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89锶治疗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转移性骨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胡硕;邓豪余;梁昌华

    目的研究89锶(89Sr)治疗肺癌骨转移痛的疗效及其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46例肺癌骨转移痛患者(腺癌30例,鳞癌12例,未分化癌4例)予89Sr治疗,追踪观察患者的骨痛缓解情况.结果 89Sr治疗后骨痛得到不同程度地缓解,总有效率为76.1%,其中对腺癌的转移性骨痛的有效率为80%;对鳞癌的转移性骨痛的有效率为75%,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89Sr治疗肺癌骨转移痛疗效较好,腺癌的疗效优于鳞癌.

  • 53例青年人结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朱国清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本院1980~1994年间收治的53例青年人结肠癌与同期收治的272例中老年结肠癌从临床、病理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人结肠癌以粘液腺癌、低分化腺癌为主占69.81%(37/53),中老年组占7.35%(20/272),两组相比,P<0.001。高、中分化腺癌则相反,中老年组占91.91%(250/272),青年组占26.4%(14/53),P<0.001。两组具显著显差异。生存率:3、5年生存率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62.86%、19.85%对5.60%、3.77%,P<0.001。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青年结肠癌与中老年结肠癌相比具有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生存率低的特点。

  • Micro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别志欣

    0引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迅速升高,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我国,肺癌都已跃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是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NSCLC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NSCLC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15%)[1].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长度约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2],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为丰富的调节基因之一,可能调控着至少1/3的人类编码蛋白基因.研究表明,miRNA的表达失调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miRNA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及其在NSCLC临床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头颈部淋巴瘤的诊疗新进展

    作者:王小琴

  • 单b值磁共振DWI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舒畅;夏黎明;吴维;王玉锦

    目的:探讨单b值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56例肺结节患者(≥6 mm)行常规MRI及EPI-DWI(b=0、500 s/mm2)检查,所有病灶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40例,良性16例.以脊髓为参照物,将病灶在DWI图像上的信号强度(SI)分为5个等级:依次为明显低于脊髓、稍低于脊髓、与脊髓信号相同、稍高于脊髓和明显高于脊髓.同时测量病灶、脊髓和肌肉的SI和ADC值,计算SI病灶/SI脊髓(LSRSI)、SI病灶/SI~ (LMRSI)、ADC病灶/ADC脊髓(LSRADC)和ADC病灶/ADC肌肉 (LMRADC).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价良恶性病灶SI评分、ADC值、LSRSI、LMRSI、LSRADC和LMRADC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上述各参数对肺部良恶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①SI评分:恶性肿瘤SI评分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05),以≥3.0分为阈值,SI评分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67.5%、68.8%和67.9%;小细胞肺癌的SI评分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而鳞癌、腺癌和其它类型恶性肿瘤之间S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DC、LSRSI、LMRSI、LSRADC和LMRADC值:良性病变依次为(1.91±0.70)×10-3mm2/s、0.67±0.42、1.27±0.80、0.83±0.27、1.13±0.41,恶性病变依次为(1.42±0.46)×10-3mm2/s、0.90±0.34、1.85±0.92、0.69±0.29和0.82±0.29,恶性病变的ADC、LSRADC和LMR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值分别为0.003、0.034和0.002),LSRSI、LMRSI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值分别为0.022和0.025).③ADC值取1.6×10-3mm2/s时鉴别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0.0%、75.0%和78.6%).④小细胞肺癌的LSRI、LMRSI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0.05),腺癌与鳞癌之间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b=500s/mm2)定量参数测量能够有效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ADC值对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但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较小,信号强度评分、相对信号强度值对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俞顺;包强;苏家威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及其定量指标对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良性37例、恶性10例)术前均行磁共振DKI检查,获得肿瘤的定量参数Kmean、Krad和Kax值,比较各项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中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腮腺良性肿瘤(包括腺淋巴瘤)的Kmean、Krad和Kax值均低于腮腺恶性肿瘤,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包括腺淋巴瘤的腮腺良性肿瘤的Kmean、Krad和Kax值均低于腮腺恶性肿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混合瘤的Kmean、Krad和Kax值均明显低于腮腺恶性肿瘤及腺淋巴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腺淋巴瘤的Kmean、Krad和Kax值高于腮腺恶性肿瘤,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mean、Krad和Kax值对于鉴别腮腺混合瘤与恶性肿瘤、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DKI定量参数有助于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

