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段秋艳

    目的 研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根据病情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8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40例,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电图2 h STR>50% 比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预后.

  •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ZHAO Jinghui

    作者:赵井辉

    目的 观察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对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8例,根据是否需要行血栓抽吸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70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68例,观察联合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电图2 h STR>50%比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舒末内径、LVEF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更好的恢复心肌再灌注,促进心功能恢复.

  • 心电图avR导联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邓兆敏;陈欣欣;陈莉

    目的 探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发病当时12导联心电图中avR导联改变情况分三组,43例患者avR导联ST段抬高(A组)、32例患者avR导联ST段压低(B组)、45例患者avR导联ST段无偏移(C组),对比三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血管病变情况以及3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将A组患者根据ST段抬高程度分为I组(抬高≥1mV)20例和II组(0.5mV≤抬高<1mV)23例,对比两组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及预后.结果 A、B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A、B组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前降支近段和左主干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B、C组,B组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72.0%、44.4%和11.1%,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亚组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和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MACE发病率均显著高于II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vR导联ST段改变以及改变程度是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 HbA1c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MACE的影响

    作者:何卫琪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行PCI治疗的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HbA1c水平不同分为HbA1c<6.5%组(41例)和HbA1c≥6.5%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炎症因子、血脂水平,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NYHA分级、合并症及病变血管数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CPR、TNF-α、IL-6及TC、TG、LDL-C、HDL-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2个月、24个月HbA1c≥6.5%组MACE发生率为29.41%、49.02%,HbA1c<6.5%组MACE发生率为12.19%、26.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59,4.699,P<0.05);对HbA1c≥6.5%引起MAC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6.5%是引起糖尿病伴冠心病管着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9.277,P<0.05).结论:HbA1c≥6.5%是导致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控制HbA1c水平能够有效降低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

  • 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作者:张清;卢辉和

    目的 研究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30 d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为ACS患者危险度分层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心内科的ACS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检测各项生化指标,将ACS组患者按PDW检测结果分为高PDW组(PDW≥16.7%,n=64)和低PDW组(PDW< 16.7%,n=66),比较组间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绞痛.同时按照30 d内有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将ACS患者分为事件组(n=76)和非事件组(n=54),作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事件组的PDW值较非事件组明显增高[(16.98±0.66)% vs (15.16±0.49)%,P<0.05].(2) ACS患者中高PDW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较低PDW组明显增加(84.3%vs33.3%,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W(OR=3.775,95% CI:1.111 ~ 11.988,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增高是影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S组患者外周血PDW水平显著增高,PDW或可作为ACS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蔡红莉;陈佳漪;顾言;单益梅;陆尽亚;黎叶飞;张清

    目的 通过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在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为冠心病的预防及危险度分层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n=38)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n=62);以同期胸痛或胸闷症状入院的非冠心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水平,比较分析各组Cys-C水平的差异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 对照组、SAP组、ACS组血清Cys-C值分别为(1.6±0.7)mg/L、(2.1±0.8)mg/L、(2.8±0.9)mg/L,AC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1),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Cys-C中位数1.71 mg/L为界,分为低Cys-C组和高Cys-C组.高Cys-C组新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以及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均高于低Cys-C组(P<0.05,P<0.01).结论 冠心病组患者外周血Cys-C水平增高,其中ACS组高于SAP组,Cys-C的表达越高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越高且预后越差,Cys-C可在冠心病的诊断评估及危险度分层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孙向东;袁俊强;宋亚辉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LDC-C正常水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测定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血清hs-CRP水平,介入术后随访9个月,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高hs-CRP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hs-CRP可预测接受PCI治疗的LDL-C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探讨

    作者:文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性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2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总健康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22.00% (P <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升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加强老年心血管疾病防治

    作者:郭艺芳

    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增龄是不良心血管事件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许多老年人常常存在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多种其他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风险水平.

  • 糖尿病患者P物质含量与围手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利平;张瑞林;郭政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变化与围手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ACVE)的相关性. 方法 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4例,根据术前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每组22例):糖尿病组(DM组)与对照组(C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年龄、性别、ASA分级、体重、血脂、肌酐等),术中血糖、心律、HR、BP、ECG、手术时间以及补液量等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术前、术毕SP含量以及术前、术后24 h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含量. 结果 DM组患者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ACVE发生率(68.18%)较C组(36.36%)高(P<0.05);DM组患者术前、术毕血清SP含量[(1.1 ±0.4)、(1.0±0.5) μg/L]较C组[(1.6±o.7)、(1.3±o.6)ug/L]低(P<0.05),而术前、术后24 h血清cTnⅠ含量[(1.8±0.6)、(2.4±1.0)μg/L]较C组[(1.2±0.5)、(1.4±0.6)μg/L]高(P<0.05);根据围手术期有无发生ACVE进行分类,发生ACVE患者SP含量[(1.0±0.5)μg/L]较未发生ACVE患者(non-ACVE,NACVE)SP含量[(1.4±0.7)μg/L]低(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SP含量降低可能与患者围手术期ACVE的发生率有关.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其预后质量的影响

    作者:金丹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及对其预后质量的影响.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SBP、DBP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也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治疗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为2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瑞舒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其降压、降脂作用达到预期效果,有效提高患者预后.

