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受助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玉;朱世辉;贾立平;王欣;袁启新;马广燕;王艳娟;苑里伍;袁庆喜;高剑侠

    目的 探讨受助人员的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180名男性受助人员和172名一般情况与受助人员组基本匹配的健康(SCL-90<160分)男性自愿者,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作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 受助人员组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付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责的应付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应付方式得分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客观支持、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4个指标对SCL-90总分有显著性影响(P<0.01).结论 受助人员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在应激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较差,较少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这类积极的应付方式,其情绪和行为均缺乏稳定性,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并且,不同的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及应付方式的研究

    作者:汤臻;李鸣;吴天诚

    目的 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应付方式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应付方式问卷,对30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评.结果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宗教道德观等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与家庭环境中的控制性呈正相关(r=0.42);求助因子与情感表达呈正相关(r=0.41);自责因子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r =-0.48,r =-0.44),与矛盾性呈正相关(r=0.47).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并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

  • 调整应付方式提高实习护生适应能力的探讨

    作者:

    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由于自身角色的转变,学习环境及目标要求的不同,人际关系、就业、生理等诸多因素,使护生处于高应激状态.通过调整应付方式,帮助她们在应激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应付技巧,缓解因应缴告在的心理紧张,帮助个体顺利有交的应付实习期间的各种应激,是作为为学生提供健康行为教育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生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作者拟针对满足临床实习护生实习期间的需要来讨论调整应付方式提高护生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玉花;付潇潇

    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大学生在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与中文修订版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因子间在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应付方式在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应付方式与父母教育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间存在相关关系;应付方式与大学生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不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应付方式与父母教育方式各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 男性护理本科生在校期间压力源和应付方式的调查

    作者:何贵蓉

    目的 调查中国男性护理本科生(简称男护生)在校期间常见的压力源、压力程度和应付方式,检验压力与应付方式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42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1)男护生常见有10种压力源.(2)被调查的男护生处于轻度压力.(3)男护生常用的应付方式为: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幻想等.(4)男护生的压力程度与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呈显著相关.结论 建议护理教育者采取措施减轻男护生的压力,鼓励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增进心理健康.

  • 温州留守中学生自我意识、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状况调查

    作者:程航;姜德国;李霞;林崇光;张崇丽;孙继军;朱春燕;土文珍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方法 对温州地区二所中学共196例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其中留守中学生91例,非留守中学生105例.评定工具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应付方式问卷(CPQ)和家庭环境量表(FE-CV).结果 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相比,CSCS焦虑因子分较高(P<0.01)、躯体外貌因子分较低(P<0.01).CPQ留守中学生的成熟应付方式因子分如解决问题、求助高于非留守中学生(P<0.01),不成熟应付方式因子如退避也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P<0.01),幻想因子分也较高(P<0.05).留守组中学生在FES-CV独立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中学生(P<0.01),控制性因子评分留守儿童组也较低(P<0.05).结论 留守中学生更倾向焦虑、自信心不足,应付方式矛盾,家庭中可能会表现依赖与任性.

  • 不同个性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唐玉和;杨海英;杜俊秋

    目的 探讨不同个性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差异.方法 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 EPQ-N得分高的大学生其应付方式主要以"自责"、"幻想"为主;EPQ-E得分高的大学生其应付方式主要以"解决问题"和"求助"为主;EPQ-P得分高的大学生少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类应付方式;EPQ-L得分高的大学生通常使用"解决问题",而少用"幻想"类应付方式.结论不同个性的大学生其应付方式类型存在差异性.

  • 出租汽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陈贺龙

    目的探讨出租汽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量表、生活事件调查表、应付方式问卷和EPQ个性问卷调查了115名出租汽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有19.1%的出租汽车司机存在明显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躯体化和偏执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影响出租汽车司机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压力、身体状况、自责和幻想的消极性应付方式、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等.结论不同驾驶工龄的出租汽车司机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

  • 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玲;叶明志;陶炯;温盛霖;雷卓然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9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学生不仅其生活事件总分明显高于睡眠质量好和睡眠质量一般的学生,且较多地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结论医学生的睡眠质量也受到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影响.

  • 大学生神经症患者个性与应付方式探讨

    作者:田旭

    近年来,大学生神经症患病率较一般人群高[1].这是影响大学生在校学习,导致大学生休学、退学及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效益有时并不理想.为此,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通过探讨大学生神经症患者的个性与应付方式,为大学生神经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是有必要的.

  • 焦虑症患者小组决断训练前后应付方式测评分析

    作者:蒋玉琴;朱玉萍

    决断训练是指与别人交谈时能公开、坦诚、直接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所谓决断就是既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又不侵犯他人的权利[1-2].小组决断训练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往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适应能力和应付方式.

  • 中学生的焦虑状况及与自尊和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作者:王震宇;王万章;沙维伟

    目的 探讨中学生焦虑的状况及与自尊和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自尊量表(SES)及应付方式问卷,对396名中学生进行测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中学生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高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中学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中学生焦虑水平与自责、幻想、逃避和合理化应付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问题解决、求助应付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自尊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较强预测作用;解决问题、自责对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很强预测作用,求助对特质焦虑有预测作用.高焦虑的中学生自尊水平低,倾向使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结论 中学生的焦虑水平较高,自尊和应付方式是影响中学生焦虑的重要的内部心理因素.