  • 577例直肠癌病理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柳忠美;王文娜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病理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WHO国际肿瘤组织学分类及Dukes分期标准,回顾性研究了577例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溃疡型335例,隆起型228例,浸润型14例。其中高分化腺癌104例,大多数为Dukes A期。中分化腺癌309例,与分期无明显差异。低分化腺癌71例,粘液腺癌78例,印戒细胞癌10例,均多数为C期。未分化癌,鳞癌各2例,均为C期。1例类癌为A期。结论:直肠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与Dukes分期及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 青少年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及MRI影像表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廖明朗;唐文才;黄菁慧

    目的 分析青少年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特点,研究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以提高CT、MRI在青年室管膜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术前行MRI、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2例患者中Ⅱ级者10例,Ⅲ级者32例,CT及MRI影像学检查明确Ⅱ级者8例,Ⅲ级者28例,另有4例无法确定,影像学检查分级评价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影像中,42例均为颅内囊实性占位病变,其中25例囊变位于病灶周边.MRI示42例病灶囊性部分呈长T1与长T2表现,实性为不均匀等T1、等T2信号,DWI表现为中高信号;CT检查实性病变为稍高密度,增强扫描33例呈不均匀及分房分隔样强化,9例实性部分强化较均匀,囊壁均可见环形强化;脑水肿影像评估无明显水肿及轻度16例,中度10例,重度15例,表示脑水肿及水肿程度与病理分级并无相关性,不对病理分级产生影响.结论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患者术前行CT及MRI检查对评估其病理分级及具体病情具有一定意义,对临床手术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 肺癌双循环血供CT灌注的初步研究

    作者:马泽鹏;敖国昆;袁小东;李利佳;田梅;万广志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的双循环(肺循环及体循环)灌注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及预判提供指导.方法 对58例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容积灌注扫描,后经病理证实腺癌22例,鳞癌16例,小细胞癌9例,良性者11例;其中病理得到分化程度31例.采用双入口模式对其进行后处理分析分别得到病灶的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及血流灌注指数[PI=PF/(PF+ BF)].采用LSD两两比较考察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各灌注值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肺癌的分化程度与各灌注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腺癌与鳞癌之间的灌注值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值PF、B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腺癌与小细胞癌,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灌注值PF、BF及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灌注值PI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50,P<0.05),即随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灌注值PI呈增高趋势.灌注值PF及BF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 肺腺癌与肺鳞癌的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癌PI值高于鳞癌;肺癌的分化程度与其灌注PI值呈负相关.双入口灌注技术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的临床预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腮腺病变的CT和MRI诊断

    作者:刘连生;李恒国

    腮腺疾病尤其是腮腺肿瘤种类多,病理分型复杂.常以腮腺区肿块就诊,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确诊,甚至因肿瘤小或位于腮腺深叶而难以发现;因细针穿刺活检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且可能出现肿瘤细胞种植,有些学者不主张术前活检[1].

  • 氧调节蛋白ORP150在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郭闻一;邓文宏;孙荣泽;项明伟;李湘薇;左腾;陈辰;王卫星

    目的:探讨血清氧调节蛋白150(ORP150)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与分期过程中的参考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间于我院就诊胃肠道肿瘤患者,收集临床资料与患者血清,检测患者血清ORP150水平,并按照肿瘤部位、病理诊断、浸润深度与转移情况分组比较.结果:各分组患者间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同肿瘤部位患者间血清ORP150无明显差异(P>0.05);除黏液腺癌与高分化腺癌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各组患者血清ORP150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中低分化腺癌组相比于高分化腺癌组ORP150水平升高明显(P<0.05);随浸润深度的增加,患者血清ORP150水平逐渐升高,肿瘤浸润至浆膜层后,ORP150升高明显(P<0.05);患者血清ORP150水平在不同转移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ORP150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浸润情况相关,可以作为患者治疗与预后指导的参考指标,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与分期过程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分型与其影像诊断的关系(附11例报告)

    作者:陈绍红;叶慧;张青梅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分型与内镜、钡餐造影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早期食管癌的内镜、钡餐造影、CT和手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1例均为早期食管癌,鳞癌10例,腺癌1例.病理分型:4例乳头型,4例斑块型,2例糜烂型,1例平坦型(隐伏型).术前内镜检查发现病变10例,1例平坦型未发现.食管钡餐造影显示病变7例,其中隆起型、斑块型各3例,另1例为平坦型.CT检查示食管壁异常5例,其中隆起型、斑块型各2例,另1例为平坦型.结论内镜发现早期食管癌优于食管钡餐造影和CT.而食管钡餐造影和CT又为内镜和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进一步的诊断依据.

