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气管细菌定植与COPD恶化频度、特征和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

  • 可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支气管细菌定植的危险性

    作者: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细菌定植与炎性细胞关系的研究

    作者:洪克付;刘杨;姚春勇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细菌定植与炎性细胞的关系.方法 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100例,收集痰液标本,测定痰液内IL-8、IL-6及TNF-α水平,检测患者肺功能.观察稳定期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比较细菌数量≥107CFU/ml者及<107 CFU/ml者痰液细胞因子测定结果,分析患者肺功能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关系.结果 呼吸道定植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多,其次为肺炎链球菌.细菌数量≥107 CFU/ml者,IL-8、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细菌数量<107 CFU/ml者(P<0.05).随访1年,细菌数量≥107CFU/ml者,FEV1下降值及FEV,预计值变化显著高于细菌数量<107 CFU/ml者,急性加重次数显著多于细菌数量< 107 CFU/ml者(P<0.05).FEV1<50%预计值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数量显著高于FEV1≥50%预计值者(P<0.05).结论 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可以加重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炎性反应,随定植细菌数量增多,患者发生急性加重次数增加,肺功能降低明显.

  •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皮损处细菌定植情况及药物联合治疗分析

    作者:钟信刚

    目的:对比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在湿疹和特应性皮炎(AD )的定植情况,以及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我院接诊的200例湿疹与AD患者随机分组,其中98例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102例用糖皮质激素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以及金葡菌检出率。结果: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各皮损积分均明显较对照组理想( P<0.05);观察组94.12%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具优势( P<0.05);湿疹与AD患者皮损处阳性与金葡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皮损处(P<0.05);AD患者金葡菌的检出率明显较湿疹患者高(P<0.05)。结论:金葡菌是湿疹与AD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情况与预后,该法值得临床采纳。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关系研究

    作者:陈谨;何耀红;呼玮;朱瑞霞;刘淑梅;张萍;崔建英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与细胞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呼吸科慢病管理人群中诊断明确的老年(年龄≥65岁) COPD稳定期患者50例(观察组),对其诱导痰液进行细菌学定量,测定痰及血中白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细胞免疫因子( CD4+、 CD8+和CD4+/CD8+)的水平,并与同期在体检中心招募的同年龄段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患者50例,其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率为64.0%,致病菌主要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及真菌,分别占27.8%、16.7%、13.9%、11.1%、8.3%、8.3%、5.6%、5.6%、2.7%,其中4例合并2种定植菌占11.1%。老年COPD稳定期细菌定植患者痰IL-8、血IL-8及血hs-CRP水平分别为(408.73±286.09) ng/L、(63.49±42.98) ng/L、(12.15±8.13) mg/L,无细菌定植患者痰IL-8、血IL-8及血hs-CRP水平分别为(242.61±85.52) ng/L、(36.66±11.91) ng/L、(6.50±3.97) m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4+、 CD8+和CD4+/CD8+值分别为(38.40±4.92)%、(24.32±8.76)%、(1.89±0.90),其中细菌定植患者分别为(36.37±8.26)%、(28.96±7.45)%、(1.29±0.27),无细菌定植患者分别为(25.06±5.97)%、(36.44±9.30)%、(0.73±0.31),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部分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的定植,而且可以出现一种以上致病菌的定植;细菌定植患者存在明显的气道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缺陷,这三者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导致COPD急性加重趋于频繁。

  • 口咽部护理在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慧民;姚惠娟;傅洁;陶静娟;陆群英;濮建峰;吴品飞;郑纪虎;宛传丹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前积极口咽部护理在抑制术后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100例住院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病人按术前是否进行口腔护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术后常规吸痰,进行痰半定量培养,比较两组病人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口咽部护理明显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量,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率为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 (P<0.05).[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口咽部护理能有效去除细菌定植,减少后期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口咽部护理在预防呼吸道感染方面是首要工作,是控制感染的重要举措.