  • 氯吡格雷治疗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徐磊;陈燕萍;裴东;王元芬;黄青;吴亚军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增加与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性.方法 纳入1286例ACS患者,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入院前长期治疗组(氯吡格雷组,n=162)与未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组(非氯吡格雷组,n=1124).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死亡、ACS复发、脑卒中发病、支架内血栓形成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氯吡格雷组合并症发生率、心脑血管病史与既往血运重建治疗史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氯吡格雷组(均P <0.001);氯吡格雷组患者住院期间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氯吡格雷组(均P<0.05).出院30d氯吡格雷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病率、ACS复发率均显著高于非氯吡格雷组(均P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长期氯吡格雷治疗是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6,95% CI:1.03-1.83,P=0.045),也是出院30 d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71,95% CI:1.39-5.76,P =0.02).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是ACS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Lp-PLA2水平对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花颖;陈楚;陆齐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h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短期(90d)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89例CHF患者的Lp-PLA2水平,根据其水平分为高水平组(45例)和低水平组(44例),记录住院期间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及心功能恶化死亡的发生率及随访90d内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功能恶化再入院、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的发生率,评价Lp-PLA2水平对CHF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在院14d内,非致命性心力衰竭再发患者低水平组5例(11.4%),高水平组12例(26.6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7,P>0.05).心力衰竭恶化死亡低水平组1例(2.3%),高水平组3例(6.7%),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x2=0.24,乃0.05).随访90d,低水平组发生心功能恶化再入院7例、心力衰竭恶化死亡2例,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9例;高水平组分别为18例、6例、24例.虽然两组因心衰恶化的死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Lp-PLA2水平组90天内因心功能恶化再入院例数及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高于低Lp-PLA2水平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p-PLA2的水平可能是影响CHF患者短期(9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P=0.03).结论:Lp-PLA2可能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 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陈肖;丁娴;邹军;张中军

    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iberbronchoscope,FOB)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可避免直接喉镜对咽喉部的机械刺激,存在可以减轻经口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理论基础.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壁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并常伴有左心室肥厚、室性心率失常、冠状动脉硬化以及颅内动脉硬化等疾患,随情绪、体位变化、不良刺激等影响容易出现明显的血压波动,可显著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规静脉快速诱导后,采用FOB引导和直接喉镜(LS)经口气管插管,并观察和比较两者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作者:薛小琴;杨向军

    高血压对机体各重要器官、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对心脏的损伤,在长期高血压状态下,由于左心室收缩负荷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可导致左心室肥厚(LVH),进一步影响左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威胁患者生命[1]。有研究表明,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所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中,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与患者脑卒中、猝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此目前临床上较为关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2]。本文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 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志郎;邵亚丽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采用非介入治疗方案,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则不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硝酸甘油用量、血小板变化、出血事件以及心肌梗死后30天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血小板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0天后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虽然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国产盐酸替罗非班用于非介入治疗方案的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且安全性较好,但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影响不明显,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茂玲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我院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手术治疗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3个月时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可减少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

  • FBG水平与冠心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分析

    作者:李明举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BG)变化与冠心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痛PCI术后患者120例,根据FBG水平分为观察组62例(FBG≥5.6 mmol/L)和对照组58例(FBG<5.6 mmo1/L).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血糖、血脂、血压水平),记录两组随访5年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确定冠心痛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舒张压、收缩压以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FBG、TC、LDL-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C、LDL-C、FBG≥5.6 mmol/L是冠心痛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C、LDL-C、FBG≥5.6 mmol/L、年龄是冠心痛PCI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若要改善心血管预后,需将FBG水平控制在5.6 mmol/L以下,并合理控制TC、LDLC水平,以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 延续健康教育对药物洗脱支架术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覃淑英

    目的:探讨延续健康教育对药物洗脱支架术(DES)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置入DE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出院时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行延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少于对照组(P<0.01,P<0.05),造影复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提高遵医行为,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鹏;李佳;李伟;李涛;刘红玉;孙杰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的临床意义.方法 接受PCI的STEMI患者131例,术后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62例(观察组)、未出现碎裂QRS波69例(对照组).术后7天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肌血流和灌注情况,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术后随访半年,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7天观察组及对照组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3级者分别为27例(43.55%)、49例(71.01%),心肌整体灌注TMP分级3级者分别为24(38.71%)、51例(73.91%),组间比较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DD升高、LVEF降低(P均<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复发性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室壁瘤及MACE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 PCI术后出现破碎QRS波的STEMI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和心功能较差,MACE发生率高.

142 条记录 5/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