnI、CK-MB、Mb升高,证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确实存在心肌损伤.

  • 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功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及预后

    作者:冯秀丽;杨忠伟;冯秀琴

    目的:观察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探讨其对心脏事件的近期、远期预报价值.方法:用干化学法消毒针刺指头,取一滴血滴于三合一试纸条加样槽内20分钟观察,新增标志物红线cTnI、Mb、CK-MB为阳性.结果:CK-MB在心电图ST段抬高急性心梗组出现阳性率高,ST段不抬高急性心梗组次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低;Mb在ST段抬高组或不抬高急性心梗组阳性率均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TnI在ST段抬高组与不抬高急性心梗组阳性率均高,但存在差异,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也有一定阳性率.结论:cTnI测定对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事件有重要预报价值.Mb可作为心肌损害早期筛选指标.CK-MB在判断急性心梗方面有肯定价值.

  • B型钠尿肽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梅静;易忠;王斌

    目的 评估B型钠尿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人选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6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及血浆肌钙蛋白Ⅰ,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分析BNP水平与心脏结构指标间相关性.以上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患者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Ⅲ、Ⅳ级升高而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Ⅲ级和Ⅱ级[Ⅳ级(11609± 11575) ng/L、Ⅲ级(6343±7954) ng/L、Ⅱ级(3423 ±5919) ng/L;t=-4.34,P<0.01;t=-6.38,P <0.01].(2)心衰组LVEF显著低于正常组[(42±14)%比(68±14)%,t=2.86,P<0.01];LVEDD显著高于正常组[(55±12)mm比(46±11) mm,=2.58,P<0.01].(3)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与血浆肌钙蛋白Ⅰ存在明显相关性(r=0.29,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心脏结构显著相关,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多发伤合并心肌挫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彭娜;耿炎;唐丽群;申健;刘云松;苏磊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 Ⅰ)在多发伤合并心肌挫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98例并钝性胸部伤的多发伤患者按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两组,合并心肌挫伤组48例,未合并心肌挫伤对照组50例,比较cTn Ⅰ和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与肌酸激酶比值(CKMB/CK)不同界值及联合指标在两组患者中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 结果 cTn Ⅰ≥0.60 ng/ml诊断心肌挫伤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0%和64.6%,Youden指数为0.54.联合cTn Ⅰ≥0.60 ng/ml和CKMB/CK ≥6%较单独检测cTn Ⅰ≥0.60 ng/ml或CKMB/CK ≥6%敏感度显著提高(85.4%∶64.6%,P<0.05) (85.4%∶27.1%,P<0.05),且较二者特异度无显著下降(84.0%∶90.0%,P>0.05) (84.0%∶88.0%,P>0.05).cTn Ⅰ水平与多发伤合并心肌挫伤患者ISS评分呈正相关(r=0.534,P<0.01);与cTn Ⅰ轻中度异常组比较,cTn Ⅰ重度异常组死亡率明显增加(P<0.01). 结论 cTn Ⅰ≥0.60 ng/ml对多发伤合并心肌挫伤诊断有高度的特异度和较好的敏感度,可作为多发伤合并心肌挫伤的生化监测诊断指标,其联合CKMB/CK≥6%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cTn Ⅰ可作为多发伤并心肌挫伤的早期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指标.

  • 肌钙蛋白I在心脏发育期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高翔羽;姜毅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心肌受损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cTn I)是心肌损伤特异、敏感的血清标志物之一.自从1987年,cTnI作为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志物被Cummins等首次引入临床应用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肌钙蛋白I在心脏发育期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 血清肌钙蛋白检测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

    作者:吴懿;高美玲;周炜;陈同辛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缺氧不仅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而且因呼吸循环功能恶化,可引起心肌功能障碍 [1],为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本研究检测并分析了135例新生儿血清cTnI和心肌酶水平.