  •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内移位细菌定植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居玲萍

    我院神经外科从2003年1月-2004年3月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927例,其中140例行气管切开术,平均置管时间30.25d,气管切开超过1周且痰多者均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神经外科ICU病人胃液pH值、胃蛋白酶、定植菌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艳玲;肖倩;吴瑛;孙柳;王军;郭桂丽;鲍月红;张秀云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 ICU病人胃液pH值、胃蛋白酶含量及胃内细菌定植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临床给予及时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 ICU病人进行连续3 d的病情观察,并采集胃液进行 pH值、胃蛋白酶含量检测及细菌培养,采集气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纳入47例病人,共收集235例次,胃液pH值为2.5~8.0(5.54±1.02);胃液 pH 值随 ICU入住时间逐渐增加,酸度逐渐下降;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为3.766 ng/mL~84.482 ng/mL,与胃液pH值呈负相关(r=-0.939,P<0.001);76.6%病人胃液中含有定植菌,85.1%病人痰液中含有定植菌,病人胃液中细菌定植菌落与呼吸道细菌菌落呈现一致的比例为57.4%。[结论]对ICU重症病人进行胃液pH值监测,可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合理地调节胃液的酸碱度,将胃液pH值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膀胱冲洗频率与细菌定植、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邱守芳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膀胱冲洗频率与细菌定植、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留置导尿病人12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4组各30例,第1组膀胱冲洗频率为每日1次,第2组为每日2次,第3组为每周2次,第4组为非冲洗组.分别于留置导尿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尿标本600份尿菌培养,阳性率为40.67%,分离出致病菌14种139株,革兰氏阳性球菌39株(28.05%),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18.70%),革兰氏阴性杆菌93株(66.91%),大肠埃希氏菌检出52株(37.41%),其他7株(5.04%).留置尿管第3天、第5天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第14天、第21天冲洗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非冲洗组低(P<0.05);第3组的尿路感染率为6.67%,其在不同置管时间的感染率均为各组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路感染的发生与膀胱冲洗频率、留置导尿时间、机体抵抗力明显相关.[结论]合理选择膀胱冲洗频率可减少细菌定植,降低尿路感染的概率,每周2次膀胱冲洗频率可有效地发挥尿路冲洗的作用,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更换频率的研究

    作者:黄碧灵;蓝惠兰;陈瀚熙;谭杏飞

    目的 探讨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与管道细菌污染的关系和适当的更换频率.方法 选择综合医院内综合ICU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超过336 h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上机当时、上机后3,7,10,14d进行采样,对患者的下呼吸道、呼吸机管道的送气端、湿化灌内湿化液进行采样.比较不同时点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致病菌的检出情况.结果 机械通气时间为3,7d时下呼吸道、呼吸机吸入管路致病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至10,14 d,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数量随时间延长而有所增加,不同采样时间的致病菌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呼吸机吸入管道不同采样时间的致病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机管道的细菌量不随着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呼吸机管道的更换频率相关性不大.对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患者,建议约14d更换呼吸机管道1次,既能降低细菌污染,防止VAP的发生,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成本耗费.

  • 新生儿肠道细菌定植研究进展

    作者:任亚方;王琍琍

    细菌定植是发生医院内细菌感染的先兆,一种细菌的定植率代表了发生该菌感染的风险性.新生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近年来研究表明阴道分娩、母乳喂养、益生菌的应用等措施可降低肠道致病菌的定植,从而减少新生儿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然而影响肠道菌群定植的因素很多,且受试验条件的限制,很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细菌定植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健慧;王丹华

    目的了解NICU中住院早产儿的细菌定植状况及定植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03年4月间在北京协医院NICU住院治疗的早产儿进行细菌学监测,于入院时和入院后每周常规做咽拭子及直肠拭子培养.收集每位早产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7例早产儿共培养出183株定植菌.入院当天即有细菌定植者11例,入院后发生细菌定植者52例.定植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8%).早产儿获得细菌定植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住院时间长、应用机械通气、胃肠外营养、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美罗培南在目前所用抗生素中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高,但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定植之间具有相关性.败血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定植1周左右为败血症高发期.结论应对在NICU住院的早产儿进行细菌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细菌定植状态和采取保护措施.控制抗生素使用、缩短住院时间和胃肠外营养的时间,对控制早产儿细菌定植将起到重要作用.