  • 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照料者应对方式影响的随访研究

    作者:杜秀生;李徽;赵芳;孙达亮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照料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将200例重性精神病照料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主要针对患者的常规干预和管理,干预组在常规干预和管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社区综合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第6、12个月对受试者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采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结果:干预组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在第6、12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01).干预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从第6个月起出现显著的评分纵向增加(P均<0.0001),而对照组在第12个月出现明显的纵向评分增加(P均<0.05).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方面,干预组的评分自第6个月显著纵向降低(P<0.05),而对照组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 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重性精神病照料者的应对方式,增加积极应对,减少消极应对.

  • 失眠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作者:孙阳;曹贵方;毕晓霞;杨春祥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88例进行测评.结果:失眠症组自责、幻想和退避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求助分量表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失眠症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失眠症组自责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等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求助与焦虑、抑郁、偏执和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且有较多的心身症状,应付方式和身心健康有相关性.失眠症患者缺乏社会支持.

  • 品行障碍患儿父母养育方式及应付方式的研究

    作者:邱传谦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品行障碍患儿的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应付方式问卷(CSQ)对46例品行障碍患儿和46名正常儿童为对照进行评估,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应付方式作相关分析.结果:品行障碍组患儿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他各项因子分(除父母的偏爱被试及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外)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因子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求助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各项因子呈负相关;自责、退避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呈负相关,而与其他各项因子呈正相关.结论:品行障碍患儿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明显相关.

  • 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特点研究

    作者:刘利;尹周敏;李素平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应付方式特点及对抑郁症状作用. 方法:对184例患者,平分为研究组(药物治疗+应付方式指导)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应付方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疗效. 结果:抑郁症患者所选择的应付方式主要是自责、退避和幻想,而相对较少使用解决问题、合理化和求助;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应付方式各因子除合理化相关性不明显外,与其余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应付方式各因子比较除合理化因子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 结论:应付方式影响抑郁症状,通过应付方式指导可以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

    关键词: 抑郁症 应付方式
  •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自动思维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超;钱丽菊;刘利;曹中昌

    目的: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特点及从应激系统角度探讨影响负性自动思维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制. 方法:对1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负性自动思维问卷、应付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量表(EPQ)评定,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自动思维以个体适应不良及对改变的渴求条目均分高;负性自动思维与心身症状、自责、回避、幻想、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772,0.483,0.252,0.231,0.508,0.430),与解决问题、求助、家庭内社会支持、家庭外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内外向、掩饰分呈显著负相关(分别 r = -0.335,-0.188,-0.369,-0.245,-0.304,-0.275,-0.348);以自动思维总分为因变量,选取解决问题、自责、家庭内社会支持、神经质、焦虑、抑郁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是:抑郁、神经质及解决问题,共可解释方程变化的67.6%,其中抑郁对负性自动思维量表总分的贡献是60.8%. 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动思维以对现状的不满及希望改变为主,心身症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等因素均可引起自动思维发生变化,抑郁对负性自动思维的预测显著,神经质个性、解决问题应对方法等变量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自动思维作用明显,认知改变可通过多途径改变.

  • 生育二胎妇女产后6个月抑郁症及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何伟健;方俊;李丽美;吕霄;李慧

    目的:调查生育二胎妇女产后6个月的抑郁症及相关因素. 方法:对380例生育二胎的产妇于产后6个月完成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中文版(PDNS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归因方式问卷(ASQ)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调查及评估;以PDNSS分≥60定义为产后抑郁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179例(47.11%)PDNSS分≥60归入病例组,201例归入对照组.病例组EPQ中精神质(t=3.57)、神经质(t= -17.52)、ASQ中负性事件总体指标(t=3.75)、持久性(t=2.77)、整体性(t=2.18)及CSQ中自责(t=8.62)、退避(t=12.93)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SQ中的正性事件整体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神经质(OR=1.817,95%CI:1.562 ~2.112)、负性事件总体指标(OR =3.733,95%CI:1.617 ~8.62)、自责(OR=1.677,95%CI:1.3~2.162)、退避(OR=1.962,95%CI:1.602~2.402)进入方程,回归系数β分别为0.597、1.317、0.517、0.674(P均<0.01). 结论:生育二胎妇女产后6个月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其相关因素包括神经质人格、负性事件的总体归因及退避、自责的应付方式.

  • 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应付方式的关系

    作者:杨云斌;周朝当;刘纪洲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对4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进行贝克抑郁问卷( BD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自我接纳问卷(SAQ)、应付方式问卷的评定,同时以4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进行 GSES 及 SAQ 的评定,两组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症组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因子、自我评价因子得分及 SAQ 总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 =3.980,t =5.907,t =2.967,t =5.411;P 均﹤0.01)。相关分析显示,BDI 得分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总分均呈高度负相关(r =-0.602,r =-0.786;P 均﹤0.05);与应付方式中的情绪缓冲性应付总分、情绪加工因子、顺从回避因子呈正相关(r =0.433,r =0.425,r =0.372;P 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程度越低,自我评价也越低。

  • 高三学生性格特征对高考应付方式的影响

    作者:杨海英;王从杰

    目的:探讨和了解高三学生不同个性特征对其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于高考前对35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考前具有精神质性格的学生,其应付方式以不成熟型和混合型显著高于成熟型(F=14.92,P均<0.01);相关分析示其与解决问题和求助2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回避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具有外向性格学生,其应付方式以成熟型和混合型显著多于不成熟型(F=13.64,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和求助2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情绪稳定性的学生多采用3种不同类型应付方式,但混合型和不成熟型显著多于成熟型(F=51.72,P均<0.01);相关分析提示其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和回避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中学生对高考的应付方式与性格特征有关.

427 条记录 11/22 页 « 12...891011121314...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