  • 新生儿窒息后肌钙蛋白Ⅰ监测及临床研究

    作者:陈福建;丁克文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目前仍较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而窒息后可引起缺氧、缺血造成多器官损伤及多系统功能障碍,其中以心脏受损为常见,是新生儿时期急重症之一.本研究通过对10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清肌钙蛋白I(CTnI)动态监测,旨在观察新生儿窒息后CTnI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CTnI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

  • 严重烧伤早期大鼠心肌组织微小RNA-126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作者:谢琼慧;叶子青;陈斓;赵超莉;阮琼芳;谢卫国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早期大鼠心肌组织中微小RNA-126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表达变化以及两者的相关性,并在细胞水平验证微小RNA-126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1)将4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8只(致假伤,不予补液)和烧伤组40只(背部造成30% 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伤后经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液).假伤组伤后1h收集腹主动脉血,之后处死大鼠取左心室组织;伤后3、6、12、24、48 h,烧伤组分别取8只大鼠采集腹主动脉血,之后处死大鼠取左心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微小RNA-126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cTnⅠ水平.(2)将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刺激组、阴性转染+刺激组、转染+刺激组.刺激组将细胞置于含体积分数10%烧伤大鼠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行缺氧处理24 h;阴性转染+刺激组、转染+刺激组分别用微小RNA模拟物阴性对照、微小RNA-126模拟物转染细胞24 h后,同刺激组处理.其中烧伤大鼠血清来源于实验(1)伤后6h留取血清.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中微小RNA-126表达(样本数为3),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心肌细胞活力(样本数为4,数据以吸光度值表示),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对大鼠心肌组织微小RNA-126表达与血清cTnⅠ水平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与假伤组伤后1h比较,烧伤组伤后各时相点大鼠心肌组织微小RNA-126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值为5.68 ~9.79,P值均小于0.01),其中伤后24 h达低值(0.40±0.08);与假伤组伤后1h比较,烧伤组伤后各时相点大鼠血清cTnⅠ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为6.68 ~ 12.79,P值均小于0.01),其中伤后12 h达峰值[(1 035±177)pg/mL].烧伤组大鼠各时相点心肌组织微小RNA-126表达水平与血清cTnⅠ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97,P<0.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刺激组、转染+刺激组心肌细胞微小RNA-126表达分别明显下降、升高(t值分别为4.57、5.73,P<0.05或P<0.01),心肌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14.88、6.48,P值均小于0.01),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13.82、6.96,P值均小于0.01);与阴性转染+刺激组比较,转染+刺激组心肌细胞微小RNA-126表达明显升高(t=6.77,P<0.01),心肌细胞活力明显升高(t=8.23,P<0.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t=6.14,P<0.001).结论 大鼠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组织微小RNA-126表达下降,其可能参与烧伤早期心肌损害的调控并发挥保护作用.

  • 烧伤后早期一次大面积切痂改善大鼠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东霞;黄跃生;李晓东;党永明;王裴

    目的观察烧伤后早期一次大面积切痂对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状况,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切痂组(30只)、切痂组(30只)与正常对照组(6只).将前两组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切痂组伤后20 min切除全部焦痂组织),并于伤后1、3、6、12、24 h(每时相点6只)检测大鼠心肌线粒体中腺苷三磷酸(ATP)含量、血清中肌钙蛋白Ⅰ(TnI)含量以及心肌线粒体DNA(mtDNA)4.8kb大片段缺失情况.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作处理,同样检测上述指标.结果(1)两致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中ATP含量均有下降,但伤后1、6 h切痂组该值分别为(0.90±0.27)、(0.66±0.19)μg/mg蛋白,较非切痂组的(0.74±0.18)、(0.46±0.21)μg/mg蛋白有显著改善(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切痂组大鼠伤后1、3 h血清中TnI含量变化不明显,但伤后1、3、6 h与非切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非切痂组大鼠在伤后1、3、24 h发生了mtDNA 4.8kb的部分或全部大片段缺失,切痂组大鼠仅在伤后1、12 h发生缺失,且平均缺失率较非切痂组低.结论烧伤后早期一次大面积切痂能显著减轻伤后心肌受损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伤后早期心肌mtDNA缺失率有关.