  • 阴茎结核的诊治(附3例报告)

    作者:黄力;姚启盛;陈从波;王晓康;陈立新;杨勇

    阴茎结核临床比较少见,常易误诊误治.我院自2001年9月~2004年2月收治3例,现综合文献就其发病情况、病理分型、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 中晚期周围型肺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

    作者:樊华

    目的:对中晚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以及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中晚期周围型肺癌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进行分型,对各种证型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中肺郁痰瘀型比例多,不同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之间具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而与临床分期之间不具有明显关系(P>0.05).

  • 原发性肝癌中肝脏B病毒X蛋白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为;胡晓立;付伟;颜科龙

    目的 通过观察肝脏B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原发性肝癌(HCC)中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它们和HCC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HCC组织中HBX和MIF表达,并将上述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0例癌组织中25例呈HBX高表达,22例呈MIF高表达,与低表达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HBX和MIF表达高低与HCC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MIF与HCC复发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HBX和MIF在HCC正相关,联合应用HBX和MIF有可能作为判断HCC恶性程度的肿瘤标志物.

  • 61例经皮肾活检临床与病理分析

    作者:袁立英;张文辉;赵瑾;罗亚丹;袁朝勇

    目的:了解本院近1年半来进行肾活检标本,分析临床诊断与肾活检病理类型的特点.方法:总结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61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类型特点.结果:61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7例(77.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3例(21.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布中肾病综合征36例(59%)、其次是急性肾小球肾炎8例(13.1%);其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微小病变型18例(29.5%)和IgA病17例(27.9%);慢性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型和肾小球硬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布多的是狼疮性肾炎6例(9.8%)和紫癜性肾炎5例(8.2%),狼疮性肾炎主要病理类型以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小球肾炎,部分伴有新月体形成.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以局灶增生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主.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临床诊断以肾病综合征为主,病理诊断主要是微小病变型和局灶增生型IgA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以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为主,病理类型分别主要是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和局灶增生性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乳腺超声分型与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崔靖川

    目的:L对乳腺超声分型同病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临床患者病例85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超声分型与病理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85例患者经超声证实为局灶性病变者81例,超声分型结果为团块型63例,结节型9例,导管型5例,囊样型2例,弥漫型2例.超声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者77例,与病理符合率为90.59%(77/85).结论:超声分型与病理分型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临床应给予关注.

  • 胃癌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

    作者:柳莹芳;杨桂芳

    目的:探讨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胃癌患者的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胃癌患者的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胃不和型占大多数病理类型分化较高,预后较好,(P<0.05).气血双亏、脾胃虚寒型以低分化腺癌为多.各个证型在高、低分化腺癌上具有差别.结论:胃癌的病理分型与中医的证候分型存在部分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深入性研究.

  • 成釉细胞瘤的复发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强;林鹏;陈路;刘桐;刘童斌;周莉

    成釉细胞瘤(AM)是一种较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和复发性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发现,肿瘤的病理分型、肿瘤的自身的生物学特特点以及手术的方式对成釉细胞瘤的复发性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76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向流霞;袁曙光;张新民;朱雪婧;张三勇;杨淡昳;许向青;刘虹;孙林

    目的:分析淀粉样变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诊断为淀粉样变性肾损害76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76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患者年龄(55.3±10.4)岁,93.4%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男女比为1.5∶1.61%的患者有2个以上系统损害,77.6%的患者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免疫球蛋白轻链型(amyloid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AL)淀粉样变性肾损害75例,其中7例伴发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血清淀粉样蛋白A型淀粉样变性肾损害(amyloid A,AA)1例.66.2%的患者经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76例行免疫球蛋白轻链λ,κ免疫荧光检查,λ链阳性为主73.7%,κ链阳性为主13.2%,两者比值约为6∶1.透射电镜检查可见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基底膜及肾小动脉壁.结论:肾淀粉样变在蛋白尿患者中并非少见,患者年龄并不局限于40岁以上,常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肾活检光镜下的典型病理学改变结合刚果红染色可确诊,透射电镜检查可帮助早期诊断.

567 条记录 20/29 页 « 12...17181920212223...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