  • 新生儿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杜立中

    现将2006年我国新生儿学科的临床进展介绍如下.1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一直是NICU的重要问题.随着创伤性诊治技术的普遍开展,医源性感染也越来越被重视.细菌定植是发生院内细菌感染的前提,一种细菌的定植率代表了发生该细菌感染的风险性.刘健慧等[1]对NICU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细菌定植状况及定植菌的耐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147例早产儿共培养出183株定植菌.定植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8%);早产儿获得细菌定植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住院时间长、应用机械通气、胃肠外营养、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细菌定植1周左右为败血症高发期.该文结果提示应对在NICU住院的早产儿进行细菌学监测.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春艳;刁士燕;王峰;刘飞;仲伟硕;李玉萍;徐鹏

    目的 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13例新生儿进行院内感染监控,观察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做感染病原学统计.结果 213例新生儿中25例发生29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7%.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胃肠外营养及机械通气治疗(P<0.05).感染部位中以肺炎占首位(37.9%);院内感染病死率为8.0%.入院后有细菌定植者较无细菌定植者院内感染率高.结论 低出生体质量、胎龄以及机械通气是院内感染重要外部因素,明确NICU患儿个体细菌的定植情况将有助于控制院内感染并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早产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导管定植菌的临床分析

    作者:曾淑娟;温伟溪;谭万彩;邬吉伟;张佳彬;王慧娟;史林东;丘惠娴

    目的 了解早产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导管定植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产科出生后立即转入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时间≥14 d的70例早产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在拔除或更换气管导管及PICC或脐动静脉导管时常规留导管头培养进行细菌学监测,详细收集每位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患儿共送检标本150份,其中PICC导管末端55份,脐静脉导管末端30份,脐动脉导管末端15份,气管导管末端50份.共培养出20株定植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株,包含表皮葡萄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屎肠球菌2株,链球菌1株;革兰阴性杆菌12株,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大肠杆菌4株,粘质沙雷杆菌1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株.70例患儿住院期间出现新生儿血流感染共7例,占10.0%;血培养阳性3例,其中2例为葡萄球菌,1例为大肠埃希菌.感染菌与定植菌一致.结论 本院早产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导管主要定植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葡萄球菌,与新生儿血流感染菌一致.故应对在NICU住院的早产儿进行细菌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细菌定植状态并采取有限保护措施,加强管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和胃肠外营养的时间,对控制早产儿细菌定植将起到重要作用.

  • 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比较

    作者:张建荣;郑玉玲;龚远红

    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对气管插管病人口咽部细菌定植的影响.将处于同样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传统方法和改良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分别留取标本进行检验.改良组口咽部细菌数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改良式口腔护理方法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可以有效地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的数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惠雪;王浩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气流受限的特征,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分为急性期和稳定期,稳定期COPD的治疗是减慢肺功能下降和病程进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作者:吴翠仪;齐亚飞;郑晓茹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重度 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 SGRQ)问卷调查,记录各项得分。采集患者与志愿者痰液作为样本,统一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对受试者进行血清分离、血常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各类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生活质量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经显微观察其中主要的定植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洛菲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血清化验结果显示,含有细菌定植的患者血清,IL-8的含量高于未含有细菌定植的患者和对照组(P<0.01),FEV1%预计值和 FEV1/FVC%要明显低于无细菌定植样品(P<0.05);患者 SGRQ问卷调查结果,总分、症状得分、活动得分、影响分的分布情况与IL-8呈正相关,同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人差,且部分患者存在细菌定植。细菌定植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炎症反应较重,三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作者:苏红;鲜继淑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一切因咳嗽、排痰功能减退,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造成呼吸道阻塞患者的重要措施.而有创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了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使病原体可以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等.我科通过对50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加强气管管理,充分湿化呼吸道,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677例新生儿咽拭子细菌培养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兆娜;王萍;寇晨;武玮;王淑荣;刘尊杰;韩冬;张亚南;张巍;马建荣

    为观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主要定植细菌及其抗生素耐药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医院内感染,本研究选择2014年8月1日—2015年5月31日住院患儿的咽试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耐药性分析.677例新生儿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230例阳性(34.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59例(69.1%),革兰阴性杆菌71例(30.9%).定植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克氏库克菌及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136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