  •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防治作用

    作者:谢康;黄跃生;安瑞;周军利;张家平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烧伤"休克心"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伤后24 h内入院、烧伤面积>50%TBSA的34例特重度烧伤患者,分为烧伤组和UTI治疗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且UTI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UTI 10万U静脉滴注,3次/d,连续7 d.于两组患者伤后2、4、7 d采血,检测其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 elastase)、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以公认的各指标正常值作参考,并对3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伤后2、4、7 d,两组患者血浆PMNelastase及cTnI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值(P<0.01);UTI治疗组与烧伤组比较,两指标偏低.(2)与正常值比较,伤后2、4、7 d烧伤组患者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1),第4天达高峰;UTI治疗组伤后2、4 d CK-M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或0.01),但与烧伤组比较升幅较小,第7天降至正常值水平(P>0.05).(3)34例烧伤患者PMN elastase、cTnI含量及CK-MB活性三者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前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04,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22,PMN elastase含量与CK-MB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829(均为P<0.01). 结论UTI能够显著减轻严重烧伤患者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效抑制PMN elastase的过度释放.

  • 肌钙蛋白Ⅰ转归对不同方式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多支血管病变病人效果评价

    作者:周峻冉;池一凡;孙龙;牛兆倬;生伟;林明山

    目的 比较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在肌钙蛋白Ⅰ(cTnI)转归前后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1日-2013年4月30日,就诊于我院并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29例,分为cTnI转归前PCI干预组(A组),cTnI转归前CABG干预组(B组),cTnI转归后PCI干预组(C组)和cTnI转归后CABG干预组(D组).比较各组间完全血运重建率、主要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 术后24个月,A组再次血运重建率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87、3.98,P<0.05);A组总体MACCE发生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3.90,P<0.05).结论 NSTEMI伴多支血管病变病人,cTnI转归后PCI干预可以较转归前PCI干预降低MACCE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率.cTnI转归前行CABG在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率方面要优于PCI治疗.

  • 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改变

    作者:王洪燕;林太杰;柯坤宇;魏大海;陈明胜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模型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Ⅰ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铜负荷4周组)、C组(铜负荷8周组)、D组(铜负荷12周组)、E组(铜负荷16周组),采用铜过量负荷法即喂饲含硫酸铜1g/kg的饲料和0.185%硫酸铜的水建立大鼠WD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结果 各组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分别为:A组(0.36±0.27)μg/L,B组(0.39±0.28)μg/L,C组(0.65±0.56)μg/L,D组(0.56±0.51)μg/L,E组(0.91±0.63)μ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C、D组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肌钙蛋白Ⅰ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WD模型大鼠可能存在心肌损伤,且造模时间越长,心脏标志物肌钙蛋白Ⅰ升高越明显,提示心肌损伤越严重,铜可能参与了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 早期诊断急性心梗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Ⅰ的比较

    作者:潘澄;任建英;顾逸敏;章之川

    目的评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本院近年收治的老年AMI病人71例(男50例,女21例),平均年龄72.24±10.21岁,52~59岁8例,60~69岁14例,70~79岁32例,80~90岁17例,有较明确的发病时间,检测心肌酶学、cTnI,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胸痛发作时间在4h以内、4h、5~11h及大于12h首次测定CK-MB阳性率分别为70.59%、85.71%、95.24%和89.47%,首次测定cTnI阳性率分别为41.18%、50.00%、52.38%和47.37%,CK-MB在各时间段阳性率均达到70%以上,且阳性率随胸痛发作时间有逐渐上升趋势,而cTnI在各时间段阳性率在40%~53%,相对固定,CK-MB各时间段阳性率均高于cTnI,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K-MB、cTnI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二者结合可能提高早期AMI的诊断率,避免不典型病人的漏诊.

  • 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对血浆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作者:哈斯塔娜

    目的 对比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对血浆肌钙蛋白Ⅰ(cnTⅠ)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予以治疗,应用随机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5例.甲组患者应用七氟醚吸入以维持麻醉,乙组患儿则使用丙泊酚静脉维持.对比两组患儿各个时间段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浆cnTI浓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各个时间段的HR、MAP与CVP之间的差异小,无显著性(P>0.05);甲组患儿在术后24h的血清cnTⅠ浓度较乙组明显要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吸入麻醉或者静脉麻醉均能满足需要,但是应用吸入麻醉能够更好的保护患儿心肌功能,促进其健康.

  • 脑钠肽和肌钙蛋白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常静;乔艳红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肤(BNP)及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及应用意义.方法2010年2月-2015年2月,择取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BNP及cTnI水平并对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及cTnI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BNP及cTnI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血浆BNP及cTnI水平升高,检测BNP及cTnI水平对于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具有重要意义.

845 条记录 42/43 页 « 12...35363738394041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